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人物秦文貴事跡
感動中國人物秦文貴事跡篇1
秦文貴 男,漢族,河北省平山縣人,中共黨員。1961年出生,現任中石油工程技術分公司副總經理,全國青聯副主席。
1982年,從華東石油學院畢業(yè)的秦文貴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我國海拔最高、環(huán)境最艱苦的油田——青海油田。在那片戈壁荒漠里,他一干就是20年。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他以頑強的毅力,刻苦鉆研,先后主持完成了“獅子溝裂縫油藏綜合研究”、“尕斯庫勒油田開發(fā)井優(yōu)化井身結構”等多項科研項目,推廣應用了“U型解卡法”、“成像測井”等數十項新技術、新工藝,解決了大量生產技術難題,大幅度提高了鉆井速度,使兩個月打成一口井的夢想變成現實。1995年,他在尕斯油田處理技術套管事故時,提出了鉆井簡化套管程序的大膽設想。經過半年的苦心鉆研,秦文貴和他的科技組完成了簡化套管程序課題,并成功地打出了4口深開發(fā)井,節(jié)約鉆井成本近700萬元。1992年,秦文貴獲得了赴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學習的機會。學習結束后,他謝絕了國外石油公司的高薪聘請,毅然選擇了回到祖國,回到青海油田。他以對祖國石油事業(yè)的熱愛和忠誠,走出了一條當代青年知識分子在苦干、實干中鍛煉成長之路。他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感動中國人物秦文貴事跡篇2
一個有遠見的民族,總是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個有遠見的政黨,總是把組織的基礎植根于青年。一部中國青年運動史,就是一部廣大青年在黨的領導下不懈奮斗的歷史。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的年紀,他們大力傳播馬克思主義,締造了團組織,又甘為“火種”,為號召青年在黨的領導下救國救民而發(fā)聲、獻身,為共青團組織的創(chuàng)辦、發(fā)展嘔心瀝血。無論是喚醒工農大眾還是開辟革命新路,無論是打倒列強除軍閥還是抵御外敵抗日寇,他們成為挽救民族危亡、爭取國家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先驅者。
以青春韶華砥礪崢嶸歲月,他們發(fā)出“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時代強音,樹立了青年突擊隊等閃光旗幟,掀起了“爭做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的熱潮,創(chuàng)造了向科技進軍的一個又一個歷史紀錄。在勁帆之上,勇毅前行,他們成為新長征突擊手、青年崗位能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優(yōu)秀共青團員、優(yōu)秀團干部、優(yōu)秀青年志愿者、向上向善好青年……以矢志奮斗、甘于奉獻的榜樣精神引領著一代又一代青年建功立業(y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如何以青春之我,譜寫青春之中國、青春之民族的壯麗凱歌?拂去歲月的風塵,讓我們共同追尋青年英雄們的成長足跡。《中國青年》推出慶祝中國共青團成立100周年??栋倌昊鸺t青春: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向黨領導青年運動的百年光輝歷程致敬,引領廣大青年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
“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是流傳在柴達木盆地的一句順口溜,這里的平均海拔在2700米以上,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生命禁區(qū)。
1982年,21歲的秦文貴大學畢業(yè)后,被分配到青海油田花土溝北山打井的6057鉆井隊。走出校門,他坐了三天火車,又坐了兩天汽車,直到黃沙撲面而來。在那個地圖上都找不到的地方,目之所及,只剩下幾間低矮破舊的泥坯房。
“當時我想,油田怎么會是這個樣子呀,還不如回農村的老家好呢!真有掉頭回家的心了。后來又一想,搞鉆井的,在哪不都一樣?認命吧!”
于是,掃鉆臺、擦機器、收工具、打吊鉗……秦文貴白天忙個不停,晚上卻睡不著覺,還不停地流鼻血,肚子也脹得吃不下飯。別人告訴他,這叫高原反應。
自然條件艱苦,心理壓力更大。因為他戴著眼鏡,也很瘦弱,老工人動不動就拿他開玩笑:“毛都沒長好,就是一只雞嘛!”這樣的話,秦文貴聽得多了。一次工作時,由于臉上流汗太多,他的眼鏡不小心掉到了洞里。沒了眼鏡,秦文貴根本看不清,他正著急,一邊的工人又拿他尋開心:“這回可好,四只眼變成兩只眼了,怎么弄啊?”
而就在他已經忘記那副掉進洞里的眼鏡時,有一天,隊長和師傅們突然叫住他:“小秦,眼鏡給你找到了,只是已經摔碎了……”師傅們手捧著眼鏡碎片,秦文貴的眼淚不由自主地涌了出來。
意想不到的事情接二連三地發(fā)生。秦文貴頭一次遇上井噴,沒有多想,就學著其他師傅的樣子跳進泥漿里往井口撲,卻被一只手猛地推到一邊。師傅們珍愛這個新來的大學生,不想讓他靠近危險。秦文貴的心被震撼了。
“來到柴達木需要勇氣,而為柴達木獻身需要一種崇高的精神。國家培養(yǎng)我們花了不少錢,我們怎么回報?就是踏踏實實地干好工作?!鼻匚馁F不善言辭,只是把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柴達木。
1992年,秦文貴拿到了石油系統唯一一個去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學習的機會。畢業(yè)后,他放棄了加拿大公司的高薪聘請,回到柴達木。秦文貴說:“我不算什么,像我的隊長王桂生,那些在柴達木干了一輩子,把青春和子孫都獻給柴達木的石油工人,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能在柴達木鉆出更多的石油,我這輩子就沒白活!”
1995年,秦文貴主持尕斯油田深井簡化技術套管程序研究。經過半年的苦心鉆研,他和課題組完成了可行性論證,并成功打出了4口深開發(fā)井,節(jié)約綜合鉆井成本近700萬元。
也是這一年8月,秦文貴的妻子余艷萍確診為左腎下垂、腎積水、右腎先天性畸形,需要盡快做手術。而當時的秦文貴正在緊張地處理井漏問題。為這事,他失眠了一夜。第二天,他還是和妻子商量,“先吃藥控制病情,等我有時間了再陪你做手術吧?!?/p>
那一次搞科研,或許只有秦文貴自己知道過程有多艱辛,正是那段時間,34歲的秦文貴頭發(fā)白了一大半。
“半年后,當我推開家門時,女兒藏到了媽媽身后。當她確信進來的是我,才放聲痛哭。”對于妻子和孩子,秦文貴始終是愧疚的,“由于忙工作,全部家務都壓在她一個人身上,使她患了病,越來越瘦弱。我的女兒,因媽媽下班晚,時常一個人從幼兒園走回家,進不了門就縮在門口的一個紙箱里睡覺,小臉上總是留著淚痕。我實在有愧于她們。我總是想,如果說我用盡了心血換來一個個技術改進的成果,那么,這些成果中凝聚了多少本應屬于她們的幸福和歡樂啊!”
1997年4月,秦文貴獲得了首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被譽為“當代青年的榜樣”。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拔覟樽鎳I石油”,他的腳步從不曾停歇。
感動中國人物秦文貴事跡篇3
__指出:“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秦文貴正是追夢人,從青春年少到銀發(fā)如雪,從鉆井采油技術開路,到服務保障開疆拓土,他忠誠黨的事業(y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以奔跑的姿態(tài),感召著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
1961年9月,秦文貴出生在河北省平山縣的一個小山村,趕上了恢復高考的好政策,這個農民的孩子得以走出大山,成長為石油知識分子。憑著青春的夢想與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秦文貴不但闖過了生存關,還成了井隊里的一把好手。打鉗子、甩鉆桿、扶剎把、下套管……鉆井的每一道工序,他都了如指掌。
畢業(yè)第五年,他入了黨;第八年,他當上了鉆井隊長兼工程師,能學有所成報效祖國,秦文貴感到莫大的幸福和滿足。
1992年2月,秦文貴被中石油選派到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學習,一年多的時間里,秦文貴上午學習,下午到石油公司跟班作業(yè)。這期間,他謝絕了國外公司的挽留和國內南方公司的高薪聘請。
回國后,秦文貴再次投身柴達木,繼續(xù)追夢前行。秦文貴從事鉆井技術管理工作,長年奔波在荒漠,被中國石油確定為“學科帶頭人”。1997年,他被共青團中央選為當代青年榜樣。2000年,當選全國勞動模范。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鮮花與掌聲的背后,他的人生也有無法彌補的遺憾和歉疚,他錯過了愛人腎下垂手術后最需要他的護理期,錯過了父親去世時最后的臨終告別……但出生于老石油家庭的妻子,從未責怪過他,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我為祖國獻石油”。在愛人的理解支持下,他報效祖國的腳步從不曾停歇。
2017年, 58歲的秦文貴到后勤服務單位華油集團任黨委書記。很多人覺得,這位吃了半輩子苦的老勞模也該松口氣了。可他深知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性,“構建石油服務保障戰(zhàn)略支撐,建設一流國際現代服務公司”的夢想再次點燃了。
感動中國人物秦文貴事跡篇4
他將人生最美好的17年青春留在了我國海拔最高、環(huán)境最艱苦的青海油田;他拒絕國外石油公司的高薪聘請,毅然選擇報效祖國的石油事業(yè);他扎根戈壁荒原,走出了一條當代青年知識分子在苦干、實干中鍛煉成長的閃光之路。
秦文貴1961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學科帶頭人”。
秦文貴生長于河北省平山縣樹石村,是恢復高考后村里的第一名大學生。1982年,21歲的秦文貴從華東石油學院開發(fā)系鉆井工程專業(yè)畢業(yè)后,滿懷一腔熱情,奔赴遠在大西北的柴達木盆地,來到我國海拔最高、條件最艱苦的青海油田工作。
青海油田所在的柴達木盆地蘊藏著豐富的能源和礦產資源,被稱為中國西部的“聚寶盆”。然而,這里平均海拔2700米以上,“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生命的禁區(qū)。
剛剛來到柴達木盆地的秦文貴頭昏腦漲、胸悶氣短、鼻血不止、輾轉反側。但憑著堅定的信念,秦文貴從這里開始了由一名大學生向柴達木石油人的轉變。
秦文貴在鉆井戰(zhàn)線的長期實踐中逐步鍛煉成長。在實踐中,他深深感到,石油工業(yè)的發(fā)展必須充分發(fā)揮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尤其是作為一名知識分子應當義無反顧,肩負起這個重任。他刻苦鉆研技術,勇于探索,頑強攻關。在秦文貴主持下,青海油田先后完成了高海拔地區(qū)油田多項科研項目,推廣了數十種新技術、新工藝,解決了大量生產技術難題,使兩個月在青藏高原打成一口井的夢想成為現實。
他主持完成的鉆井簡化套管科研項目,成功打出4口深開發(fā)井,每口井節(jié)約技術套管2500米,節(jié)約綜合鉆井成本近700萬元。在攻關的180多個日日夜夜里,34歲的秦文貴一頭黑發(fā)竟成花白。
他根據對油田裂縫性油藏的新認識,采用大位移定向鉆井、成像測井、油層酸化、平衡壓力固井等新技術,取得柴達木盆地獅子溝地區(qū)裂縫性油氣藏的新突破,獲得高產油氣,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上世紀90年代,經過嚴格考試,秦文貴成為中國石油系統唯一入選加拿大國際發(fā)展署和外經貿部聯合舉辦的人才培養(yǎng)項目的專業(yè)人才,赴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學習。
學業(yè)結束后,秦文貴拒絕了加拿大石油公司高薪聘請及全家定居的優(yōu)厚條件,毅然選擇了養(yǎng)育他的祖國,回到了條件異常艱苦,但急需人才的青海油田。
1982年到1999年,秦文貴將人生最美好的17年青春留在了柴達木。17年間,獅子溝地區(qū)原油年產量由數千噸上升到5萬噸,青海油田在高海拔地區(qū)創(chuàng)造了5630米的鉆井井深最高紀錄,創(chuàng)造了青海油田制服天然氣井噴最短用時紀錄。
1997年4月,秦文貴獲得了首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被譽為“當代青年的榜樣”。
2000年1月,秦文貴赴美國得州農業(yè)和機械大學商學院攻讀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2002年6月以優(yōu)異成績完成全部學業(yè),按期回來,報效祖國。現在,秦文貴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工程技術分公司副總經理。
秦文貴愛崗敬業(yè),盡職盡責的主人翁精神;不圖享樂、報效祖國的愛國精神;舍小家、顧“大家”,一心為國家的大局精神;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進取精神;公而無私,忘我工作的奉獻精神,集中反映了新一代石油職工的優(yōu)秀品德,他在不平凡的人生經歷中忠實地實踐著自己“在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的奮斗中實現自身人生價值”的人生信條。
感動中國人物秦文貴事跡篇5
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由中宣部、團中央、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和青海省委組織的秦文貴先進事跡報告團,近日先后來到天津、山東、安徽和上海等地進行巡回報告。報告團所到之處,受到了各界青年的熱烈歡迎,報告團的精彩報告和秦文貴的感人事跡,引起了廣大青年的強烈共鳴,極大地激發(fā)了他們立足本職、勤奮工作,用實際行動報效祖國的巨大熱情。秦文貴事跡
廣大青年認為,秦文貴不愧為當代青年的榜樣,是指引青年成長成才的一面旗幟,是值得學習的楷模。他們紛紛表示,要向秦文貴學習,學習他立身基層、胸懷祖國、勤奮學習、勇于實踐的精神,要像秦文貴那樣,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走實踐成才、科技創(chuàng)業(yè)、拚搏奉獻的道路,在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5月9日下午,秦文貴先進事跡報告團來到大港油田與天津先進青年代表座談。秦文貴扎根高原荒漠、矢志艱苦奮斗、勇于科技創(chuàng)業(yè)的發(fā)言,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每一位青年。參加座談會的青年表示,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勤奮學習、艱苦奮斗,肩負起跨世紀發(fā)展的重任。
5月13日,濟南市各界青年1000多人聽取了秦文貴事跡報告團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的報告。青年們說,什么是當代青年最大的追求,秦文貴已經做出了最響亮的回答,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看起,從基層干起,做新時代有志有為的青年。
報告團巡回報告期間,時值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悍然襲擊我駐南聯盟大使館。報告團的所有成員認真學習了__的講話,適時在報告中增加相關內容,利用報告會、座談會的有利時機,強烈譴責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野蠻暴行,表達廣大青年化悲痛為力量,決心勤奮學習、努力工作、振興中華的堅強意志,積極把廣大青年的思想和行動凝聚到實現黨的跨世紀宏偉目標上來。
5月15日上午,報告團在安徽大學作報告,報告多次被大學師生的掌聲打斷。大學生潘瑋說,幾天來,我們安大數千名師生懷著悲憤的心情,用各種形式憤怒聲討北約的暴行,秦文貴的報告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只有努力學習,掌握科學知識,才能為祖國強盛作出貢獻,才能不受欺辱,才能還世界以和平、正義。
5月16日,秦文貴先進事跡報告團來到上海,與上海各界青年代表就“發(fā)揚五四光榮傳統,弘揚艱苦創(chuàng)業(yè)精神,開創(chuàng)青年時代業(yè)績”進行了座談。5月17日,秦文貴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復旦大學舉行,上海各界青年1000多人聽取了報告。上海各界青年表示,當前,我們正在認真學習貫徹__在歡迎我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工作人員大會上的講話,以勤奮學習、努力工作的實際行動聲討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血腥暴行,悼念和學習為和平、為正義、為祖國犧牲的三位烈士,秦文貴矢志科技報國,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扎根奉獻、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閃光實踐將進一步啟示上海廣大青年立足本職、堅守崗位,為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