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關于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李振聲事跡材料范文
共和國勛章用于表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國家保衛(wèi)中做出杰出貢獻的人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李振聲事跡,僅供參考。
2024年關于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李振聲事跡材料范文(精選篇1)
除了在小麥遠緣雜交育種方面的突出貢獻,李振聲院士還創(chuàng)建了藍粒單體小麥和染色體工程育種新系統(tǒng)。這一創(chuàng)新系統(tǒng)為小麥育種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進一步提高了育種效率和精準度。他通過這一系統(tǒng),成功地培育出了更多適應不同環(huán)境和需求的小麥品種,為我國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在關注小麥育種的同時,李振聲院士也深刻認識到土壤肥力對于小麥生長和產量的重要性。他積極開展對小麥磷、氮營養(yǎng)高效利用的研究,開辟了小麥營養(yǎng)高效利用的育種新方向。通過選育具有高效吸收和利用磷、氮元素的小麥品種,不僅減少了化肥的使用量,降低了農業(yè)生產成本,還減少了對環(huán)境的污染,實現了農業(yè)生產的綠色發(fā)展。這一研究成果充分體現了他對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深刻洞察和前瞻性思考,符合共和國勛章評選中對推動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要求。
李振聲院士的貢獻不僅局限于科研領域。他還積極組織實施農業(yè)科技“黃淮海戰(zhàn)役”,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推動了黃淮海地區(qū)農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在這場戰(zhàn)役中,他帶領科研團隊深入基層,與農民緊密合作,將先進的農業(yè)技術和管理經驗傳授給農民,提高了農民的科學種田水平。
2024年關于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李振聲事跡材料范文(精選篇2)
李振聲1931年出生在山東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小時候遇到連續(xù)大旱,村里人把樹皮都吃光了。因為饑餓,他父親患上嚴重的胃病,在他13歲時撒手人寰。這讓李振聲深知糧食的珍貴。
1948年,完成高中二年級學業(yè)的李振聲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決定輟學到濟南尋找工作。那時,山東農學院一則招生啟事中的“免費食宿”吸引了他的注意,他試考成功,從此走上小麥育種的道路。
1951年,李振聲畢業(yè)后被分配到位于北京的中國科學院遺傳選種實驗館,從事牧草栽培工作。1956年,響應國家支援大西北的號召,他被調往位于陜西楊凌的中國科學院西北農業(yè)生物研究所工作。
“新中國讓我有飯吃,又能上大學,這是我過去從不敢想的事情?!崩钫衤暯邮堋吨袊茖W報》采訪時曾說,“國家培養(yǎng)了我,我應該向國家作出回報。”
2024年關于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李振聲事跡材料范文(精選篇3)
李振聲,1931年出生于山東省高密縣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盡管家境貧寒,李振聲從小便展現出了對學習的濃厚興趣。他看到鄉(xiāng)親們因為糧食短缺而遭受饑餓之苦,立志要通過科學研究,改良作物品種,幫助人們擺脫饑餓。正是這種質樸的愿望,成為了他日后致力于農業(yè)科研的原動力。
1948年,李振聲考入了山東農學院農學系,開始了他的農業(yè)科學學習之路。在大學期間,李振聲對植物遺傳學和育種學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他深知,只有通過科學研究,才能找到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的有效途徑。這一段學習經歷,為他日后的科研生涯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李振聲大學畢業(yè)后,選擇留在母校任教,并繼續(xù)從事小麥育種的研究工作。在上世紀50年代,正值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對糧食生產的需求極為迫切。李振聲積極投身于小麥育種工作,深入田間地頭,開展了大量的試驗與研究。他的科研工作,逐漸從基礎理論研究轉向了小麥品種的改良與推廣。
為了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李振聲于1956年前往蘇聯莫斯科列寧農業(yè)科學院留學。在那里,他系統(tǒng)學習了現代遺傳學和育種學的理論與方法,并參與了多個育種項目的研究。這段留學經歷不僅拓寬了他的學術視野,還為他日后在小麥育種領域的創(chuàng)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24年關于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李振聲事跡材料范文(精選篇4)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維護經濟社會穩(wěn)定的基礎。李振聲一輩子都在為中國老百姓的“吃糧”問題奔忙。在他工作的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fā)育生物學研究所(以下簡稱遺傳發(fā)育所),大家親切地稱他“老李”院士。
“老李”是麥田里的躬耕者,做事情不怕苦、不畏難,曾31年堅守陜西,培育出抗病、高產的遠緣雜交小麥。出身農民家庭的他胸有丘壑,先后提出農業(yè)科技“黃淮海戰(zhàn)役”“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等大型農業(yè)攻關項目,使我國糧食大幅增產。他為國家糧食安全發(fā)揮了“科技脊梁”的重要作用。
“李老師很少考慮自己,一輩子都在操心國家的事,始終想著讓大家都有飯吃、都有好日子過?!彼牡茏蛹嫱履滤孛吩诮邮堋吨袊茖W報》采訪時說。
2024年關于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李振聲事跡材料范文(精選篇5)
科研的艱辛超出想象,為了尋找與小麥雜交結實率高的材料,李振聲團隊先后嘗試了12種牧草。最終,長穂偃麥草脫穎而出。盡管如此,李振聲和同事們先后克服了雜交不親和、雜種不育和后代“瘋狂分離”等三個遠緣雜交難題,并做了大量的細胞遺傳學研究。
在小麥的育種改良工作中,人工選擇是奠定在自然選擇的基礎上的。1964年6月14日,在經歷了連續(xù)40天陰雨之后,天氣突然暴晴。實驗田里的1000多份雜種幾乎全部青干了,只有一個仍保持著金黃顏色,李振聲帶領課題組緊緊抓住這份難得的材料,經過兩次雜交,終于育成優(yōu)良小麥新品種——“小偃6號”。1979年,“小偃6號”開始參加區(qū)域試驗和大面積示范推廣,當時陜西農村流傳著“要吃面,種小偃”的說法。“小偃6號” 開創(chuàng)了小麥遠緣雜交品種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的先例,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作為陜西省小麥骨干品種長達16年以上,當時成為我國推廣時間最長的自育小麥品種?!靶≠?號”成為我國小麥育種的重要骨干親本,其衍生品種達79個,累計推廣3億多畝,增產小麥超過150億斤。
不言而喻,“小偃6號”的成功證明遠緣雜交對小麥遺傳改良的重要性,但遠緣雜交難度大、耗時長、別人很難重復。為了縮短育種時間,李振聲另辟蹊徑,用遠緣雜交獲得的“小偃藍粒”育成了以種子藍色為遺傳標記的藍粒單體小麥和自花結實的缺體小麥系統(tǒng),并建立了快速選育小麥異代換系的新方法——缺體回交法,為小麥染色體工程育種開辟了一條新路。這項原創(chuàng)性成果為他贏得了廣泛的國際聲譽。美國遺傳學會主席西爾斯等知名專家提議將1986年的“第一屆國際植物染色體工程學術會議”地點定在西安,為的就是到李振聲的試驗田里見識一下他的成果。
2024年關于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李振聲事跡材料范文(精選篇6)
李振聲一生追求的夢想和袁隆平一樣,也是為了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而他之所以有這個夢想,同樣與饑餓有關。
1931年,李振聲出生在山東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11歲那年,當地遇到連續(xù)大旱,村里人把樹皮都吃光了。因為饑餓,他的父親也患上嚴重的胃病。
當時,年幼的李振聲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便是去中藥店為父親拎回一包藥來。不幸的是,父親饑餓的眼睛注視著他長到13歲,便永遠離他而去。父親留給李振聲最后的也是唯一的記憶,便是那雙饑餓的眼睛!
饑餓伴著李振聲漸漸長大。在饑餓的煎熬中,李振聲堅持選擇了讀書。李振聲的家中,掛有兩副對聯,一副是:“知足者常樂,能人者自安”。另一副是:“聚錢財莫如為善,振家聲還是讀書”。這是父親的家訓,也是父親的遺言。所以靠著哥哥在濟南一家店鋪當伙計和親戚的幫助,天資聰穎、勤奮好學的李振聲一直堅持讀到高二。
然而父親去世后,母親一人拉扯著他兄妹四人,日子過得十分酸苦。最讓李振聲難堪的,也最傷李振聲自尊的,是每個學期開學前他都要去向別人借錢,有時在人家門口站了半小時,也邁不進門檻。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李振聲只好輟學,只身來到省城濟南尋找工作。一日,他在街頭閑逛,忽見山東農學院門口貼有一張招生廣告,其中有一條分明寫著:“免費食宿”!這讓李振聲非常驚訝,難以置信:既可上學,還有飯吃,天下還有這等好事?但他決定試一試。
沒想到這一試,竟“試”成了全村第一個大學生!于是跨進山東農學院大門的第一天,他便立下誓愿:畢業(yè)后我一定要多種糧食,讓每個農民都有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