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勛章獲獎人李振聲院士事跡
共和國勛章獲獎人李振聲院士事跡是什么樣的呢?李振聲院士事跡大家了解多少?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4共和國勛章獲獎人李振聲院士事跡5篇(精選),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共和國勛章獲獎人李振聲院士事跡精選篇1
我國著名小麥育種家莊巧生院士曾評價:“小偃6號”開創(chuàng)了我國小麥遠緣雜交品種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應用的先例。至今為止,在黃淮流域仍流傳著這樣一句民謠:“要吃面,種小偃”,這充分表達了農民對它的贊譽和喜愛。
1985年,“小偃6號”在我國10個省市推廣,年種植面積1000萬畝以上,作為陜西省小麥骨干品種長達16年之久,是當?shù)胤N植時間最長的自育小麥品種,這項在小麥育種領域的開創(chuàng)性工作獲得國家科技發(fā)明一等獎。小麥與長穗偃麥草雜交育種雖然成功了,但花費了24年之久,是常規(guī)育種的3倍,別人很難重復,必須尋找捷徑。李振聲將非整倍體小麥“中國春”單體系統(tǒng)的經驗,運用于小麥遠緣雜交,創(chuàng)建了藍粒小麥和染色體工程育種新系統(tǒng),將遠緣雜交育種過程縮短至3年,大幅提升了育種效率。
在從事小麥育種研究的同時,李振聲在農業(yè)宏觀研究方面也卓有成效,其研究成果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社會的廣泛關注。1987年6月,李振聲受命調回北京,擔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協(xié)助周光召院長管理生物局和農業(yè)項目管理辦公室工作。
當時,正值我國實行家庭承包經營,在促進我國糧食產量連續(xù)6年快速增長后,出現(xiàn)3年徘徊不前,而人口卻增加了4895萬人,國家正急于尋找糧食增產的突破口。
共和國勛章獲獎人李振聲院士事跡精選篇2
日復一日,深耕麥田,李振聲取得了多項斐然成就——1985年獲國家科技發(fā)明一等獎,1988年獲陳嘉庚農業(yè)科學獎,1995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進步獎,2005年獲首屆“中華農業(yè)英才獎”,到2006年度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14年,李振聲獲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種業(yè)十大功勛人物”榮譽。對于李振聲來說,雖然在農業(yè)領域已獲得多項卓著成果,成為受人景仰的業(yè)界前輩,但他卻始終樸素、謙和,保持著農民情懷。李振聲課題組的副研究員鄭琪曾說:“李先生養(yǎng)成了節(jié)儉的生活習慣,他總是覺得吃什么都可以,而且從不浪費。”
在李振聲家中,簡潔的客廳墻上掛著一個相框,其中寫的是他的自律格言“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這正是李振聲多年來在做學問和做人上所追求的境界。李振聲教導學生,不僅傳授前人的知識,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尊重前輩、團結同行、提攜后者,培養(yǎng)了一大批年輕的學術帶頭人和科技骨干。
李振聲一輩子與小麥結緣,最愛談的也是小麥。如今,李振聲已經90多歲高齡,依舊與小麥為伴。守望麥田,拯救麥田,他是帶領中華民族走出饑荒的領路人,也是帶領廣大勞動人民走向富足的民族脊梁。曾有記者問李振聲:“75歲之后,您給自己定的任務是什么?”他說:“要繼續(xù)著力培養(yǎng)青年一代,促進他們的工作有更大發(fā)展?!?/p>
共和國勛章獲獎人李振聲院士事跡精選篇3
1978年,李振聲帶領課題組“鏖戰(zhàn)”22年的成果——高產、抗病、優(yōu)質的小偃系列小麥新品種,在初步生產推廣應用中取得良好效 [38]。同年起,李振聲創(chuàng)立藍粒小麥與染色體工程育種新體系,大幅縮短遠緣雜交育種周期至3年,引領技術實用化新途徑。其成就促使1986年首屆國際植物染色體工程學會會議在西安召開,顯著提升我國小麥遺傳育種領域的國際地位。
1981年,李振聲通過品種審定到1985年獲得國家科技發(fā)明獎一等獎,累計推廣2400萬畝,開創(chuàng)小麥遠緣雜交育種大面積推廣的先例。
1983年到1987年間,李振聲兼任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與陜西省科學院院長。
1986年,李振聲作為地方組織委員會主席,主持在西安召開的“首屆國際植物染色體工程學術研討會”。
1987年,李振聲被調回北京,擔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同年,提出黃淮海中低產田治理的建議并在中國科學院率先組織實施 “農業(yè)黃淮海戰(zhàn)役”,為促進中國糧食增產發(fā)揮帶動作用。
1988年2月,李振聲在中國科學院與山東德州聯(lián)合舉辦的“科技生產對接會”做動員講話。會上,中國科學院展示了251項技術成果,與德州13縣市的600余名代表深入交流,有效激發(fā)了雙方科技與生產合作的熱情。
共和國勛章獲獎人李振聲院士事跡精選篇4
由于遠緣雜交育種耗費時間長達數(shù)十年,別人很難重復,于是,李振聲將染色體工程技術引入小麥育種領域,創(chuàng)建了藍粒單體小麥系統(tǒng)、自花結實缺體系統(tǒng)和缺體回交法,僅用3年半的時間就育成了新的小黑麥異代換系,為染色體工程育種開辟了一條新途徑。
這項原創(chuàng)性成果為李振聲贏得了廣泛的國際聲譽。美國遺傳學會主席西爾斯等知名專家提議將1986年的“第一屆國際植物染色體工程學術討論會”地點定在西安,為的就是到李振聲的試驗田里見識一下他的成果。
1985年,“小偃6號”榮獲國家發(fā)明一等獎,獲得2萬元獎金。李振聲提出課題組平均分配,每人1000元,剩下的一萬元感謝參與、幫助課題的有關人員,連后勤部門的人也包括在內。
李振聲的大事業(yè)不僅在小麥育種上,還體現(xiàn)在對國家農業(yè)安全的戰(zhàn)略規(guī)劃上。
20世紀80年代,我國糧食產量連續(xù)出現(xiàn)三年徘徊,而人口增加了5000多萬?!敖鉀Q好中國的糧食問題,只有到田里去,到群眾中去?!崩钫衤暸c中科院農業(yè)專家,通過翔實的實地調研,提出了黃淮海中低產田治理方案。此后,李振聲組織25個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員深入農村,打響了農業(yè)科技的“黃淮海戰(zhàn)役”。
共和國勛章獲獎人李振聲院士事跡精選篇5
李振聲一生追求的夢想和袁隆平一樣,也是為了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而他之所以有這個夢想,同樣與饑餓有關。
1931年,李振聲出生在山東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11歲那年,當?shù)赜龅竭B續(xù)大旱,村里人把樹皮都吃光了。因為饑餓,他的父親也患上嚴重的胃病。
當時,年幼的李振聲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便是去中藥店為父親拎回一包藥來。不幸的是,父親饑餓的眼睛注視著他長到13歲,便永遠離他而去。父親留給李振聲最后的也是唯一的記憶,便是那雙饑餓的眼睛!
饑餓伴著李振聲漸漸長大。在饑餓的煎熬中,李振聲堅持選擇了讀書。李振聲的家中,掛有兩副對聯(lián),一副是:“知足者常樂,能人者自安”。另一副是:“聚錢財莫如為善,振家聲還是讀書”。這是父親的家訓,也是父親的遺言。所以靠著哥哥在濟南一家店鋪當伙計和親戚的幫助,天資聰穎、勤奮好學的李振聲一直堅持讀到高二。
然而父親去世后,母親一人拉扯著他兄妹四人,日子過得十分酸苦。最讓李振聲難堪的,也最傷李振聲自尊的,是每個學期開學前他都要去向別人借錢,有時在人家門口站了半小時,也邁不進門檻。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李振聲只好輟學,只身來到省城濟南尋找工作。一日,他在街頭閑逛,忽見山東農學院門口貼有一張招生廣告,其中有一條分明寫著:“免費食宿”!這讓李振聲非常驚訝,難以置信:既可上學,還有飯吃,天下還有這等好事?但他決定試一試。
沒想到這一試,竟“試”成了全村第一個大學生!于是跨進山東農學院大門的第一天,他便立下誓愿:畢業(yè)后我一定要多種糧食,讓每個農民都有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