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隨波逐流的偉人事跡

| 宏淼

不隨波逐流的偉人事跡(篇1)

陳景潤一個家喻戶曉數(shù)學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創(chuàng)立了著名“陳氏定理”,所以有許多人親切地稱他為“數(shù)學王子”。但有誰會想到,他成就源于一個故事。

1937年,勤奮陳景潤考上了福州英華書院,此時正值抗日戰(zhàn)爭時期,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喪,不想因戰(zhàn)事被滯留家鄉(xiāng)。幾所大學得知消息,都想邀請沈教授前進去講學,他謝絕了邀請。由于他是英華校友,為了報達母校,他來到了這所中學為同學們講授數(shù)學課。

一天,沈元老師在數(shù)學課上給大家講了一故事:“200年前有個法國人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現(xiàn)象:6=3+3,8=5+3,10=5+5,12=5+7,28= 5+23,100=11+89。每個大于4偶數(shù)都可以表示為兩個奇數(shù)之和。因為這個結(jié)論沒有得到證明,所以還是一個猜想。大數(shù)學歐拉說過:雖然我不能證明它,但是我確信這個結(jié)論是正確。

它像一個美麗光環(huán),在我們不遠前方閃耀著眩目光輝?!标惥皾櫟芍劬Γ牭萌肷?。

從此,陳景潤對這個奇妙問題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課余時間他最愛到圖書館,不僅讀了中學輔導(dǎo)書,這些大學數(shù)理化課程教材他也如饑似渴地閱讀。因此獲得了“書呆子”雅號。

興趣是第一老師。正是這樣數(shù)學故事,引發(fā)了陳景潤興趣,引發(fā)了他勤奮,從而引發(fā)了一位偉大數(shù)學家。

不隨波逐流的偉人事跡(篇2)

桑蘭,出生于1981年2月,浙江寧波人,原國家女子體操隊隊員,曾在全國性戶外會上獲得跳馬冠軍。到這天為止,堅強的桑蘭已經(jīng)笑著度過了6年的輪椅時光。超拽簽名

1998年7月21日晚在紐約友好戶外會上意外受傷之后,

默默無聞的桑蘭成了全世界最受關(guān)注的人。這確實是個意外。當時桑蘭正在進行跳馬比賽的賽前熱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間,外隊一教練“馬”前探頭干擾了她,導(dǎo)致她動作變形,從高空裁到地上,而且是頭先著地。遭受如此重大的變故后卻表現(xiàn)出難得的堅毅,她的主治醫(yī)生說:“桑蘭表現(xiàn)得十分勇敢,她從未抱怨什么,對她我能找到表達的詞就是‘勇氣’。”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來之后,她也絕不后悔練體操,她說:“我對自己有信心,我永遠不會放下期望?!?/p>

3年來,桑蘭用她的行動應(yīng)證著自己的諾言,在北大學習、加盟星空衛(wèi)視主持節(jié)目、擔任申奧大使、參加雅典奧運北京接力……她充滿力量的笑容總能給人期望!好聽的門派名字

不隨波逐流的偉人事跡(篇3)

莫扎特被公認為音樂史上的神童,他很早就顯露出了在音樂方面的非凡天賦和卓絕才能。從莫扎特的童年中,你能看到一個孩子對待音樂的積極心態(tài),對藝術(shù)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雖然不能人人皆為天才,但對廣大孩子來說,“神童莫扎特”絕對是具有傳奇色彩、又值得學習的好榜樣。

小時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鋼琴前面,按著琴鍵細聽,并努力彈出他曾經(jīng)聽到過的音樂。一次,莫扎特的父親和朋友一起回家,看到4歲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寫東西。父親問他在干什么,莫扎特說他正在寫鋼琴協(xié)奏曲。父親把五線譜紙拿過來一看,激動得流出了眼淚,他對朋友說:“你看,他寫的這些又正確又富有意義?。 碧熨Y加上勤奮和用心,這就是神童莫扎特!

不隨波逐流的偉人事跡(篇4)

寇準是北宋有名的宰相。一天,他跟幾個大官兒聊天兒,寫了個上聯(lián)讓他們來對:水底日為天上日。是說水里的太陽,不過是天上的太陽照出來的影。這幾個大官聽了,誰也對不上來。

趕巧,楊大年這會兒進來,要跟寇宰相談公事。寇準跟楊大年談完了公事,就把剛才的上聯(lián)跟他說了。楊大年盯著寇準的兩眼,稍微一琢磨,馬上對了一句:眼中人是面前人。

寇準說的是日影,楊大年就對了個人影。我往你眼前一站,你眼珠里準能照出我的人影,這就叫“眼中人是面前人”。

同學們要不信,你就盯住別人的眼珠試試看!

不隨波逐流的偉人事跡(篇5)

匡衡是西漢著名的經(jīng)學家。他從小喜歡學習,刻苦勤奮,可是家里卻買不起燈油,無法在夜間學習。一天夜里,他正躺在床上默誦白天讀過的《詩經(jīng)》時,發(fā)覺鄰居家燈火通明??锖饬w慕在燈光下讀書的人,他靈機一動,把鄰居家的燈火借過來就可以讀書了。

匡衡正在思索著該如何借到光看書,燈光把巨大的人影投身到墻上,酷似一個個怪物,怪模怪樣地在墻上晃來晃去。小匡衡靈機一動:我如果在這邊偷偷鑿個洞,隔壁燈光就能穿墻而過,照射到我這小屋里來,我不就可以借著這點亮光讀書了嗎?

他高興地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找來一把鑿子,在墻壁下方偏僻處鑿了個小小的窟窿。頃刻間,燈光照亮了一小塊兒地方。匡衡連忙從床頭翻出《詩經(jīng)》,湊到那一小塊兒寶貴的光亮處,專心致志地苦讀起來。匡衡的父母看到匡衡如此刻苦,都感到特別欣慰,同時又倍感酸楚。

從此以后,匡衡白天幫大人忙田里的農(nóng)活,夜晚借著那一小束從隔壁人家借來的燈光,孜孜不倦地讀書,經(jīng)過不懈地努力,終于成為一代學者。

57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