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袁隆平院士人物事跡材料10篇

| 劉慧

事跡材料主要起表揚先進,弘揚時代精神、學習先進的作用。一起來學習有關袁隆平院士的事跡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2022年袁隆平院士人物事跡材料簡介10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2022年袁隆平院士人物事跡材料篇1

當今,農學院的老師只會“紙上談兵”,學農的學生不會下田種地的情況并不罕見。很多冠以碩士、博士、教授、博導名頭的學者,缺乏對常識、對社會、對國情的起碼了解,滿足于做一些外文翻譯和文字堆砌工作,偏激固執(zhí),信口開河,做了很多對社會發(fā)展并無多少益處的“空頭學問”。而袁隆平恰恰相反,他是田野里的科學家,田野就是他的實驗室?!拔也辉诩遥驮谠囼炋?;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边@句袁隆平的名言足以讓很多埋在故紙堆里的“學問家”感到羞愧。實驗室和電腦前的工作,袁隆平認為也重要,但最重要的是“頂著太陽,趟著泥水,下田”。袁隆平告誡弟子:“書本里種不出超級稻,電腦里也敲不出超級稻,任何一項科研成果,都來自于深入細致的實干!”袁隆平用他的行動說明,知識分子只有走出書齋,走進社會;走出書本,走進實踐;走出自我,走進人民,才能在科學與生活的田野上大有作為。

袁隆平不是因循守舊、盲從的科學家。在強調自主創(chuàng)新的今天,中國科學界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盲目跟風、盜版抄襲、低水平重復成為中國科學界整體上缺乏創(chuàng)造性成果的硬傷所在。袁隆平曾說,硬要說雜交水稻的成功有什么秘訣的話,那其中的“第一秘訣”就是不囿于現(xiàn)存結論的創(chuàng)新思維。在袁隆平所處的年代,水稻方面的鴻儒大家有很多,但他們不敢也無法突破前人,最終沒有產生什么創(chuàng)新性成果。而袁隆平作為一名普通中專教師,卻對“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沒有雜種優(yōu)勢”的“金科玉律”提出質疑,根據實踐提出了相反的設想,開始了獨辟蹊徑的研究。“不迷信,不迷信書本,科學研究要敢于質疑,勇于創(chuàng)新”,袁隆平認為這是一名科學家的重要素質。鼓勵科學家獨立思考,大膽創(chuàng)新,特別要讓年輕人勇于實踐、敢于超越,應該成為我們今后科技創(chuàng)新努力的方向之一。

當今學界,浮躁、浮夸之風盛行,門派成見根深蒂固,為了評職稱、快出名,不少人甚至不惜剽竊,一些單位仍然論資排輩盛行。這些都阻礙了科學的發(fā)展、理論的創(chuàng)新以及中國整體科技實力的提升。而袁隆平是中國科學界一個難得的帥才,他不是一枝獨秀,而是用自己的火炬點燃了一片火炬。在他的帶領下,中國形成了一支高質量的雜交水稻的人才梯隊。上世紀,他曾把自己發(fā)現(xiàn)的野生稻資料無私地提供給各地的科研機構,從而大大推進了雜交水稻在全國的研究。他還把政府撥給的數千萬元資金奉獻出來,組織起全國的協(xié)作單位共同研究、共同分享。袁隆平的學生鄧華鳳根據老師的思路,歷經兩年使兩系法雜交水稻的設想變成現(xiàn)實。報獎時,鄧華鳳想在名單上把袁隆平排在第一的位置,袁隆平卻堅稱,不排第一、不排名,他本人不參與評獎,充分表現(xiàn)出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廣闊胸懷。

發(fā)掘和弘揚袁隆平的精神價值,在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今天具有重要意義。每一位科研工作者、每一位知識分子都應該以袁隆平為榜樣,耐住寂寞,集中精神,在自主創(chuàng)新的征途上奮力向前!

2022年袁隆平院士人物事跡材料篇2

袁隆平的精神是令我們敬佩和感動的。在當時,這種設想是需要勇氣的。因為要沿著當時被批判的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基因和染色體學說進行探索。但袁隆平不怕困難,決心改良品種。并且袁隆平不迷信權威,按照米丘林、李森科的經典理論,水稻作為自花授粉的植物沒有雜交優(yōu)勢,實驗沒有任何意義。袁隆平卻要親自試驗,用自己的雙手和大腦,開拓出一條新的科技之路。這條路從一開始,就困難重重,但科技創(chuàng)新精神和報效祖國的精神一直激勵著他堅持不懈地努力,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和饑餓和災荒作斗爭,解決農民們的溫飽問題。袁隆平以他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意志和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難,終于發(fā)明了新一代水稻品種——雜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效仿的,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們也要有這種態(tài)度。比如遇到難題時,我們要堅持不懈地鉆研,練鋼琴時,要知難而進……我認為,不論做什么事情,只要認定要做了,就要奔著目標前進,永不后退。而且我們也要有袁隆平先生報效祖國的精神,要從小好好學習,長大后立志成為國家的棟梁。

2022年袁隆平院士人物事跡材料篇3

袁隆平爺爺,1930年生于北京,江西德安縣人,生前居住在湖南長沙。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被稱為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我最敬佩的人。

很遺憾,袁隆平爺爺于5月22日13點07分,在長沙去世,享年91歲。這位讓人敬佩的院土從此離開了人世,離開了我們。袁隆平爺爺曾在中學時代就立志成為一名農業(yè)專家,所以在高中畢業(yè)后,他選擇了農學專業(yè),從此走上研究農業(yè)的道路。

袁隆平爺爺他曾經說,他做過一個這樣的夢:田里的水稻產量很高,有高梁那么高,穗子有掃帚那么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就坐在這樣的稻穗下乘涼。這場夢還沒有實現(xiàn),您為什么就遠行了呢?目睹靈車駛過長沙街頭的場景,我的眼淚在眼睛里不停地打轉,這個為了國人能吃飽飯,而奮斗了一生的袁爺爺,就這樣離開了我們。

現(xiàn)在,袁隆平爺爺的的禾下乘涼夢,還沒有實現(xiàn),我們這些二十一世紀的年輕人,應該好好學習,刻苦鉆研,依靠科技,把爺爺的夢想去實現(xiàn)。

2022年袁隆平院士人物事跡材料篇4

1960年罕見的天災人禍,帶來了嚴重的糧食饑荒,一個個蠟黃臉色的水腫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的5尺之軀也直接經歷了饑餓的痛苦。

袁隆平目睹了嚴酷的現(xiàn)實,他輾轉反側不能安睡。他想起舊社會,人民受統(tǒng)治階級的剝削壓迫,受戰(zhàn)爭的痛苦,缺衣少食,流離失所。人民當家作主人,但仍未擺脫饑餓對人們的威脅。他決心努力發(fā)揮自己的才智,用學過的專業(yè)知識,盡快培育出畝產過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種,讓糧食大幅度增產,用農業(yè)科學技術戰(zhàn)勝饑餓。

袁隆平贊成這樣一個公式: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

他依據對遺傳學已有的較深的認識,對試驗田里的退化植株仔細進行觀察和統(tǒng)計分析,不僅論證“鶴立雞群”的稻株是“天然雜交稻”,而且從其第一代的良好長勢,充分證明水稻也存在明顯的雜交優(yōu)勢現(xiàn)象,試驗結果使他確信,搞雜交水稻的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

可是,雜交水稻是世界難題。因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難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雜交。這樣就需要培育出一個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后才能與其他品種雜交。這是一個難解的世界難題。袁隆平知難而進,他認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親本,是一株自然突變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中國有眾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種,蘊藏著豐富的種子資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國,“外國沒有搞成功的,中國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袁隆平邁開了雙腿,走進了水稻的莽莽綠海,去尋找這從未見過、而且中外資料沒見過報道的水稻雄性不育株。時間一天天過去,袁隆平頭頂烈日,腳踩爛泥,駝背彎腰地、一穗一穗地觀察尋找。“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第14天發(fā)現(xiàn)了一株雄花花藥不開裂、性狀奇特的植株。袁隆平欣喜若狂。

他和妻子鄧則,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成熟時,分別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種子。經過兩個春秋的試驗和科學數據的分析整理,撰寫出第一篇重要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發(fā)表在1966年《科學通報》第17卷第4期上。文中還預言,通過進一步選育,可以從中獲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 (使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狀)和恢復系 (恢復雄性可育能力),實現(xiàn)三系配套,使利用雜交水稻第一代優(yōu)勢成為可能,會給農業(yè)生產帶來大面積、大幅度的增產。這篇重要論文的發(fā)表,被一些同行們認為是“吹響了第二次綠色革命”的進軍號角。

又經過8年歷經磨難的“過五關”(提高雄性不育率關、三系配套關、育性穩(wěn)定關、雜交優(yōu)勢關、繁殖制種關),到1974年配制種子成功,并組織了優(yōu)勢鑒定。1975年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獲大面積制種成功,為次年大面積推廣作好了種子準備,使該項研究成果進入大面積推廣階段。

1975年冬,國務院作出了迅速擴大試種和大量推廣雜交水稻的決定,國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一年三代地進行繁殖制種,以最快的速度推廣。1976年定點示范208萬畝,在全國范圍開始應用于生產,到1988年全國雜交稻面積1.94億畝,占水稻面積的39.6%,而總產量占18.5%。全國累計種植雜交稻面積12.56億畝,累計增產稻谷1000億公斤以上,增加總產值280億元,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群眾交口稱贊靠兩“平”解決了吃飯問題,一靠黨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雜交稻,人們用樸實的語言,說出了億萬中國農民的心里話。

隨著雜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國大面積推廣,袁隆平名聲大震。在成績和榮譽面前,袁隆平公開聲稱現(xiàn)階段培育的雜交稻的缺點是“三個有余、三個不足”,即“前勁有余、后勁不足;分蘗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結實不足”,并組織助手們,從育種與栽培兩個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20世紀80年代初期,面對世界性的饑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發(fā)了一個驚人的設想,大膽提出了雜交水稻超高產育種的課題,試圖解決更大范圍內的饑餓問題。

1985年,袁隆平以強烈的責任感發(fā)表了《雜交水稻超高產育種探討》一文,提出了選育強優(yōu)勢超高產組合的四個途徑,其中花力氣最大的是培育核質雜交??墒嵌嗄甑挠N實踐,卻沒有產生出符合生產要求的組合。他便果斷迅速地從核質雜交研究中跳了出來,向新的希望更大的研究領域去探索。

袁隆平憑著豐富的想象、敏銳的直覺和大膽的創(chuàng)造精神,認真總結了百年農作物育種史和“三系雜交稻”育種經驗,以及他所掌握的豐富的育種材料,于1987年提出了“雜交水稻育種的戰(zhàn)略設想”,高瞻遠矚地設想了雜交水稻的二個戰(zhàn)略發(fā)展階段,即三系法為主的器種間雜交優(yōu)勢利用;兩系法為主的秈粳亞種雜交優(yōu)勢利用;一系法為主的遠緣雜交優(yōu)勢利用。這是袁隆平雜交水稻理論發(fā)展的又一座新高峰。

在袁隆平的戰(zhàn)略思想指引下,繼湖北石明松1973年在晚粳農墾58自然群體中發(fā)現(xiàn)一株不育的光敏核不育材料之后,1987年7月16日,李必湖的助手鄧華風,在安江農校秈稻三系育種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歷經兩年三代異地繁殖和觀察,該材料農藝性狀整齊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達到了100%,不育期在安江穩(wěn)定50天以上,并且育性轉換明顯和同步。這一新成果,為雜交水稻從“三系法”過渡到“兩系法”開拓了新局面。關于水稻“無融合生殖”研究的進展,也使一系法遠緣雜交優(yōu)勢利用研究邁出了可喜的一步。袁隆平對雜交水稻研究的前景,充滿必勝信心。

自1981年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成果在國內獲得建國以來第一個特等發(fā)明獎之后,從1985~1988年的短短4年內,又連續(xù)獲了3個國際性科學大獎。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印度前農業(yè)部長斯瓦米納森博士高度評價說:“我們把袁隆平先生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因為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他的成就給人類帶來了福音?!?/p>

袁隆平,從湖南省偏僻的安江農校里走來,從一個山村中等農校的青年教師,成長為舉世矚目的名人,登上了“雜交水稻之父”的寶座。雜交水稻研究事業(yè)方興未艾,正朝著袁隆平新的戰(zhàn)略設想的方向迅猛發(fā)展!

2022年袁隆平院士人物事跡材料篇5

送別稻田守望者——緬懷!袁爺爺!

張耀然

他,解決了半個世紀的溫飽;他,自身卻過著樸素的生活;他,臉上永不失一抹和藹的微笑。他就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當代神農”袁爺爺有著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的精神,一輩子都在種植水稻。袁爺爺在秧田里俯身的背影,多養(yǎng)活了八千多萬中國人民。

袁爺爺還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則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讓水稻生產量增加,范圍增廣。

就在三天前,袁爺爺駕鶴西去,許多華夏兒女,潸然淚下。就在那個下午,整個長沙再無車水馬龍之樣,人們都行走在“靈車”兩旁,道路上,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喊著:“袁老,一路走好!”

那一刻,我看著視頻中的這個場景,思緒不由得飛到了2013年4月29日的上午。那天,我和媽媽去廣州,坐在飛馳廣州的高鐵上,前排坐著的就是袁爺爺。起先很安靜,被一群記者圍觀后,整個車廂人聲鼎沸。我鉆到前排,一眼可見,那是一位和藹的可親老爺爺,小小的眼睛中,不止包含了成千上萬的水稻,更流露出對土地的熱愛。再一看,袁爺爺并沒有顯示特殊的待遇,他跟我們一樣,坐在普通的座位上,身子略顯得疲憊。

那時的我還小,不能體會袁爺爺瘦弱的身軀竟撐起民族之脊梁,如今想到他,我淚流滿面。

91歲的袁爺爺這是受到天神的邀請,速往天堂為各仙種植水稻,待神仙品嘗去了。

這位“當代神農”離開了我們,洞庭無邊水,湘竹斑斑淚,杜鵑凄聲哀國士。當在袁爺爺的追悼會上,他安詳地睡著了,工作了91年的心臟,停止了跳動。袁爺爺的身上還蓋著一面五星紅旗,這濃濃的愛國精神也感染著我。

當代神農架駕鶴西去,只留人間豐谷滿倉。袁爺爺,您用一生的兢兢業(yè)業(yè),換來了當今社會的衣食無憂,我們會永遠記住您——袁隆平院士!

2022年袁隆平院士人物事跡材料篇6

巨星隕落,夢想不滅

耿靖桓

中午吃飯時新聞中突然傳來噩耗: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于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在長沙逝世。我的心情瞬間落到了零點,眼淚不自主的在眼眶里打轉。

袁隆平爺爺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chuàng)者,50多年來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為我國糧食安全農業(yè)科學發(fā)展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巨大貢獻。

他一生奮斗只為中國人吃飽吃好,他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他創(chuàng)造的社會財富,只有兩個字可以形容——無價。

而他自己,依舊躬耕于田疇,淡泊于名利,真實與自我。他以一介農夫的姿態(tài),行走在心靈的田野,收獲著泥土的芬芳。那里,有著一個民族崛起的最古老密碼

袁隆平爺爺,我所要緬懷的人。袁爺爺您來時四方餓殍遍野,您去時神州遍地稻香。您在鹽堿地上育秧播谷,您讓兒女食糧無憂。感謝袁爺爺,是您讓國人丟掉了挨餓!感恩袁爺爺,是您讓國人填飽了肚子!

您曾說:吃不飽飯是很難受的。所以您一生傾注心血讓數億人吃飽飯,你是當之無愧的功高蓋世,國士無雙,愿您化作天上的星星,讓我繼續(xù)仰望。

記得袁隆平爺爺曾在一次采訪中透露,他晚年還有兩個夢沒圓:“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禾下乘涼夢”就是超級雜交稻高產、更高產、超高產,目前正逐步接近這個夢?!半s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是希望超級稻走出國門。

袁爺爺你放心吧!我們一定躬行實踐,厚積薄發(fā),并將不會辜負這個時代的擔當。

爺爺一句挽聯(lián)送給您:

一代農神留千古,居功至偉傳萬世。

愿天堂沒有疾病,袁爺爺一路走好!

2022年袁隆平院士人物事跡材料篇7

匿笑的袁隆平星

婁一茗

5月22日早,我就被一則“袁隆院士已故”的信息震驚到了,那和藹、質樸、偶儻的院士,怎么會…經官方謠后,我心里大喘一口氣,但看到那確鑿的信息,我的心中無比難過:那個在稻田里拉小提琴的賣老,去了……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糧食是否充盈是大于天的事,當時農業(yè)是一條人跡罕至的路,幾乎無人敢嘗試,但他去了。他發(fā)明的秈型雜交水稻讓我國當時十二億人的飯碗有了著落,甚至還能貯蓄一兩年的糧食。這一切都不是偶然,這取決于他的刻苦和努力付出。

每到響晴的日子,八十多歲的袁老就會走向稻田,攢起一棵水稻看稻質和今年的收成。這些糧食都是他看著從小秋谷長成的,一季又一季的水稻經過他的雙手,稻田因他而朗潤起來。但袁老的背也同水稻一樣攲斜了,曾經健壯的他也逐漸衰老。

袁老去后,舉國悲痛。我看見,那七旬的老人小心翼翼地拍打著裝有您尸體的車窗;我看見,那七歲的兒童將綻開的花放在您雕像前;我看見,那三十而立的年輕人因自己浪費糧食,而慚愧地流淚;我看見,全國人民都在用截然不同的方式向您追悼。

我們都希望,您在袁隆平星上,在稻下沐浴著春光,享受著漸漸瀝瀝春風,靜謐地坐著,當然您也可以拉著小提琴,將雜交水稻覆蓋整個星。

你看,那高邈的袁隆平星上是袁老在匿笑。

2022年袁隆平院士人物事跡材料篇8

人民大會堂小禮堂的報告廳里,同事和弟子都表現(xiàn)出了明顯的緊張和興奮,而袁隆平卻依然故我,明亮的眼睛,頑皮的笑容,與兩個月前活躍在氣排球場上氣定神閑的神態(tài)并無兩樣,薄薄一頁紙的演講稿握在手里,幾乎不怎么看。

這不禁讓記者想起5月份的長沙記者見面會時,他把演講稿丟到一邊的情形。對于開會發(fā)言,袁隆平顯示出了他的“大師風范”。

“我有兩個雄心壯志”

“請這么多領導和高層人士來聽報告,我感到很不安,我并沒有大家贊揚的那么好,我聽之有愧。我覺得光榮應該屬于國家,屬于從事雜交水稻工作的廣大科技工作者和干部?!睂τ谕聜兊目滟?,袁隆平表現(xiàn)出的.是一個科學家的謙遜。

對于自己的功績一帶而過的袁隆平,在談到超級水稻時卻顯得興致勃勃:“今生,我還有兩個心愿,也可以說是我的兩個雄心壯志?!?/p>

擁有老驥伏櫪精神的袁隆平說,他的第一個心愿就是爭取在2010年實現(xiàn)第三期超級雜交稻大面積示范畝產900公斤的目標。

“計劃到2011年在全國推廣6000萬畝,產出現(xiàn)有8000萬畝所產的糧食,也就是說,等于增加了2000萬畝耕地,可多養(yǎng)活3000萬人!”說到這兒,站在演講臺前的袁隆平抬起頭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二個心愿,是在國外進一步發(fā)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F(xiàn)在,全世界有22億畝水稻,如果其中一半種雜交水稻的話,所增加的糧食可多養(yǎng)活4—5億人?!?/p>

袁隆平不到10分鐘的報告,被全場一次又一次熱烈的掌聲打斷。

“這一天早該來了”

在人頭攢動的會場中,記者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在前排忙碌,照相機、攝像機全副武裝,時而對準講臺,時而對準細心聆聽報告的領導和觀眾,她就是袁隆平身邊的秘書辛業(yè)蕓,記者與她在長沙曾有一面之緣。

在她休息的空當,記者抓住了這個大忙人。

“今天我太激動了,就像過年一樣?!毙翗I(yè)蕓眼眶微微發(fā)紅。

“袁老師對于祖國、人民和全人類的貢獻太大了,我以前也曾陪他到過很多地方作報告,甚至去過美國,但是,在人民大會堂的報告,這是第一次。我覺得袁老師為人類做出的貢獻太大了,我始終覺得袁老師應該有一場這樣的報告會,他早就該站到今天這樣的演講臺上?!毙翗I(yè)蕓激動得語調微微發(fā)顫。

一轉身,又有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了記者的眼簾,袁隆平的兒媳,也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的段美娟,也手舉相機對準了演講臺,準備將這歷史性的一刻記錄下來。

“爸爸這次過來穿的還是2001年來北京領取國家最高科技獎時買的那套降價西服,這么多年,這套西服就是他每次出席重要會議的禮服?!笨吹脚_上的袁隆平,兒媳段美娟說:“平常很少能看到爸爸穿得這么正式,都是方便下田的休閑裝?!?/p>

爺爺的夢

在報告會進行到尾聲時,演講臺上出現(xiàn)了8個身穿白色小紗裙、頭扎羊角辮的可愛娃娃,她們是來自湖南第一師范附小的小學生們。稚嫩的孩子們用她們甜美可愛的童聲,將一首《爺爺的夢》獻給了她們心中可愛可敬的科學家爺爺———袁隆平。

親愛的爺爺請允許我,一個吃著您發(fā)明的稻米長大的孩子來告訴您我內心的秘密和夢想 ———長大了我也要做科學家接過您手里的接力棒心懷世界,正直善良讓所有的人都遠離饑荒我也要成為天空中最亮的星星就緊挨在您的身旁我也要讓世界的夜空因為我們中國人的存在變得更加美好,更加閃亮!

站在一旁的袁隆平看著孩子們可愛的模樣,滿臉的笑意,這位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的人民科學家望向孩子們的笑眼里,也蘊含了對這些科學“種子”們的殷殷希望。

2022年袁隆平院士人物事跡材料篇9

5月22日,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因病去世。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開始研究雜交水稻,袁隆平先生將自己畢生的心血都獻給了雜交水稻研究事業(yè),取得了全世界公認的研究成果,贏得了全國乃至世界人民的贊譽和敬仰。

袁隆平先生離開了我們,但我們應在悲痛中緬懷,在緬懷中激發(fā)奮斗的力量,在科學事業(yè)上勇闖新路、勇攀高峰,在服務人民、造福人類的行動中砥礪前行、永不停歇。

創(chuàng)新是任何一項科學研究的制勝法寶,是任何一項偉大研究成果的核心動力。無論是剛剛涉足雜交水稻研究領域,還是持續(xù)60年的研究工作,袁隆平先生所堅持的就在創(chuàng)新中探尋新的方法與路徑,在創(chuàng)新中找到新的方向,收獲新的希望。在“無性雜交可以改良品種,創(chuàng)造新品種”的傳統(tǒng)論斷壟斷著科學界時,他敢于質疑米丘林、李森科的“無性雜交”學說,沿著當時被批判的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基因和染色體學說進行探索,歷經無數次失望與失敗,以《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直擊雜交水稻理論探索及實踐研究禁區(qū),在該項科學研究的“無人區(qū)”找到了一條雜交水稻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路,成功選育了世界上第一個實用高產雜交水稻品種“南優(yōu)2號”。其后的雜交水稻二號、三號成果,實現(xiàn)了周年畝產稻谷3000斤的攻關目標;海水稻試種成功,中國2.8億畝可以開發(fā)利用的鹽堿地,每年可增產糧食500億公斤,多養(yǎng)活約2億中國人。正如袁隆平先生所言: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尊重權威但不迷信權威,要多讀書但不能迷信書本,也不能害怕冷嘲熱諷,害怕標新立異。袁隆平先生正是以這樣的創(chuàng)新素養(yǎng),才在世界雜交水稻研究中成為當之無愧的行動先驅者,成為“雜交水稻之父”。

科學之路是一條崎嶇的曲折的山路,只有埋頭苦干、不畏艱辛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研究雜交水稻,廣袤的農村大地就是袁隆平先生的研究室,無論白天黑夜,不管春夏秋冬,都是袁隆平先生的研究時間。人們經??吹皆∑较壬炱鹧澩鹊降咎镏虚g尋找可供雜交研究的“特殊”水稻,在炎炎烈日下觀察新型水稻的長勢、分析實驗品種的優(yōu)劣。即使到了八十多歲的高齡,袁隆平先生的雙腳一刻也沒離開他深愛的泥土,沒有享受片刻的清閑。為了方便在田埂上行進,年近八旬的袁隆平依然駕駛著摩托車在田埂上行駛。在袁隆平一生的科學研究中,如果說是創(chuàng)新的勇氣和超人的智慧凝聚成了他偉大的研究成果,那他畢生扎根農村,與泥土為伴的科學精神,就是他留給后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只有淡泊名利的科研工作者才能堅守枯燥的研究人生,才可能將畢生的心血獻給他深愛的人民。因為其卓越的研究成果,袁隆平先生獲得了無數至高的榮譽。1981年獲得國家發(fā)明特等獎,2001年獲得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4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2018年獲“改革先鋒”稱號,2019年被授予“共和國勛章”。他還相繼獲得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等二十余項國內國際大獎??墒?,在袁隆平先生心里,盡管十分珍惜珍視這些榮譽,但他始終將自己當作一名普普通通的科研工作者,他最喜愛的一個稱呼是“農學家”。正是這樣一位“農學家”,以他大功至偉的研究成果,被農民兄弟尊稱為“米菩薩”。這樣一個“特殊”稱呼的背后,凝結著袁隆平先生一生從不停歇的追尋足跡,也是他謙遜品格的最好詮釋。

千古流芳人敬仰,精神譜寫萬年春。偉大的人民科學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先生一路走好,人民會永遠懷念您!

2022年袁隆平院士人物事跡材料篇10

提起袁隆平,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他是赫赫有名的世界‘雜交水稻之父’,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確實,作為在世界上倍受尊重的“雜交水稻之父”,作為“中國最著名的農民”,作為農民兄弟眼中的“米菩薩”,作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唯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可謂是大功至偉。

然而,他對網民尊稱他為“人民科學家”,卻感到“誠惶誠恐、忐忑不安”,他謙虛地說:“‘人民科學家’談不上,我只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如果要說什么家,我覺得農學家最合適。”

我想,僅從這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我們就足以感受到袁隆平的謙遜美德和人格魅力,令人敬佩,讓人尊重。

常言道:“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痹绞浅了氲墓茸?,越是低下頭。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卻有些人喜歡張揚、高調。比如,表現(xiàn)在學習上,喜歡吹噓自己的博學與能耐,看過幾本薄書,就自詡飽學之士、滿腹經綸;寫過幾則公開發(fā)表的小文,就自封著名詩人、作家。表現(xiàn)在工作上,喜歡凡事必稱大,有的事還沒有做,就開始說大話,剛剛干出一點成績,便“拉長、吹大、墊高”,熱衷于在媒體上“精心包裝,隆重推出”。這種喜歡張揚的人,雖然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也許能慷一時之慨,開一時之懷,求一時之名,取得一時之利,但這種人往往行之不遠,登之不高。而謙遜的人則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一些,以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態(tài)度做人行事,這才是成就大業(yè)的基點,是走向成功的長梯。

也許有人擔心,謙遜的人,久而久之,會被人遺忘,終究會吃虧。其實不然。這些人、這些事或許一時難以廣為人知,但當他們以踏踏實實的工作創(chuàng)造了業(yè)績,以默默無聞的品格作出了貢獻,名聲自在眾人心中。這正像袁隆平所說的,我是搞育種的。我覺得,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的種子,身體、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種子健康了,事業(yè)才能根深葉茂,枝粗果碩。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尤其如此,不僅要知識多,而且要人品好,不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弘揚科學精神。要熱愛祖國,熱愛人民,這個是基本前提。如果對民族、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沒有感情,就很難成就一番事業(yè)。有了感情,才會為社會做一些事情、獻一份愛心,這樣你才會有欣慰感。

特別是談到物質享受時,袁隆平認為,精神上要豐富一點,物質生活上則要看得淡一點。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老想著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在吃方面以清淡和衛(wèi)生為貴,穿方面只要樸素大方就行了。少走彎路,少留遺憾,身心才會健康,心情才會愉快,事業(yè)才會做得長遠。

由此可見,今天,我們正在全力建設和諧社會,最應大力弘揚的就是袁隆平這種謙遜美德,常懷一顆平常心,不論在什么情況下,對個人的名利、進退、榮辱、都要看得淡一些,超脫一些,高調做事,低調做人。越是成績突出,越是貢獻巨大,越是形勢大好,越要保持憂患意識,越要保持清醒頭腦,做到“自豪而不自滿,昂揚而不張揚,務實而不浮躁”,始終以高昂的精神狀態(tài)和一流的工作標準謀事盡責,多做貢獻。如此,我們的工作才會大有起色,我們的事業(yè)才能更好地發(fā)展起來。

3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