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國慶周年功勛模范人物材料事跡
功勛模范人物事跡為中國的研究事業(yè)做著貢獻,他們的勵志故事充滿了奮斗和堅持的色彩,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4國慶周年功勛模范人物材料(通用9篇),希望能夠?qū)Υ蠹业男枰獛砹λ芗暗挠行椭?/p>
2024國慶周年功勛模范人物材料事跡(精選篇1)
近日,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先生又火了!他給自己定了2個小目標。恰逢十九屆的召開,我作為新時代年輕干部,也給自己定個小目標——補足能力“七巧板”,把自身發(fā)展融入到國家發(fā)展的大局中去,“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要求落到實處。
把規(guī)矩頂在頭上,做新時代的“清白人”,守住底線、紅線。年輕干部要樹牢規(guī)矩意識,心存敬畏,手握戒尺,這是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基準線。堅守底線,就是要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嚴守政治紀律和規(guī)矩,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明白“只有守底線,才不會被底線守”的道理,將無限忠誠擔當和為民服務初心融入胸中、銘于心上、踐于腳下,不斷提升自我政治能力,穩(wěn)步邁入新時代。
把責任扛在肩上,做新時代的“孺子牛”,在工作中解民憂、惠民生。責任彰顯擔當,擔當展現(xiàn)作為。年輕干部要有想干事的沖動,這是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生命線。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要牢記初心使命,深入基層搞調(diào)研,走訪一線摸民情。擼起袖子加油干、帶頭干,大事難事沖在前,急事險情靠前站。帶著熱心想工作,帶著激情干工作,新時代面臨新任務,需要我們擼起袖子,卷起褲子,撲下身子,不斷提升調(diào)查研究能力、應急處突和群眾工作能力,跨步走入新時代。
把務實抓在手上,做新時代的“實干家”,在工作中暖民心、聚民力。都說“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年輕干部當有能干事、干成事的決心和毅力,這是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動力源。守恒心、辦恒力、求恒效。年輕干部要拿起法律武器,走好調(diào)研步子、打響試點牌子,把法律作為決策底線,把調(diào)研作為決策基礎,小把片試點作為決策根據(jù)。年輕干部需以上率下、真抓實干。不僅要定好調(diào)子、畫好譜子、唱好曲子,也要做到既掛帥又出征,當先鋒,做表率,帶頭深入工作一線。不斷提高科學決策、抓工作落實能力,跑步進入新時代。
把創(chuàng)新放在心上,做新時代的“改革家”,注重與時俱進,聚焦創(chuàng)新發(fā)展。勇于改革、大膽創(chuàng)新,敢于“下深水”、善啃“硬骨頭”,是年輕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爆發(fā)點。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機遇與挑戰(zhàn)并在,年輕干部要學會“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用新思想推動發(fā)展,用新舉措助力發(fā)展,用新成果體現(xiàn)發(fā)展。不斷提升改革攻堅能力,沖刺飛入新時代。
年輕干部當拼齊能力“七巧板”,實現(xiàn)自我小目標,為國家大計出力、出智、更出效。
2024國慶周年功勛模范人物材料事跡(精選篇2)
高中畢業(yè)以后,報考哪一所大學呢?這個問題成了袁隆平全家爭論的焦點。當時,在南京政府僑務委員會事務科任科長的父親袁興烈希望袁隆平報考南京的重點大學,日后學成,走“學而優(yōu)則仕”的道路。
19歲的袁隆平,已有了自己的獨立見解。
他想:
第一,父親要自己報考南京的重點大學,是希望自己能升官發(fā)財,光宗耀祖。對此,袁隆平毫無興趣。
第二,想赴重慶求學??谷諘r期的“陪都文化”,對他有很大的吸引力;8個春秋的山城生活,使他有著深厚的感情。
第三,在小學階段,一次參觀園藝場時,他對生氣勃勃的花、草、果、木和大自然春華秋實的變化規(guī)律,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想到這些,他直截了當?shù)貙Ω改赣H說:“還是讓我報考農(nóng)學院吧!”
善良的母親講出了自己的想法:“隆平,爸爸的意見你還要認真考慮。當然最后還得由你自己作主!”頗具民主思想的父親,熟悉隆平的個性,既然兒子立志學農(nóng),他也不好再提反對意見了。
袁隆平就這樣義無返顧地報考并考取了四川重慶相輝學院的農(nóng)學系,高高興興地跳進了“農(nóng)門”。
2024國慶周年功勛模范人物材料事跡(精選篇3)
民以食為天。在我們這個人口大國,真正解決吃飯問題只是近些年的事。在解決祖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吃飯問題上誰的貢獻呢?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標準答案:袁隆平。他是80年代就上了歷史課本至今健在的老科學家;他是創(chuàng)造水稻畝產(chǎn)1200多公斤神話的當代神農(nóng);他是美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他是年已九十依然戰(zhàn)斗在科研第一線的雜交水稻之父……大家知道他的'夢想嗎?他的追夢經(jīng)歷給我們什么啟示呢?他的一個夢想是“禾下乘涼”:超級水稻個頭比高粱還高,稻穗有掃帚那么大,稻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涼。他這個夢想真夠高的——不但水稻長得高、產(chǎn)量高,而且境界更高。被1960年的饑荒刺痛,他研究水稻是為了能讓大
家都吃飽飯。他這個夢想也夠遠的,遙遠得像一個特不現(xiàn)實的神話。從1960年7月發(fā)現(xiàn)奇異的稻子,采花藥進行鏡檢,反復種植、實驗,到__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弊非蟾哌h的夢想,是他的使命和幸福的源泉。
科學無國界,他的另一個夢想是:讓雜交水稻覆蓋全球。為此,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他領導的團隊為近80個國家培養(yǎng)了14000多名技術員,40多個國家大面積種植雜家水稻700萬公頃,普遍增產(chǎn)20%以上。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尼日利亞等地,因為種植他改良的雜交水稻,畝產(chǎn)從每公頃3噸增加到10.8噸!他還牽掛著吃大米全靠進口的利比里亞,每年花掉兩億美元,國民才能打牙祭。他要推廣雜家水稻,讓大家每天打牙祭。
因為長期在泥里水里穿梭,不用特意健身減肥照樣健康。他身家千億照樣開幾萬塊錢的車僅為代步,甚至穿著20幾塊錢的衣服。他根本沒心思對那些俗事上心,想想幾億人因自己的科研成果不再為吃飯發(fā)愁,這種普濟眾生的快樂是任何吃穿、豪車別墅都無法比擬的。他九十高齡依然躊躇滿志,一息尚存追夢不已。袁老用一生的時間追求夢想,高遠的夢想也成就了袁老不朽的價值。
2024國慶周年功勛模范人物材料事跡(精選篇4)
上個世紀60年代中,三分之一的士兵染上瘧疾,越南向中國求援?!?23’項目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啟動的。接受任務那年,屠呦呦39歲??汞懼兴幍难邪l(fā)是一個延續(xù)了半個世紀的項目,半個世紀中是數(shù)百次的實驗,是數(shù)百次的失敗和希望交替。屠呦呦說,“只要國家需要,我就必須持之以恒?!?/p>
屠呦呦14歲時,哥哥在她一張照片背面寫下的話讓她記了一輩子:“呦妹,學問是學無止境的,所以當你局部成功的時候,你千萬不要認為滿足,當你不幸失敗的時候,你亦千萬不要因此灰心。呦呦,學問決不能使誠心求她的人失望。”
當時美國也斥巨資進行抗瘧研究,但都失敗了。有人懷疑,中國國內(nèi)條件艱苦,設備陳舊,我們能出奇跡嗎?屠呦呦說:“沒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堅持的問題?!睙o論實驗效果是好是壞,“不斷嘗試不斷提煉,是唯一的出路。”
2024國慶周年功勛模范人物材料事跡(精選篇5)
“對于有記載和有臨床實踐的單味藥、復方藥,前人都做了篩選,我們該從哪里入手?”進入“523”項目第一天,這個難題就困住了屠呦呦。此前,先后有7個省市全面開展了抗瘧藥物的調(diào)研普查和篩選研究,500多名科研人員篩選了4萬多種化合物和中草藥,均未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
“中醫(yī)藥有著悠久傳統(tǒng)和歷史,其中必有精華!”屠呦呦帶領課題組翻閱古籍、查找經(jīng)方、請教老中醫(yī),就連單位的群眾來信也仔細瀏覽?!昂芏嘀兴幮畔⒅荒軓母鞯貙W校革委會的傳閱材料中收集。
每每獲得,她都是逐字逐句,有聞必錄。”同事回憶說。寒冷的冬天,夜晚總是顯得格外漫長,實驗室的燈常常亮到深夜。3個月后,課題組收集了包括內(nèi)服、外用,植物、動物、礦物藥在內(nèi)的2000余個方藥,經(jīng)過整理編寫了包含640多種候選草藥的《抗瘧單驗方集》?!霸诘谝惠喫幬锖Y選和實驗中,青蒿提取物對瘧原蟲的抑制率只有68%,因此我們把精力放在了胡椒上?!蓖肋线险f。
2024國慶周年功勛模范人物材料事跡(精選篇6)
屠呦呦的同事、曾任中藥研究所所長的姜廷良研究員告訴記者,當時正值“”,年老的專家“靠邊站”,屠呦呦在北京大學時學生藥學,畢業(yè)后又脫產(chǎn)學習過兩年中醫(yī),科研功力扎實,遂被委以重任。
“屠呦呦的責任感很強,”屠呦呦的同事、中藥所廖福龍說,“她認為既然國家把任務交給她,自己就要努力工作,一定要做好?!庇捎谡煞蚶钔⑨摫幌路诺健拔迤吒尚!?,屠呦呦把不滿4歲的大女兒送到托兒所全托班,把小女兒送回寧波老家由老人照顧。
“重新埋下頭去,看醫(yī)書!”終于有一天,東晉葛洪的《肘后備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給了屠呦呦靈感:溫度是關鍵!屠呦呦重新設計了提取方案,夜以繼日進行實驗,終于發(fā)現(xiàn):青蒿乙醚提取物去掉其酸性部分,剩下的中性部分抗瘧效果最好!
2024國慶周年功勛模范人物材料事跡(精選篇7)
1960年罕見的天災人禍,帶來了嚴重的糧食饑荒,一個個蠟黃臉色的水腫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的5尺之軀也直接經(jīng)歷了饑餓的痛苦。
袁隆平目睹了嚴酷的現(xiàn)實,他輾轉(zhuǎn)反側(cè)不能安睡。他想起舊社會,人民受統(tǒng)治階級的剝削壓迫,受戰(zhàn)爭的痛苦,缺衣少食,流離失所。人民當家作主人,但仍未擺脫饑餓對人們的威脅。他決心努力發(fā)揮自己的才智,用學過的專業(yè)知識,盡快培育出畝產(chǎn)過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種,讓糧食大幅度增產(chǎn),用農(nóng)業(yè)科學技術戰(zhàn)勝饑餓。
袁隆平贊成這樣一個公式: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
他依據(jù)對遺傳學已有的較深的認識,對試驗田里的退化植株仔細進行觀察和統(tǒng)計分析,不僅論證“鶴立雞群”的稻株是“天然雜交稻”,而且從其第一代的良好長勢,充分證明水稻也存在明顯的雜交優(yōu)勢現(xiàn)象,試驗結果使他確信,搞雜交水稻的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
可是,雜交水稻是世界難題。因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難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雜交。這樣就需要培育出一個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后才能與其他品種雜交。這是一個難解的世界難題。袁隆平知難而進,他認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親本,是一株自然突變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中國有眾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種,蘊藏著豐富的種子資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國,“外國沒有搞成功的,中國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袁隆平邁開了雙腿,走進了水稻的莽莽綠海,去尋找這從未見過、而且中外資料沒見過報道的水稻雄性不育株。時間一天天過去,袁隆平頭頂烈日,腳踩爛泥,駝背彎腰地、一穗一穗地觀察尋找?!肮Ψ虿回撚行娜恕保K于在第14天發(fā)現(xiàn)了一株雄花花藥不開裂、性狀奇特的植株。袁隆平欣喜若狂。
他和妻子鄧則,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成熟時,分別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種子。經(jīng)過兩個春秋的試驗和科學數(shù)據(jù)的分析整理,撰寫出第一篇重要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發(fā)表在1966年《科學通報》第17卷第4期上。文中還預言,通過進一步選育,可以從中獲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 (使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狀)和恢復系 (恢復雄性可育能力),實現(xiàn)三系配套,使利用雜交水稻第一代優(yōu)勢成為可能,會給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帶來大面積、大幅度的增產(chǎn)。這篇重要論文的發(fā)表,被一些同行們認為是“吹響了第二次綠色革命”的進軍號角。
又經(jīng)過8年歷經(jīng)磨難的“過五關”(提高雄性不育率關、三系配套關、育性穩(wěn)定關、雜交優(yōu)勢關、繁殖制種關),到1974年配制種子成功,并組織了優(yōu)勢鑒定。1975年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獲大面積制種成功,為次年大面積推廣作好了種子準備,使該項研究成果進入大面積推廣階段。
1975年冬,國務院作出了迅速擴大試種和大量推廣雜交水稻的決定,國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一年三代地進行繁殖制種,以最快的速度推廣。1976年定點示范208萬畝,在全國范圍開始應用于生產(chǎn),到1988年全國雜交稻面積1.94億畝,占水稻面積的39.6%,而總產(chǎn)量占18.5%。全國累計種植雜交稻面積12.56億畝,累計增產(chǎn)稻谷1000億公斤以上,增加總產(chǎn)值280億元,取得了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群眾交口稱贊靠兩“平”解決了吃飯問題,一靠黨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雜交稻,人們用樸實的語言,說出了億萬中國農(nóng)民的心里話。
隨著雜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國大面積推廣,袁隆平名聲大震。在成績和榮譽面前,袁隆平公開聲稱現(xiàn)階段培育的雜交稻的缺點是“三個有余、三個不足”,即“前勁有余、后勁不足;分蘗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結實不足”,并組織助手們,從育種與栽培兩個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20世紀80年代初期,面對世界性的饑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發(fā)了一個驚人的設想,大膽提出了雜交水稻超高產(chǎn)育種的課題,試圖解決更大范圍內(nèi)的饑餓問題。
1985年,袁隆平以強烈的責任感發(fā)表了《雜交水稻超高產(chǎn)育種探討》一文,提出了選育強優(yōu)勢超高產(chǎn)組合的四個途徑,其中花力氣最大的是培育核質(zhì)雜交??墒嵌嗄甑挠N實踐,卻沒有產(chǎn)生出符合生產(chǎn)要求的組合。他便果斷迅速地從核質(zhì)雜交研究中跳了出來,向新的希望更大的研究領域去探索。
袁隆平憑著豐富的想象、敏銳的直覺和大膽的創(chuàng)造精神,認真總結了百年農(nóng)作物育種史和“三系雜交稻”育種經(jīng)驗,以及他所掌握的豐富的育種材料,于1987年提出了“雜交水稻育種的戰(zhàn)略設想”,高瞻遠矚地設想了雜交水稻的二個戰(zhàn)略發(fā)展階段,即三系法為主的器種間雜交優(yōu)勢利用;兩系法為主的秈粳亞種雜交優(yōu)勢利用;一系法為主的遠緣雜交優(yōu)勢利用。這是袁隆平雜交水稻理論發(fā)展的又一座新高峰。
在袁隆平的戰(zhàn)略思想指引下,繼湖北石明松1973年在晚粳農(nóng)墾58自然群體中發(fā)現(xiàn)一株不育的光敏核不育材料之后,1987年7月16日,李必湖的助手鄧華風,在安江農(nóng)校秈稻三系育種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歷經(jīng)兩年三代異地繁殖和觀察,該材料農(nóng)藝性狀整齊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達到了100%,不育期在安江穩(wěn)定50天以上,并且育性轉(zhuǎn)換明顯和同步。這一新成果,為雜交水稻從“三系法”過渡到“兩系法”開拓了新局面。關于水稻“無融合生殖”研究的進展,也使一系法遠緣雜交優(yōu)勢利用研究邁出了可喜的一步。袁隆平對雜交水稻研究的前景,充滿必勝信心。
自1981年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成果在國內(nèi)獲得建國以來第一個特等發(fā)明獎之后,從1985~1988年的短短4年內(nèi),又連續(xù)獲了3個國際性科學大獎。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印度前農(nóng)業(yè)部長斯瓦米納森博士高度評價說:“我們把袁隆平先生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因為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他的成就給人類帶來了福音。”
袁隆平,從湖南省偏僻的安江農(nóng)校里走來,從一個山村中等農(nóng)校的青年教師,成長為舉世矚目的名人,登上了“雜交水稻之父”的寶座。雜交水稻研究事業(yè)方興未艾,正朝著袁隆平新的戰(zhàn)略設想的方向迅猛發(fā)展!
2024國慶周年功勛模范人物材料事跡(精選篇8)
在一些人眼里,似乎袁隆平很有錢,但他是一位拿國家俸祿的科學家,每個月的全部收入連工資和補貼加起來,總共4000多元錢的樣貌。他樂呵呵地說,這些收入不低了,夠我花的了,所以,他幾乎將在國際上獲得的所有大獎的獎金都捐贈給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農(nóng)業(yè)科技獎勵基金會,以表彰和扶掖對農(nóng)業(yè)科研有貢獻的人。此外,他還出資捐助過教育事業(yè)。
他對于金錢的觀點,一是不吝嗇,二是不奢侈。在袁隆平看來,金錢的多少,無非是一個數(shù)字,他說:“錢是要有的,要生活,要生存,沒有錢,飯都吃不上,是不能生存的。
但錢夠一般日常生活開銷,再小有積蓄就行了,對錢不能看得太重?!碧热魧﹀X看得太重,被金錢蒙住了眼睛,就容易迷失自我,成為一個對社會對他人漠不關心的自私的人,人要是成了金錢的奴隸,活著還有什么意思呀。
對人生,對金錢,對地位,乃至對家庭,袁隆平悟得很透徹明了,他向來對自己很“小氣”,對別人卻有一份古道熱腸,俠義肝膽,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他都會盡全力幫忙他人。
他是博士生導師,帶過許多博士生,其中有一個是從農(nóng)村來的,家里生活較困難,有一次,這位學生打電話給他,說是父親病重住院,急需用錢,他十分同情,從自己的工資收入中給那個學生寄去了兩千塊錢。
2024國慶周年功勛模范人物材料事跡(精選篇9)
“讓更多的人吃飽”。袁隆平91歲離開。大師隕落,全世界哀悼。他的去世是中國和世界科學界的巨大損失,也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損失?!皣业募沽骸睂⒈晃覀冇肋h銘記。
杰出貢獻改變世界。袁隆平是“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受人尊敬和愛戴的科學家。他是雜交水稻研究的先驅(qū),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將水稻的雜交優(yōu)勢成功應用于生產(chǎn)的科學家。他發(fā)明了“三系”雜交秈稻,成功開發(fā)了“兩系”雜交水稻,建立了超級雜交水稻技術體系。幾十年來,他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和推廣,為中國的糧食安全、農(nóng)業(yè)科學發(fā)展和世界糧食供應做出了巨大貢獻。用一粒種子改變世界,解決世界60%人口的吃飯問題,袁隆平的貢獻是顯著的,“雜交水稻之父”名副其實。
學術態(tài)度影響深遠。袁隆平是新中國培養(yǎng)出來的第一代大學生,飽受困難和挫折。無論什么情況,他的身體里總是流淌著祖國和世界的血液,他的青春散落在田野里。他還在孜孜不倦的攀登超級雜交稻的巔峰。一路走來,袁隆平的科研有很多疑惑、失敗、挫折。他一直埋頭苦干,不怕吃苦,闖出一片新天地。他的那句“科研怎么會失???”一直激勵著無數(shù)科學家參與游戲科學競賽;他的那句“做科研不要怕冷嘲熱諷,也不要怕別人說你不落俗套”一直激勵著青年學生勇闖創(chuàng)新殿堂。
高尚情操受人敬仰。袁隆平的人生原則是淡泊名利、踏實做人。他無數(shù)次拒絕了來自國外的高薪聘請,因為他知道他和雜交水稻的根都在中國。功名之下,他始終銘記投身科學研究的激情與夢想,始終銘記把雜交水稻不斷帶向更高境界的不渝追求。對待成就,他極富人情味,常懷感恩心,把雜交水稻的功勞歸功黨和人民。生活中,他既不追逐時尚的消費觀,也不把個人的財富看成是負擔,曾因為多看了幾眼豪車上新聞,卻依然選擇普通的車子下試驗田。“如果老想著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呢?”這就是他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袁隆平的卓越人生,就像他最熱愛的種子一樣,深埋在后人心間,令人從中汲取力量,傳承使命。種子優(yōu)良了,水稻才能根深葉茂,碩果累累。“禾下乘涼”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兩個夢依然任重道遠,但有“雜交水稻之父”的故事相伴,將激勵更多的人為科技興國而戰(zhàn),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