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一星功勛王大珩人物事跡
兩彈一星功勛王大珩人物事跡新鮮出爐,王大珩是什么樣的為人大家知道嗎?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4年兩彈一星功勛王大珩人物事跡(必看5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兩彈一星功勛王大珩人物事跡精選篇1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2011年7月21日),生于日本東京,原籍江蘇蘇州。1936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學,攻讀應用光學專業(yè),獲碩士學位。1942年被英國伯明翰昌斯公司聘為助理研究員。1948年回國,歷任大連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儀器館館長,長春光機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院長,國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長(兼),中國光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主任,國防軍工科學研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9年榮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兩彈一星功勛王大珩人物事跡精選篇2
王大珩的父親王應偉是天文氣象學家,也是中國天文學會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王應偉十分重視子女教育,主張因材施教。王大珩取得的成就,與父親的教育以及良好的家風有著很大關系。
王大珩自幼聰敏過人,5歲就直接讀小學二年級。王應偉擔心孩子驕傲,對他的教育格外嚴厲。小學四年級時,老師曾出一道“雞兔同籠”題,班里只有王大珩答對了?;丶液螅醮箸衽d致勃勃地告訴父親解題過程,父親卻說他思路不對,根本沒有搞懂,答對不過是巧合而已,并告誡他:“學子最忌驕躁二字,驕則浮華不實,躁則淺嘗輒止?!倍嗄旰?,王大珩還用這個故事教育自己的博士生:科學沒有任何捷徑可走,容不得絲毫懈怠。
王應偉曾將王大珩帶到自己工作的北京觀象臺,對他進行人文歷史教育。北京觀象臺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天文臺,以建筑完整、儀器配套齊全、歷史悠久而聞名于世。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后,將放置于此的天球儀、四分儀等8臺珍貴天文儀器掠走。王應偉在講述這段歷史時對兒子說:“在這個世界上,靠乞求是什么也得不到的。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都只有靠自強。人自強了,就沒有人敢欺負你了;國自強了,就沒有人敢欺負你的國家了。什么時候我們的國家強盛了,我們這些中國人在別人眼里才能真正算得上是個人?!?/p>
兩彈一星功勛王大珩人物事跡精選篇3
1937年王大珩在清華1929年就讀于青島禮賢中學。1936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物理系。1938年考取留英公費生,赴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攻讀應用光學,1941年轉入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在著名玻璃學家特納(W.E.S. Turner)教授指導下進行有關光學玻璃的研究。
1941年3月,在國際著名物理學刊物《Proc. Phys. Soc.》上發(fā)表論文“Note on the Best Focus in the Presence of Spherical Aberration”(在有球差存在下的最佳焦點),論述了光學系統(tǒng)中各級球像差對最佳像點位置和質量的影響。
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用優(yōu)化理論導致以低級球差平衡殘余高級球差并適當離焦的論點。1942年,受聘于伯明翰昌司玻璃公司,專攻光學玻璃研究。同年加入留英工程師學會。1945年,研制出V-棱鏡精密折射率測定裝置,并在英國制成商品儀器。獲得英國科學儀器協(xié)會“第一屆青年儀器發(fā)展獎(Bowen獎)”。1948年5月,乘倫敦至香港的客船回到中國。
兩彈一星功勛王大珩人物事跡精選篇4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2011年7月21日),出生于日本東京,原籍江蘇蘇州。1936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學,攻讀應用光學專業(yè),獲碩士學位。1942年被英國伯明翰昌斯公司聘為助理研究員。1948年回國,歷任大連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儀器館館長,長春光機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院長,國防科委十五院副院長(兼)中國光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主任,國防軍工科學研究委員會副主任。
王大珩是我國現(xiàn)代國防光學技術及光學工程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對國防現(xiàn)代化研制各種大型光學觀測設備有突出貢獻,對我國的光學事業(yè)及計量科學的發(fā)展起了重要作用。50年代創(chuàng)辦了中國科學院儀器館,以后發(fā)展成為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領導該所早期研制我國第一鍋光學玻璃、第一臺電子顯微鏡、第一臺激光器,并使它成為國際知名的從事應用光學和光學工程的研究開發(fā)基地。1986年和王淦昌、陳芳允、楊嘉墀聯(lián)名,提出發(fā)展高技術的建議(“863”計劃)。還與王淦昌聯(lián)名倡議,促成了激光核聚變重大裝備的建設。提倡并組織學部委員主動為國家重大科技問題進行專題咨詢,頗有成效。1992年與其他五位學部委員倡議并促成中國工程院的成立。
王大珩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1999年榮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2011年7月21日13時02分,在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逝世,享年97歲。
兩彈一星功勛王大珩人物事跡精選篇5
1952年中國科學院儀器館(長春光機所)在長春成立,他被任命為館長、所長。該所在他的領導下,30多年來為發(fā)展中國應用光學研究及光學儀器制造從搖籃而成為重要科研基地。
高精光學儀器的“八大件”,一秒精度大地測量經(jīng)緯儀,一微米精度萬能工具顯微鏡,大型石英攝譜儀,中型電子顯微鏡,中子晶體譜儀,地形測量用多臂航攝投影儀,紅外夜視儀以及系列有色光學玻璃。
從60年代開始,王大珩和他領導的長春光機所轉向以國防光學技術及工程研究為主攻方向。先后在紅外微光夜視、核爆與靶場光測設備、高空與空間偵察攝影、空間光學測試等諸多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
大型精密光學跟蹤電影經(jīng)緯儀,60年代初,研制出超過原設計指標的中國第一臺大型光測設備,開創(chuàng)了中國獨立自主地從事光學工程研制和小批量生產(chǎn)的歷史,在這項工程中,王大珩任總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