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永根先進事跡簡介
盧永根先進事跡簡介篇1
盧永根,男,漢族,1930年12月出生于香港,祖籍廣東省廣州市,1947年12月參加工作,194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華南農業(yè)大學原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2019年8月12日,因病醫(yī)治無效逝世,享年89歲。
盧永根同志是我國著名農業(yè)科學家、作物遺傳學家,他長期奮斗在科學研究和高等農業(yè)教育第一線,為農業(yè)和教育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先后獲“南粵杰出教師”特等獎、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全國教育系統(tǒng)勞動模范”和“全國模范教師”稱號,曾當選“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2019年被中央宣傳部追授“時代楷?!狈Q號。對黨忠誠、信念堅定。盧永根同志出生于香港,1947年12月加入黨的外圍組織“新民主主義青年同志會”,1949年8月在香港加入中國共產黨。對黨、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及年輕時的學習、革命經歷,讓他毅然放棄香港的優(yōu)渥生活,不斷成長為ー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進而把畢生精力奉獻給祖國的農業(yè)科學和教育事業(yè)。他的一生育人無數(shù),桃李滿天下,卻始終堅持“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一名真正的科學家,必須是一名忠誠的愛國主義者”,他對學生說,“我堅信,是中國共產黨指給我有意義的人生之路,只有社會主義祖國才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我希望能像一束小火花,點燃你們心中的愛國主義火焰”。2017年,年事已高又身患重病長期住院的他,主動要求成立“病房臨時黨支部”,每月堅持過組織生活。在臨時黨支部學習十x大報告專題組織生活會上,他說“作為一名老黨員,再次找到了自己在解放初期所感受到的國家發(fā)展和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熱火朝天求發(fā)展的強烈愿望?!毕虮R永根等同志學習,就要像他們那樣,始終把黨和人民事業(yè)放在心中,挺起崇高的精神脊梁,自覺用_武裝頭腦,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矢志不渝為黨和人民事業(yè)不懈奮斗。
牢記宗旨、心系群眾。盧永根同志一生憂國憂民,兵荒馬亂的年代讓他對民生疾苦有著更加深刻的認識。16歲的他在一首詩里寫道,“假如那么的一天到來喲,人人有田耕,人人有屋住,人人有飯吃。假如那么的一天到來喲,人人有書讀,人人都是詩人,都是音樂節(jié).他用一生興農報國,直到年老重病住院,還一直在關心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在幾十年教書育人的實踐中,學生就是他心中的“民”,他堅持立德樹人、鞠躬盡瘁,長期奮戰(zhàn)在高等農業(yè)教育最前沿,關愛和支持優(yōu)秀人才,培養(yǎng)了一大批高水平現(xiàn)代農業(yè)專家。2017年3月,耄耋之年的他撐著孱弱病軀,在夫人的陪伴下把一輩子省吃儉用下的8809446.44元捐給華南農業(yè)大學,設立“盧永根·徐雪賓教育基金”,用于獎勵品學兼優(yōu)的貧困學生和忠誠于教學科研的優(yōu)秀教師。向盧永根等同志學習,就要像他們那樣,始終保持鮮明的人民立場,急群眾之所急,幫群眾之所需,用知識和本領服務人民,真心實意解民恍、紓民怨、暖民心,與人民群眾心心相印、同甘共苦。
苦干實干、勇?lián)厝?。盧永根同志擔任華南農業(yè)大學校長12年間,大刀闊斧推動改革,不拘一格選人用人,打開了華南農業(yè)大學人才培養(yǎng)的新格局,為國家培養(yǎng)了一大批優(yōu)秀人才深受師生的崇敬愛戴。他勇于創(chuàng)新、敢于攻堅,“科學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艱辛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登上光輝的頂峰”是他向學生念茲在茲的訓誡。他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遺傳育種研究,1978年主持完成的《中國水稻品種的光溫生態(tài)》,成為我國水稻育種工作者最重要的參考書之一,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他勇闖科研難關,和張貴權提出水稻“特異親和基因”的新學術觀點以及應用“特異親和基因”克服秈粳亞種間不育性的設想,被認為是對栽培稻雜種不育性和親和性比較完整和系統(tǒng)的新認識,對水稻育種實踐具有指導意義;他帯領研究團隊在田間地頭揮汗如雨、在實驗室里廢寢忘食,選育出作物新品種33個,累計推廣面積達1000萬畝以上。向盧永根等同志學習,就要像他們那樣,砥礪千磨萬擊還堅勁的意志,激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神,知重負重、攻堅克難,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豁得出、頂?shù)蒙?,在有效應對重大挑?zhàn)、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中沖鋒在前、建功立業(yè)。
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盧永根同志的一生總是面臨諸多選擇,年輕時他放棄留在香港中產階級的家庭中,選擇回到百廢待興、一河之隔的廣州做一個普通的窮學生;改革開放后他又放棄留在條件優(yōu)渥的美國,而是回到國內潛心任教;曾有人推薦他擔任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要職,他依然選擇婉拒,堅守高校的三尺講合.在擔任華南農業(yè)大學校長期間,他始終遵循“先黨員,后校長;先校長,后教授”的處事原則,從不為自己和親人謀取特殊照顧,在他辦公桌上的一個筆記本扉頁上寫著他用來自勉的四個“一點”:多干ー點;少拿一點;腰板硬一點;說話響點。他一生恭儉、淡泊名利,除捐出畢生積蓄外,還在去世后將遺體無償捐獻給醫(yī)學科研事業(yè),用模范行動踐行“把一切獻給黨和祖國”的初心誓言,彰顯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操,被譽為“布衣院士”。向盧永根等同志學習,就要像他們那樣,自覺踐行共產黨人價值觀,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盧永根先進事跡簡介篇2
盧永根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遺傳育種研究,他帶領研究團隊共選育出作物新品種30多個,累計推廣面積超過1000萬畝。他畢生艱苦樸素,勤儉節(jié)約,被稱為“布衣院士”。2017年,他在患重病期間,將畢生積蓄880多萬元全部捐給了教育事業(yè),被央視評為“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他在生前還決定,將遺體無償捐獻給醫(yī)學科研和醫(yī)學教育事業(yè),最后一次作出自己的貢獻。
盧永根,廣東花都人,1930年12月出生于香港,194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11月至1995年5月先后擔任華南農學院院長、華南農業(yè)大學校長。1993年11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盧永根同志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遺傳育種研究。20世紀60年代,他協(xié)助著名水稻專家丁穎教授組織開展“中國水稻品種光溫條件反應特性研究”,其研究成果對我國各地區(qū)水稻引種、地方品種資源的改造和利用、耕作制度改革和品種選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jù)和實踐指導。
在紀錄片《南粵楷?!分?,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yè)大學教授劉耀光對盧永根的教誨記憶猶新:“在科研方面,他經常教導我們要實事求是、誠實,對待科研的態(tài)度要嚴謹,不能搞花架子?!?/p>
在華南農業(yè)大學官方微信發(fā)布的長文中,講述了盧永根擔任華南農學院院長、華南農業(yè)大學校長的12年間,大刀闊斧推動學校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學科和師資隊伍建設的改革發(fā)展,選拔了一批中青年學術骨干。
華南農業(yè)大學副校長溫思美認為,盧永根院士對學校的長遠發(fā)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暗搅?986年年底,整個大學的教師結構是個斷層,那個年代的職稱評選權力在上級,他為了推動學校年輕人才的發(fā)展和成長,專程去北京找當時的農業(yè)部長匯報,并且提出要在我們學校一批優(yōu)秀的中青年中選拔一批任職年輕教師,破格提拔?!?/p>
“生活過得好,不是單純地追求所謂舒服……”盧永根同志生前無數(shù)次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把一生獻給祖國。學生們對他的印象也是如此:“從他的衣著、打扮來看,他就是一個很樸素的老人。我們平常一起吃飯都會遇到他,他就會拎個小飯盒,一起去飯?zhí)??!?/p>
晚年罹患重病后,盧永根將畢生積蓄880萬元捐贈給華南農業(yè)大學,設立“盧永根·徐雪賓教育基金”,用于獎勵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忠誠于教學科研的青年優(yōu)秀教師和支持開展學術交流。同時,決定去世后把遺體無償捐獻給醫(yī)學研究和醫(yī)學教育事業(yè)。華南農業(yè)大學教育發(fā)展基金會秘書長龍新望曾經在節(jié)目中深情回憶:“他用他虛弱的身體,顫顫巍巍地把整個牛皮紙包著的銀行存折拿出來,來輸密碼?!?/p>
記者找到了此前盧永根在采訪中對學生勉勵的錄音。殷殷囑托中,赤誠之心滿是期待:“我非常興奮,非常感動,看到我們國家發(fā)展進入了新時代。我希望他們在社會上繼續(xù)努力工作,為國家作更大貢獻?!?/p>
記者昨天(12日)聯(lián)系華南農業(yè)大學,校方表示,根據(jù)盧永根同志本人生前遺愿及家屬意愿喪事從簡,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因為按照盧院士的意思,他想一切從簡,也不開追悼會,他也不想打擾他的家人和學生?!?/p>
昨天(12日)下午,不少學生自發(fā)來到華農院士廣場盧永根院士的雕像前,手捧花束深切悼念和緬懷。
老校長,一路走好!
盧永根先進事跡簡介篇3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農業(yè)大學教授盧永根是我國著名農業(yè)科學家、作物遺傳學家。1930年12月出生于香港,祖籍廣東省廣州市,1947年12月參加工作,194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華南農業(yè)大學原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2019年8月12日,因病醫(yī)治無效逝世,享年89歲。
盧永根同志曾榮獲“全國模范教師”“全國教育系統(tǒng)勞動模范”“南粵楷模”“廣東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2017年度感動中國人物”“中國僑界杰出人物”等眾多榮譽稱號。在他身后,又先后被追授為“最美奮斗者”“時代楷?!?2020年12月3日,中共中央追授盧永根同志“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稱號。
縱觀盧永根一生走過的道路,可以清晰地看出:他對黨、對祖國無限熱愛,毅然放棄香港的優(yōu)渥生活,把畢生精力都獻給祖國的農業(yè)科學和教育事業(yè)。他學高德馨、治學嚴謹,滿腔熱情投身水稻遺傳育種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他廉潔奉公、甘為人梯,擔任華南農業(yè)大學校長12年間,大刀闊斧推動改革,不拘一格選人用人,從不為自己和親人謀取特殊照顧,深受師生的崇敬愛戴。他一生恭儉、淡泊名利,將一輩子省吃儉用攢下的880余萬元全部捐獻給學校,并在去世后將遺體無償捐獻給醫(yī)學科研事業(yè),用模范行動踐行了“把一切獻給黨和祖國”的初心誓言,彰顯了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操,為我們樹立了可親可敬可學的榜樣。
盧永根先進事跡簡介篇4
盧永根,廣東花都人,1930年12月出生于香港,1949年8月,他在香港加入中共地下黨。1952年,作為學生的盧永根在華南農學院遇到了我國著名農業(yè)科學家、教育家丁穎。
他繼承了丁穎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稻種資源,后來逐步擴充到1萬多份水稻種質資源,這成為我國水稻種質資源收集、保護、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寶庫之一。經過數(shù)十年堅持不懈的研究探索,盧永根帶領研究團隊共選育出作物新品種30多個,累計推廣面積超過1000萬畝。
從1983年開始,盧永根擔任華南農學院和華南農業(yè)大學校長。一大批優(yōu)秀的青年科技人才在他的感召下,放棄國外的優(yōu)渥生活回到祖國,成長為各自研究領域的中堅力量。
盧永根畢生艱苦樸素,勤儉節(jié)約,被稱為“布衣院士”。
盧永根:中國知識分子長期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就是憂國憂民,不光考慮自己,經??紤]老百姓的情況,考慮國家大事。
晚年罹患重病后,他和妻子徐雪賓將幾乎畢生積蓄880萬元捐贈給華南農業(yè)大學,設立“盧永根·徐雪賓教育基金”,用于獎勵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忠誠于教學科研的青年優(yōu)秀教師和支持開展學術交流。同時,決定去世后把遺體無償捐獻給醫(yī)學研究和醫(yī)學教育事業(yè)。
記者短評:信念堅定,忠誠如山,獻身科研,勇挑重擔!盧永根與共和國同成長、共奮進,把個人理想融入黨和國家事業(yè),這名永葆初心矢志奮斗的“布衣院士”用畢生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老共產黨人的入黨初心,而這,也是激勵年輕一代在新時代堅守初心、砥礪前行的榜樣力量!
盧永根先進事跡簡介篇5
盧永根,男,漢族,1930年12月出生于香港,祖籍廣東省廣州市,1947年12月參加工作,194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華南農業(yè)大學原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2019年8月12日,因病醫(yī)治無效逝世,享年89歲。
盧永根同志一生學農、愛農、為農,全心全意奮斗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把畢生精力獻給了祖國的農業(yè)科學和教育事業(yè)。他主持完成的《中國水稻品種的光溫生態(tài)》,成為我國水稻育種工作者最重要的參考書之一,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他和助手提出的水稻“特異親和基因”的新學術觀點以及相關設想,被認為是目前對栽培稻雜種不育性和親和性比較完整系統(tǒng)的新認識,對水稻育種實踐具有指導意義。他常年跋山涉水尋找野生稻,在繼承導師丁穎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野生稻種基礎上,逐步擴充到1萬多份水稻種質資源,為我國水稻種質資源收集、保護、研究和利用作出巨大貢獻。他擔任華南農業(yè)大學校長12年間,始終把黨的教育事業(yè)放在首位,以身作則公而忘私,大刀闊斧推動改革,不拘一格選人用人,深受廣大師生的崇敬和愛戴。他堅持“科學家有祖國”,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自覺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他時刻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即便晚年身患重病臥床,仍然堅持參加病房臨時黨支部組織生活,認真學習某。他穿不講究、吃不挑剔,家中一床簡席、四壁白墻,卻將一輩子省吃儉用積攢下的880余萬元全部捐獻給華南農業(yè)大學,用于支持農業(yè)教育事業(yè),還提前辦理了遺體捐獻卡,去世后將遺體無償捐獻給醫(yī)學科研事業(yè)。
盧永根先進事跡簡介篇6
2019年11月15日,本人在我委機關黨委的組織下觀看了“盧永根同志時代楷模先進事跡”。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把一生奉獻給祖國的科學事業(yè),晚年將畢生積蓄捐贈學校被稱為“布衣院士”,有著70年黨齡的“布衣院士”用實際行動傳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這就是我們的時代楷模盧永根。通過學習盧永根同志的先進事跡,我受益匪淺:
一、始終用樸實的生活態(tài)度修飾自己,甘于奉獻。
2017年3月盧永根院士和夫人徐雪賓教授將畢生積儲合計881萬元全部捐贈給患難農業(yè)大學成立教育基金,用于扶持農業(yè)教育事業(yè)。而他自己一生都艱苦簡樸,勤儉節(jié)約,家中仍然是上世紀的舊沙發(fā)、舊電視、舊鐵架床。還有在死后自己與妻子還準備遺體捐獻,把他最后的一點所有都貢獻了醫(yī)學科研,這是他的最后一次對社會的貢獻,而在他不斷奉獻的過程中,我們更能感受到一種大無畏的精神,足以撼動我們每個人的心。我作為一名黨員,深深地被盧永根打動了,入黨時向黨宣誓的一幕幕場景頓時展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隨時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原來根本不夸張,盧永根同志能做到,我們也應該要做到。
二、報效祖國,積極回饋社會。
盧永根畢生積蓄回饋社會,這就是正能量,我們要向盧永根同志以崇高的敬意,學習他的愛國情懷、坦蕩胸懷,做一個社會責任感、有愛國熱情的中國人。當今香港局勢動蕩,不少香港青年深受外國思想的毒害,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并到處制造混亂,這是嚴重在挑戰(zhàn)我國主權不能分割的宗旨,喪失了最基本的愛國情懷,作為中國人以及黨員,必須與這種行為抗爭到底,要以盧永根同志的精神為榜樣,時刻鞭策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為我國的長治久安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三、端正工作作風,全身心投身于業(yè)務工作。
盧永根教授的秘書趙杏娟回憶,“盧院士發(fā)表的文章、發(fā)言稿、學術報告等都是他自己去收集材料、起草的。我根據(jù)他的要求整理后,他會認真修改文章的排版布置,反復推敲用詞造句,連一個標點符號都不放過。”,盧教授親力親為的工作作風實在讓人敬佩。各級機關都應當意識到,加強作風修養(yǎng)是自己做好工作的需要。深刻反思我自己作為一名紀檢監(jiān)察干部,面對嚴峻的反腐敗態(tài)勢,更應時刻以盧教授作為例子勉勵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業(yè)務水平,認真細致投身于紀檢監(jiān)察工作。
四、緊密聯(lián)系人民群眾,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盧永根教授1949年,從香港到了嶺南大學農學院,并從此扎根廣州,為了學術研究,他經常深入群眾以及號召年輕人進行學術研究,勸說海外人才回歸祖國,把自己的愛國情結深深的傳遞給了群眾??v觀我們的本職工作,我們都知道“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確保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這是紀檢監(jiān)察工作的初心和使命”,_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也再次強調,要向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亮劍,維護群眾切身利益,我們更應該向盧永根教授學習。
盧永根先進事跡簡介篇7
人的一生會面臨很多次選擇,選擇決定人生方向,選擇決定人生道路。我們在面臨選擇時的一念之差往往會出現(xiàn)兩種不同的結果。錯誤選擇看到的是眼前的茍且,享受的是短暫的安逸舒適,而正確選擇則能看到詩和遠方,同時能讓人的一生光明磊落、坦坦蕩蕩、無怨無悔。中科院“布衣院士”盧永根在人生關鍵時期面臨了四次選擇,正是由于他在選擇的十路口作出了正確選擇,也才造就了他平凡而偉大的一生,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生的意義,踐行了他的初心和使命。對盧永根而言,“最美奮斗者”“全國模范教師”的榮譽實至名歸。11月15日,中央宣傳部又追授他“時代楷?!狈Q號。盧永根的先進事跡告訴我們,一個人在面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深思熟慮、著眼長遠,要從利國利民、愛黨愛國的角度去作出正確選擇,方能更好地踐行初心使命,方可為推動社會發(fā)展進步作出應有的貢獻。
選擇一種信仰堅定正確方向。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一個人如果沒有任何信仰難免空虛或迷失方向。共產黨人作為無神論者,信仰的是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1949年,年僅19歲的盧永根在香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信念堅定、忠誠如山,入黨70年來,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對黨和國家忠誠不渝、矢志奮斗,與共和國同成長、共奮進,是一名永葆初心的優(yōu)秀共產黨員。每位黨員干部要不忘入黨誓言和入黨初心,堅定政治信仰,堅定“四個自信”,立足崗位有作為,牢記宗旨為人民。
選擇一份事業(yè)作為服務平臺。事業(yè)是我們?yōu)槊穹?、為黨分憂、為國奉獻的平臺,也是我們立足社會的根基。我們一定要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事業(yè)去奮斗,去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身價值。盧永根選擇了水稻事業(yè)并為之奮斗一生,他用畢生精力,始終與他所熱愛的農業(yè)、水稻遺傳“較勁”,為國家農業(yè)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盧永根研究團隊近些年共選育出作物新品種33個,其中水稻25個,大豆5個,甜玉米3個;培育水稻不育系3個。這些品種在華南地區(qū)累計推廣面積達1000萬畝以上,新增產值15億多元,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只要你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作貢獻的初心,無論你從事的什么事業(yè),都能綻開出最漂亮的生命之花。
選擇一種告別抒寫赤子襟懷。生老病死是自然規(guī)律,每個人在生命的盡頭都會有自己的選擇。有的人選擇將骨灰灑在自己熱愛的那片土地,有的人把一生的積蓄留給子孫,有的人則堅定地做了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盧永根就是后者。一生積蓄880多萬元,全部捐贈給華南農大設立教育基金;個人后事如他所愿,沒有告別儀式,遺體捐給國家醫(yī)學研究和醫(yī)學教育事業(yè);最后一筆黨費有1萬元之多,老伴幫他代交給組織……盧永根悄悄地走了,走得干凈徹底,走得了無牽掛。他選擇的這種不同常人的告別方式抒寫的則是赤子襟懷。他心里始終裝著的是自己為之奮斗了一生的祖國,裝著的是他奉獻了一生的教育事業(yè)。從盧永根院士身上,我們要學習他忘我拼搏、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和守初心、踐行使命的赤子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