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優(yōu)秀鄉(xiāng)村教師評選事跡材料

| 福萍

優(yōu)秀鄉(xiāng)村教師評選事跡材料寫什么?事跡材料是指黨政軍機關為了弘揚正氣,表彰先進,推動工作,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跡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屬于事務公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優(yōu)秀鄉(xiāng)村教師評選事跡材料的內容,歡迎閱讀借鑒!

2023優(yōu)秀鄉(xiāng)村教師評選事跡材料

優(yōu)秀鄉(xiāng)村教師評選事跡材料篇1

汪朝夕:“留守”鄉(xiāng)村32年的教育碩士

“我是個農村娃,農村孩子考大學的艱難我深有體會。所以大學畢業(yè)后我就回了農村任教,到今年已經32年了?!苯眨骊幙h茶湖潭中學教師汪朝夕云淡風輕地說起工作經歷,仿佛32年只是一個數(shù)字。

32年,他看著教室從粗糙的紅磚墻變成如今細膩的大白墻,黑板從漆黑的水泥板變成光滑的白板,看著一起畢業(yè)的同學進城了,在他之后參加工作的老師也進了城,唯一不變的就是他,他就這么守在鄉(xiāng)村,守在鄉(xiāng)村學校,守著鄉(xiāng)村學校的孩子們。

深耕:努力縮小城鄉(xiāng)差距

汪朝夕認為,教育的城鄉(xiāng)差距主要是師資的差距。他說:“只要迎頭趕上,那孩子們在家門口也能享受高質量的教育?!睘榇?,他還考上湖南師范大學的在職研究生,2006年順利畢業(yè),成為一名教育碩士。

在教學中,他深入鉆研教材,探究教法,精心設計,重視基礎,精講精練,語言生動有趣,方法靈活多樣。

課堂抽測,是汪朝夕摸索出來的教學方式。每堂語文課,他會預留十來分鐘,以隨機抽測的方式,檢驗當天的教學成果,鞏固學生知識記憶。教書32年,汪朝夕還練就了一手絕活,分析學考出題規(guī)律。每當教到初三畢業(yè)班,汪朝夕便會根據(jù)往年學考真題,找出其中答題訣竅,然后以出題人的角度,給學生對癥下藥,打通同學們解題的“任督二脈”。

“汪老師為我們做了一本答題手冊,取名叫做《道道》?!边@本名叫《道道》的“武功秘籍”是學生任銥婷的寶貝,里面是汪朝夕總結多年經驗下總結出的最經典的修辭手法、寫作技巧等語文學科知識,既能讓孩子們有針對性的精準復習,還便于隨時隨地學習。

大膽創(chuàng)新的同時,汪朝夕從不忽視備、教、批、輔、改等教學常規(guī)工作,他堅持手寫教案,因為他認為每一次備課能都新的收獲;他堅持自制“學科作業(yè)記錄本”,密密麻麻記錄下學生每次的作業(yè)情況,因為他認為這樣才能找準教學“癥結”所在;他堅持下課“坐診”,隨時隨地“答學生問”,因為他認為學生的每一個疑問都代表著他們的思索,是最好的教學時段。

在教學外,他潛心研究教學,積極參加教研教改,不斷提升充實自身。曾參加岳陽市語文學科中考命題,先后參與《岳陽市初中畢業(yè)學業(yè)考試指導叢書·語文》《開放課堂·義務教育新課程導學案·語文》系列叢書編寫,主持研究市級課題《農村中學導學案設計研究》、省級課題《家庭教育中孩子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研究》,《農村偏遠地區(qū)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問題及對策探究》等多篇論文在國家、省級專業(yè)刊物刊載。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每學期的教學質量驗收中,汪朝夕任教的科目長年名列前茅,在師生、家長中口碑良好。第二屆“湘陰名師”“安邊樂教教師”“優(yōu)秀教師”等榮譽紛至沓來,并在2021年榮獲湖南師范大學楓葉基金第二屆“優(yōu)秀鄉(xiāng)村教師獎”提名獎。正如他所言“不管到什么時候,我都不會愧對‘人民教師’的稱號。”

薪火: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師徒結對,成長加倍。在鄉(xiāng)村執(zhí)教多年的經驗讓汪朝夕深知,農村教育要發(fā)展,只靠個人是絕對不行的,一定要有一支“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能勝”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因此,他不止精于做生之師,更樂于做師之師。在學校,他帶頭開展青藍工程,組織開展讀書分享會,助力一大批青年教師成長;先后“收”下五個徒弟,傾囊相授,2人通過競聘成功由骨干教師“升級”成為副校長。在縣內,他擔任湘陰縣“國培計劃”示范性網(wǎng)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項目教師工作坊坊主,在縣域內培養(yǎng)指導了一批骨干教師。

2022年10月,“小徒弟”吳莎報名參加了小學語文科目“金鶚獎”教學比武。因缺乏經驗,讓吳莎總覺得在教學設計上還有不足,于是,向師父發(fā)去了“求助信號”。汪朝夕迅速帶領一班徒弟,每天放學后,在教室里反復磨課。近一周時間,燈火通明的教室見證了師徒的努力,也迎來了縣級“一等獎”的好成績。

“一個人應該找到自己的活法,因為這樣他才會活得充實而快樂。一個人如果能夠有所奉獻,給他人帶來快樂,或有所創(chuàng)造,給社會帶來財富,那么他自身也必定是幸福的?!边@是汪朝夕與青年教師分享的個人心得,亦是他的人生遵循。

優(yōu)秀鄉(xiāng)村教師評選事跡材料篇2

駐村風采|在田間地頭書寫新時代教師風采

用真心換真情,用實干贏民心。

在我們身邊有這么一群人,他們走村入戶雪無痕,促膝交談聞民聲;他們凝心聚力追綺夢,齊耕熱土斷窮根。他們用勇敢、責任與擔當,托起人民最期盼的鄉(xiāng)村振興夢,用夢想去守護夢想,用奉獻去燃起美麗鄉(xiāng)村的無限希望。

自貴陽市駐村幫扶工作開展以來,市教育系統(tǒng)駐村干部扎根基層,深入農戶,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與村"兩委"班子和廣大村民一起,全身心投入鄉(xiāng)村振興的征途中,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要貢獻。

今天,要帶大家認識的是貴陽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心理健康教研員、花溪區(qū)麥坪鎮(zhèn)杉二村駐村干部劉含君蘭。

"駐村幫扶兩年來,花溪區(qū)麥坪鎮(zhèn)杉二村駐村不僅一個個富民產業(yè)得到了蓬勃發(fā)展,村里的人居環(huán)境、基礎設施也得到了有效改善。"記者在駐村干部貴陽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心理健康教研員劉含君蘭嘴里聽到杉二村的變化,也聽著她駐村的故事……

脫貧之后再出發(fā),凝心聚力促振興。2021年5月,劉含君蘭被組織安排到花溪區(qū)麥坪鎮(zhèn)杉二村駐村,她和同組的駐村工作隊一行三人,帶領村民發(fā)展種植業(yè)、整治村容村貌、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發(fā)展村集體經濟。經過兩年的不懈努力,杉二村發(fā)生了明顯變化,路邊亂堆亂放的垃圾堆被干干凈凈的垃圾桶取代;進村的小路變成了平整敞亮的大道;在周邊打零工的村民也組建了專門的電路維修團隊,可以在附近接活,有了村集體收入。劉含君蘭也成了村民心中的"親友團"。

剛到村的劉含君蘭并不能完全融入到村民的生活中,她便利用自己的心理健康專業(yè)優(yōu)勢在駐村工作中發(fā)揮所長,主動前往當?shù)氐柠溒烘?zhèn)中心完小和杉木小學每周為孩子們上一堂創(chuàng)新思維的課程。她發(fā)現(xiàn),通過和孩子的相處更能較快地融入一個家庭,了解群眾冷暖。說到這里,她和記者分享了一個小故事——在校上課期間,她注意到班上有個小女孩性格內向,不愿與人交流,詳細了解后才知道這個孩子是留守兒童,自己和奶奶生活,條件比較艱苦。通過學校里的了解,掌握了多個家庭經濟困難的情況后,劉含君蘭找到了自己的"娘家"——貴陽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在相關負責人的大力支持下,促成了不少愛心人士為杉二村困難的家庭捐款,把籌集的愛心基金送到村民家里,同時也把溫暖送到了村民的心坎上。

涉及專業(yè)領域,劉含君蘭能駕輕就熟地解決,當非專業(yè)領域的問題出現(xiàn),她也會手足無措,卻要為此竭盡全力。2022年4月的一個晚上,杉二村遇見一場罕見冰雹,村里農作物全遭損害。面對天災,劉含君蘭十分無助,但她始終不甘心看著村民們一整年的希望就此破滅。她想盡一切辦法利用身邊資源,最后和駐村工作隊通過省農業(yè)農村廳協(xié)調,為村民爭取來2萬余株免費辣椒苗,讓杉二村在那一年恢復了春耕生產,她在村民們臉上看到重新洋溢起來的笑容才放下那顆懸著的心。

劉含君蘭和駐村隊所做的不僅于此。面對鄉(xiāng)村振興新形勢、新任務,劉含君蘭到村以后,緊緊圍繞產業(yè)振興進行發(fā)力,發(fā)揮村集體在土地流轉中的作用,整合資源幫助村集體增加收入,引進草莓產業(yè),著重發(fā)展農業(yè)生產。

期間,她和駐村工作隊引進一家公司,通過與貴州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采用莖尖培養(yǎng)法培育草莓脫毒種苗,在村里發(fā)展花溪草莓脫毒種苗產業(yè)。目前,育有紅顏、章姬、黔莓等多個品種,已經建設草莓脫毒種苗育苗基地50畝?,F(xiàn)階段,每年培育草莓種苗20萬株,生產苗800萬株,年產鮮果約8萬斤,產值300萬元,凈利潤約60萬元。同時,每年通過勞務購買、土地流轉、基礎設施分紅等方式增加村集體收入,幫助解決50余名村民實現(xiàn)家門口就業(yè),每年幫助村民增收約100萬元。

然而,劉含君蘭和其駐村工作隊做的遠不止這些,兩年中,他們在生活和農業(yè)生產用水上為村民抗旱保供水,在經濟上,協(xié)調銀行貸款,助企紓困,幫助修復設施和擴大經營;在農村"五治"中,不斷加大宣傳力度,引導村民知曉政策;在發(fā)展后備力量上,幫助提升黨建陣地建設,吸引村里年輕人入黨的同時積極挖掘、培養(yǎng)后備力量……這些舉措鞏固了"人飲水"、完善了"灌溉水",引進了"金融水",為鄉(xiāng)村振興注入了"源頭活水",更重要的是讓當?shù)卮迕?quot;心水"了劉含君蘭所在的駐村工作隊。

"劉老師,我家地里的菜都能吃了,自己去摘啊!""劉老師今晚來我家吃飯。""劉老師,幫我看一下孩子唄!"這是和村民們相處過程中劉含君蘭聽得最多的話。水稻成熟時,她挽起袖子下地和村民一起收割;遇上村民家里有事,她還要幫附近的居民帶帶孩子。時間久了,大家都對她產生了深厚的情感。

走了兩年的路,相處了兩年的人,離別之際,對于劉含君蘭來說,到處都是不舍痕跡。她說:"以后只要大家有需要,我能幫的忙我一定會伸手,我相信杉二村也會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變得越來越好!"

鄉(xiāng)村振興,需要一茬又一茬的村干部苦干實干巧干,劉含君蘭堅信,正是一個個小我的付出,我們的鄉(xiāng)村會越來越美麗,國家會越來越富強!

優(yōu)秀鄉(xiāng)村教師評選事跡材料篇3

朱蘭:“孩子王”的秘鑰

雙峰縣永豐中學女教師朱蘭,有著與生俱來的教育情結和教學天賦,“天生一塊當教師的料”,尤其擅長班級管理。她從教24年,當班主任15年,是一位很有愛心故事的老師,她的人生履歷上,點點滴滴都是濃濃詩意和妥妥正能量。

朱蘭的教育之路,起步于自己的童年時代。母親是一名小學教師,她每天跟著母親去學校。母親上課,沒時間照管她,小不點的朱蘭就自個兒玩,這間教室瞅瞅,那間教室看看,感受著不一樣的校園書香氛圍。母親無意間的“放養(yǎng)式”教育,給了朱蘭一個寬松的成長空間,也孕育了她當教師的朦朧夢想。

朱蘭人生上的第一堂課,是為母親班上的學生教音樂課。歡快的兒歌,甜美的嗓音,受到四年級學生的歡迎。那時,她還是個12歲的初一學生。母親摸摸著她的頭:“不錯,孩子!你有兩下子?!?/p>

1999年7月,不滿18歲的朱蘭師范畢業(yè),傳承母親的教鞭,正式成為一名鄉(xiāng)村教師。初登三尺講臺,她扎著高高的馬尾辮,渾身洋溢著青春的活力,更有著過人的親和力與號召力。每天踩著單車趕到學校,笑迎每一位走進教室的學生。孩子們一聲聲“姐姐老師早上好!”朱蘭一一回應。

“從師范出來的娃,都身懷‘十八般武藝’”。多才多藝的朱蘭,大膽試水音樂課改。她挑選了幾位學生組團,在流暢的風琴曲《蘭花草》旋律中,孩子們用笨拙而活潑的舞姿,向全鎮(zhèn)師生展示青春的風采,也傳遞出這位教壇新秀的教育理念,收獲肯定和點贊。

朱蘭當班主任,要求學生堅持寫日記,而且必須真情實感。她每天都要抽閱學生日記,分享孩子們的喜怒哀樂,傾聽孩子們律動的心音,接受孩子們像朋友一樣提出的建議。一位學生在日記中寫道:“老師,我今天真沒啥可記,就覺得你扎的丸子頭很適合你。”朱蘭發(fā)掘到孩子的觀察力和審美力。

朱蘭還特別重視班干部的自我管理能力培養(yǎng),將當年母親對她的“放養(yǎng)式”家庭教育個例,發(fā)揚光大,遷移到孩子們身上,大膽倡行班級學生自我管理的“放養(yǎng)”模式。只要教師用心、用情、用愛,充分信任學生,師生間、班集體一定能產生強大合力。作為縣級名師和市級骨干教師,朱蘭經常外出參加教研交流展示活動,她不在學校的日子,班級能如常運轉;學校有什么活動,班干部管理團隊也能安排得井井有條。

朱蘭家訪喜歡邀學生作伴,孩子們親歷家訪后,知道家訪不是老師向家長告狀、訴苦,而是了解親子交流,幫助家長提升家庭教育能力。

早些年,朱蘭班上有兩位留守孩子視力不佳,影響學習。朱蘭利用雙休日,邀另一位同事騎單車搭著學生去縣城配眼鏡。來回80多華里,騎車四、五個小時,大家累得夠嗆?!皢诬嚱憬憷蠋煛钡挠跋?,定格在孩子心靈深處。多年后,已在澳洲從事藝術工作的學生,專門創(chuàng)作了一幅主題為“單車女孩”的繪畫作品,郵寄給朱蘭,以此表達對師愛的深深眷戀。

某個新學年,朱蘭觀察到一名剛從江西轉回湖南老家不久的女生,眼神有點飄忽不定,躲閃不安。放學后,朱蘭來到女生家,發(fā)現(xiàn)屋內光線昏暗,家里空蕩蕩的沒幾樣家什;女孩父親有事外出,家里只有年幼的姐弟二人。那一刻朱老師鼻子直酸,動手與孩子一道生火做飯,陪姐弟倆一起吃晚餐。在孩子特別膽小的日子,朱蘭留她在學校和自己一起住,讓她得到來自老師的的安全感。一段時間后,女孩眼神不再躲閃、怯懦,變得陽光燦爛。朱蘭調離學校時,女孩把自己最珍貴的日記本當作禮物送給了朱老師,想用這種方式繼續(xù)陪伴老師。

一次學校元旦演出,朱蘭班演出的小品《軍訓場上》,斬獲全校最高分。主角是一位小女生,落落大方、活潑開朗;劇中人物語言、神態(tài)和動作拿捏恰到好處,簡直就是朱蘭的翻版。可是沒幾個人知道,女孩失去父愛才一年,不久前還情緒低落、躁動不安。朱蘭讓她搬到教師宿舍和自己同吃、同住,多方開導。孩子生日,朱蘭叫上幾位同事和孩子,陪女孩一起唱生日歌、分享生日蛋糕……

朱蘭喜歡揣摩不同孩子的不同心理特點,擅長和潛能生相處。生活在離異家庭的女生戴某,因為長期的親情缺失,家庭監(jiān)管不到位,在校表現(xiàn)不佳;但她潛質不差,影響力大、號召力強,是班上的“一姐”。因為父女間矛盾,為了喚起父親的注意,她曾幾次自虐。很有同理心的朱蘭,通過多次家訪,幫助戴父改進家庭教育方式,多關注和親近孩子。同時,也批評孩子不該把親情當怨恨。父女倆心結打開了,家庭又恢復了久違的和諧溫馨。小戴也由“問題一姐”蛻變?yōu)椤拔乃囈唤恪保鞒值闹黝}班會、文藝活動,成為校園文化的焦點。

在“洋思模式”爆紅全國之前,朱蘭就在自己班級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嘗試激活孩子們的群體學習力,構建自學能力體系。一個學期下來,該班級成績出類拔萃,英語人平分高出別的班級10余分。

“當班主任這么多年,我還沒發(fā)現(xiàn)有一個學生怨恨過我。這是我最感欣慰的?!敝焯m說。雙峰縣優(yōu)秀教師、雙峰縣首屆名師、第九屆全國中小學外語教師園丁獎、婁底市首屆初中英語骨干教師、第四屆全國中小學外語教師名師、婁底市骨干教師、優(yōu)秀共產黨員……串串榮譽,是黨和人民對朱蘭老師能力和業(yè)績的充分認可。

優(yōu)秀鄉(xiāng)村教師評選事跡材料篇4

“最美教師”周榮方:讓思政課“行走起來”

干練的短發(fā)、洪亮的聲音,極具感染力的講述常常讓學生和聽眾沉浸其中……剛剛被評為2022年“最美教師”的鄭州大學思政課老師周榮方任教15年來,積極探索直播講__、主持微博話題,堅持在基層調研汲取營養(yǎng),創(chuàng)新思政課授課方式。

“行走的思政課”是周榮方在微博主持的話題,也是她通過新媒體對教學創(chuàng)新的嘗試,目前閱讀量將近3000萬。與此同時,她還通過直播講__讓思政課走出了課堂,感染更多人。

“那一天是1966年2月26日,蒼空含黛,大河嗚咽,多災多難的蘭考人民,迎回了他們最優(yōu)秀的兒子——已故的縣委書記焦裕祿……”講到這里,周榮方幾度哽咽,這節(jié)在網(wǎng)絡直播的思政課不僅讓現(xiàn)場的學生感動,更是感動了億萬網(wǎng)友,全網(wǎng)點擊量突破34億。

聽周榮方講課,總會被她的真情感染。周榮方說:“除了理論研究,我還喜歡到基層一線,與抗疫一線人員、脫貧攻堅的干部、鄉(xiāng)村振興帶頭人以及踏實苦干的人民群眾在一起,傾聽他們的故事,并將這樣的家國情懷融入課程。”

周榮方的同事、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教研室教師鄭秀娟說:“從她的課就可以看出,她有來自基層的鮮活故事,多年的研究和教學經驗讓她能夠將道理和邏輯講得清晰明了,加上她講課投入了感情,她講的思政課,總是那么受學生追捧?!?/p>

怎樣才能講好大思政課?周榮方的辦法是緊跟時代、映照現(xiàn)實、知行合一。在疫情防控中,周榮方多次加入社區(qū)志愿者團隊,并在微博記錄“志愿者日記”,以一名親身參與者的身份講述身邊基層黨員的感人故事。

“這次加入志愿者團隊,我感觸很深。我發(fā)現(xiàn),每一位黨員都很為自己的身份驕傲,認為自己就應該多做多付出。有人甚至把自己的微信名也專門加上‘黨員’兩個字,我很感動。中國共產黨員——這是一個值得我們驕傲一生的稱號!”這是周榮方日記中的一段話。

17篇日記,不到20天,閱讀量達到200多萬。她將思政課講在了抗疫一線,講在了廣闊的社會大課堂。有網(wǎng)友留言:“看了周老師的日記,我也報名當了志愿者?!?/p>

周榮方努力探索網(wǎng)絡思政傳播特點,和同事、學生們共同打造了“校園一分鐘”“抖音經典閱讀”等網(wǎng)絡品牌,凝練出“聯(lián)動教學法”并獲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學生們都說:“沒想到思政課也能這么‘潮’!”

鄭州大學學生代嘉辰說:“周老師講‘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能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把我們帶入歷史的維度中,調動我們的課堂情緒?!庇眯娜ブv,動情去講,讓周榮方的思政課很受歡迎,還有很多學生想辦法去“蹭課”。

據(jù)介紹,周榮方曾獲得首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活動”特等獎,近年還獲得中宣部“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名師”等稱號。

周榮方說:“未來,我會繼續(xù)行走,發(fā)現(xiàn)并講好新時代的故事,繼續(xù)把善用‘大思政課’作為努力方向,講深講透講活道理,厚植情懷,為青年學子埋下信仰的種子?!?/p>

優(yōu)秀鄉(xiāng)村教師評選事跡材料篇5

韓 龍

退伍軍人,曾遠赴新疆、西藏支教多年,將音樂教學與國防教育結合,用音樂陪伴學生的健康成長。

攜筆從戎,報效祖國

憑借著對音樂的熱愛以及對教師職業(yè)的崇拜,2004年在淮北市第九中學畢業(yè)之際,韓龍報考了安慶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并被順利錄取,主修作曲。2005年,學校下發(fā)了關于國家征集大學生士兵的號召,他毅然報名入伍。因有音樂特長,被特招為一名文藝兵,安排在師政治部軍樂團服役,成為了樂團創(chuàng)作員和首席小號手。

別樣的軍營生活,開闊了他的創(chuàng)作視野,使他不斷學習求教,也帶給他更多的創(chuàng)作靈感。服役期間接連創(chuàng)作了《戰(zhàn)友今夜就起程》《士兵頌歌》《軍人永恒的偶像》《往前走》《故鄉(xiāng)云》《相聚在愛里》《明天在何方》等10首軍旅作品,在戰(zhàn)友中廣為傳唱。因在部隊工作表現(xiàn)突出,入伍當年,他就榮獲了師部“嘉獎”,次年榮獲“優(yōu)秀士兵”稱號。大學和參軍的經歷不僅磨礪了韓龍的體魄和意志,也為他后來圓夢教師埋下了希望的種子。

自主創(chuàng)業(yè),奉獻社會

兩年的軍旅生活轉瞬即逝,退伍后,韓龍重返母校,深入學習作曲理論。大學期間,韓龍創(chuàng)作的《相聚在愛里》被全國高校選為當年“5·25 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節(jié)” 主題歌曲,成為當?shù)刂髁髅襟w刊播的主打歌曲。2008 年,汶川地震,舉國哀痛,韓龍夜不能寐,潛心創(chuàng)作了賑災歌曲《愛是我們的傳奇》,撫慰在災難中遭受創(chuàng)傷的心靈,并將歌曲義賣所得善款全數(shù)捐給災區(qū)。

大學畢業(yè)之后,韓龍開辦了一家藝術培訓中心。2014新年前夕,韓龍參加了安慶市首屆創(chuàng)業(yè)大賽,在數(shù)千名選手中脫穎而出,斬獲首屆創(chuàng)業(yè)大賽“二等獎”,并榮獲安慶市“優(yōu)秀青年創(chuàng)業(yè)帶頭人”稱號。他所創(chuàng)立的藝術中心,先后有200余名熱愛音樂的貧困生在此接受免費培訓,事跡被解放軍報、人民前線報、東海民兵等媒體報道。創(chuàng)業(yè)期間的知識儲備和工作激情,為韓龍后來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__,扎根教育

經歷過從軍和創(chuàng)業(yè)的韓龍,并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和教育情懷。

2016年,韓龍在網(wǎng)上看到了一則招聘消息:招聘鄉(xiāng)村學校合唱團志愿者教師,義務為一個偏遠鄉(xiāng)村學校的孩子教授音樂合唱技巧。韓龍立即申請并獲準。

在半年義務教學工作中,農村孩子樸實的模樣和渴望音樂的眼神深深打動了韓龍。當年,他順利通過安徽省教師編制統(tǒng)考,成為這所學校的一名正式教師。工作期間,韓龍不僅教授音樂,還當上了學校的少先隊輔導員。每逢清明節(jié),組織少先隊到烈士陵園掃墓,將音樂教學與國防教育結合,組織了國防教育演講比賽、紅色歌曲演唱比賽等活動。此外,韓龍還成立了鄉(xiāng)村學?!芭訃熳o衛(wèi)隊”,每周一進行隆重的升國旗儀式。同時,韓龍以國防教育為主題,在當年的優(yōu)質課大賽中斬獲全區(qū)音樂優(yōu)質課大賽 “一等獎”。

投身邊陲,援疆育人

2018年初,韓龍響應援疆號召,毅然報名,踏上了援疆支教之路,走進了中國西北大漠邊陲的一所學?!陆吞锲ど娇h高級中學。

茫茫戈壁,一望無際。韓龍在忍受孤獨的同時,也在克服接二連三的不適應。但軍人出身的韓龍不怕苦,很快,他和援疆教師朱飛共同譜寫出皮山縣高級中學校歌《綻放》,圓了全體師生多年的校歌之夢。如果說《綻放》為皮山學子打開了音樂之門,那么韓龍創(chuàng)作的第二首民族團結之歌《石榴紅》,則把皮山學子帶到了全國大舞臺——全國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

2019年4月12日,韓龍與兩名新疆籍老師帶領40名皮山高中學子,跨越6000多公里到達蘇州。4月17日晚,40名來自戈壁大漠的學子們伴著手鼓和都塔爾,在金雞湖國際音樂廳驚艷亮相,一舉斬獲全國展演“二等獎”的佳績,韓龍也榮獲“全國優(yōu)秀指導教師”榮譽。

在援疆的一年中,韓龍與皮山高中師生結下了深厚友誼。這方水土也滋養(yǎng)著他,先后為安徽省援疆指揮部和戰(zhàn)斗在一線的公安干警創(chuàng)作了《自豪的援疆人》和《使命》等作品。他還在擔任學校團委副書記和音樂教研組長期間,培養(yǎng)了一批優(yōu)秀的音樂人才,為當?shù)亟逃聵I(yè)的發(fā)展注入了新鮮血液和青春活力。

情滿西藏,頌歌時代

2019年7月,結束援疆工作后,韓龍回到了家鄉(xiāng),與久別的家人團圓。當年8月,韓龍得知教育部正在征集援藏教師,沒有絲毫猶豫,他又報名了。經過組織審核,很快得到了批準。2019年8月26日,安徽教育組團式援藏工作組46名教師奔赴西藏,韓龍再次告別故鄉(xiāng)和親人,懷揣著夢想和使命踏上了新征程。

在西藏山南完全中學的三年時間,韓龍憑借出色的工作能力讓這所學校的音樂教育邁上了新臺階。在2022年西藏藝術統(tǒng)考中,該校15名藝考生全部達到本科線,學生德吉倉決總分位居山南市第一名,創(chuàng)造了山南市音樂高考的歷史,為祖國培養(yǎng)輸送了一批優(yōu)秀的少數(shù)民族音樂人才。

韓龍始終記得電視劇《士兵突擊》中駐守五班的老馬班長說過一句話:“人活著就是做有意義的事情,做有意義的事情就是好好活著?!表n龍一直在努力做著有意義的事。

2019年12月18日,韓龍帶領的6人小組驅車前往海拔4510米的浪卡子縣張達鄉(xiāng)小學,開展幫扶活動,為143名小學生和13名教師送去了他在內地籌集的1000件新棉衣和4500元善款。2020年8月,韓龍再次籌備幫扶活動,這次幫扶的對象是海拔4460米的措美縣谷堆鄉(xiāng)小學,他為該校69名小學生、30名幼兒園學生以及14名小學教師、5名幼兒園教師送去價值5萬元的物資,其中包括新衣服、學習用品、護手霜、面霜、營養(yǎng)品等……

韓龍還別出心裁地將安徽的黃梅戲文化帶入受援學校,并建立黃梅戲社團。韓龍與受援學校達成黃梅戲教學合作意向,合作開展“愛我中華傳承黃梅”的項目,使黃梅戲正式進入課堂。他協(xié)調各方資源,捐助黃梅戲教材1000余本、黃梅戲服1000余件,在學校設立黃梅戲練功房和排練廳。與此同時,他還在學校建立三個校級援藏教師工作室,分別為“合唱表演工作室”、“音樂制作工作室”、“鋼琴愛好者工作室”,創(chuàng)辦了黃梅戲社團、舞蹈社團、禮儀社團、話劇社團四大社團,為西藏地區(qū)培養(yǎng)了一批藝術人才的種子。

除了完成教學教研任務,韓龍還在空閑時間深入西藏多個地方采風,創(chuàng)作了西藏脫貧攻堅歌曲《幸福吉祥》。2020年,這首歌成功入選西藏自治區(qū)電視臺春晚和山南市藏晚,并榮獲安徽省總工會年度歌曲評比“金曲獎”。同時,此作品編成的 “合唱作品”于2022年3月代表西藏自治區(qū)教育廳上報教育部,入圍“全國第七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合唱表演類作品評選。

援藏三年中,韓龍不僅在教育教學上取得了成功,還創(chuàng)作了多首優(yōu)秀音樂作品。其家庭因在促進民族團結中做出了積極貢獻,榮獲2022年度安徽省“最美家庭”稱號。

優(yōu)秀鄉(xiāng)村教師評選事跡材料篇6

康云,復旦大學藥學院天然藥物學系教師。本科畢業(yè)于四川大學生物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研究所研究生,導師是我國著名植物分類學家王文采院士、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訪問學者(2010-2011)。主要研究方向為植物分類學,對豆科黃耆屬和防己科千金藤屬植物的分類和系統(tǒng)發(fā)育有著深入的研究。主持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撐項目。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fā)表研究論文12篇,其中SCI論文6篇,參與出版兩部專著,發(fā)明專利一項。

主講《藥用植物學》、《藥膳與中國飲食文化》等課程。擔任復旦上醫(yī)公眾號二十四節(jié)氣科普文化系列文章的撰寫者、藥學院法莫西講師團藥膳組的指導老師、云南省大理州永平縣“鄉(xiāng)村振興”專家顧問團,成員(醫(yī)藥產業(yè)),復旦大學醫(yī)學科普青年聯(lián)盟理事等。

候選人專業(yè)基礎知識扎實,刻苦鉆研,善于將學科進展、專業(yè)知識和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授課風格風趣幽默,對待學生耐心細致、認真負責,深受師生好評。

康云老師主講的藥學院專業(yè)課《藥用植物學》于2017年被評為復旦大學精品課程,于2019年入選藥學院本科教學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通識選修課《藥膳與中國飲食文化》則被評為“復旦本科生最難選上的課程之一”。課堂之外,康云老師通過擔任書院導師、參與實踐活動等方式,積極與學生保持良好的互動,以自己的學識和作風潛移默化的感染學生,引導學生熱愛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增強文化自信,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為強國奮斗。他積極參與科普活動,撰寫了復旦上醫(yī)公眾號的二十四節(jié)氣科普文化系列文章,相關作品獲復旦大學2020年度“望道新傳媒獎”優(yōu)秀網(wǎng)絡文化作品評選優(yōu)秀新媒體作品類二等獎。作為藥學院法莫西學生講師團藥膳養(yǎng)生組的指導老師,其指導的多位同學被評為講師團優(yōu)秀講師。

受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王文采先生的影響,康云老師說,真正成為一名教師的時候,才深刻體會到“老師”,一詞背后的責任,才深刻理解了“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的意義。教師,是康云老師最在意的身份之一。

01知識百草園的播種者

藥學院本科生專業(yè)基礎課《藥用植物學》包含多個學科的內容,為了講好這門課,康云老師長時間積累和沉淀,學習了中醫(yī)學、中藥學和《傷寒雜病論》等,將中醫(yī)藥的知識與植物形態(tài)學、植物生理學和植物生態(tài)學的知識融會貫通,使《藥用植物學》課程具有鮮明的特色。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一直貫穿著康老師的教學生涯:課上有爭議的問題,他會引導同學查閱資料解決,課下發(fā)郵件跟進,讓同學非常感動,同學下課問沒搞懂的問題,他也在黑板上寫寫畫畫仔細講解,就算花很長時間,仍然非常耐心、客氣。河西學院的魏慶華教授評價到,“幾十人的大教室,沒有人開電腦、玩手機,同學們自發(fā)地為老師送上掌聲,這兩點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植物學的知識,僅僅靠老師的講解是不夠的。為了方便同學們通過植物的發(fā)育過程理解相關術語,康云老師自己寫腳本,聯(lián)系動畫制作公司制作了花和果實的發(fā)育等視頻,為課程教學積累生動的素材。2017年,《藥用植物學》被評為復旦大學精品課程,這門課的課程思政建設也于2019年入選藥學院本科教學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目前課程團隊正準備建設線上線下混合式在線課程。

除此之外,康云老師主講通識選修課《藥膳與中國飲食文化》已有十余年,他風趣幽默的授課風格,也將這門課打造成了“外行友好型”課程,越來越多的同學走入了這門課程。即使偶有涉及藥理和中醫(yī)理論的深奧之處,也能讓不同學科背景、不同學習基礎的同學們耐下性子、沉浸其間。他還熱心帶教非藥學專業(yè)學生的課外實踐,擔任“虞山本草行”項目的帶隊老師,激發(fā)了同學們對中醫(yī)藥的興趣和對自然生活的熱愛??翟评蠋熤v到,“希望讓我們的傳統(tǒng)醫(yī)學能夠影響更多的人,能夠讓傳統(tǒng)醫(yī)學為我們中國的老百姓做更多的事情,至少支持的人更多一點?!?/p>

02活動百草園的呵護者

課堂教學是有限的,課外活動、微信、電子郵件等能擴展師生的接觸,產生更多的互動和反饋??翟评蠋煼e極參與各類學生活動,帶領各個專業(yè)同學參加野外采藥實踐,支持藥學院知識實驗技能大賽。在活動中寓教于樂,受到各方好評,已多年被評為同學們心目中的好老師。

康云老師還積極參與科普活動,撰寫了復旦上醫(yī)公眾號的二十四節(jié)氣科普文化系列文章和十二時辰養(yǎng)生科普文章,根據(jù)節(jié)氣變化宣傳養(yǎng)生文化,和上海醫(yī)學院宣傳部門的老師一起,通過發(fā)行明信片等方式進一步推廣,增強宣傳力度,讓更多人受益。“節(jié)氣的含義在網(wǎng)絡上都有,但我們要講出自己的心得。”康云老師很看重這一點,“因為這不僅代表我個人,也代表著復旦上醫(yī)教師的水準?!北局鴮φ麄€團隊的責任心,他將嚴謹?shù)膽B(tài)度持之以恒,并且把一整年的節(jié)氣都以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讀者們紛紛留言期待接下來的推送更新,這份沉甸甸的期待鼓勵著康云筆耕不輟。相關作品獲復旦大學2020年度“望道新傳媒獎”優(yōu)秀網(wǎng)絡文化作品評選優(yōu)秀新媒體作品類二等獎。

藥學院于2020年12月成立了法莫西學生講師團,他受邀擔任藥膳養(yǎng)生組的指導老師,利用晚上或者周末的空余時間,為入選講師團的同學進行理論和實踐培訓。2021年,藥膳養(yǎng)生組的同學多次進入社區(qū)、楓林后勤以及藥學院多個黨支部,進行藥膳和養(yǎng)生宣講,康老師指導的多位同學被評為“優(yōu)秀講師”。

03精神百草園的傳播者

講授知識是課堂的基本任務,更應充分發(fā)揮專業(yè)課程的育人功能。王文采先生用他特有的謙遜、坦誠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的成長,康云老師謙虛說道,“距離王先生我差得很遠,但我一直在朝這個方向努力,以無愧教師這個身份?!贝送?,他參加了復旦大學醫(yī)學院課程思政專題培訓班,充分利用課程自身豐富的育人元素,如含藥用植物的古詩詞,以及張仲景,李時珍等醫(yī)藥學家的故事,以達到潛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康云老師認為,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要真正做到為人師表,就必須切實提高自身修養(yǎng),要鉆研所教學科和相關學科的專業(yè)業(yè)務,同時還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為教師的任何一個舉動,都有可能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當一名稱職的教師,既是對自己和學生負責,更是對學院和學校、對國家和社會負責。在康云老師看來,即使中西醫(yī)的理論不盡相同,但治病救人的崇高理想是相通的。他甚至將這種信念融入到對國家治理的理解當中,“古人治理國家和治病的原理是很類似的。就像范仲淹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yī)?!睘閲?、為人民服務的信念成為一代又一代醫(yī)者心中更為崇高的快樂之源。也因此,每每談到家國情懷的內容,他都能底氣十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翟评蠋煹囊谎砸恍?,早已深深影響了百草園的各位“游客們”。

優(yōu)秀鄉(xiāng)村教師評選事跡材料篇7

日前,省教育廳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一把手工程”督查組組長呂文明在湖南交通工程學院督查指導反饋會上指出,該校董事長劉福生是一位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和濃郁教育情懷的教育實業(yè)家,辦學32年來孜孜不倦,辦學層次不斷提升,辦學水平不斷提高。校園里每一寸土地都有情懷、每一個時空都有思想。他熟悉校園里的一草一木,執(zhí)著堅守、夾著汗水,在32年的辦學歷程中彰顯得淋漓盡致。

呂文明對劉福生的評價既中肯又實在。劉福生出生在王船山故里、成長于夏明翰故鄉(xiāng)。這個南岳山腳的農村伢子,從小受王船山哲學思想的熏陶,夏明翰慷慨就義的激勵,中學畢業(yè)后毅然報名參軍,保家衛(wèi)國;復員后報效家鄉(xiāng),舉辦教育。

劉福生辦的教育,被業(yè)界稱為平民教育。他在同行眼中,是平民董事長。他不忘教育初心,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他不忘應用型辦學定位,全面培養(yǎng)經濟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他不忘交通行業(yè)特色,探索形成了“四融三導兩突出”的交通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一路艱辛、一路奮斗、一路凱歌,也一路行、一路成、一路奔。

牢記教育使命, 一路艱辛,一路行

從1991年創(chuàng)辦衡陽市中南技工學校至今,劉福生已為教育事業(yè)奮斗了整整32年。這32年,辦學層次不斷提升,教育質量不斷提高,歷經“中南培訓學?!?年大積累、“中南科技財經管理學校”8年大沉淀、“湖南科技經貿職業(yè)學院”10年大提升、“湖南交通工程學院”9年大發(fā)展,學校教育事業(yè)碩果滿枝,可歌可頌?!俺缘每?、耐得煩、霸得蠻”,流淌著湖湘文化血脈的劉福生,用自己的行動為雁城的教育注入新的生命力。

這32年,他將一個小規(guī)模的租賃式技校發(fā)展到今天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成為湘南地區(qū)民辦高校的一面旗幟;這32年,他帶動一方經濟,造福一方百姓,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做出了突出貢獻;這32年,他以應用型教育為特色,創(chuàng)下畢業(yè)生“人人可就業(yè),個個就好業(yè)”的優(yōu)異成績,為社會輸送了各類專業(yè)人才8萬多人,改變了數(shù)萬個家庭的命運。

劉福生,一個平民教育家,辦好教育為平民。辦學32年來,他堅持走“平民教育”的辦學之路,把招生的重點向老少邊窮地區(qū)的寒門學子傾斜,按低于國家標準收取學費,減輕了學生的家庭經濟負擔,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32年來,他始終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連續(xù)32年為困難生發(fā)放棉衣棉被,獎學金、助學金、墊付醫(yī)藥費及下調和減免的學費累計在6000萬元以上,在教育扶貧的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32年來,在國家沒有一分錢投入的前提下,他上繳國家各種規(guī)費8000多萬元,為社會提供了上千人的就業(yè)與再就業(yè)崗位。

學生見了劉福生,都會叫一聲“老師好”。他卻調侃地與老師們說,我一個老農民的打扮,學生怎么不喊我農民伯伯好。是的,劉福生現(xiàn)已是擁有數(shù)所大中專院校幾萬學生的中盛教育集團董事長,但他仍保持著農民的本色。早起晚歸,他奔波于衡陽和湘陰幾個校區(qū),一天工作14小時以上;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他常年在流動辦公室中解決師生困難;惜才如命, 他跑東走西,登門求才、高薪攬才,建立專家隊伍,加強師資建設。這32年,他一路走來,歷艱辛而收獲,故事既多且無不以情動人。

牢記應用定位,一路奮斗,一路成

篤行樓墻面“堅守應用型辦學定位,聚焦內涵建設與特色發(fā)展,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30個大字特別醒目。劉福生秉承“家長送我一個學生,我還社會一個人才”的辦學理念,得到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廣泛贊譽。

他牢記地方性、應用型辦學宗旨,聚焦人才培養(yǎng)質量和服務地方經濟。從租房辦學到擁有劈波斬浪的航母辦公大樓、如龍蟄伏的實訓中心、雄偉壯觀的萬人教學大樓、萬人體育館,辦學條件不斷改善;從非學歷的培訓教育到百家校企聯(lián)盟,搭建應用型人才就業(yè)的多功能產教一體化平臺,辦學質量不斷提高;從名不見經卷,無緣省賽的邊遠學校到站在國賽臺上與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985”“雙一流”實力高校角逐,并斬獲國賽金獎、一等獎,辦學聲譽不斷提升。這些閃耀的光環(huán)后面是劉福生不被人知的艱辛與執(zhí)著。

劉福生說,學校是幾十年艱苦創(chuàng)業(yè)走來,但再苦也不能苦學生,只要是教育教學需要,花多少都在所不惜。他睡土沙發(fā)、穿土布衣,卻東借西湊,千方百計籌集資金,購買一大批先進的實驗設備和應用軟件,建設校內汽車檢測與維修、電工電子等國家級實訓基地。他放下架子、撲下身子,參與訪企拓崗,與特變電工、燕京啤酒、藍思科技、華菱衡鋼等109家知名企業(yè)建立了緊密的產教融合合作關系和校外實習、實訓基地,聘請企業(yè)專家參與學校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制訂和任教。他高度重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免租金、免水電,騰出32個門面成立創(chuàng)業(yè)一條街,為學生就業(y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提供服務。建設省級校企合作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基地6個,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中心6個,獲批省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孵化示范基地立項建設。

劉福生高度重視學科競賽對人才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出臺鼓勵政策給予相關部門和人員予以重獎。2020至2022年三屆本科畢業(yè)生初次就業(yè)率分別為83.38%、91.13%、86.06%,均高于全省本科高校平均水平,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證通過率分別為99.14%、100%、98.20%,均高于全省和全國平均通過率。2020至2022年,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項目58項、省級117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xié)同育人項目40項。近3年,組織大學生參與各級學科競賽3.56萬余人次,獲全國性競賽獎項68項,其中一等獎14項;獲省級競賽獎項419項,其中一等獎74項。成為全省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學科競賽中最大亮點。

劉福生審時度勢,抓住軍隊改革的大好機遇,高薪高待遇引進國防科技大學100余名退役博士教授等高科技人才,并于2017年8月成立集產、教、研為一體的高科技研究院,被認定為湖南省首批新型研發(fā)機構和專業(yè)智庫機構。以科學研究為抓手,促進科教互動融合育人常態(tài)化,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

自信自強、守正創(chuàng)新,踔厲奮發(fā)、勇毅前行。歲月感動三十年, 砥礪耕耘的風雨歷程,求索進取的輝煌足跡。劉福生陪伴他的教育事業(yè),在深耕細作上出成果,在真抓實干上見成效,在做實干成上爭提升,成就既多且無不以新感人。

牢記交通特色,一路凱歌,一路奔

交通是戰(zhàn)略性、先導性、基礎性、服務性工程,是構建新發(fā)展格局的重要戰(zhàn)略支撐。劉福生具有超強的政治敏銳性,在2014年升本時,及時將辦學特色由經貿轉向交通,并將校名更為湖南交通工程學院。他三顧中南大學、四下林科大、五去長沙理工,聘請交通專業(yè)人才。在他孜孜不倦求賢若渴的感動下,中南大學原副校長、博導、二級教授陳治亞,中南林科大原校長助理、博導、二級教授羅迎社,長沙理工大學原科研處長、博導、二級教授吳義虎等一大批交通人才云集于此,為培養(yǎng)高素質交通人才奠定了師資基礎。

圍繞交通行業(yè),他大手筆進行投入。學校投入近1億元資金建設鐵道工程與交通運輸實訓基地、軌道交通綜合模擬實訓基地、汽車檢測中心、工程實踐創(chuàng)新中心、高鐵客車和軌道站臺等,購買退役747波音飛機、“先鋒號”動車、“和諧號”機車等,為交通人才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了一流的實踐教學條件,無不彰顯出學校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和大道致遠的奮楫格局。

為優(yōu)化學科專業(yè)結構,他不惜人員、資金和設備的浪費和閑置,大范圍地進行洗牌,果斷且全面進行專業(yè)調整。按照核心專業(yè)、支撐專業(yè)、服務專業(yè)三個層次構建交通工程專業(yè)群,滿足行業(yè)人才培養(yǎng)需要。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年的大力建設,2020年交通工程專業(yè)獲批為省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2022年交通運輸工程獲批湖南省應用特色建設學科。

為深化與交通產業(yè)鏈的對接,他要求相關專業(yè)設置集中實踐環(huán)節(jié)“交通認知實習”,開設通識選修課“交通導論”“交通安全”等。學校與長沙地鐵、長沙高鐵南站、廣東地方鐵路、湖南永耒鐵路、瓦松鐵路、湖南省交警總隊等交通領域單位開展產學研合作,建設技術研發(fā)中心3個,促進學科專業(yè)鏈與交通產業(yè)鏈的對接。學校按照“新工科”建設思路,著力打造工程實踐創(chuàng)新中心,組建學生創(chuàng)新社團,踐行“以賽促學,以學促做,以做踐學”。

為建立服務于交道行業(yè)的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體系,他從政策制訂到資源配置均給予優(yōu)先。智庫引進高層次人才125人,智庫成員先后承擔過國家973、863、載人航天、深空探測工程、北斗導航衛(wèi)星、天河/銀河巨型計算機、國防科研等國家重大專項研究。近年來,學校承擔“湖南省高速公路交通警察局執(zhí)行檔案管理系統(tǒng)”“湖南省公安交警一體化研判監(jiān)督平臺事故防控研判系統(tǒng)”“湖南省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資格人員管理系統(tǒng)”等社會服務項目30余項,成果應用效果良好。

三十年艱苦創(chuàng)業(yè),三十年創(chuàng)新發(fā)展,三十年無私奉獻。三十年是歷史節(jié)點,更是歷史的見證。劉福生和他創(chuàng)辦的湖南交通工程學院風雨兼程,在艱難中起步,在波折中邁進,在創(chuàng)新中跨越,堅韌不拔、不懈追求,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yǎng)質量得到社會普遍認可。學校先后獲教育部人才培養(yǎng)工作水平評估優(yōu)秀單位、湖南省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工作“一把手工程”優(yōu)秀單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園林式單位等榮譽稱號。他個人先后獲第三屆全國百名優(yōu)秀校長、2015“中國雙擁年度人物”提名獎,湖南省首屆“湖湘之子”、湖南省第二屆富民強省新聞人物、湖南省高校文明創(chuàng)建工作先進個人、湖南省教育系統(tǒng)優(yōu)秀共產黨員、湖南省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等多項榮譽。榮譽既多且無不以特服人。

劉福生,一個普通的名字,但他的事業(yè)卻并不普通;劉福生,一個農民的孩子,卻為鄉(xiāng)村農民脫貧致富付出了畢生的心血。劉福生,為學生成長成才的大先生,為地方經濟杰出貢獻的老先生,為雁城乃至湘南百姓造福的好先生。今年他已73歲高齡了,但他仍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嘔心瀝血、殫精竭慮。

奮云霄而振翮,厲德業(yè)以日新。民辦教育踐行者劉福生,正致力于將湖南交通工程學院,在建設地方性應用型高校培養(yǎng)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上闖出新路子,在立德樹人實現(xiàn)民辦高校價值中展現(xiàn)新作為, 在助力湖南“三高四新”戰(zhàn)略,推進衡陽“三強一化”建設中彰顯新?lián)敗?/p>

優(yōu)秀鄉(xiāng)村教師評選事跡材料篇8

最美鄉(xiāng)村教師徐云玲:三十六年堅守 只為讓學生走出大山

在泌陽縣馬谷田鎮(zhèn)的石婆婆山腳下有一個教學點,是政府為了讓偏遠山區(qū)的孩子都能就近入學設置的。這里地處深山、溪流交錯、交通不便,條件非常艱苦,但是有位老師在這里堅守長達36年。寒來暑往,教學點從茅草屋變成了石頭房又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教室,學生從十幾個到三十幾個再到最后三個直至沒有,她一直都堅守在三尺講臺。雖然歷經生活磨難,但她依然堅守在這里,用知識武裝孩子們的頭腦,用愛心溫暖孩子們的心靈,用言行實踐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她就是中國好人、河南省優(yōu)秀教師、河南省學雷鋒標兵、天中最美母親、泌陽好人、最美鄉(xiāng)村教師——徐云玲。

6月16日一大早,記者一行來到泌陽縣馬谷田鎮(zhèn)孫莊村委馬莊組。這里山高林密,路上雜草叢生,途中顛簸不斷,還有一條小溪橫亙在路上。這是徐云玲每天騎電車往返的必經之路。終于,我們見到了徐云玲,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頭頂上那一片白頭發(fā),一低頭,顯露無遺。

教學點:從茅草屋到石頭房再到寬敞明亮的教室

跟隨徐云玲的腳步,我們來到了泌陽縣馬谷田鎮(zhèn)孫莊村小學馬莊教學點,屋頂是石灰色的瓦片,土色的墻體大部分是石頭、只有少量的磚,沒有玻璃的兩個窗戶分布在木門的左右兩側,陽光透過窗戶上的木條灑落進教室,正如徐云玲本人,是照在這座大山深處孩子們身上的光。

1986年,高中畢業(yè)的徐云玲作為代課老師來到泌陽縣馬谷田鎮(zhèn)孫莊村小學馬莊教學點。“我原來在下河村教學,得知這里缺老師,我就來了?!毙煸屏峄貞浀溃拔覄倎淼臅r候,教學點是過去生產隊蓋的茅草屋,講臺是用土坯壘的,課桌也是,把土坯壘在兩邊當作桌腿,上面搭個板子就是一張簡易課桌,學生們坐小板凳上課?!?/p>

1993年,歷經多年風吹雨打的茅草屋成了危房,不僅無法遮風擋雨,連學生們的人身安全都成問題。為了給孩子們蓋個像樣的教室,徐云玲和丈夫孫榮合商量后,拿出了家里的全部積蓄3000元用于蓋房。那時,徐云玲一個月的工資才32元,這3000元是她7年的工資以及家里賣花生和玉米攢下來的錢。

雖然手握3000元的“巨款”,但是買完水泥、木材等材料,再請工人,剩下的錢只夠買少量的磚。無奈之下,徐云玲就和丈夫推著平板車上山搬運石頭,于是就有了這座墻體大部分是石頭、只有少量磚的石頭房。三個月后,新教室蓋好了,而徐云玲一家住的還是土坯房。

2012年,愛心企業(yè)得知徐云玲的感人事跡后,捐助16萬元建設了新校舍,有教室、圖書室、公廁等基礎設施,學生們有了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原來的教室光線暗,屋頂還漏雨,一到陰天下雨就上不成課,搬到這里之后就再也沒有這種問題了?!毙煸屏岣吲d地說。

36年來,徐云玲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影響,把教學點從最初的茅草屋變成了石頭房,再從石頭房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教室,傾盡全力為孩子們打造越來越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學生:從十幾個到三十幾個再到最后三個直至沒有

走進新校舍,院里收拾得很整潔,還種了一些花花草草點綴其中,這是孩子們的小操場。“這也是別人捐贈的,年紀小一點的學生很喜歡玩?!毙煸屏嶂钢豪锬莻€簡易版的滑滑梯說?;莺竺娴哪情g屋子是學生們上課的教室,黑板上還留著徐云玲的板書,娟秀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見。“學生越來越少,去年春季開學時還有兩三個,秋季徹底沒有了?!毙煸屏釓慕锹淅锬贸鲆呀浡淞嘶业陌咨谱?,上面印著“泌陽縣馬谷田鎮(zhèn)孫莊村小學馬莊教學點”的黑色字樣,她拿了個毛巾擦去上面的灰塵,說:“村里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在外面掙了錢就把孩子接出去了。這樣也好,我的初心就是想讓孩子們走出這座大山。”

徐云玲剛來到教學點時,這里有十幾個學生,她任教之前,有6位老師先后在這里教書,但因為條件艱苦,這幾位老師都沒待滿一個學期就離開了。徐云玲到這里后,學生最多的時候有30多個,她把學生分成四個年級,學前班、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主要教他們語文、數(shù)學、思想品德。課余時間,徐云玲還教孩子們唱歌,和他們一起做運動。在這里,徐云玲兼任校長和各科任課老師。

“先給三年級的學生上課,這個年級的課教完了給他們布置作業(yè),然后給二年級的學生上課,以此類推?!毙煸屏嵴f,“白天上課,晚上批改作業(yè),改不完的話就放在枕頭旁邊,早醒早改,晚醒晚改,反正不能耽誤第二天上課?!?/p>

在教學點上學的孩子,不僅要走很遠的山路,而且大多要蹚過兩條小河才能到達教學點,徐云玲就專門買了一口大鐵鍋,讓學生們在她家里吃午飯。夏秋季節(jié),雨水多,河段易漲水,學生們上下學途中容易遭遇危險,徐云玲就留他們在家過夜。哪個學生落了課或者跟不上學習進度,徐云玲就跋山涉水去他們家里補課。

由于學校沒有正規(guī)操場,用石灰粉畫的跑道一下雨就被沖得看不清了,徐云玲就趁著暑假挑著扁擔去山里挑石頭,挑來的石頭插在土里當作跑道,這樣既實用又省錢。從學校到河灘要走五六里的山路,徐云玲一天走三四個來回。徐云玲的丈夫孫榮合又去山里砍了一根木樁,做了一個手工版的籃球架。就這樣,夫妻倆給學生們建成了一個小有規(guī)模的操場,讓他們在這里上體育課。

從十幾個到三十幾個再到最后三個直至沒有,學生送走了一屆又一屆,從始至終只有徐云玲一個老師。

生活:教書育人擔使命 雖歷經磨難但初心不改

徐云玲的丈夫身體不好,先后患上腎炎、下肢靜脈曲張,農忙的時候只能干一些輕活。1999年,丈夫不幸又罹患了淋巴系統(tǒng)腫瘤,低燒不退,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家里家外的重擔徹底落在了徐云玲柔弱的肩上,除了教書、照顧家庭外,她還要做犁地、耙地、播種等農活?!扒靶┠昀鄣醚湎铝嗣?,所以一直帶著這個護腰帶,夏天再熱也不敢脫?!毙煸屏嵋贿呎碜o腰帶一邊說,“醫(yī)生說我腰椎滑脫,要保護好,否則很可能導致癱瘓?!?/p>

2005年,徐云玲的兒子孫振宇學習時,身旁的電源插座突然爆炸,三根手指頭被炸掉,落下了終身殘疾。正在上學的女兒孫亞男又確診為甲狀腺囊腫,需要住院做手術。兒女的病痛徹底壓垮了作為母親的徐云嶺。她想出去掙錢給自己的孩子治病。一位在外打工的朋友給徐云玲介紹了一份工作,在北京的幼兒園,月薪1000元,相當于她在馬莊教學點一年的收入。臨走之前,徐云玲找到附近的私立學校,想把正在教的學生轉到那里繼續(xù)上學,但當時還沒有村村通,私立學校的負責人嫌泥巴路難走,不愿意來接。孩子們上學的事情沒有著落,徐云玲心里特別難受,一直放心不下。那年正月二十,本來正月十六就該開學的孩子們找不到地方上學,一直在馬莊教學點徘徊??吹叫煸屏岷?,怯怯地喊了句:“老師好?!毙煸屏峥粗@些孩子們,就又把教室門打開,像往常一樣拿起了教鞭,從此再也沒有放下過。

“如果我放棄了,孩子們怎么辦呢?”徐云玲哽咽地說,“想了想還是決定把這些孩子們接著教下去,好讓他們走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除了家里的難事,學生的教育問題也讓徐云玲操碎了心。有些父母因為家里窮,不愿意花錢供小孩讀書,這讓身為老師的徐云玲心急如焚,她只能通過減免學雜費的方式讓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

因為徐云玲的堅守,這些年來,馬莊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沒有一個文盲。

徐云玲:繼續(xù)為教育事業(yè)奉獻 直到干不動為止

“去年秋季沒學生后,我又去馬谷田鎮(zhèn)小李莊村小李莊小學任教了?!毙煸屏嵴f,“我和學生們在一起待慣了,讓我在家里閑著我著急?!?/p>

早上7點,徐云玲準時離開家前往馬谷田鎮(zhèn)小李莊村小李莊小學,她教五個年級的《道德與法治》,中午在學校陪餐,下午五點放學,快六點到家,騎著電動車往返三十多里,這就是徐云玲的一天。

徐云玲有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大女兒和她一樣是老師,在泌陽縣馬谷田鎮(zhèn)中心學校教書。小女兒因父親長年身體不好學了護理專業(yè),現(xiàn)在信陽154醫(yī)院上班。由于母親徐云玲一直忙于教育事業(yè),早出晚歸,兒子和小女兒就把父親孫榮合接到信陽照顧。

徐云玲獲得過很多榮譽,天中最美母親、河南省學雷鋒標兵、泌陽好人、最美鄉(xiāng)村教師……但最令她驕傲的是所教學科榮獲第一名那一張張泛黃的獎狀。

“既然選擇了老師這個職業(yè),就要教好?!毙煸屏嵴f,“我最大的收獲就是把這里的孩子都送出去了,他們有的學習很好,考上了大學、研究生甚至博士,有的雖然學習不好,但通過學習知識讓他們認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這同樣很有意義。”

采訪徐云玲的時候,旁邊站著在外面乘涼的兩位村民,分別是孫成立和王金軍,經詢問,他們竟都是徐云玲的學生。孫成立笑著說:“我腦子笨,徐老師為了教會我,把書本子都戳爛了?!蓖踅疖娨贿吚约痕橎菍W步的孩子,一邊說:“徐老師讓我們認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等我的孩子長大了,我一定要讓他好好讀書。”

這里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即使是在現(xiàn)在這個信息化已經相當普及的時代,這里的信號依然不好,時有時無,是徐云玲給這里的孩子架起了一座通往外面世界的橋。

“我最開心的是黨和國家沒有忘記我,讓我從一名代課老師轉正了,現(xiàn)在是國家的正式教師,我很驕傲?!毙煸屏嵝χf,“還有就是2012年受邀去北戴河休假,這是多么高的政治榮譽啊?!?012年,受中組部邀請,徐云玲作為河南省唯一代表前往北戴河參加暑期專家休假活動?!拔抑皇莻€小人物,做的事也是身為老師的本分,沒想到能收獲這么多?!毙煸屏嶂t遜而真誠。

今年,已經58歲的徐云玲依然堅守在教育崗位上,繼續(xù)為自己熱愛的教育事業(yè)奉獻著,力所能及地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13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