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事跡故事

| 徐球

神舟十八號所指向的未來3至5年內,中國航天站的擴容規(guī)劃更是令人矚目,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4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事跡故事(精選7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事跡故事

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事跡故事【篇1】

隨著學習訓練的開展,李聰意識到,原來航天員耀眼的光環(huán)背后,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磨礪和淬煉。

追夢卻無法圓夢,曾一度是我國首批部分航天員面臨的遺憾。隨著中國空間站的建成,航天員也有了更多執(zhí)行任務的機會。比起前兩批航天員來說,第三批航天員是幸運的。

“以前是人等任務,現(xiàn)在是任務等人?!?李聰說。

空間站常態(tài)化運行階段,航天員們有了更多執(zhí)行任務的機會,也需要學習更多的知識。

自從邁進航天員大隊,李聰和戰(zhàn)友們面臨著緊鑼密鼓的學習、激烈的競爭和頻繁的選拔考試。“考核無處不在,無時無刻不在考核?!?李聰說,航天員平時的一言一行,都被教員看在眼里,體現(xiàn)在評價中。為此,每個人都鉚足了勁,不管是理論學習、操作技能考核或是體能鍛煉,大家都竭盡全力做到最好。

對飛行員出身的航天員來說,載人航天是個全新的領域,涉及大量基礎學科的航天理論更是難啃的硬骨頭?!耙腼w得精,飛得好,理論學習很重要。” 李聰說。

一次,李聰從晚上8點開始解一道題,好不容易把題做出來,一看表,已經快11點了。時間的流逝,他渾然不覺。但是那種歷盡艱辛終于得到答案的成就感,他至今難忘。

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事跡故事【篇2】

離心機訓練也是一道坎。李聰剛參加航天員選拔時,體驗過4個G的加速度,感覺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等到真正考核時,訓練標準提高到8個G?!半m然數(shù)值只提高了2倍,難度級別卻呈指數(shù)級增加?!崩盥敾貞浾f,當時自己的胸口像被一只大象踩在上面,壓得幾乎喘不上氣,眼淚都甩出來了。經過多次訓練后,他終于摸索出了應對方法,成績也達到了標準。

水下訓練對李聰?shù)奶魬?zhàn)也很大。水下訓練服加壓后像一艘人形飛船,硬邦邦地罩在身上。起初,他覺得有勁使不上,只能干著急。于是,他便找有過空間出艙經驗的航天員們請教經驗。訓練時,他再一一體會這些經驗,進而找到適合自己的辦法。如今,他在水下訓練中也能做到得心應手了。

李聰知道,航天員選拔是優(yōu)中選優(yōu),要想早日實現(xiàn)飛天夢想,必須門門課都達到優(yōu)秀?!耙鼍鸵龅阶詈?”他以這樣的高標準要求自己,將訓練過程中的“攔路虎”一個個拿下。

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事跡故事【篇3】

2010年5月,葉光富如愿加入航天員隊伍,成為一名航天員。雖說飛行員是最接近航天員的職業(yè),天空和太空僅一字之差,但是要完成從飛行員到航天員的轉變,卻是像登天梯一般步步艱辛,需要在千錘百煉中加鋼淬火,在全面重塑中鳳凰涅槃。

對葉光富來說,最有挑戰(zhàn)的要數(shù)出艙活動水下訓練。穿上厚重的水下訓練服在水下持續(xù)作業(yè)五六個小時,還要克服水的阻力以及服裝40千帕的壓力。結束訓練后,葉光富戴的兩層手套和內衣都汗?jié)裢噶?。備?zhàn)空間站任務以來,這樣的訓練已完成了數(shù)十次。

2010年6月至7月,葉光富作為中國航天員代表,與來自美國、俄羅斯、西班牙、日本的其他5名航天員參加了歐洲航天局組織的為期15天的洞穴訓練。

6天6夜后,葉光富和團隊一起戰(zhàn)勝了重重困難,從龐大的地下迷宮中安全回歸。在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他們完成了兩個洞穴分支總距離約600米的勘測任務,發(fā)現(xiàn)了一個足足有2個足球場大的洞穴,洞穴盡頭的石墻高達100米,這個洞穴被命名為“杰里科大廳”。他們還發(fā)現(xiàn)了一段長約500米的洞穴分支。葉光富獲得了該洞穴一處通道的命名權,他將其命名為 “光明通道”,意為“在黑暗中,光明代表著希望”。

在任務后期,葉光富將所有勘測數(shù)據(jù)下載、整理、分析,生成了一個3D洞穴地圖,為以后訓練留下寶貴資料。一位國際同行說,“讓葉廣富執(zhí)行這項任務,我非常放心?!彪S行攝影師說他“似乎永遠也不知疲倦”。葉光富也成為當時首位尚未執(zhí)行飛行任務即公開身份的中國航天員。

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事跡故事【篇4】

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許,葉光富帶著他奮戰(zhàn)了11年的飛天夢想,和翟志剛、王亞平一起乘坐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直沖云霄。

神舟十三號乘組在軌期間,首次建立空間條件下細胞的長期培養(yǎng)體系和細胞模型。這些活細胞跟隨他們一起來到太空。這些細胞的生命周期極其有限,尤其是經歷了飛行環(huán)境,需在入軌后24小時內盡快開展培養(yǎng)操作。

為了防止細胞活力下降甚至凋亡,首次飛天的葉光富來不及休息,頂著暈暈乎乎的腦袋,忍著太空失重帶來的不適感,就開始前往貨船取出細胞實驗裝置。給細胞補充營養(yǎng)后,他將其放進實驗機柜培養(yǎng),定期觀察細胞生長過程,并拍照記錄狀態(tài)。

一天,葉光富在顯微鏡下觀察發(fā)現(xiàn),在綠色的熒光背景襯托下,心肌細胞在收縮瞬間產生的電信號,呈現(xiàn)出一閃一閃的熒光點。而這正是人類首次看到了失重心肌細胞的“鈣信號閃爍”過程。這項技術一方面可以了解失重條件下的心血管變化特征,另一方面為大眾健康提供了非常好的實驗模型。葉光富為自己能參與其中感到榮幸。

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事跡故事【篇5】

2021年11月7日晚,神舟十三號乘組進行首次出艙活動。葉光富在艙內進行支持,并操作機械臂。他全程密切觀察,時時提醒艙外的隊友們注意避開障礙物、避免繩索纏繞等。經過約6.5小時的出艙活動,乘組密切協(xié)同圓滿完成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

12月26日晚,乘組開始進行第二次出艙活動?!拔沂?3,我已出艙,感覺良好!”葉光富實現(xiàn)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太空漫步。

當葉光富站在機械臂上緩緩行進時,眼前的美景令他感到震撼:空間站艙壁外的那抹“中國紅”在太空紅得那么耀眼。

葉光富由衷地為強大的祖國感到驕傲,為載人航天發(fā)展從無到有并迅速發(fā)展壯大的歷程感到驕傲。約6小時后,翟志剛和葉光富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艙,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2022年4月16日,這是神舟十三號乘組返程的日子。當飛船儀表顯示和空間站分離的那一刻,葉光富心里萬分不舍。這個在太空的家,見證了他一個個夢想綻放的燦爛時刻,給了他一段段難以忘懷的珍貴體驗。

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事跡故事【篇6】

在72小時狹小環(huán)境心理適應性訓練中,李廣蘇要求自己一定要戰(zhàn)勝困意,每次測評都要比上一次更加努力。他的測評成績越來越好,展現(xiàn)了他堅定的意志力。

野外生存的極限挑戰(zhàn),在48小時沙漠野外生存訓練中,李廣蘇和隊友戰(zhàn)勝了惡劣環(huán)境,靠著有限的干糧和水熬了過來。

當他得知自己以03身份入選神舟十八號乘組時,內心十分平靜。回顧走過的路,有過剛入隊時對未來一無所知的迷惘,有過像備戰(zhàn)高考一樣緊張學習,有過狹小環(huán)境里72小時不眠不休,有過荒漠野外環(huán)境下的饑渴難耐,有過重整行裝再出發(fā)的堅韌不拔。

李廣蘇的故事,是一個關于夢想、挑戰(zhàn)與堅持的故事。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就能夠戰(zhàn)勝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讓我們一起期待,這位“狂奔的蝸牛”在太空中的精彩表現(xiàn)。

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事跡故事【篇7】

如今,乘組三人之間配合默契,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彼此都能心領神會。

一次,乘組在空間站組合體模擬器艙內進行運動肺功能操作訓練。他們正穿戴設備準備時,突然,艙內響起報警聲。三人相互對視了下,便已心照不宣。

他們不約而同地放下手頭工作,葉光富說:“我去觀察儀表參數(shù),判斷艙內壓力!”李聰說:“我去開應急氣瓶!”李廣蘇說:“我去連接氧氣面罩!”……接下來,他們緊張有序地開展應急流程操作。

其實,這原本是另一個乘組在組合體模擬器內進行特情訓練,他們三人也都下意識地參與進來了。

神舟十八號飛行乘組三人均為80后,都來自空軍,相似的年齡和經歷讓他們有很多共同語言。三人的性格也能優(yōu)勢互補。葉光富脾氣溫和,性格沉穩(wěn),對兩位新人要求嚴格但不嚴厲;李聰思維敏捷,理解力強,反應快;李廣蘇則做事嚴謹,愛鉆研,注重細節(jié)。對于乘組內部的相容性,葉光富用“絲滑”一詞來評價總結。他非常有信心帶他們圓滿完成任務,安全返回。

“請祖國和人民放心,我們乘組一定、牢記使命,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和昂揚的奮斗姿態(tài),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優(yōu)異的答卷!”在記者見面會上,葉光富代表乘組向全國人民自信滿滿地表示。

206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