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的簡短事跡材料

| 啟智

烈士的簡短事跡材料(精選篇1)

王璞

王璞從小跟隨父母參加抗日工作,11歲時被選為兒童團長。他經(jīng)常帶領(lǐng)小伙伴們拿著紅纓槍,站崗放哨查路條,給八路軍送信帶路,開展擁軍優(yōu)屬活動。王璞工作認真,學習也很刻苦。他對自我要求很嚴格,每學一篇新課文,都要做到會認、會寫、會講、會用。

為了對付鬼子掃蕩,民兵大搞地雷戰(zhàn),王璞不僅僅學會了布雷,還學會了造雷。一次,他用自制的地雷炸死了一個漢奸,還協(xié)助民兵抓住了兩個鬼子。

1943年春天,鬼子掃蕩到王璞的家鄉(xiāng),王璞和鄉(xiāng)親們躲進山里。一天早上,鬼子包圍了王璞和鄉(xiāng)親們。鬼子拿著漢奸帶給的名單,讓村干部、干部家屬和軍烈屬站出來,王璞和他媽媽張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

鬼子把刀架在王璞的脖子上,威逼他說出八路軍兵工廠的槍和藏在哪里。王璞勇敢地推開鬼子的刺刀,帶領(lǐng)在場的二十多名兒童團員高呼:“我們不能忘記五不誓約,我們至死不當漢__。”殘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場的群眾開了槍,制造了又一齊殺人慘案——野場慘案:118名無辜群眾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14歲的王璞、王璞的母親、弟弟和奶奶。

為了紀念犧牲群眾,晉察冀邊區(qū)政府召開了追悼大會,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榮稱號,并立了紀念碑。解放后他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十大少年英雄”的稱號。

王璞生前學習時用過的石板,站崗時用過的紅纓槍,以及犧牲時壓在身下,被鮮血染紅的石塊,陳列于中國革命博物館。

烈士的簡短事跡材料(精選篇2)

劉伯承

受黨的委托,為配合北伐戰(zhàn)爭,他與楊闡公一齊組織了滬州、順義起義。叛變革命,國共合作破裂之后,劉伯承從四川東下,奉黨的指示,到南昌一齊組織了南昌起義。起義失敗之后,劉伯承等人潛往香港,1927年冬轉(zhuǎn)到上海。在上海躲避期間,正遭通緝的劉伯承被染上惡習的兒子告發(fā),幾遭逮捕。在黨組織的安排下,劉伯承到蘇聯(lián)學習,躲過了追捕。

烈士的簡短事跡材料(精選篇3)

《革命烈士詩抄》自一九五九年,特別是一九六二年增訂以來,距近已二十年左右了,但那閃光的章,仍不減其光彩,依然時時在廣大讀者心中回響。這些用鮮血寫成的詩,在人民中吟誦,傳唱,經(jīng)年不衰;有的詩還由作曲家譜成樂章,廣為演唱。讀者。頌者,歌者,聽者無不為之感動,受到鼓舞。它們象晶瑩的寶玉,歲月愈久便愈加燦爛生輝。這原因不是別的,因為它們不是一般的詩篇,而是用鮮血和生命的。而且它們----為了新中國視死如歸,獻出生命的先烈們的詩“就是自己”(郭沫若論葉挺中語)。正因為如此,它們才那么膾炙人口,那么深入人心。它們才得以流傳下來。

許多讀者,特別是青壯年同志一見到我,總會提起《詩抄》和那么鏗鏘有力的豪言壯語: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頭可斷,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滅。壯士頭顱為黨落,好漢身軀為群裂”。

烈士的簡短事跡材料(精選篇4)

今日下著傾盆大雨,我和媽媽冒著風雨,坐著公交車,帶著嚴肅的心情去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來到了上山的入口處,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高大正方的花崗石線雕獅形望柱,被雨水沖刷過的它還是雪白發(fā)亮!我們繼續(xù)往山上走去。

??!我們終于到了,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紀念館是在1990年3月建成,在4月正式對外開放。這里面講訴的是烈士們的精神品德、理想志趣與書法藝術(shù)的合璧,英雄的偉大風范和美麗的湖光山色交相輝映,這是多么的讓人陶醉呀!

只可惜我們?nèi)サ臅r間不佳,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現(xiàn)在是他們的休息時間。我和媽媽就在紀念館的周圍參觀了起來,在革命烈士紀念館的左邊,我向階梯的最頂端望去,在那里豎立著一個高約26米的紀念碑,它是乳白色的,形狀有點像帆船,象征著革命如帆船,而我們將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下乘風破浪、奮勇前進!我們又來到右邊參觀,在右邊有幾個石雕,他們站得很挺拔,有一位戰(zhàn)士還手持大刀,目視前方,他們是暴風雨中的鋼鐵戰(zhàn)士!

走在回去的路上,我將“同志們,勝利的時候,請你們不要忘記我們!”這塊石碑拍了下來,我覺得烈士們是多么的英勇呀!他們?yōu)榱俗鎳鴬^戰(zhàn),甚至不惜犧牲自己。每當我看著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我就會想到這是用革命烈士的鮮血和汗水編制起來的,你們浩然正氣永垂青史。謝謝你們,革命烈士,如果沒有你們冒著槍林彈雨前赴后繼,怎么會有我們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呢?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烈士的簡短事跡材料(精選篇5)

鄧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漢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廣東廣府人,原籍廣東番禺縣龍導尾鄉(xiāng)(廣州市海珠區(qū)),清末海軍杰出愛國將領(lǐng)、民族英雄。1894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時為致遠號巡洋艦管帶,1894年9月17日在黃海海戰(zhàn)中壯烈犧牲,謚壯節(jié)公,追封太子少保銜。有林農(nóng)的《甲午風云》、《英雄鄧世昌》等多部文學、影視、戲曲作品歌頌其豐功偉績與英雄壯舉,有墓冢、紀念館等多處可供紀念、瞻仰、憑吊。

自古以來,犧牲在戰(zhàn)場上,一直是愛國軍人引以自豪的志向。特別是那些明知死在眼前仍勇敢赴難的人,更令人崇敬。在中日甲午海戰(zhàn)中犧牲的鄧世昌就是這樣的人。

鄧世昌是我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中的一個,是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他有強烈的愛國心,常對士兵們說::“人誰無死?但愿我們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國和日本之間爆發(fā)了甲午戰(zhàn)爭。鄧世昌多次表示:如果在海上和日艦相遇,遇到危險,我就和它同沉大海!

1894年9月17日,日本艦隊突然襲擊中國艦隊,一場海戰(zhàn)打響了,這就是黃海大戰(zhàn)。戰(zhàn)中,擔任指揮的旗艦被擊傷,大旗被擊落,鄧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艦上升起旗幟,吸引住敵艦。他指揮的致遠號在戰(zhàn)斗中最英勇,前后火炮一齊開火,連連擊中日艦。日艦包圍過來,致遠號受了重傷,開始傾斜,炮彈也打光了。鄧世昌感到最后時刻到了,對部下說:“我們就是死,也要死出中國海軍的威風,報國的時刻到了!”他下令開足馬力向日艦吉野號沖過去,要和它同歸于盡,這大無畏的氣概把日本人嚇呆了。

這時,一發(fā)炮彈不幸擊中“致遠”艦的魚雷發(fā)射管,使管內(nèi)魚雷發(fā)生爆炸導致“致遠”艦沉沒。200多名官兵大部分犧牲。鄧世昌墜身入海,隨從拋給他救生圈,他執(zhí)意不接,愛犬“太陽”飛速游來,銜住他的衣服,使他無法下沉??伤姴肯露紱]有生還,狠了狠心,將愛犬按入水中,一起沉入碧波,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享年45歲。

鄧世昌犧牲后舉國震動,光緒帝垂淚撰聯(lián)“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并賜予鄧世昌“壯節(jié)公”謚號,追封“太子少?!?,入祀京師昭忠祠,御筆親撰祭文、碑文各一篇。李鴻章在《奏請優(yōu)恤大東溝海軍陣亡各員折》中為其表功,說:“……而鄧世昌、劉步蟾等之功亦不可沒者也”。清廷還賜給鄧母一塊用1.5公斤黃金制成的“教子有方”大匾,撥給鄧家白銀10萬兩以示撫恤。鄧家用此款在原籍廣東番禺為鄧世昌修了衣冠冢,建起鄧氏宗祠。威海衛(wèi)百姓感其忠烈,也于1899年在成山上為鄧世昌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1996年12月2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命名新式遠洋綜合訓練艦為“世昌”艦,以示紀念。

鄧世昌的子女

鄧世昌的三兒五女:鄧世昌長子鄧浩洪,承襲世職,任職于廣東水師,1947年去世;次子鄧浩洋,青年早逝;三子鄧浩乾是遺腹子,曾在民國海軍部供過職,1969年逝于無錫,無子,鄧浩乾養(yǎng)女鄧孝思;鄧世昌長女鄧秀媛;次女鄧秀蟬嫁給鄧世昌同窗摯友南洋海軍超武艦管帶葉富的兒子葉說周為妻;三女鄧秀娟;四女鄧秀婷;五女鄧秀海。

鄧世昌孫子鄧小鵬,孫女鄧素娥(養(yǎng)女)(鄧世昌長子鄧浩洪后代)。

鄧世昌外孫葉裕芳,外孫女葉愛蘭、葉素蘭(鄧世昌次女鄧秀蟬后代,南洋海軍超武艦管帶葉富孫子、孫女)。

鄧世昌曾外孫葉兆麟、葉兆泰(鄧世昌次女鄧秀蟬后代,南洋海軍超武艦管帶葉富曾孫)。

鄧世昌曾孫鄧立峰,曾孫女鄧立英、鄧立群、鄧立莊(鄧世昌長子鄧浩洪后代)。

鄧立英,河北省宣化冶金環(huán)保廠高級經(jīng)濟師,河北省委員,張家口市宣化區(qū)副主席。

鄧世昌玄外孫葉新力、葉偉力(鄧世昌次女鄧秀蟬后代,南洋海軍超武艦管帶葉富玄孫)。

葉偉力,中國電視藝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戰(zhàn)爭電影與人類和平》、《科幻電影與未來時代》、《千萬年的夢——人類和平之歌》。

53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