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身邊的感人事跡材料

| 樂妍

李黎明是個踏實敬業(yè)的人。2000年初,林場安排李黎明到條件異常艱苦的牛肺溝護林,負責守護9780畝林區(qū)的3百多萬顆林木。這日行一趟的“必修課”,他是用雙腳徒步走完這40多里的崎嶇山路。18年來,他風雨無阻、從不間斷地走了46萬多里,相當于沿著中國陸地邊境線走了近10圈。

李黎明是個任勞任怨的人。李黎明值守的護林點位于林區(qū)深處,交通相當閉塞、條件異常艱苦,糧食蔬菜通常隔一段時間往山里背一回,一年到頭也吃不上幾次肉,夏天就喝溪溝水、冬天則嚼野坡雪。剛剛度過39歲生日的李黎明,卻是一個頭發(fā)花白、滿臉皺紋、有點駝背的“糟老漢”。盡管如此,李黎明卻從來沒有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

李黎明是個一心都只在工作的人。護林點不通車、不通電,甚至沒有廣播和通訊信號,最近幾年,護林點逐步覆蓋了廣播信號,李黎明的生活中才添加了一部半導體收音機。上任之初,從護林點到最近的汽車站要走36里山路。他常常要十天、半個月才能下一次山,到了防火期更是要4個月都不能下山?;楹蟮?3年里,他下山回家的'時間累計不超過2年,有9頓年夜飯都是在護林點里吃的,快9歲的兒子至今還常常錯把這個很少回家的爸爸叫“叔叔”,每每到這時,這個平日里堅強的漢子都要忍不住流下淚水。

李黎明是個認真到“較真”的人。牛肺子溝林區(qū)溝深林密、資源豐富,是不少想發(fā)歪財之人“惦記”的“肥肉”。之前,林區(qū)內亂砍盜伐、偷挖山苗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李黎明到任后,這個“缺口”就被堵死了,也因此斷了一些人的“財路”。有人找過他,求他“睜只眼、閉只眼”;也有人勸過他,讓他多想想上有老、下有小,妻子沒工作的實際困難;甚至有人罵過他、誣告他、打過他,可他一律“不開竅”。時間久了,他又多了個外號——叫“黑臉包公”。

有一次,李黎明巡山時發(fā)現(xiàn)了盜伐分子留下的車轍和拖痕,為了將保住國家財產(chǎn),他在來不及向上級報告的情況下,只身一人循著印跡展開追蹤,翻山越嶺幾十里,渾身汗水濕得精透,終于追回了被盜林木,就連落網(wǎng)的盜伐分子都只能無奈地說:“遇上這么個拼命三郎,我們只好認栽了!”

撰寫身邊的感人事跡材料篇2

楊德品,男,漢族,家住施甸縣老麥鄉(xiāng)楊柳村寺后組。一個沒有上過一天學的52歲盲人,眼睛里只有黑色,面對重重困境,他卻依然昂首闊步,微笑著面對生活,勇敢地肩負著家庭的重擔,在黑暗中用超出血緣的孝愛親情書寫著人性光輝。

八個月大,從壩區(qū)到山區(qū)

1963年4月,楊德品出生在由旺鎮(zhèn)木蘭村的一戶普通人家,12月的一天,家里來了兩位特殊的客人,他們正是老麥鄉(xiāng)楊柳村寺后組楊水榮、余正英夫婦,由于夫婦倆先前生過幾個孩子沒到一歲就都夭折了,所以這次來目的是領養(yǎng)楊德品。就這樣,八個月大的楊德品被養(yǎng)父養(yǎng)母帶到了新家。

八歲患眼疾,雙目失明

一轉眼,楊德品來到新家已有八年,雖然當時的家庭生活是苦了些,但是楊德品八年的童年生活還算開心??墒牵煊胁粶y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一天,楊德品對父母說他眼睛痛,父母當時就急了,連忙把他送到大隊聯(lián)合診所找醫(yī)生看,由于當時醫(yī)療條件太差,醫(yī)生看了之后也沒說出導致眼痛的具體原因,父母只好帶著楊德品回家了?;氐郊液?,楊德品整整睡了五天,第五天的一個早晨,睜開眼睛,突然眼前一片黑暗,父母這才發(fā)現(xiàn),這個可憐的孩子雙目失明了。雖然到了上學年齡,可是由于雙目失明,當同齡人都開心上學時,楊德品就只能在家里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楊德品一天天長大,到了婚嫁年齡,可是像這樣一位盲人且家庭困難,又有誰家的姑娘愿意嫁給他呢?所以,至今楊德品還是孤身一人。他總說,上天還是對他好的,雖然眼睛瞎了,卻讓他健康地活著。

母親摔跤變癱,失去生活一大支柱

母親是家庭生活的一大支柱,2012年的一天,家里沒有做飯的柴火了,楊德品當時83歲的老母親余正英就背著籃子到山上打算找些柴火回家做飯,由于年紀大了,在背柴火的過程中不小心傷到了腿,回到家又因下雨地面太滑,又在自家院場重重地摔了一跤,把髖關節(jié)給摔斷了。由于家里太窮了,沒得到正規(guī)治療,從那時起,母親余正英就再也沒有站起來過,由當時已經(jīng)80歲的老父親楊水榮照顧,父親到地里干農活時,總會帶著楊德品去,指導他做些簡單的農活。雖然日子依然困苦,但是父子倆干完農活回到家里,看到母親總微笑著看著他們,他們的內心卻是快樂的。他總說:“聽見父母笑,我就開心了?!?/p>

父親病逝,肩負起家庭重擔

,父親突然病逝,無疑給這個本來就困苦不堪的家庭雪上加霜。自父親去世后,楊德品就肩負起了家庭的重擔,家里、家外、照顧母親都由他一個人打理。

在村里還沒有自來水的時候,楊德品常常在晚上12點以后去村里的一口井里挑水,從楊德品家到井邊必須經(jīng)過一條進村公路,白天車多人多危險,所以楊德品只能選擇晚上去,常常摔得鼻青臉腫。母親見了每次都哭,母親說他愛笑,盡管摔得很疼,可是楊德品總會微笑著安慰她說:“媽,不疼,不疼?!?/p>

提起干農活,父親去世了,去地里只能靠自己,所以楊德品只能在去地里的路邊或是地邊放個石頭做記號,以防走錯。每逢雨水季節(jié)去地里干活,是最讓母親心疼的事。常常在地里干著活,突然就下起大雨,楊德品就只能站在地里任雨淋,他也想找個避雨的地方,但是由于眼盲,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哪里可以避雨。

11月份,家里沒做飯的柴火了,楊德品就到離家1公里的地里去砍長在地邊3米多高的核桃樹。連爬了好多次都沒爬上去,楊德品就在樹干上砍了好多階梯,最后才爬了上去。他一邊摸索著一邊砍,突然一不小心砍到了左腳的大拇指,由于眼睛看不到,他自己以為傷的不嚴重,所以還是堅持繼續(xù)砍余下的樹枝。后來,有村民去地里干活,看到他在樹上,而且樹干上和地上有好多血,就告訴他腳趾傷的很嚴重,他這才從樹上下來,去村衛(wèi)生室包扎。在他腳受傷疼得厲害的時候,他也從未喊過一聲,在家里,他依然像往常一樣,把每頓飯做好,端到母親床前。

這次受傷后,母親很不放心兒子一個人去地里,楊德品也擔心母親一個人在家里,所以他們家的地上經(jīng)常有這樣的場景:母親坐在田埂上或柴草垛上,陪著在地里干活的兒子說說話。干完活,背上的母親再指引著兒子回家……

村民們都很感動,經(jīng)常替他到地里干農活,他也懂得知恩圖報,經(jīng)常幫助鄰居做些輕巧的活,比如掰玉米、剝核桃。

由于家里太困難了,楊德品母子倆一年到頭舍不得吃一次肉,他在家邊的菜地里種了些蔬菜,他說自己種的蔬菜就夠他們母子吃了。他在地里種的兩畝玉米收成還不錯,打算養(yǎng)上幾只雞,自己用石磨把玉米磨成面,等母雞下了蛋,再孵出些小雞。這樣,母親就能夠吃上雞蛋和雞肉了。

遵從母親心愿,放棄住進養(yǎng)老院

鄰居們都說楊德品喜歡笑,不管遇到什么困難他都從來不會對生活失去信心,始終保持微笑。

楊德品母子雖然納入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但生活起居困難的情況讓大家牽掛,民政、殘聯(lián)等部門也為他們安排了入住養(yǎng)老院,這樣母子倆的生活算是有了著落??僧敯堰@個消息告訴他們的時候,母親心里卻不愿意離開,她只想在這個生活了一輩子的家里度過余生。細心的楊德品雖然眼睛看不見,但卻能感受到母親的焦慮,他不愿母親為難,微笑地婉言謝絕了大家的關心。他說:我看不見,我媽就是我的眼睛;我媽走不了,我就是媽的雙腳;媽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我在哪里,都不會讓媽餓著,生活再難,也要笑瞇瞇地走下去……

這個目不識丁的盲人,因為自強不息的精神,讓生命有了內涵;因為善良,讓歲月溫暖而綿長。孝,或許就是面對困境微笑前行的依靠!

撰寫身邊的感人事跡材料篇3

小劉,中共黨員,建安區(qū)婦幼保健院職工。

接到援禹抗疫任務后,他急忙收拾行李,整裝待發(fā)。抵達禹州后,立刻在鈞臺社區(qū)進行核酸采集檢測。當時已經(jīng)是半夜12點,但所有醫(yī)護人員都沒有停歇,當完成任務后才發(fā)覺已經(jīng)到凌晨5點鐘了。在每天高強度、不間斷工作下,他在寒風中一站就是七、八個小時,每次工作結束后,手都被凍得紅腫,但他毫無怨言,甚至斗志滿滿。劉__是高敏體質,如果蹭到過敏源,手和四肢的皮膚就會瘙癢難耐、出現(xiàn)破損。每次酒精給手消毒時,雖然疼痛難忍,他都咬牙堅持下來。他心里始終想著,我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的宗旨。

茍以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在疫情來臨之際,劉__身為黨員,第一時間發(fā)揮帶頭模范作用,時刻牢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撰寫身邊的感人事跡材料篇4

小韓,中共黨員,建安區(qū)椹澗鄉(xiāng)衛(wèi)生院副院長,椹澗鄉(xiāng)支援禹州醫(yī)療隊隊長。

這個有33年黨齡的共產(chǎn)黨員多次請纓要求前往禹州一線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前不久,他剛剛做了心臟支架手術,院領導擔心他的身體安危,勸導他安心休息,他說,“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就應該第一時間跑到前線、沖到最前面,不能因為個人的原因丟黨員臉!”

他帶領29名醫(yī)務工作者火速趕往禹州北街社區(qū),晚上11點多顧不上休息,立即聯(lián)系社區(qū)領導、換好防護服投入到緊張工作,等采樣結束天已經(jīng)亮了。他顧不上喝一口水趕忙清點人數(shù)、物資,為下一場戰(zhàn)“疫”做準備。他不僅要參與核酸采樣工作,隊伍里每一個問題、每一件事情他都列出來一一解決,小到隊友們是否有忌口的飯菜,他都事無巨細、考慮周詳。他總是說,人是我?guī)С鰜淼?,我就要對他們負責,保證他們“安全援禹,平安返家”!有時候實在太累了,他就找個角落休息一會繼續(xù)工作,吃飯都是草草了事。就這樣連續(xù)奮戰(zhàn)三天三夜,共核酸采樣19380人次,圓滿完成了援禹任務。

疫情就是命令,行動就是戰(zhàn)斗。在這防疫的關鍵時刻,無數(shù)黨員為黨分憂,為國解難,為抗疫阻擊戰(zhàn)奉獻力量。


撰寫身邊的感人事跡材料篇5

小屈,中共黨員,建安區(qū)委組織部干部二股負責人。

1月8日,在接到單位支援禹州“抗疫”命令后,他義無反顧奔赴禹州。面對疫情防控嚴峻形勢,他不畏風險、沖鋒在前、晝夜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他說:“共產(chǎn)黨員就是要沖在前面,越是這時候就越要勇于擔當,只有大家安定了,小家才能幸福!”

作為建安區(qū)支援禹州醫(yī)療隊中的一員,他被分配到綜合協(xié)調組,負責支援隊伍日常運轉調度、數(shù)據(jù)匯總、文稿起草、信息報送、宣傳報道等工作,同時兼任宣傳報道組組長。當晚,建安區(qū)援禹醫(yī)療隊到達禹州鈞臺辦事處后,按照指揮部的安排部署,他積極協(xié)調配合各小組和當?shù)攸h工委,對鈞臺辦事處18個采樣區(qū),70個采樣點,194個采樣臺進行了人員分配和物資發(fā)放,于次日凌晨6點完成76101人的采樣工作,保證了第一輪采樣工作順利結束。新聞媒體報道上,他協(xié)同融媒體中心的,實時記錄醫(yī)療隊工作開展情況,通過主題宣傳、網(wǎng)絡推送等渠道,采寫了一系列有層次、有溫度的`新聞稿件20多條(次),多角度、全方位宣傳我區(qū)在“援禹”工作上的舉措和實效,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鼓勵身邊年輕的,只要大家齊心協(xié)力,一定會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zhàn)!

5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