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的電影觀后感

| 新華

寫觀后感是一種非常有益的方式來提升你的寫作水平,同時讓你真實地記錄下自己看完一部作品的感受。怎么寫好活著的電影觀后感?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活著的電影觀后感,方便大家學(xué)習(xí)。

活著的電影觀后感篇1

余華是當(dāng)代作家中先鋒派的代表人物,我以前讀過他的兩部作品:《在細雨中吶喊》《兄弟》,印象深刻?!对诩氂曛袇群啊肥怯嗳A的處女作,取材日常生活,但因為關(guān)注少年成長中的隱秘,對人性做了多角度細膩的描寫,使人過目難忘?!缎值堋分泵娓母镩_放后人在金錢至上觀念的沖擊下,倫理與道德的崩潰,赤裸裸的白描反映的卻是血淋淋的現(xiàn)實。那兩部作品雖為同一個作家創(chuàng)作,但風(fēng)格迥異,感覺余華在不斷探索小說表現(xiàn)手法,他基本做到了不重復(fù)別人,也不重復(fù)自己。

《活著》是一部有別于《在細雨中吶喊》與《兄弟》的長篇,小說通過一個農(nóng)民悲慘、坎坷的一生,反映了近一個世紀(jì)以來底層農(nóng)民的悲苦生活。與《在細雨中吶喊》那種濃稠而細膩的描寫不同,與《兄弟》中那種堅硬赤裸的文字風(fēng)格不同,《活著》的表現(xiàn)手法是傳統(tǒng)的,小說通過一個老農(nóng)的講述,反映新中國建國前后老百姓生活的變化,是一個時代一代人生活的縮影。

《在細雨中吶喊》以藝術(shù)創(chuàng)作手法的革新讓人記住細節(jié),產(chǎn)生深刻的體驗?!痘钪芬灾黝}取勝,富貴老人的一生就像大海里的小船,總是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他們被時代的大潮沖擊著任意前行,他青年浪蕩不羈,嫖、賭樣樣俱全,賭博輸盡了家產(chǎn),被國民黨軍隊拉了壯丁,在戰(zhàn)場上九死一生,活著回到家鄉(xiāng)。至此,他的悲慘命運才開了個頭。一對兒女先后死亡,妻子病死,就連他那殘疾的女婿也以非正常死亡終結(jié)生命,與他相依為命的外孫不到十歲,卻被他煮的豆子吃得撐死……家破了人亡了,富貴還活著。在他生命的最后幾年,陪伴他的是一頭老黃牛。

余華是一位狠毒的作家,他在《活著》中把個體生命所能遭受的各種考驗與災(zāi)難全部加在富貴身上,展現(xiàn)了生命的柔韌與頑強。父母給孩子起名寄予了希望,然而,“富貴”這個人一生卻與富與貴毫不沾邊。

活著的電影觀后感篇2

人生難以一帆風(fēng)順,定會跌宕起伏。這起伏,可能對生命的旅途無關(guān)痛癢,諸如作業(yè)被批,小考失利;亦可能改變你的人生軌跡,諸如高考、從業(yè)……

但是,無論大喜,亦或大悲,只有活著,你才能感知這一切,才有機會去細品人間甘甜,才能去遍嘗人間疾苦。

書中,春生,書里唯一一個自殺而不是為外界因素而死亡的人,卻給我留下了很深的灰冷的印象。被拉去當(dāng)兵,他沒想過自殺;為了搶一兩個大餅而鼻青臉腫,他沒想過自殺;一次次逃走又被抓回,他亦沒想過自殺。他知道,戰(zhàn)爭終究會結(jié)束,即便周圍一片黑暗,在那遙遠的地方,仍有一絲微茫光明。他熬過了戰(zhàn)爭,終選擇了自殺。或許,是從縣長位置跌落又為萬人所指,身心飽受摧殘,或許,是十年動亂,心中的光明比戰(zhàn)爭的結(jié)束來得更遙遙無期,無論怎樣,他都選擇了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都不會看到江青死人被打倒、勝利降臨眼前了。正如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中所說“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是的,一切好的、壞的、樂的、悲的,只要我們都還活著,這一切的一切都會被時間的長河,沖散到天涯。

本書的主人公,福貴,給人的,則是一種渡盡劫波仍積極向上的人生色彩。他家道中落,一個地主家的公子哥兒淪為無家可歸,親人都離他而去,甚至和他相依為命的外孫苦根也死了。前路凄苦,他為什么要活著?人生黯淡,為什么還要“熬”剩下的一天天呢?為什么還要茍延殘喘地活在這個令你身心俱疲的世界上呢?看完《活著》以后,這個問題曾一直一直在困擾著我,無解。苦根死后,他,沒有隨著已故的親人,一起奔赴那虛妄遠方,而是天天和老牛一起,孤苦伶仃活在世上,獨嘗世態(tài)炎涼。

生命是享受一切的基礎(chǔ),是創(chuàng)造有意義人生的前提。福貴向往著以后的日子,對將來的未知充滿憧憬,經(jīng)歷諸多磨難,不屈不撓,即便在他親人都離他遠去剩下孤零零的自己,即便只剩下一頭和他一樣蒼老的牛。他堅定地、堅定地要活下去,希望這頭牛會成為他人生旅途中的最后一位伴侶,在他心里,還有一片沒有被那種磨難所涂黑的大光明。福貴渡盡劫波依然仰起頭來微笑的頑強,永遠不會被困難打倒的堅韌,對生存對生命的難以描述的的渴求,給我心靈的震撼。

活著,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只有活著,才有機會斟酌悲喜;只有活著,才有資格評點成敗;只有活著,才有心境品味榮辱;只有活著,才有精力參悟生死……

有生命,才能享受這一切?;钪?,真好。

活著的電影觀后感篇3

活著很累,很難,很苦。這是我對活著最初的認(rèn)識,自從看了老師給我們推薦的《活著》這部影片,才真正感受到了活著的真諦。

這部影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家財萬貫的富貴天天游手好閑,吃喝嫖賭,結(jié)果落得傾家蕩產(chǎn),他的妻子家珍與他一同度過了舊社會苦難,煎熬的生活。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這幾個鏡頭:

當(dāng)時的富貴家財萬貫,與龍二賭錢,輸了自己的房子,氣死了老爹,變得一無所有。不久,這套房子被政府認(rèn)證,是用反革命木頭做的.。而這時,房主是龍二,于是,龍二被槍斃了。簡單地說,當(dāng)初富貴沒把房子輸給龍二,死的人就是他。富貴是與鬼門關(guān)擦肩而過,才活下來的。人的一生就是那么使人捉摸不透,說不定做了一個多余的動作,都會成為別人的替死鬼;說不定在某一個意想不到的時刻,別人反會成為你的替罪羊。那么蹊蹺,那么不容易。

從今往后再也不賭的富貴給村里人唱皮影戲。兒子有慶因為被父親錯怪而生富貴的氣,便與母親家珍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往碗里倒上很多醋,很多辣子,來到富貴唱皮影戲的地方,給富貴喝。皮影戲仍在繼續(xù)?!皳洹币宦暎缀屠弊佣急桓毁F吐到了幕布上。觀眾們哄堂大笑,富貴下了臺,大喝:“這臭小子!看我不打死你!”說罷,急忙跟著兒子屁股后頭跑,臺下又是一片哄笑。這種親情是無法割舍的,這是多么和諧的場面!生活有甜有苦,只是個人如何看待生命,如一直悲觀,生活在我們看來,也會沒有任何樂趣。

在一個寒風(fēng)呼嘯的夜晚,富貴的朋友春生輕輕叩響了他家的門。有慶已經(jīng)不在了,是被他用車撞的,家珍一直不肯原諒他。富貴出來后,春生遞給他一張卡,讓富貴一定收下才安心。春生還告訴他,前段時間他老婆自殺了,自身壓力太大,不想活了。富貴聽后,趕緊安慰他:“可別想不開,無論如何都要挺住,我們可是從死人堆中爬出來的,活下來可不容易……記著,你還欠我們家一條命呢!你得好好活著,才能對得起我們……”春生與富貴的談話,分別反映了兩個不同的對于生命的觀點。悲觀,樂觀。怎樣看待生命,就能活出怎樣的滋味。

是啊!活著不容易,死了也不簡單,難道不曾想過一人的生死,會牽動多少人的心?富貴一家經(jīng)歷了多少磨難?從家財萬貫變?yōu)橐粺o所有;唱皮影戲時,又被抓去當(dāng)了俘虜;好不容易從死人堆里爬出,寶貝女兒鳳霞竟因為發(fā)燒成了啞巴;兒子有慶被最好的朋友不小心用車撞;反革命時代,女兒鳳霞生育時又因大出血而死……一次次的磨難,他們不都站起來了?不都活得那么樂觀,不向困難低頭嗎?我們又何等為一點小事而沮喪,傷心?想想富貴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不幸的遭遇,我們的生活簡直要比他們好得多。樂觀,悲觀,兩種對活著不同的態(tài)度,更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命價值觀。

活著的電影觀后感篇4

活著!為誰而活著?為什么要活著?《活著》這是一本值得我們反復(fù)閱讀,反復(fù)去思考的一本書,一本小說。

這本書讓我讀后,難以忘記,至今記憶猶新。

這位中國最享譽世界的作家——余華,他通過這本書敘述了一個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tài)度?!痘钪分v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我們中國人這幾十年是如何熬過來的,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明白了人是為活著本生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本書記述了一個名叫福貴的老人和“我”講述自己年輕時無所事事,然后賭錢輸光家產(chǎn),一夜之間從富人變?yōu)檗r(nóng)民,脫下綢衣?lián)Q上麻布衣服,從一個游手好閑的闊少爺變?yōu)橐粋€親自耕種的苦丁,然后家人的死不斷的向他襲來,自己的父親,母親,兒子,女兒,家珍,萬二喜,孫子一一離他而去,可是他自己卻承受住了這些突如其來的打擊,最終買下一頭老牛,伴自己安度晚年,悠閑的回味自己的一生,看破這滾滾紅塵。

“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zé)任,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在福貴身上,他被剝奪了許多東西,但唯一不能被剝奪的'也只有活著的意志。這本書暗示著我們每個人無論受到怎樣的災(zāi)難,都要勇敢的活下去,學(xué)會放平心態(tài),看淡一切?!痘钪反_實被賦予太多的內(nèi)涵,無疑是一種享受,它讓我能更清晰地了解這個社會,了解人生的意義,也許是終生受益吧。

合上書,我似乎明白了許多,即使不能明白那些大人口中的哲理,但我知道不管發(fā)生什么,都要活著,即使不能看淡一切,也要活著,因為我是為自己而活著,即使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別人,也不能對自己失去信心。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活著的電影觀后感篇5

面對死亡,最痛苦的不是離去的人,而是被迫承受這一切的生者——他們不僅肩上多了一份責(zé)任,而且身邊少了一個一同承擔(dān)的人。

福貴正是這樣一個可悲的生者,他的一生其實是幾萬萬人的縮影,中國近百年來經(jīng)歷的所有苦難都在他身上清晰地投射出來,他有著傳奇般的人生,但你絕對不會希望擁有那樣的傳奇。

福貴當(dāng)年是個二世祖,每日揮霍家里的積蓄,不知哪修來的福氣討了個賢惠的好老婆,是米行的千金,可福貴依舊吃喝嫖賭,不僅輸光了家產(chǎn),還氣死了爹,老婆連同肚子里的孩子也被娘家接走了,只剩下他和年老的娘、年幼的女兒鳳霞相依,這時的福貴才第一次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萬幸的是,家珍在產(chǎn)下福貴的第二子之后帶著兒子有慶回到了他身邊。然而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福貴在為病重的母親抓藥的途中被人抓了壯丁,后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鄉(xiāng)他才知道母親已經(jīng)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聾啞,兒子雖機靈活潑,后來也因為縣長夫人輸血而意外死去。

之后福貴經(jīng)歷文ge、大躍進、自然災(zāi)害,鳳霞和其丈夫先后死去,鳳霞產(chǎn)下的一子苦根也沒有逃過命運的魔爪,最后只剩下福貴一個人,和一頭與他同名的牛作伴,其中寓意深遠,頗有些孑然一身的蕭瑟。夕陽的余暉里,已然垂暮的老人駕著牛漸遠,沙啞的`歌聲在土地的盡頭緩緩升起——

“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p>

合上這本沉重的藍皮書,淚已濕眼眶,讓我感慨萬千的不止是主人公經(jīng)歷的種.種悲慘,更因為他經(jīng)歷了這么多,卻依然卑微地活下來,他所承擔(dān)的已遠遠超出普通人能夠想象的范圍。

面對死亡,最痛苦的不是離去的人,而是被迫承受這一切的生者——他們不僅肩上多了一份責(zé)任,而且身邊少了一個一同承擔(dān)的人。但是,正因為如此,生者才要更堅定地生活,那是因為他們背負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明天。

活著的電影觀后感篇6

面對死亡,最痛苦的不是離去的人,而是被迫承受這一切的生者——他們不僅肩上多了一份責(zé)任,而且身邊少了一個一同承擔(dān)的人。

福貴正是這樣一個可悲的生者,他的一生其實是幾萬萬人的縮影,中國近百年來經(jīng)歷的所有苦難都在他身上清晰地投射出來,他有著傳奇般的人生,但你絕對不會希望擁有那樣的傳奇。

福貴當(dāng)年是個二世祖,每日揮霍家里的積蓄,不知哪修來的福氣討了個賢惠的好老婆,是米行的千金,可福貴依舊吃喝嫖賭,不僅輸光了家產(chǎn),還氣死了爹,老婆連同肚子里的孩子也被娘家接走了,只剩下他和年老的娘、年幼的女兒鳳霞相依,這時的福貴才第一次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萬幸的是,家珍在產(chǎn)下福貴的第二子之后帶著兒子有慶回到了他身邊。然而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福貴在為病重的母親抓藥的途中被國民黨抓了壯丁,后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鄉(xiāng)他才知道母親已經(jīng)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聾啞,兒子雖機靈活潑,后來也因為縣長夫人輸血而意外死去。

之后福貴經(jīng)歷--、大躍進、自然災(zāi)害,鳳霞和其丈夫先后死去,鳳霞產(chǎn)下的一子苦根也沒有逃過命運的魔爪,最后只剩下福貴一個人,和一頭與他同名的牛作伴,其中寓意深遠,頗有些孑然一身的蕭瑟。夕陽的余暉里,已然垂暮的老人駕著牛漸遠,沙啞的歌聲在土地的盡頭緩緩升起——

“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合上這本沉重的藍皮書,淚已濕眼眶,讓我感慨萬千的不止是主人公經(jīng)歷的種.種悲慘,更因為他經(jīng)歷了這么多,卻依然卑微地活下來,他所承擔(dān)的已遠遠超出普通人能夠想象的范圍。

面對死亡,最痛苦的不是離去的人,而是被迫承受這一切的生者——他們不僅肩上多了一份責(zé)任,而且身邊少了一個一同承擔(dān)的人。但是,正因為如此,生者才要更堅定地生活,那是因為他們背負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明天。

活著的電影觀后感篇7

乘復(fù)習(xí)功課的間隙,我把《活著》給看掉了。余華的這本書早有所耳聞,可是一直沒什么時間,到是張藝謀的電影先看過了。讀過原著之后不由得贊嘆這書天生就是本很好的劇本,我想編劇更本不用改什么。故事的描述鏡頭感十足,是我最喜歡的那種講故事的模式。作者的文字并不華麗,但平實中卻充滿了力量,是一種能從內(nèi)心感動你的力量。我不想說什么涉及靈魂的字眼,可能書看多了就不太容易隨便給感動了,但這的確是一本好書,值得我推薦。希望每個人讀過之后都會有自己的感悟

給出一段書中的文字,大家欣賞下:

老人和牛漸漸遠去,我聽到老人粗啞的令人感動的嗓音在遠處傳來,他的歌聲在空曠的傍晚像風(fēng)一樣飄揚,老人唱道:

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炊煙在農(nóng)舍的屋頂裊裊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隱了。

女人吆喝孩子的聲音此起彼伏,一個男人挑著糞桶從我跟前走過,扁擔(dān)吱呀吱呀一路響了過去。慢慢地,田野趨向了寧靜,四周出現(xiàn)了模糊,霞光逐漸退去。

我知道黃昏正在轉(zhuǎn)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jié)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tài),就像女人召喚著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著黑夜來臨。

活著的電影觀后感篇8

電影《活著》是由年代國際有限公司1994年出品的劇情片。該片改編自余華的同名小說,由張藝謀執(zhí)導(dǎo),葛優(yōu)、鞏俐等主演。影片以__內(nèi)戰(zhàn)和新__成立后歷次____為背景,通過男主人公福貴一生的坎坷經(jīng)歷,反映了一代__人的命運。

對于余華的長篇小說《活著》,我們還是有點緣分的。早在高中時期,我與母親一同在電視上看過,不過,那是根據(jù)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后來,還多次聽語文老師講述過有關(guān)這部小說內(nèi)容?,F(xiàn)在,又在選修課老師的指導(dǎo)下有幸觀看由這部小說改編的電影(當(dāng)然,這部電影上映比電視劇要早)。而今又在寫觀后感,可謂緣分頗深!

縱觀電影的全過程,其時代色彩比較濃厚,幾乎圍繞著上個世紀(jì)“40年代”、“50年代”、“60年代”及“以后”這四個時期而展開演繹的。各個年代的特色比較明顯,描述和編演了封建地主階級的殘余影子——封建家庭,在其“大少爺”福貴的揮霍濫賭之下,慢慢被侵蝕、糟蹋,進而敗落、衰亡的故事;以及展示了主人公——福貴以“活著”為姿態(tài)、為縮影,鋪開了一系列悲慘命運和艱辛苦難的劇情,塑造了以福貴為中心的具有強烈的時代鮮明性的個人或家庭為“活著”而“活著”的形象。

但筆者認(rèn)為,對于這部電影,并不是在每一個年代劇作家都盡力的讓劇中人物走向滅亡,而是在其逐漸滅亡中給予其“活著”的希望。

單看這四個年代,福貴的一家抑或親屬在三個時期都有死人,而且有的時期不乏死兩個。而電影恰恰所要表達的,是各個時期的特殊背景造就了人亡。盡管有的人物被時代“造就”好了,但是最后的下場并不是我們想象的要好,并不完美,甚至有的比人亡還要悲催。而這些其實是精神謀殺,比死亡還可怕。

我們可以用歷史觀念來加以說明,福貴他爹死于勞苦大眾沒有解脫,社會文明程度低,思想觀念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封建主義深厚的局面;有慶(福貴的兒子)的死看似偶然,其實與必然共存;鳳霞(福貴的女兒)標(biāo)標(biāo)準(zhǔn)準(zhǔn)是被“__”給毒害死的,另外,還有“__”時期的春生與王教授。

在“以后”這一部分里,“活著”的希望是有的,最后影片以福貴與其妻子、女婿、外甥在一起吃飯的“幸?!眻鼍岸Y(jié)束的,可謂意蘊深長、意義深遠,不過困難的去“活著”的局面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轉(zhuǎn),但最后的場景也有暗示,以后會有希望活好的。筆者認(rèn)為,這是這部電影得到部分人的好評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它是悲觀主義情懷的影片(大多數(shù)影視作品故事結(jié)局是美好的)。

我們在觀看影視作品時,要對實體文學(xué)作品進行比較。盡管說影視作品是由文學(xué)作品改編而來的,其與實體作品之間的關(guān)系是形影不離、千絲萬縷的,但文學(xué)作品里的人物形象和心里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影片是難以達到作者想要獲得的預(yù)期效果,也難以烘托或渲染出文學(xué)作品的氣氛;另外,有很多人物心理的微變化也是很難通過視聽效果來展現(xiàn)的。

但對于用文字語言描寫和敘述出來的實體作品,更能淋漓盡致的顯現(xiàn)作者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更能使讀者直觀的去品味和思考故事情節(jié)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動。也就是說,影視作品只是將我們對文學(xué)作品(劇本)想象的表面情景用視頻做了情景再現(xiàn)化的處理。我們在觀看影視作品時只是停留在視頻對視覺表層次的感像。在影視作品里,很多時候只是用簡單的一段段獨白去道明故事的緣由與始末,其目的是更好的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誠然,故事情節(jié)在曲折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求矛盾,在矛盾中求問題的根源。而“活著”就是電影《活著》的主線路。就是為了生存下去而活著的矛盾所產(chǎn)生的故事情節(jié)維系了影片的發(fā)展。單單“活著”一詞在影片演員對話內(nèi)容中就出現(xiàn)過十多次,無論是福貴與春生被抓期間的對話,還是春生被“批斗”期間,深夜里偷跑出來與福貴以及福貴的妻子見面的交談中,都有顯現(xiàn)?!盎钪笔窃撚捌适虑楣?jié)發(fā)展的主要矛盾。

當(dāng)然了,影視作品只是影視作品,它與文學(xué)作品是有一段距離的。不過,文學(xué)作品有的優(yōu)點,影視作品是沒有的;影視作品有的亮點,文學(xué)作品是沒有的。

在《活著》這部影片里,有許多不足之處是顯而易見的,盡管該片在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上獲得獎項。就演員配置上,在前兩個年代里,人物鳳霞的扮演者卻始終是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孩承擔(dān)的.角色;在福貴裝皮影的箱子上有幾個鉚釘,早已在“大煉鋼”時期就被拆下來煉鐵了,可是在影片的最后,福貴把幾只小雞圈養(yǎng)在該箱子里,而該箱子是完好無損的出現(xiàn)在屏幕上,其為同一箱子;另外,本片還有不少的穿幫鏡頭,這也是難以讓觀眾理解和接受的。

上世紀(jì)80年代后期,內(nèi)地電影業(yè)得到全面放開,影視業(yè)迎來了它的春天,得到了蓬勃發(fā)展。國產(chǎn)片數(shù)不勝數(shù),不勝枚舉。但真正的大片,貌似沒有幾個,除了不斷刷新國產(chǎn)票房的記錄,大陸國產(chǎn)片始終沒有叩開奧斯卡金像獎的大門,在這里排除美國電影業(yè)排斥東方電影藝術(shù)。不過,部分影片、導(dǎo)演、演員在歐洲三大電影節(jié)上也得到了世界觀眾的肯定。

筆者發(fā)現(xiàn),大陸影視業(yè)有幾個通病,這也是我們影視界弊端。首先,不注重細節(jié)問題,穿幫鏡頭多;其次,局限于狹隘空間,拘泥于一隅,缺乏視覺沖擊力;再次,以“星登陸”的方式,借明星效應(yīng)進行“狂轟濫炸”。最后,摻雜低俗劇情,用以增加票房收入。也許,這些是我國電影業(yè)創(chuàng)造不出大經(jīng)典之作的原因吧!

筆者希望我國電影業(yè)不要為“活著”而“活著”,要精神下去。管中窺測,一襲之見。上文,只是做為業(yè)余的筆者的一些見解,在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下。衷心的希望__影視業(yè)創(chuàng)造出更多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擁有巨大影響的作品。

23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