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走進博物館觀后感
放暑假的時候,我姨姨夫帶姥姥、姥爺、媽媽、我和飛飛一起去玩。
我們先去了林州的太行山大峽谷的桃花谷,哪兒的風景真美呀,然后我們還去了安陽的文字博物館。我認為安陽的文字博物館最好玩了。
博物館一共分為三成,第一層講的是甲骨文的出現時間和發(fā)現過程,第二層講的是甲骨文的來歷和制作方法,第三層講的是文字的發(fā)展和各個民族的文字。
一層:甲骨文一殷商時期就被發(fā)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以前,當地的農民在采收花生時,偶然撿到一些龜甲和獸骨,被當成中藥賣給藥鋪,清末金石學家王懿榮和學生趙軍偶然在中藥材的“龍骨”片上發(fā)現有古文字,于是開始了對此的搜集和研究。
二層:甲骨文的內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紀錄。商朝的人皆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卜問,有些占卜的內容是天氣晴雨,有些是農作收成,也有問病痛、求子的,而打獵、作戰(zhàn)、祭祀等大事,更是需要卜問了!所以甲骨文的內容可以隱略了解商朝人的生活情形,也可以得知商朝歷史發(fā)展的狀況。殷商滅亡周朝興起之后,甲骨文還綿延使用了一段時期。
三層:現代漢字的發(fā)展,也許炎黃子孫根本不曾留意,隨著現代信息資訊科技的迅猛發(fā)展,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文明賴以傳承和延續(xù)的工具———古老的漢語言文字,在目前以英文為主導的現代信息資訊世界,正面臨激烈挑戰(zhàn)。香港文化傳信集團有限公司以發(fā)展和弘揚民族文化為己任,幾年來,他們投入巨資,組織力量,刻苦攻關,奮勇拼搏,終于使這種被動局面得以徹底改變,并轉危為安。
文字真是太奇妙了。
2023年走進博物館觀后感(篇2)
暑假里,媽媽帶著我和妹妹一起去四川游玩。
今天上午,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成都博物館,還沒走進去,就被那門前壯觀的景象給震住了,特別是那輛博物館的車,又大又干凈。
進了博物館,我看見了四個館,分別是:陶瓷館、張大千藝術館、書畫館和青銅器館。
首先,我們先去了陶瓷館,里面有許多五顏六色的陶瓷,我最喜歡那個幽雅明麗青花瓷了,它是由黑色、深綠色、和綠色組成的一個陶瓷,因此,喜愛綠色的我,自然很喜歡這個陶瓷盤啦!
其次,我們去了青銅器館。我在里面看到了一個流傳千古的樂器,叫:排簫,它可以發(fā)出那么多不一樣的聲音,是因為竹管高低不同······
后來,我們去了張大千藝術館,里面的畫都值得我好好學習啊!那里有一座虛心寫佛的雕像,里面畫畫的是張大千,這里的畫都是張大千畫的哦!是不是很厲害呀?
·········
時間過得飛快,參觀完博物館已經是中午了,導游叔叔帶我們去了一條小街,叫:寬窄巷子,我們在街上一邊玩一邊吃,快樂極了!
時間不知不覺的過了,我們就回到賓館休息了。
2023年走進博物館觀后感(篇3)
我和爺爺去參觀蘇州博物館。
走下公交車,我們就看見了博物館的外墻。博物館外邊是一條并不寬闊的“小馬路”,路上鋪著方形的小石塊,兩邊的樹全用齊腰高的石頭圍了起來,遠看像一只只盆景,路燈全是宮燈,整條馬路顯得干凈整潔。
走進博物館大門,看到博物館的建筑和我們的住房不一樣,粉墻黛瓦,屋面和墻體用深灰色石材做成,與白墻相配,漂亮極了!
參觀博物館要安檢,我?guī)Я艘粋€易拉罐飲料,誰知是不能帶進去的,所以我一下子把它喝完了,差點撐破了肚子。
進去以后,我們先去參觀楊明義的“百橋圖”。他畫的橋全是水墨畫。我們看到了蘇州的許許多多的橋梁,有大橋、小橋,平橋、拱橋,木橋、石橋。我還看到了我們甪直老家旁邊的東美橋和太平橋,畫得像極了。蘇州是水之鄉(xiāng)、橋之都?!靶蛄魉?,人家枕河”是人們印象蘇州時用得最多的詞,楊明義無論走到世界哪個地方,始終都在家鄉(xiāng)的橋頭上進行創(chuàng)作,所以才有“百橋圖”。
我們還參觀了明清文人書齋雅物展、古代瓷器館、古代服飾館等,最后又參觀了“忠王府”。
轉眼一個多小時過去了,雖然有一點累,但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2023年走進博物館觀后感(篇4)
我們的首都北京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星羅棋布的博物館,是這座魅力之城中一道迷人的風景線。在這座神奇的博物館中,藏有數千件精美的文物。而我在參觀首都博物館的活動中,就巧遇了這樣一個“寶貝”。
古樸的黑色絲綢,上頭繡著端莊大氣的金絲團龍紋飾;雙袖的飛龍在云紋上長牙舞爪。一件番兵的黑緞龍馬褂,在五彩的裝飾下,熠熠生輝,顯現出古人騎馬射箭時的萬般風姿。原先這正是京劇名伶馬連良在演出他的代表作《四郎探母》時所穿的戲服。
馬連良是20世紀與梅蘭芳齊名的極有影響力的京劇大師。他17歲,學滿出科后不久就聲譽鵲起,每有演出,必定一票難求。21歲時在上海初演,立時贊聲四起,成為了風行上海灘的京劇明星。當時,雖無豐富的廣告宣傳,但只一到馬先生的戲開演,人們口口相傳,也是一樣的萬人空巷??粗矍斑@一件靜靜懸掛在櫥窗內的戲袍,那金燦燦飛舞的團龍似乎也引我回到了那千萬人為京劇表演而喝彩叫好的時代。馬連良先生曾穿著他,走遍了老北京城的各個戲樓演出那經久不衰的《四郎探母》,而這件戲袍也跟著他,見證了京劇藝術在北京最輝煌的時代。
靜靜凝視這一件華麗的戲袍,因為年代已遠,邊角處已經有了些許發(fā)舊的痕跡。我不禁聯想到,此刻喜愛京劇的同學似乎并不多,流行歌曲充斥著大街小巷。難道京劇就這樣輝煌不再了嗎
然而細心回想,這戲袍雖然已成文物,但京劇藝術沒有在今日的北京消失。雖然以往為一位名家而萬人空巷的場景不再回放,但北京人對京劇的熱愛卻以深入這座城市的脈搏。愛“玩票”的長輩們在清晨的公園咿咿呀呀的享受;國家大劇院不時上演的經典戲目;音樂課上的戲曲觀賞;學校邀請戲曲名家做的一次次精彩的演講……都昭示著,我們當代北京人的生活中京劇不可或缺;未來北京人生活中,京劇也將繼續(xù)綻放光輝。
在我的生活當中,京劇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自我經常利用課余時間聽戲、聽講座之外,此刻我期望能帶動更多的同學一齊愛上京劇。所以我在學校創(chuàng)辦了戲曲社,經過第一次招新,已經吸引了校內十余位與我“志同道合”的戲友。在未來,我期望凝聚更多力量為京劇的發(fā)揚貢獻微薄之力。
北京的美,在于風景,在于歷史,更在于文化。讓我們一齊唱起這支“北京的歌”,讓這優(yōu)雅精妙的藝術在未來繼續(xù)閃光!
2023年走進博物館觀后感(篇5)
了解北京,感悟歷史——首都博物館參觀后記
屹立在長安街上的首都博物館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今日,我們跨進了首都博物館的大門。
古色古香的裝潢是首都博物館的特色之一,我雖穿梭于博物館里,心卻如同迷失在歷史的潮流中,興奮中帶著些許彷徨。我們來到了一個布滿瓷器的展廳,在一件青花瓷的展品旁席地而坐。
我盯著展柜玻璃中的瓷器出了神,清澈的、典雅的藍色與牛奶色相間的色彩在瓶身碰撞,端莊大方,令我嘆為觀止。負責講解的教師認真地向我們介紹著瓷器的燒制條件。我仿佛身在窯爐旁,親眼目睹著青花瓷出爐的一瞬間。我看到了瓶身的被稱為“百鳥之王”的鳳凰,它昂著腦袋,歪著脖子,在瓶口招展著身姿,高傲的神情竟令我有些望而生畏。更讓我想不到的是,如此精致、又看起來毫無瑕疵的瓷器竟是由18個碎片拼接修復的。在贊嘆瓷器的巧奪天工時,我不得不為中國修理文物的水平發(fā)出感嘆,如果不是擁有高級的復原技術,怎樣會有那么多美麗的作品呈此刻我們眼前呢
走出博物館,似乎是心中的驕傲與自豪之感油然而生。我為古人的智慧點贊,更為國家先進的技術點贊。
2023年走進博物館觀后感(篇6)
今天,學校組織大家到海軍基地去參觀、學習。
我們一踏進校門,就看到了一位工作人員筆直筆直地站在門口,肩上還扛著一支槍。我們繼續(xù)往里走,眼前的景象讓我們大吃一驚:有裝甲車,有閃著銀光的飛機,還有巨大的導彈?!斑@果然是海軍博物館呢!”我不禁贊嘆道。進入大廳的兵器的展覽館時,大家仿佛覺得兩只眼睛都不夠用了:1-水雷、中國一號魚雷、各種儀器、10毫米大炮、15毫米的、30毫米的……正當我恍如身臨其境時,講解員說開了:這是我們的蒸汽瓦斯水雷,看前方的紅色線條,藏有350公斤的火藥,這種魚雷長7.5米,用瓦斯點燃,點燃后,魚雷尾部類似螺旋槳的東西就會帶動魚雷飛速游過,殺傷力度極強可以炸毀軍艦?!巴?!”大家忍不住不約而同地拍起手來。
之后,來到歷史陳列館,我們的目光聚集在一個黝黑的大鐵錨上,講解員立刻滔滔不絕地打開了話匣子:“這個大鐵錨叫‘鎮(zhèn)江號’鐵錨,被共產黨稱為甲午奇恥。中國有一支最早出現的海軍隊伍,叫‘中國海癡’,他們去跟日本打仗打輸了,日本為了羞辱我們中國,把這艘船上的鐵錨放到日本的博物館去了,最后抗日戰(zhàn)爭勝利,日本把鐵錨歸還給中國?!甭犞v解員的話,我一邊咬牙切齒地指責日本的可惡,一邊又想著我祖國的實力不足問題。
最后,我們走進了珍稀貝殼陳列館,我看到了琳瑯滿目的貝殼,它們讓我眼花繚亂。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那么的快,轉眼間,我們就要回去了,大家依依不舍地坐上了車。我回頭一看,似乎看到了那位講解員的忙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