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名人故事
愛迪生從小就特別愛問“為什么”,喜歡對一個問題追根究底問個明白。有一次算術課上,老師教同學們二加二等于四,愛迪生卻發(fā)問:“二加二為什么等于四?”就這樣,愛問問題的愛迪生經(jīng)常讓老師很惱火,因此,老師有時候訓他,甚至打他。一時間,好奇的愛迪生卻成了學校中的一個白癡典型,被老師和同學嘲笑。
后來,老師把愛迪生的媽媽找來,當面數(shù)落她的兒子:“他腦子太笨了,成績差得一塌糊涂,總是愛問一些不著邊際的問題。我們真教不好你這樣的兒子?!睈鄣仙膵寢屄犃?,覺得是老師不理解兒子,問題多是因為孩子愛思考,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她相信兒子的智力沒有問題,而且,比別人的孩子還要聰明很多。于是,她毅然對老師說:“既然這樣,我就把我兒子帶回家吧,我自己來教他?!?/p>
從此,愛迪生的母親就當起兒子的家庭教師。對于兒子的稀奇古怪的問題,只要她知道的,她就努力回答;不知道的,她就讓兒子去看書。當她發(fā)現(xiàn)兒子對物理、化學很感興趣后,就給兒子買了本《派克科學讀本》,她還勸丈夫把家里的小閣樓改造成兒子的小小實驗室。
就這樣,在這個不怕被問“為什么”的母親的教育下,愛迪生雖然沒有在學校讀過幾年書,卻搞出許多偉大的發(fā)明,為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小學四年級名人故事篇2
曾國藩20歲左右求學衡陽時,師從汪覺庵。同舍里有一個叫楊甫瑞的同窗,是當?shù)赜忻母患易拥?。楊甫瑞依仗家里的?quán)勢,平時十分驕橫,對于學業(yè)明顯比他優(yōu)秀的曾國藩,也是處處刁難。
一天,曾國藩坐在窗前,就著窗外的光線大聲朗讀《左傳》,讀得正專心,突然聽到有人大聲吼道:“曾國藩,你把窗戶的光都擋住了,我怎么看書呀,還不趕緊挪開!”曾國藩停下來,側(cè)身一看,是自己床鋪對面的楊甫瑞。此時,楊甫瑞其實并未讀書,而且他的床靠著窗戶的另一側(cè),也未完全遮住光線。曾國藩很生氣,想和他理論,但還是壓住了火氣,把凳子移到自己的床前,重新讀起來。
到了晚上,曾國藩繼續(xù)在燈下讀書,楊甫瑞又沖他喊叫:“白天不讀書,晚上玩勤奮,做樣子給別人看也要分個時候吧。你現(xiàn)在讀書,讓我們怎么睡覺?”曾國藩聽了,抬頭朝他笑了笑,默讀起來。
不久,曾國藩中試舉人,同窗都紛紛向他祝賀??蓷罡θ饏s大發(fā)雷霆,沖曾國藩嚷道:“這屋里的風水原是我的,你一來就奪走了?!币慌缘耐瑢W非常反感,質(zhì)問他:“曾國藩的書案不是你定的位置嗎,怎么現(xiàn)在又反咬一口?”楊甫瑞仍強詞奪理地說:“就是他奪了我的風水?!贝蠹叶技娂娭肛煑罡θ?,倒是曾國藩過來勸解大家,不要為這點小事再與之爭論,大家頓時對曾國藩敬畏三分。
一個人立身處世,連點委屈都受不了,要想成功,自然不易。曾國藩以后仕途通達,成為晚清將帥之才,這跟他年輕時候就初露端倪的隱忍氣度,不能說沒有關系。
小學四年級名人故事篇3
19世紀,在英國的名門公立學校--哈羅學校,常常會出現(xiàn)以強凌弱、以大欺小的事情。
有一天,一個強悍的高個子男生,攔在一個新生的面前,頤指氣使地命令他替自己做事,新生初來乍到,不明白其中"原委",斷然拒絕。高個子惱羞成怒,一把揪住新生的領子,劈頭蓋腦地打起來,嘴里還罵罵咧咧:"你這小子,為了讓你聰明點,我得好好開導你!"新生痛得齜牙咧嘴,卻并不肯乞憐告饒。
旁觀的學生或者冷眼相看,或者起哄嬉笑,或者一走了之。只有一個外表文弱的男生,看著這欺凌的一幕,眼里漸漸涌出了淚水,終于忍不住嚷起來:"你到底還要打他幾下才肯罷休!"
高個子朝那個又尖又細的抗議的聲音望去,一看也是個瘦弱的新生,就惡狠狠地罵道:"你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問這個干嗎?"
那個新生用含淚的眼睛盯著他,毫不畏懼地回答:"不管你還要打幾下,讓我替他忍受一半的拳頭吧。"
高個子看著他的眼淚,聽到這出人意料的回答,不禁羞愧地停住了手。
從這以后,學校城反抗惡行暴力的聲音開始響亮,幫助弱者的善舉也逐漸增多,兩個新生也成為了莫逆之交。那位被毆打的少年,深感愛與善的可貴,后來成為英國頗負盛名的大政治家羅伯特.比爾;挺身而出,愿為陌生弱者分擔痛苦的,則是揚名全世界的大詩人拜倫。
人生途中,我們也需要像拜倫一樣,在別人只是畏懼地逃避,或幸災樂禍地觀看時,能夠拿出罕有的勇氣,為了善,為了愛,也為了啟迪和震撼那些冷漠的心靈。
小學四年級名人故事篇4
魯迅小的時候,愛買書,愛看書,愛抄書,把書看作寶貝一樣。
還在進“三味書屋”前,他在自己的啟蒙老師——一位遠房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帶圖的書。這位老師曾經(jīng)告訴他,有一部繪圖的《山海經(jīng)》,畫著人面的獸,九頭的怪物……可惜一時找不到了。這么一部有趣的書,可把魯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夢寐以求,把他的保姆長媽媽也感動了。長媽媽不識字,她探親回來時,就設法給魯迅買回了這部書。一見面,長媽媽把一包書遞給魯迅,高興地說:“哥兒,有畫的《山海經(jīng)》,我給你買來了!”
一聽這消息,魯迅欣喜若狂,趕緊把書接過來,打開紙包看了起來。
這是魯迅最初得到的心愛的書。后來,識字漸漸多起來了,他就自己攢錢買書。過年,魯迅得到壓歲錢后,總是舍不得花,攢起來買書看。
魯迅小時候,不僅酷愛讀書,而且還喜歡抄書,他抄過很多書。顯然,抄書使他得益匪淺。他的記憶力那么好,讀過的書經(jīng)久不忘,這與他抄書的愛好是密切相連的。
魯迅小時候?qū)貏e愛護。他買回書來,一定要仔細檢查,發(fā)現(xiàn)有污跡,或者裝訂有問題,一定要到書店去調(diào)換。有些線裝書,很容易脫線,他就自己動手改換封面,重新裝訂。
看書的時候,他總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凈凈,看看手指臟不臟。臟桌子上是不放書的,臟手是不翻書的。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書頁上一刮,使書角翹起來,再捏住它翻頁的習慣。他還特意為自己準備了一只箱子,把各種各樣的書整整齊齊地放在里面,箱子里還放了樟腦丸,防止蟲蛀。
魯迅小時候養(yǎng)成的愛書如寶的好習慣,貫穿了他的一生。他讀過的書浩如煙海。他購置的書,僅據(jù)《魯迅日記》上的“書賬統(tǒng)計”,從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冊。他收藏的書,總是捆扎得井井有條。魯迅一生清貧,最大的財產(chǎn),就是他的這些寶貴的藏書了。
小學四年級名人故事篇5
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樂家,也是命運最糟的一個。童年,貝多芬是在淚水浸泡中長大的。家庭貧困,父母失和,造成貝多芬性格上嚴肅、孤僻、倔強和獨立,在他心中蘊藏著強烈而深沉的感情。他從12歲開始作曲,14歲參加樂團演出并領取工資補貼家用。到了17歲,母親病逝,家中只剩下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和已經(jīng)墮落的父親。不久,貝多芬得了傷寒和天花,幾乎喪命。貝多芬簡直成了苦難的象征,他的不幸是一個孩子難以承受的。盡管如此,貝多芬還是挺過來了。他對音樂酷愛到離不開的程度。在他的作品中,有著他生活的影子,既充滿高尚的思想,又流露對人間完美事物的追求、向往。對美麗的大自然他有抒發(fā)不盡的情懷。說貝多芬命運不好,不光指他童年悲慘,實際上他最大的不幸,莫過于28歲那年的耳聾。先是耳朵日夜作響,繼而聽覺日益衰弱。他去野外散步,再也聽不見農(nóng)夫的笛聲了。從此,他孤獨地過著聾人的生活,全部精力都用于和聾疾苦戰(zhàn)。貝多芬活在世上,能明白他的人太少了,而唯一能給他安慰的只有音樂。他作曲時,常把一根細木棍咬在嘴里,借以感受鋼琴的振動,他用自己無法聽到的聲音,傾訴著自己對大自然的摯愛,對真理的追求,對未來的憧憬。他著名的《命運交響曲》就是在完全失去聽覺的狀態(tài)中創(chuàng)作的,是
貝多芬最杰出的一部作品,它的主題是反映人類和命運搏斗,最終戰(zhàn)勝命運。這也是他自己人生的寫照。這是第一樂章中連續(xù)出現(xiàn)的沉重而有力的音符。貝多芬說:“命運就是這樣敲門的?!彼麍孕拧耙魳纺軌蚴谷祟惖木癖l(fā)出火花”?!邦B強地戰(zhàn)斗,透過斗爭去取得勝利?!边@種思想貫穿了貝多芬作品的始終。
1827年3月26日,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音樂巨人與世長辭,那時他才57歲。貝多芬一生是悲慘的,世界不曾給他歡樂,他卻為人類創(chuàng)造了歡樂。貝多芬身體是虛弱的,但他是真正的強者。
小學四年級名人故事篇6
愛因斯坦小的時候,并不是一個天資聰穎的孩子,相反,當別人家的孩子都開始學說話的時候,已經(jīng)三歲的愛因斯坦才“牙牙”學語。當比他小兩歲的妹妹瑪伽都已經(jīng)能和鄰居交談了,愛因斯坦說起話來卻還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語,被一些鄰居認為是白癡。但是,擔任電機工程師的父親,卻沒有對兒子失去信心,他想方設法地讓愛因斯坦發(fā)展智力。父親為兒子買來積木,教他搭房子。小愛因斯坦每搭了一層,父親便表揚和鼓勵一次。在這種激勵下,愛因斯坦一直搭到了十四層。
愛因斯坦長到六歲的時候,語言能力仍然很差。一天到晚也說不了幾句話,七歲的時候,父母把他送到學校,學校死板的教學讓他提不起精神,常常不能按時完成作業(yè),老師們都認為這個學生是一個傻瓜。但是,父親卻鼓勵愛因斯坦:“我覺得你并不笨,別人會做的,你雖然做得一般,卻并不比他們差多少,但是,你會做的事情,他們卻一點都不會做。你表現(xiàn)得沒有他們好,是因為你的思維和他們不一樣,我相信你一定會在某一方面比任何人都做得好?!备赣H的鼓勵,使愛因斯坦振作起來。
愛因斯坦的母親賢惠能干、文化修養(yǎng)極高,她對自己的兒子百般呵護和鼓勵。愛因斯坦小時候常常愛提出一些怪問題。如指南針為什么總是指向南方?什么是時間?什么是空間?別人都以為他是個傻孩子??墒牵瑦垡蛩固沟哪赣H卻十分自信地認為:“我的`小愛因斯坦并不傻,他將來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學教授!”
就這樣,在父母的鼓勵和愛護下,愛因斯坦的智力迅速發(fā)展,對科學產(chǎn)生了強烈的愛好,并開始走向科學研究的巔峰之路。
小學四年級名人故事篇7
"世間萬物抵春秋,合向蒼冥一哭休。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這首充滿了憂國憂民的詩,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所作。
1898年8月,譚嗣同被光緒帝召見,參與新政,進行變法,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把變法看成洪水猛獸,提出"寧可亡國,不可變法" 。并派親信榮祿為直隸總督,統(tǒng)率北洋軍隊,控制北京,伺機撲滅變法運動。
改良派幻想爭取榮祿部下的袁世凱的支持來扭轉(zhuǎn)局勢。袁世凱表面假裝支持,暗中卻向榮祿告密。9月21日,慈禧太后發(fā)動政變,囚禁光緒帝,逮捕改良派。日本志士勸譚嗣同去日本,朋友"再四強之",他不肯走。他說:
各國變法,無不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字字鏗鏘,擲地有聲,表現(xiàn)了一個愛國者自我犧牲的偉大情懷。后來,他刁二幸被捕,旋即遇難。臨刑前,譚嗣同神色坦然,寫下了激越悲壯的絕命詩: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