大理古城導(dǎo)游詞講解

| 欽容

大理古城導(dǎo)游詞講解精選篇1

尊敬的游客朋友:

大家好!

歡迎各位來到“五朵金花”的故鄉(xiāng)——大理。

現(xiàn)在我們的游船正行駛在洱海的泄水河道——西洱河之上。游船的航行方向是由西向東的,再往前行,大家便可以看到煙波浩淼的洱海了。

洱海,是云南著名的高原湖泊,位于大理市區(qū)的西北,為中國第七大淡水湖。形成于冰河時代的末期,其主要成因是沉降侵蝕,屬構(gòu)造斷陷湖。洱海,北起洱源,長約42.58公里,東西最大寬度9公里。湖面面積256.5平方公里,雖沒有滇池大,但蓄水量比滇池要大很多。這是由于洱海的平均深度有10米,最深處可達到20米。古稱“葉榆水”、“昆彌川”。但是小徐呢,更喜歡它現(xiàn)在的名字——洱海。因為這個名字更加的貼切可愛。從空中往下看,她宛如一輪新月,靜靜地依臥在蒼山和大理壩子之間,像極了一只可愛的大耳朵。這也就是大理“風花雪月”中的‘洱海月’了。

現(xiàn)在我們的游船已經(jīng)行駛在碧波蕩漾的洱海了。

大家看,湖水清澈見底,就像無瑕的美玉,秀麗無比,它正以廣闊的胸懷歡迎各位來自遠方的賓朋。如果在農(nóng)歷十五月明之夜到這兒,月亮會特別的圓、特別的圓,那景色,我也是醉:水中,月圓如輪,浮光搖金;天空,玉鏡高懸,清輝燦燦,仿佛才從湖里沐浴過。水天輝映,都分不清是天月掉海,還是海月升天。洱海月為什么如此明亮呢?科學(xué)的結(jié)論是:一、洱海水質(zhì)特別純凈,透明度相當高,反光極強;二、洱海海面塵埃較少,空氣清新,使得水天相映,月光更加明亮。此外,洱海月之著名,還在于潔白無瑕的蒼山雪倒映在洱海中,與洱海月交相輝映,構(gòu)成“銀蒼玉洱”這一大奇觀。

在我們的前方,大家所能看到的這個玲瓏剔透的小島,就是洱海中最小、但又最負盛名的島嶼——小普陀了,在介紹大理的畫冊中少不了它。小普陀周長只有200多米,全由石灰?guī)r構(gòu)成,總面積約有70平方公尺。這里為什么叫小普陀呢?普陀,是梵文普陀珞伽山的縮寫,意思是小白花山或小花樹山,傳說是觀音在印度修行的地方。因此啊,凡是傳說中觀音顯圣地大都稱為普陀山。比如,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浙江普陀山。由于小普陀的外形比較像傳說中觀音的道場,但又因為它的規(guī)模和地形都比較小,所以得名“小普陀”。大家可以看到,小普陀這么遠遠的望去,就像一個天然的盆景置于洱海當中。在白族人的心目當中,小普陀可是最富靈氣的一個小島,附近村莊的白族人民,每到逢年過節(jié),或者是遇到任何喜事,都要到小普陀進行祭祀,以示慶賀或者是以求平安,每當新郎新娘結(jié)婚的這一天,新郎還要用小船載著新娘繞島三圈,希望小普陀能為他們帶來:幸福、吉祥。

今天,各位嘉賓不遠萬里來到大理,感受這里的歷史、文化、風俗、民情、那我們也希望這小普陀能給各位帶來幸福和平安。下面呢,各位做好登島準備,讓我們一起領(lǐng)略這座小島的風采。

大理古城導(dǎo)游詞講解精選篇2

大理古城簡稱榆城,位居風光亮麗的蒼山腳下,距大理市下關(guān)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東臨洱海,西枕蒼山,城樓雄偉,風光優(yōu)美。大理城的規(guī)模壯闊,方圍12里,原城墻高7.5米,厚6米,東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門,上有城樓。如果說,自治州首府下關(guān)給人以繁盛、喧鬧的印象,那么大理古城則是古樸而幽靜。

城中有一貫穿南北的大街,街邊有各種專賣大理石制品、扎染、草編等名特產(chǎn)品的店鋪和風味十足的白族飲食店。

城內(nèi)流淌著清澈的溪水,到處可見古樸雅的白族傳統(tǒng)民居,這里居民不論貧富,都有在庭院內(nèi)養(yǎng)花種草的習慣。大理古城也就有“家家流水,戶戶養(yǎng)花”之說。

大理古城距下關(guān)很近,乘公共汽車十多分鐘即可到達,城內(nèi)各汽車站和主要賓館前都有車前往。也可由下關(guān)乘小馬車前往,不過千萬要在上車前談好價錢。

到大理古城旅游,如要留宿,城內(nèi)有許多按照白族傳統(tǒng)民居建造的旅館可供選擇,價格不算貴。

大理古城導(dǎo)游詞講解精選篇3

大理古城東臨碧波蕩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蒼山,形成了“一水繞蒼山,蒼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從779年南詔王異牟尋遷都陽苴咩城,已有1200年的建造歷史。現(xiàn)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在陽苴咩城的基礎(chǔ)上恢復(fù)的,城呈方形,開四門,上建城樓,下有衛(wèi)城,更有南北三條溪水作為天然屏障,城墻外層是磚砌的;城內(nèi)由南到北橫貫著五條大街,自西向東縱穿了八條街巷,整個城市呈棋盤式布局。

大理古城簡稱葉榆,又稱紫城,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筑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方圓十二里,城墻高二丈五尺,厚二丈。東西南北各設(shè)一門,均有城樓,四角還有角樓。解放初,城墻均被拆毀。1982年,重修南城門,門頭“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書法而成。由南城門進城,一條直通北門的復(fù)興路,成了繁華的街市,沿街店鋪比肩而設(shè),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藝品及珠寶玉石。街巷間一些老宅,也仍可尋昔日風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鳥鳴聲聲,戶外溪渠流水淙淙?!叭乙谎劬?,一戶幾盆花”的景象依然。

古城內(nèi)東西走向的.護國路,被稱為“洋人街”。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館、咖啡館、茶館及工藝品商店,招牌、廣告多用洋文書寫,吸著金發(fā)碧眼的“老外”,在這里流連忘返,尋找東方古韻,漸成一道別致的風景。古城的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筑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方圓十二里。1982年2月8日,國務(wù)院公布大理古城為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云南省首批重點文物保護的“世祖皇帝平云南碑”,就聳立在三月街街場上。在古城西北1公里處,就是被國務(wù)院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大理三塔,與古城西南角的弘圣寺一塔遙遙相對,為古城增添了一層燦爛的色彩。大理古城的城區(qū)道路仍保持著明、清以來的棋盤式方格網(wǎng)結(jié)構(gòu),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稱。南北對峙的兩座城樓被修復(fù)一新。城內(nèi)由南到北,一條大街橫貫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東縱橫交錯,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鵝卵石堆砌的墻壁,顯示著大理的古樸、別致、優(yōu)雅。

現(xiàn)存的大理古城是在明朝初年陽苴咩城的基礎(chǔ)上恢復(fù)的,城呈方形,開四門,上建城樓,下有衛(wèi)城,更有南北三條溪水作為天然屏障,城墻外層是磚砌的;城內(nèi)由南到北橫貫著五條大街,自西向東縱穿了八條街巷,整個城市呈棋盤式布局,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稱。南北對峙的兩座城樓被修復(fù)一新。城內(nèi)由南到北,一條大街橫貫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東縱橫交錯,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鵝卵石堆砌的墻壁,顯示著古城的古樸、別致、優(yōu)雅。從蒼山俯看大理古城,文獻樓、南城門樓、五華樓,北城門樓一字排開,巍峨雄壯,使古城透出一種誘人氣韻。街道兩旁,白族民居古香古色。

大理古城導(dǎo)游詞講解精選篇4

古城又稱紫城,曾先后立國南詔與大理。唐大歷十四年(779),南詔王異牟尋從太和遷都羊苴咩城,當時的新都,便位于今日城西的三塔附近。當時的古城方圓十二里,城墻高二丈五尺,南北各設(shè)一門,四角還有角樓。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國時,仍然以羊苴咩城為都城,并以大理為國號。新中國成立初期,城墻被拆毀。1982年根據(jù)郭沫若手書集合成“大理”二字。

雙鴛、隱仙、梅溪、桃溪、中溪、綠玉、龍溪、清碧、莫殘、葶蓂、陽南。

蒼山景色以雪、云、泉石而著稱。我先向大家介紹蒼山的雪。經(jīng)夏不消的蒼山雪,是大理“風花雪月”四大名景之最。皚皚蒼山雪,歷代文墨客贊辭頗多,民間傳說也不少。明代文學(xué)家李元陽曾贊美:“日麗蒼山雪,瑤臺十九峰”。

蒼山的云更是名傳遐邇。云聚云散,有時淡如輕煙,有時濃如潑墨。在變幻多姿的云景中,最神奇的'是“望夫云”和“玉帶云”。所謂“望夫云”是指每當冬春時節(jié),蒼山玉局峰頂常會出現(xiàn)一朵孤單的云,忽志忽落,上下飄動,若盼若顧。奇特之處在于它一出現(xiàn),點蒼山便驟起暴風,刮向洱海。所謂“玉帶云”,是指每當夏末秋初,雨后初晴,蒼山十九峰半山間往往會出現(xiàn)白云朵朵,云朵聚匯,慢慢拉開,宛若潔白的玉帶橫束蒼翠的山腰。綿延數(shù)十里,竟日不消散。奇妙的是,“玉帶云”會預(yù)兆農(nóng)業(yè)豐收:它出現(xiàn)次數(shù)多,當年就風調(diào)雨順。當?shù)匕鬃逵修r(nóng)諺:“蒼山系玉帶,餓狗吃白米”。

大理古城導(dǎo)游詞講解精選篇5

古城又稱紫城,曾先后立國南詔與大理。唐大歷十四年(779),南詔王異牟尋從太和遷都羊苴咩城,當時的新都,便位于今日城西的三塔附近。當時的古城方圓十二里,城墻高二丈五尺,南北各設(shè)一門,四角還有角樓。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國時,仍然以羊苴咩城為都城,并以大理為國號。新中國成立初期,城墻被拆毀。1982年根據(jù)郭沫若手書集合成“大理”二字。

自大理園之后的500年,大理開始成為云南的一處新秀,什么人都無法將它遺忘。元朝時,大理成為云南行省大理路總管府和太和縣治所。明洪武十五年(1382),大理衛(wèi)指揮使周能熏修大理城,次年,措揮使鄭祥又將城的東南兩面加以拓寬。清代綠營時期,大理城是云南提督衙門駐地。

143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