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人物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跡(7篇)

| 劉慧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事跡吧,事跡屬于事務公文的一種,有弘揚正氣,表彰先進,推動工作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七一人物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跡(精選7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七一人物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跡(7篇)

七一人物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跡篇1

那是大約20年前的一天。山路邊坐著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她手里拿著鐮刀,身邊放著一個破草筐,呆呆地望著另一座山頭。張桂梅看見了,走過去問她:“你怎么了?”女孩回答:“我想讀書,但是家里沒錢,給我訂婚了,收了彩禮要讓我嫁人?!睆埞鹈氛业脚⒌母改冈囍鴦穹?,說:“你們只要把孩子交給我就行,學費生活費都不用你們管了?!笨杉词惯@樣,女孩的母親仍堅決不同意孩子回校讀書,甚至以死相逼。張桂梅無奈,只好把女孩留了下來。

怎么樣才能救救這樣的女孩子呢?這個難題久久縈繞在張桂梅心頭。

當時的張桂梅,已經是華坪縣出了名的“好老師”,還兼任華坪縣兒童福利院(華坪兒童之家)的院長,是數十名孤兒的“媽媽”。

當老師,張桂梅發(fā)現“女學生讀著讀著就不見了”。她們不讀書的理由多種多樣:為了給弟弟交學費,姐姐被父母勒令退學回家干農活或外出打工;因為收了彩禮,十幾歲的小姑娘也要準備嫁人了。當“媽媽”后,張桂梅又了解到兒童之家孩子們的身世,他們的母親有的因殺死家暴的丈夫而獲刑,有的因落后錯誤的分娩觀念而死亡,留下孤苦無助的孩子。

“培養(yǎng)一個女孩,最少可以影響三代人。如果能培養(yǎng)有文化有責任的母親,大山里的孩子就不會輟學,更不會成為孤兒?!币粋€現在看來依然有些“瘋狂”的想法在張桂梅心中越來越清晰:“我想為這些大山里的女孩建一所免費的高中!”

為了這個“瘋狂”的夢想,她開始四處奔走籌款,風吹雨淋,被冷落,被唾罵,卻只籌得一兩萬元。直到2007年,張桂梅當選,赴京參會期間,一篇題為《“我有一個夢想”》的采訪報道讓更多人理解了張桂梅的女高夢。

2008年,在中央和各級政府以及社會愛心人士的支持下,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正式掛牌成立。這是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

華坪女高首屆共招生100人。她們大都來自山區(qū),多數沒有達到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還有一些孤兒殘疾學生單親家庭學生父母殘疾的學生和下崗職工子女。但只要是女孩,只要還想上學,華坪女高都向她們敞開懷抱。三年后,她們中有96人堅持到最后參加高考,全部考上了大學。自2011年有首屆畢業(yè)生以來,學校綜合排名連續(xù)10年位列麗江市一區(qū)四縣榜首。

七一人物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跡篇2

張桂梅同志用自己的一片真情點燃了無數貧困家庭的希望,用自己的赤誠愛心托起了無數孤兒和困難學子的人生夢想,用自己真情摯愛,詮釋了什么是大愛無疆、大愛無私、大愛無聲。她以勇者無畏、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精神,續(xù)寫著一個優(yōu)秀共產黨員的人生追求和信仰。在張桂梅同志身上,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了張桂梅同志對黨和人民的無比熱愛和無限忠誠,充分體現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為了人民的為民情懷和堅定信仰。其事跡陶冶了我們的情操,凈化了我們的心靈,深化了我們的情感,真可謂感人肺腑、振人心魄、令人肅然起敬。

黨總支王從愛書記要求,全校廣大黨員干部要認真向張桂梅同志學習。學習她恪盡職守、愛崗敬業(yè)、心系群眾的高尚品德;學習她注重學習、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工作態(tài)度;學習她厲行節(jié)約、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優(yōu)良作風;學習她淡泊名利、牢記宗旨、忠誠于黨的優(yōu)秀品質;學習她敢闖敢干、敢為人先、敢于擔當的開拓精神;學習她堅定信念、執(zhí)著堅定、無怨無悔的人生追求。在當前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中,要把向張桂梅同志學習作為重要載體,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廣泛深入學、聯系實際學、結合工作學。要把張桂梅同志作為一面鏡子,認真開展自我剖析,真正心系于民。

七一人物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跡篇3

2009年,女高創(chuàng)辦一學期后,首批招來的17名老師走了9個。張紅瓊是留下的老師之一,她對《中國新聞周刊》說:“走的人大多是因為吃不了苦。”

張桂梅一開始就很明確,山里的孩子基礎差,要想出成績,學生必須要“苦學”,老師更要“苦教”。她面試張紅瓊時,反復對她強調,去女高一定要能吃苦。和張紅瓊同去的還有另外兩個女生,也畢業(yè)于云南師范大學,張桂梅看她們瘦弱,搖搖頭。

女高老師流失超過一半,學校面臨崩潰。最艱難的時候,張桂梅發(fā)現,剩下的8名老師中有6名都是黨員,于是把他們召集到一起說:“如果是在抗戰(zhàn)年代,這個陣地上剩一個黨員,這個陣地都不會丟掉。我們剩6個黨員,我們能把這塊扶貧的陣地給黨丟掉?”會后,老師們在教學樓二層墻上畫了一面很大的黨旗,然后面向黨旗,宣誓。所有黨員都哭了。

在張桂梅事后的多次敘述中,這件事被視為女高辦學的轉折點。從這一刻起,紅色教育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此前,她雖然在教學中有一些紅色教育,但還沒有形成完整體系。老師的流失讓她意識到,面對女高的艱苦辦學條件和諸多客觀局限,要想留住老師,就必須激發(fā)她們內心的理想信念,培育奉獻精神。與其說這是女高辦學的轉折點,毋寧說,這是張桂梅在辦學逆境中找到了堅持下去的錨點。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問張桂梅:“在女高采取紅色教育的模式,是和個人的堅定信仰有關,還是這是最適合女高的一種培養(yǎng)模式?”

她說:“兩者都有?!?/p>

從效果看,這種策略是成功的。在張紅瓊的回憶中,這次會議之后,張桂梅開始帶領老師們唱紅歌。每天下午五點半,學生們在吃飯,老師們在黨旗下集體唱《紅梅贊》,這是張桂梅最喜歡的歌劇《江姐》的主題曲。她一句一句教給老師,“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向陽開”。最初,張紅瓊覺得很尷尬,心想這都什么年代了,還唱這么老掉牙的歌曲,后來慢慢進入到角色中,大家都在唱,也不覺得奇怪了?!皩W生一開始都在圍觀,后來甚至會跟著唱。我們老師學生隨口哼出來的都是紅歌?!彼f。

張桂梅在日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滲透紅色元素,力圖在女高構建出一片紅色凈土。她不允許老師學生聽流行歌曲,學生去食堂吃飯時,她把手機放在小喇叭旁放紅歌。音樂課上大部分時間也在教唱紅歌,課間操時間則是紅歌會。

2020年11月4日上午九點半,記者在現場看到,女高學生列隊集合后,先集體朗誦《卜算子·詠梅》,然后大聲喊出口號:“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做黨的好女兒”“學習、學習、再學習”“奮斗、奮斗、再奮斗”。熱身環(huán)節(jié)結束后開始跳操,第一首是《英雄贊歌》,這是電影《英雄兒女》的主題曲,第二首是《紅色娘子軍》。此前還曾跳過《南泥灣》和《紅梅贊》。這些歌曲都由張桂梅精心挑選,旋律由專人改編后節(jié)奏感很強,既有年代感也有時代感,再請專人以此設計出系列動作。今年,為了讓學生和大山外的世界有更多接軌,在跳第三套操時,張桂梅特意選擇了抖音上很火的鬼步舞,配樂是近幾年的廣場舞金曲《山里紅》。這種舞蹈節(jié)奏感很強,整個場景看起來大型蹦迪秀,有一種穿越回到1980年代的魔幻感。

從2010年開始,每周一的課間操新增了宣誓環(huán)節(jié)。黨員老師要宣讀入黨誓詞,學生們則重溫入團誓詞,然后齊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每學期開學時,全體師生要抄黨章。每周六上午有一節(jié)思政課,由張桂梅親自執(zhí)教,最長時可能持續(xù)2~3小時。課上,她會講自己最愛的江姐、趙一蔓和紅軍長征故事,不斷強調要學習紅軍的吃苦耐勞精神。每周日晚上七點半,高一學生要去階梯教室看紅色電影,既有經典老片《孔繁森》《焦裕祿》,也有新片如《我和我的祖國》。除電影外,還會每周追劇,讓2009級女高學生陳法羽印象最深的是《雪豹突擊隊》,“當時每周看一集,我們都邊看邊哭?!?/p>

紅色信仰還以一種更具象化的方式體現于整個校園。最初,教學樓里有一面手繪黨旗,后來在新建的足球場上新增了一面“巨無霸”黨旗,旁邊立著“共產黨人頂天立地代代相傳”幾個紅色大字?!胺浅延^,站在這里你會很震撼,這么大一面黨旗,你站在下面,想說句臟話都不可能了?!睆埣t瓊這樣感慨。

和學生的作息接近,女高老師的一天也從早晨五點半開始。地理老師張紅瓊是班主任,如果有早自習,她要五點多起床,臉來不及洗就騎車趕往學校,中午11點下班后,吃個飯,12點就要回來,下午課從2點開始,五點半結束,老師可以吃飯半小時,6點繼續(xù)上晚自習,直到11點半,天天如此。張桂梅要求,無論有課沒課,老師都得全天在女高,這樣學生有問題就可以及時找老師解答。

在女高,老師結婚、懷孕都不是偷懶“摸魚”的理由,想請長假很難,建校至今,沒有一個老師成功請過長假。2014年,張紅瓊懷孕了,但還要管全校衛(wèi)生,早晚和學生一起掃地。為躲避掃地,她故意在宿舍不出門,張桂梅就批評了她。對此她回憶說:“當時,我們的關系就有點冷淡了。后來孩子一歲多,我就主動和張老師申請當班主任,她說,你是一個老師,不能為了家庭就這樣松懈,還是要把自己的價值能力體現出來。”

有人問張桂梅,為何女高學生基礎差,老師年輕,高考成績還那么好?她毫不猶豫地說:“因為我們能吃苦,因為我們有理想信念教育。”

2011年,女高第一屆學生高考成績出來后,震驚了整個縣城,縣委和縣教育局在華坪縣各中學組織了一輪又一輪“學習女高精神”,在全縣推廣女高黨建工作的經驗,要求其他學校校長每學期都去女高聽張桂梅講思政課,向女高學習教學管理經驗。

但胥國華也坦言,女高的模式復制不了,能學的只有女高精神?!跋衽呃蠋熞粯臃瞰I得那么徹底,其他學校老師很難做到?!?/p>

現任華坪縣通達傈僳族鄉(xiāng)鄉(xiāng)長的潘興陳曾在華坪一中任教,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當時,華坪一中學習女高,要求老師在晚自習前、后一小時內都不得離校,要給學生義務答疑。雖然不算作課時工作量,但和上課一樣嚴格考勤,不出席就算曠課,進行處罰,“結果收效很明顯,老師對學生的成績、心理狀況都能更準確地掌握,便于采取更針對性的管理和教學?!彼f。但這只是復制了女高的一個具體措施。更多學校只是短暫地嘗試過女高做法,便很快放棄。

在9名老師陸續(xù)走后,張紅瓊也有過放棄的念頭。一天晚上,她準備向張桂梅辭職。走到她的辦公室門口,看到她的桌上堆滿了藥瓶,她正費力地往身上貼藥膏,很受觸動,也很羞愧?!皬埨蠋熥约荷砘寄敲炊喾N疾病,仍在為大山里的孩子堅持,我們年輕人怎么還不如她,我于是想跟著張老師再堅持一下?!彼@樣說道。

實際上,女高人的精神支柱就是她們的校長。張桂梅丈夫早逝、沒有子女、沒有房和車,也沒有任何個人財產,每個月的5423元退休金,也被全部用來資助貧困學生或給老師發(fā)獎金。她事必躬親,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親身實踐自己的理想。

張桂梅只有一個,從這個角度而言,女高模式是不可能復制的。作為旁觀者,華坪一中的老師對此看得很清醒。多位一中老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女高成功的核心并不是軍事化管理,而是找到了一條紅色教育的模式來統(tǒng)領全校,從課堂內延伸到課堂外,貫穿高中三年學習的全過程。而能夠將這套教育模式有效推行下去的靈魂人物,就是張桂梅。

一個因此產生的問題是,張桂梅之后,誰來執(zhí)掌女高?63歲的張桂梅早已過了退休年齡,身體狀況也不佳,身患骨瘤、肺纖維化、小腦萎縮等23種疾病,2019年初,就被下過一次病危通知書。今年春節(jié),她再次病危入院。但記者在詢問華坪縣教育局、縣政府領導后發(fā)現,對于女高接班人,大家目前都還沒有一個清晰的想法。

七一人物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跡篇4

“華坪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為華坪做些事”

張桂梅18歲隨姐姐從黑龍江來到云南,支援邊疆建設。1990年從麗江教育學院畢業(yè)后,張桂梅隨丈夫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鎮(zhèn)第一中學任教。孰料,丈夫被診斷出胃癌晚期,于1996年去世。她從大理調到華坪教書,“逃避過去的生活”。1997年,她查出患子宮肌瘤,但為帶好畢業(yè)班,仍然堅持上課,直到把學生送進考場她才住院,手術取出的肌瘤重達兩公斤?,F在,她患有嚴重的肺纖維化、肺氣腫,每天離不開止痛片。

不幸沒有打倒張桂梅,反而成了她燃燒自我的柴火,轉機就在于華坪這方熱土和這里的好心人。

1998年縣里婦代會上,全體代表和縣領導主動為張桂梅捐款治病,有的代表掏光了衣兜,沒有留錢坐車,走幾個小時路回到山里。手捧著這山鄉(xiāng)的情義,張桂梅的淚水奪眶而出,“華坪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為華坪做些事?!?/p>

民族中學里有不少傈僳族、彝族、納西族等少數民族學生。有的家長帶著一包鋼镚和角票交學費,有的孩子只吃飯、舍不得吃菜??丛谘劾?,疼在心里,為幫助孩子們,張桂梅節(jié)衣縮食。

1998年入黨后,她對工作更加投入。她為每堂課設計開場白,有時朗誦小詩, 有時唱支歌謠,有時講個故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所教班級成績在全縣名列前茅。

2001年,華坪兒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張桂梅任院長。第一天就收了36個孤兒,最小的兩歲,最大的12歲。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孩子,愛干凈的她變了。2003年到2007年,她四處籌集資金,給孩子們改善生活,平時和孩子們住在一起吃在一起。

民族中學里女生很少,兒童之家的孤兒各有各的不幸,這讓張桂梅意識到:提高山區(qū)母親的素質,至少可以改變三代人。2002年,她開始籌建免費女子高中,大家都覺得這個想法太瘋狂——到哪里找錢!

“她最懂山里孩子的渴盼,最懂這片山”

2007年,張桂梅在北京開會時,一位細心的記者發(fā)現,這位女代表穿的牛仔褲,居然破了兩個洞。于是,一篇“我有一個夢想”的報道,讓她和她的女子高中夢在全國傳開。

麗江市和華坪縣各拿出100萬元,幫助張桂梅辦校。張桂梅告訴記者,這所學校能辦起來并走到今天,靠的是黨委和政府作堅強后盾。華坪女子高中教師工資和辦學經費均由縣財政保障,學校建設由教育局負責。教學樓墻上,密密麻麻掛滿了捐款人姓名。各方的關心張桂梅都記在心里。女高學生在校三年,只需付生活費。這給每個貧困女生家庭,免去了不少費用。

11年來,張桂梅和學生一起住宿舍,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夜里12點后才休息。她是校長,是保安,每天檢查水電安全、熄燈與否,趕走路上的蛇,拿著小喇叭催促學生起床吃飯做操。11年來,她走進1300多名學生家里,走過11萬公里山路。爬山一爬就是幾個小時。一次家訪,脫下外套塞給貧困戶,自己凍成傷寒……

女子高中辦公室主任張曉峰,多年來跟著張老師家訪,吃了不少苦頭。他感慨:“張老師最懂山里孩子的渴盼,最懂這片山。”

“有種精神撐著我,那是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縣城邊上,初冬的獅子山挺拔秀麗、色彩斑斕。采訪中,突然傳來一陣旋風般的咚咚聲。張桂梅微微一笑:“是課間操,走,下去看看?!?/p>

來到院壩,學生們早已列隊整齊,她們的課間操是歌舞“南泥灣”,陽光下紅校服熠熠生輝。

10多年來學校堅持每周“五個一”紅色教育——黨員佩戴黨徽上班、重溫一次入黨誓詞、組織一次理論學習、合唱一次革命歌曲、觀看一部紅色影片,理想信念教育成為鮮明的女高特色。語文老師韋堂云說,女高老師團結如一家,黨員帶頭,張老師身先士卒。

2008年剛辦校時只有一棟教學樓,吃飯、上廁所都在校外。張老師讓女老師住女生宿舍,晚上好陪學生上廁所。不到半年,17名員工跑了9個,剩下的8個人里有6名黨員,張老師把他們找來,“革命戰(zhàn)爭年代,黨員在陣地就在,今天,我們要堅守這塊教育扶貧的陣地?!?/p>

從那時起,紅色教育在這里生根,群山里巴掌大的地方,成了“精神高地”。如今,華坪女子高中連續(xù)9年高考綜合上線率百分之百,1645名學生從這里走進大學。

而年邁的張桂梅,沒有孩子,沒有家庭,把自己所有的工資、獎金累計100多萬元,全部捐給山區(qū)教育和社會事業(yè),坐著4塊錢的“摩的”,每天往返于兒童之家和女子高中。

張桂梅不覺得苦,因為“有種精神支撐著我,那是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讓我直面這片熱土時,心里不愧?!?/p>

七一人物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跡篇5

師生的引路人 孩子的好媽媽

張桂梅在華坪沒有什么朋友,除了“兒童之家”福利院的孩子,就是她的學生。多年來,張桂梅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的學生和孤兒院的孩子。跟同齡人相比,她蒼老許多。但一想到她的學生沒有因為貧困而輟學,有的進入了重點大學,走進了軍事科技院校的殿堂,有的學成回到大山當了教師、醫(yī)生,為改變家鄉(xiāng)的面貌而奮斗,張桂梅就感到滿足、快樂、無怨無悔。她說:“如果沒有組織的照顧和全縣人民的關心,自己恐怕早不在人世了?!睘榱诉@一信念,她努力工作來報答黨和人民,報答華坪的父老鄉(xiāng)親!

師生:“我們的引路人”

“曾經我辭職了,但在如今這個團隊里,我真正明白了,黨員就是要講奉獻,有作為。”陳建華說,當時來女子高中任教是他大學畢業(yè)后的第一份工作,那時對社會對人生都充滿希望。可是,當時這里條件太艱苦,對老師管理太嚴格,剛走出校園的他確實難以適應。后來,他辭職出去外省找了幾份工作,但始終找不到自己的人生坐標。后來他想,學校雖然勞累辛苦,但每天看著張桂梅老師忙碌的身影,聽她講黨章,跟著讀老三篇,唱經典革命歌曲,身上有一股正氣,人生非常充實?!斑@正是我想要的生活狀態(tài),所以我回來了,而且現在我已經是一名共產黨員了。對于我來說,重新回到學校,還有一份感恩的心,感恩也是奉獻的動力,這一切都不是停留在嘴上的東西,都必須落實到實際行動中。我不能說我做到了,只能說我一直在努力做?!?/p>

“我既是女子高中第一屆學生,現在又是女子高中的數學老師。今天,我能夠成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是幸福的,我感謝張桂梅老師,她是我們人生的導師和引路人。張老師叫我記住,有一種精神叫艱苦樸素,有一種精神叫發(fā)憤圖強,有一種精神叫堅韌不拔,有一種精神叫感恩回報!”周云麗告訴記者, 10年前,華坪女高的兩張錄取通知書徹底改變了她和姐姐的命運。姐妹倆都在華坪女高讀書,如今,姐妹倆都成為了人民教師,讓她們的爸爸成為村里人人羨慕的小老頭?!懊看未螂娫捇丶一蛱接H離家時,爸爸都要叮囑:閨女,好好教書,別忘了張老師對咱家的恩情!所以,只要女高有需要,我就一定要回來,像張老師一樣回報社會?!敝茉汽愓f。

去年考入南方醫(yī)科大學的鄧婕和云南財經大學的郭晉霖都表示,在女子高中接受的紅色教育,以及養(yǎng)成的獨立勤奮好學的習慣,讓她們在大學里受益終身。

女子高中建校初期,張桂梅在為募捐奔波,就在籌款很艱難時,一個海外組織和臺灣一個民間組織主動聯系她,提出可以每年為女子高中捐款十萬元,附加條件就是把學生的個人、家庭信息提供給他們,張桂梅堅決拒絕了。

2017年,一名學生考上重點大學,在申請貧困生補助時,因不慎遺失相關資料沒有及時補齊,耽誤了資助申請。面臨入學資金壓力,這名學生哭著找到張桂梅。張桂梅對她說:“孩子,你已經考上大學了,其他的都不是事。相信老師,老師來給你想辦法?!弊詈螅蓪W校對這名學生進行了資助,學生得以順利進入大學完成學業(yè)。

“有困難就找張老師”,這是學生們對張桂梅的信任,這種信任,來源于張桂梅作為一名黨員的責任和擔當。

孩子:“我們的好媽媽”

“沒有媽媽,或許我們兄弟倆還在大山上放牛羊,張桂梅不是我們的親媽勝似親媽。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她的身體?!?5歲的張惠華說,2003年,他就和弟弟來到了“兒童之家”福利院,在張桂梅的教育和培養(yǎng)下,兄弟倆都先后考上了大學。弟弟大學畢業(yè)后在昆明一家國企上班。張惠華2017年從華中農業(yè)大學畢業(yè)后,現在是華坪縣石龍壩鎮(zhèn)龍泉村的一名駐村干部,每月工資有將近7000元。無論工作多么繁忙,張惠華幾乎每個周末都會抽時間去看張桂梅,陪她說說話?!拔覀兪且粋€大家庭,與小家庭不一樣,我們都害怕失去她?!睆埢萑A說。

在“兒童之家”福利院,一看見張桂梅回來,10多個大大小小的孩子都圍過來,坐在她身邊,不停地喊“媽媽”,而她則拉著最小的一個孩子坐在床邊,并問問每個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當天的作業(yè)做完沒,勞動體驗的感覺怎么樣?孩子們都一一做了回答。有的孩子一看到她回來,情不自禁地就抱著她哭泣起來了?!耙郧昂⒆有〉臅r候我還抱得動,現在長大了,我已經抱不動了!”張桂梅說。

2001年3月,華坪“兒童之家”福利院成立,張桂梅義務擔任了院長。她把人間最偉大的母愛獻給了她的學生和那些失去父母而需要幫助的孩子們。她沒有孩子,可她說,她是兒童之家136個孩子的媽媽。她無悔的選擇讓那些失去父母的可憐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愛,分享著人間最美好的親情。

有一年,張桂梅的侄兒病重,正是家里缺錢之際,當時她正獲得“興滇人才獎”。她姐姐希望她能拿出一點錢給侄兒看病,她卻說:“這些榮譽都是華坪人民給予我的,這筆錢不屬于我,這錢我們一分都不能動?!边@些錢,被張桂梅悉數捐給了華坪民族小學,建了一所新的教學樓,讓全校孩子從解放前建的木樓里搬了出來。

5萬公里家訪路:翻山越嶺只為你

漫漫10年家訪路,行程5萬多公里,800多個貧困學生家庭留下了張桂梅的足跡。

將1527個貧困家庭的孩子送進了大學校門,回望人生路,無怨無悔!

自2008年建校以來,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沒有開過一次家長會。因為學生們的家都太遠,有的家長甚至從未走出過大山,更別說是進縣城。為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為了讓家長知道學生在校情況,張桂梅開始了長達10多年的漫長家訪之路。10多年來,張桂梅的足跡遍布各縣(區(qū))偏僻村寨,她和同事利用寒暑假翻山越嶺、跋山涉水,走遍了800多個貧困學生家庭,行程5萬多公里。

道路崎嶇阻不斷家訪路

8月1日早上9點左右,張桂梅再一次踏上了家訪之路,前往榮將鎮(zhèn)和愛村一組畢業(yè)學生呂娜家進行家訪。一路上,山高坡陡,道路險峻,由于連續(xù)幾天的大雨,山路被雨水沖出很多大坑,到處都是亂石泥濘,就連越野車行走起來都非常困難,四輪打滑、泥漿飛濺。司機踩著油門,經過半個多小時的轟鳴,越野車終于從山腳開到山頂。

剛到呂娜家門口,呂娜家人聽說張桂梅來了,飛快地跑出家門,來迎接她。呂娜的妹妹一見張桂梅來到家門口,激動不已,緊緊地抱住張桂梅,喜極而泣。呂娜的母親、姐姐見到張桂梅時,也是激動得熱淚盈眶。

在院子里,張桂梅詢問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情況。當得知其父親病逝后,家中至今還欠債10多萬元的情況時,張桂梅顯得非常難過,并請求當地政府部門的相關負責人,能否在扶貧政策上、惠農政策上,哪怕是在收獲芒果的時候,對這個家庭有所幫助。相關負責人也立即表態(tài),給予相應的支持。

呂娜說,臨近高考父親病逝,是黨和政府、學校給予了她和家庭無私的關懷,在學校紅色信仰的教育下,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下,她化悲痛為力量,走出逆境,高考考出611分的好成績,考上了青島大學英語系。在學校里,呂娜發(fā)揚女高的精神,不懼困難,刻苦學習,準備報考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研究生。呂娜的妹妹也表示,等初三畢業(yè),也一定要報考女子高中,像姐姐一樣考個好大學。呂娜的母親說,女子高中開展的紅色教育、信仰教育,由孩子回家宣傳后,對家庭的改變也很大。

當天下午,張桂梅繼續(xù)乘車前往興泉鎮(zhèn)松竹村在校學生陳明思家進行家訪。張桂梅一到陳明思家,就看望其生病的爺爺,詢問其父母親現在家庭的經濟狀況。在得知陳明思父母親不再吵架,其父親不再酗酒時,張桂梅如釋重負。當得知陳明思父親患糖尿病的消息時,張桂梅當即表示,孩子的生活費就不用家里支付了,這個錢留著看病,學校每個月給孩子500元的生活費。同樣,張桂梅也將陳明思家庭的情況告之駐村扶貧干部,希望從相關政策上給予扶持、傾斜。

正在女子高中讀高二的學生陳明思講述了自己家的情況,當時父母親吵架,家庭快破裂了,她也迷茫,還有過輕生的念頭。后來通過學校開展的信仰教育,參加江姐歌劇《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的演出受到的影響,特別是通過張桂梅的家訪,讓父母親和好如初了,讓她樹立了信心,一定要以優(yōu)異的成績回報黨、政府和社會。

家訪途中兩根肋骨被顛斷

家訪中,車子到不了,便步行;步行走不穩(wěn),爬也要爬到。每次家訪回來,張桂梅都要重病一次。對于62歲、身體長期有病的張桂梅來說,這無疑是一次次的“長征”。

家訪路上,每一個擁抱都讓人動容。

一次,在永勝家訪,由于路途遙遠,休息的時間很少。當時,張桂梅一直咳嗽,并感覺胸口疼痛。她以為是咳嗽引發(fā)的疼痛,只吃了幾片止疼藥。可接下來,疼痛加劇,隨后又開始發(fā)燒,到了行走都困難的地步??梢幌氲胶⒆觽兿聦W期就要參加高考,便咬牙堅持走完了這些孩子的家。那時張桂梅自己都不知道因為路途顛簸,自己的兩根肋骨已經被生生顛斷了。還有一次在家訪途中,張桂梅住在寧蒗一個小旅館里,因為發(fā)燒,半夜口渴找不到熱水喝,也不愿意驚醒大家,就在那樣冰冷的冬夜里,從水管里接涼水喝。她用柔弱的身軀扛過了那些巨大的疼痛,用共產黨人的信念,支撐著走進每個孩子的家。

10年來,張桂梅為了女子高中,一直孜孜不倦地前行。她忘記了失去親人的悲痛,忘記了別人的不解、非議,忘記了殊榮,忘記了年齡和生死,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黨的教育事業(yè)中。她就是要讓最底層的百姓看到希望,要讓他們的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樣,享受教育的公平,享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她就是要讓學校培養(yǎng)出能回報社會、真正具有共產主義理想的學生。

為了省錢,她多年來從不吃肉,每天生活費控制在最低標準。但在華坪,張桂梅對別人的慷慨卻是出了名的。張桂梅慷慨的事例不勝枚舉:全國勞模的5000元獎金,她考慮到自己重病在身,一次性提前交了黨費;優(yōu)秀共產黨員3萬多元獎金,剛拿到就捐給了災區(qū);昆明市總工會千叮嚀萬囑咐專門撥給她治病的2萬元全部給了山區(qū)缺水群眾打水窖。截至目前,張桂梅捐出的獎金和大部分工資累計達70萬元,通通用于資助學生、幫助困難群眾和發(fā)展教育事業(yè)。

七一人物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跡篇6

“我從心底敬佩您這樣的人……您為這些女孩子們在荊棘重重的道路上開出了一片天,督促她們走向了更高、更遠的地方。您選擇將自己的愛給了山區(qū)的女孩們,讓她們看到了更為廣闊、美麗的風景?!?2月5日,南航乘務員朱靜怡給飛機上偶遇的一位乘客寫了封信。

為大山里的女孩點亮夢想,張桂梅老師感動了無數素昧平生的人。究竟是什么,賦予一位山區(qū)人民教師如此厚重的力量?

“源源不斷的愛奔向我、鼓勵我”

陳法羽一輩子也忘不了在華坪女子高中入學時那張貼在床邊、寫著自己名字的小紙條。她是女高的第二屆畢業(yè)生,如今是麗江市永勝縣一名民警。

2009年,陳法羽初中畢業(yè),中考沒達到高中錄取線。父親對她說:“自費讀高中咱家供不起,要不你回家,過幾年找個好人家嫁了。”

那一年,陳法羽16歲,心有不甘。此時有人告訴她,華坪建了所免費女子高中,專門招收貧困山區(qū)初中畢業(yè)的女孩,想讀高中可以去試試。這對陳法羽來說,無疑是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

開學報到,宿舍的床已經鋪好了。被褥嶄新整齊,床位上貼著名字。陳法羽輕撫寫著自己名字的字條,忍不住哭了:“這張小床讓我感到安全和溫暖,這張紙條為我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p>

幾乎每個從華坪女高畢業(yè)的學生,都有和陳法羽相似的感動,她們對張桂梅的敬重無以言表——有什么比改變命運更重要?

張老師對學生的愛真摯熱烈,又一以貫之。拖著病體,她堅持為畢業(yè)班的孩子上課;節(jié)衣縮食,她把省下來的錢捐給學生……有人曾說,張老師快枯竭了,人的愛是有限的。張桂梅聽后說:“不會的,因為有源源不斷的愛奔向我、鼓勵我!”

“堅持,再堅持一下唄”

進入女高的陳法羽很快發(fā)現:關愛的同時,是嚴格的管理。

每天早晨5點半起床,課間出操1分鐘站好隊。張老師每天拿著小喇叭,不厭其煩地喊學生起床、跑步、吃飯、睡覺,“你們遲到一秒鐘我也不干!”

張桂梅和病魔斗:“不能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無休止地看病上”;

她和貧困較勁:“挽救一個女孩拯救三代人”;

她對學校老師、學生要求嚴格:“堅持,再堅持一下唄!”這是張桂梅勸慰大家最多的話。

陳法羽說:“我們來女高讀書是來改變命運的,不拼拿什么和別人比?張老師也在拼啊!”

校辦主任張曉峰告訴記者,張桂梅老師是在拿命辦學,師生們服氣。

張桂梅的言傳身教也感染著女高老師們。韋堂蕓老師受傷左腳骨折,想到還有100多天就要高考,她拄著雙拐給學生上課;楊曉春老師悄悄給學生墊付醫(yī)藥費、生活費,卻從不往外說——這樣已知和未知的故事,在女高還有很多。

張桂梅宿舍里有4張床鋪,1張自己睡,3張留給“不聽話”的和生病的學生。有名女生性格孤僻,和張桂梅住在一起。不管張老師怎么關心她、開導她,她都不怎么說話。張老師疾病纏身,每天早晨5點起床,忙里忙外一天,晚上還和她聊天。3個月后,這名學生抱著張老師痛哭,說一定好好讀書。

“女高的許多學生家庭貧困、變故多,她們的心要好好去焐?!睆埞鹈氛f。

“走出這里,就忘了女高和我吧”

10多年來,張桂梅老師走過11萬公里的家訪路,走進1000多名學生的家。

有些地方,包車司機都不愿意去,張桂梅雖然因小腦萎縮導致行動失衡,卻跋山涉水堅持家訪。她握住學生家長黝黑皸裂的手,脫下外套塞給人家,自己凍成傷寒……在她看來,女高不是普通的學校,是連接黨委政府和山區(qū)貧困群眾的橋梁。

“女高能走到今天,離不開黨和政府作堅強的后盾?!备骷夵h委政府對女高關愛有加,當地為女高解決了50個教師編制,教師工資和辦學經費均由縣財政全額撥款。

在女高教學樓走廊的墻上,掛著大大小小的牌子,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捐款記錄?!皩W生們每天經過這條‘愛心長廊’,會記住得到的幫助?!睆埞鹈氛f。

有人聯系張桂梅,表示要給女高捐款,但條件是提供學生家庭地址和貧困情況的照片。對于公開學生信息的行為,張桂梅并不同意。她說,對學生的信息要嚴格保密,既維護學生的自尊,又保護她們的隱私。張桂梅也經常對畢業(yè)生說,“走出這里,就忘了女高和我吧。”

如今女高畢業(yè)生遍布全國,她們把艱苦樸素、發(fā)奮圖強、堅忍不拔、感恩回報的精神帶出了大山,又帶回到山里。

周云麗是女高第一屆畢業(yè)生,2015年大學畢業(yè)后考取寧蒗縣一中數學教師崗位。正當她準備上崗時,聽說母校數學老師緊缺,她毫不猶豫放棄“正式編制”,回到女高任代課教師。陳法羽將第一個月的工資全部寄給學校,之后每月拿出500元錢資助在校貧困學妹,“女高改變了山里女孩的人生,我們也要把張老師的精神傳下去?!?/p>

七一人物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跡篇7

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困難,是張桂梅始料不及的。山區(qū)條件艱苦,再加上張桂梅對工作要求嚴格,很多年輕教師難以適應。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師中有9名辭職,教學工作近乎癱瘓。

焦慮、沮喪的情緒包圍了張桂梅。在留下來的8名教師中,有6名是共產黨員。張桂梅把6名黨員教師集中起來,重溫了入黨誓詞,誦讀了《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等篇章。有的教師眼里泛起淚花,他們被張桂梅的無私打動,他們要和張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辦好,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學。

留住了教師,還要留住學生。家訪成了張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很多學生的家在偏遠山區(qū),有的地方只能靠步行到達,但張桂梅要求自己“要親自到每一個學生的家里去看看”。

與張桂梅多次同去的華坪縣電視臺記者王秀麗,對家訪的路心有余悸?!霸诼飞希液ε碌猛劝l(fā)抖,甚至覺得鞋底會被腳趾抓穿。在一些路段停車休息時,我連車都不敢下,害怕自己會不小心跌下山崖。”

張桂梅也害怕。一次,她坐鄉(xiāng)政府工作人員的摩托車上山,“不敢低頭,摩托車稍微歪一點,就會跌下懸崖粉身碎骨”。11年來,張桂梅在大山里走了近12萬公里,對1345名學生進行了家訪。家訪途中,她摔斷過肋骨、發(fā)過高燒、迷過路,還曾因身體虛弱暈倒在路上。

為了把兒童之家和女子高中順利辦下去,張桂梅不得不四處籌款,但這條路同樣艱難。

一次,張桂梅到昆明某企業(yè)尋求幫助,未等她把話說完,企業(yè)領導就叫保安趕她走。張桂梅不走,保安就放狗出來追咬,小腦萎縮的她不能很好地保持平衡,衣服被狗撕破,腳上鮮血直流。無助的張桂梅坐在地上放聲大哭。

還有一次,她在街頭募捐,被人認為是騙子,有人還朝她臉上吐口水。離開人群后,疲憊、傷心、無助的她坐在街頭靠著墻睡了過去,醒來時已是萬家燈火。

后來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邀請她到北京錄制了一期節(jié)目,這期節(jié)目為她募到了100多萬元。

然而,沒人知道,她才到北京就接到哥哥病危的電話,哥哥想在彌留之際見見離家?guī)资甑拿妹?。張桂梅思前想后,最終決定去錄制節(jié)目。她怕錯過時間人家就不讓她上節(jié)目了,她怕不上節(jié)目就會失去籌款的機會。等她錄完節(jié)目,哥哥已經過世。

3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