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愛國事跡700字
文天祥狀元及第,此后在仕途上幾經(jīng)沉浮,最終官至右丞相,封信國公。別的不說,光說他能高中狀元,便可以知道他的確是一個有實(shí)才之人。他一生沉淪,寫下無數(shù)詩句,留有《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文天祥愛國事跡,方便大家閱讀與鑒賞!
文天祥的愛國事跡篇1
文天祥是我國南宋時期的文學(xué)家、政治家。
公元1275年,元軍侵略南宋。元軍在元朝統(tǒng)帥伯顏的率領(lǐng)下,離南宋的都城臨安只有30里路。大兵壓境,南宋朝廷無計(jì)可施,決定求降。伯顏聲明,只有南宋的丞相才有資格與他談判。
這時,南宋朝廷的左右丞相都聞訊逃跑了,朝廷只好讓文天祥為右丞相,去和伯顏談判。
文天祥見了伯顏后,義正詞嚴(yán)地問:“貴國是要與我國交好呢,還是要滅掉我國?”
“我們不想滅掉宋國!”
“既然如此,請你們后撤百里,以表誠意,否則我們將以死相拼!”
伯顏感到文天祥像是向元朝下挑戰(zhàn)書的,就扣留了他,并讓其隨行人員回去傳話說,如果南宋不投降,元軍馬上就發(fā)起進(jìn)攻。
南宋朝廷在伯顏的威脅下,向元軍投降。文天祥得知真相后,痛哭流涕,仰天長嘆。
四年后,文天祥帶兵到廣東潮陽抗元,全軍覆沒,文天祥被俘。
元世祖很欽佩文天祥的忠心,把他軟禁在大都的“會同館”里,每天派人去輪番勸降,但都被文天祥罵走了。元世祖見勸降不成,就把他移送到兵馬司衙門,戴上腳鐐手銬囚禁起來。在獄中艱苦的環(huán)境下,文天祥寫下了千古傳誦的《正氣歌》,其中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過了幾年,元世祖決定親自勸降文天祥。
文天祥見了元世祖,不肯下跪。元世祖和顏悅色地勸說道:“你的忠心,我非常佩服。如果你能改變主意,做元朝的臣子,我仍舊讓你當(dāng)丞相,怎么樣?”
文天祥慷慨地說:“我是宋朝的宰相,怎么能再做元朝的臣子?如果這樣,我死了以后,哪還有臉去見地下的忠臣烈士?”
元世祖說:“你不愿做丞相,做個樞密使怎樣?”
文天祥看了看元世祖,斬釘截鐵地說:“我別無他求,只求一死!”
元世祖知道勸降已沒有希望,就下令把文天祥處死。
刑場上,文天祥面色從容。他對監(jiān)斬官說:“我的祖國在南方,我要面對南方而死!”說完,整整衣冠,朝南方拜了幾拜,仰天長嘆道,“我事已畢,心無悔矣!”
文天祥的愛國事跡篇2
今年寒假,我每天都沉浸在書的海洋里。書中每天都有不一樣的故事讓我享受,也有許許多多的人物令我感到敬佩。書讓我知道了怎樣做人、做事;知道了許多名人的'成長經(jīng)歷和他們的人生格訁;知道該怎樣孝順父母、對待朋友、尊重老師、報效祖國;知道了要知恩圖報,不可以做損人利己的事。
在書中,使我深受感動的是“留取膽心照汗青”這個故事。故事講的是南宋末年元朝軍隊(duì)大規(guī)模入侵,很多朝廷官員都望風(fēng)而逃,文天祥卻捐出全部家產(chǎn)作軍費(fèi)一直頑強(qiáng)抵抗?;实叟伤角熬€抗戰(zhàn),一度率領(lǐng)士兵收復(fù)了很多失地,但是由于其他官員貪生怕死,不肯幫助他,最后吃了敗仗,被元兵俘虜。
文天祥是有名的忠臣,元朝皇帝十分欣賞他,多次派人到牢中勸降,但是文天祥始終不肯背叛宋朝。為了表明決心,他還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膽心照汗青”這樣慷慨激昂的詩句。元朝皇帝得知后非常憤怒,下令將文天祥處死。最后,文天祥在大都(今北京)英勇就義。
文天祥寫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我國的千古名句。他的這種愛國精神和堅(jiān)強(qiáng)意志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cái)富。文天祥是中華民族的偉大英雄,他深深地活在了人們心中,被后人歌頌。文天祥對生命意義的理解是:生命并不是像古代君王所希望的那樣不老不死、與天同壽,而是以光輝的形象永遠(yuǎn)的活在人們的心里。
時代在變,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也在改變。但文天祥的經(jīng)典名句一直激勵著中華兒女。文天祥用自己的生命教會了我們做人要有志氣,不可以貪生怕死,也不可以唯唯諾諾,要忠實(shí)與自己的國家,不可以做賣國賊。
我也許不能像文天祥一樣氣壯山河,但我一定會努力學(xué)習(xí),掌握過硬的本領(lǐng),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文天祥的愛國事跡篇3
文天祥(1236—1283),男,吉州廬陵人,原名云孫,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民族英雄。選中貢士后,他以天祥為名,寶佑四年(1256)中狀元,歷任簽書寧海軍節(jié)度判官廳公事、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書左司郎官、湖南提刑、知贛州等職。從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正月至祥興元年(1278)期間,元軍不斷進(jìn)攻南宋,文天祥曾不幸被俘。期間,元軍多次勸其投降,企圖利用他的聲望來收服尚未收服的兩淮、江南、閩廣等地。但文天祥寧死不屈。后來,文天祥出逃后在宋積極率軍抗元,直至兵敗被俘。
在監(jiān)獄中,元多次派多人,包括:南宋左丞相留夢炎、元朝丞相孛羅、被俘的宋恭帝趙顯、以及文天祥的家人等前來勸降,都被他堅(jiān)定回絕。在監(jiān)獄中,英雄寫下了眾多不朽詩篇?!吨改虾箐洝返谌?、《正氣歌》等氣壯山河的名作都是在獄中寫出的。
元二十年(1283),文天祥因?qū)幩啦磺?,被處決。終年四十七歲。死后在他的身上發(fā)現(xiàn)一首詩:“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xué)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
看完故事,我為英雄的事跡深深感動,想想歷史上多少人甘為亡國奴,多少背叛祖國的走狗,多少漢奸狗腿子,如果象文天祥一樣,多一些對國家的忠心和堅(jiān)強(qiáng)氣概,多一些至仁至義的英雄品格。我們的國家也少一些磨難、我們的國家就會更加強(qiáng)大。
不要說“時勢造英雄”,每個時代,每個歷史時期都會需要這樣的忠心愛國人士。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從自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盡一個小學(xué)生的能力,熱愛我們的祖國吧。
文天祥的愛國事跡篇4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青春,在你眼中毫不迷茫,生命,在你心中微不足道。你深陷暗流涌動的深潭,用鮮紅的血唱向正義的歌。你經(jīng)歷九九八十一難,用行為闡明生死之義,喚醒社會良知。
你,曾經(jīng)是盛極一時的神童,二十歲即考取進(jìn)士,在集英殿答對論策,因?yàn)槟泔枬M詩書,在皇帝面前毫不膽怯,揮筆潑墨,洋洋灑灑,以“法天不息”為題議論策對,寫了一萬多字,沒有打草稿,一氣呵成,皇上親自選拔你為第一名,給予高官,你的前途,一度光明。
可好景不長,元朝對其虎視眈眈,當(dāng)元敵大舉壓進(jìn),社會時局晃蕩之時,在皇帝退縮,群臣畏縮之時,黑暗大地出現(xiàn)了一絲黎明的曙光,因?yàn)槟阏玖顺鰜?,毅然?dān)下了這救國救民的千金擔(dān)。
你是一個文臣,這是你第一次披上盔甲,覺得這雙金有些沉重,可能是這衣服太重了吧,你想,但這千斤重?fù)?dān)卻不能小看啊。
盡管你竭盡全力解救大宋,可大宋畢竟已是強(qiáng)弩之末,縱有千錘百煉,也無力回天了。
你被押送至忽必烈面前,忽必烈用盡好話卻得到你的一腔憤怒和倔強(qiáng)——“我是大宋子民,寧死不屈!”對你沒有辦法,元王惱羞成怒,將你下令斬首,在刑場上,你匍匐在地,朝南大拜八拜,那里,有你為之奮斗的國家、朝廷、妻妾、兒女。可這一切都煙消云散了吧?不!心底有個聲音,雖微小,卻有力: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留取丹心照汗青!隨著你做古的那一刻,你就成功了,你的名字千古流芳!
午后的陽光灑落在地板上,倒影出一個挺拔的身影。是你,文天祥,你在我心中,是永遠(yuǎn)的英雄。
文天祥的愛國事跡篇5
現(xiàn)代人認(rèn)識到文天祥此人,可能大部分人都來源于初中語文課本中那首《過零丁洋》,以及此詩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對于文天祥的認(rèn)識,大家可能都知道他是一位愛國大詩人,也知道他是一位民族英雄。但是這些頭銜都太過空洞,并不能真正讓人感覺到文天祥的偉大。
就好比古時人都推崇君子,但是真正的君子卻不是誰都能做到的。人們尊崇忠義,但是能真正的堅(jiān)持忠義到最后,甚至為其舍棄生命的又有幾人呢?
一時的豪氣沖天,一時的英雄主義,誰都有。就好比汪精衛(wèi)當(dāng)初還想過要刺殺攝政王,洪承疇被俘后,最開始也是堅(jiān)決不詳,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對自己國家的重臣,但是最后呢?汪精衛(wèi)建立汪偽政府,幫著日本人殘害中國人。洪承疇呢?最后成了皇太極最為重視的漢臣之一,調(diào)轉(zhuǎn)矛頭,將鋒利的刀劍對向了生養(yǎng)自己的土地,對準(zhǔn)了自己的骨肉同胞。
所以說一時的忠義不難,但是一生的忠義卻是極難的。被敵人所俘,無時無刻不在承受著敵人的誘惑。無論是武力威脅也好,還是高官厚祿的利誘也罷,擺在面前的刀槍和糖果,直刺心靈,腐蝕著心中堅(jiān)守的忠義。
文天祥難能可貴之處在哪里呢?元朝朝廷對其的招降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其時日以年來計(jì)算。面對的也不僅僅是刀槍威脅和高官厚祿的誘惑,同樣的也有來自妻子兒女的親情逼迫。
文天祥被俘之后,他的妻子兒女也早在他之前被俘虜。并且被押解入宮,成為一名宮女,受到嚴(yán)苛對待。
當(dāng)時元朝人讓他的女兒柳女寫了一封信給他,雖然不知道信的具體內(nèi)容為何,但大抵是希望他能與一家人團(tuán)聚的。文天祥如何回答的呢?他回信道:“收柳女信,痛割腸胃。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這里,于義當(dāng)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環(huán)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淚下哽咽哽咽?!?/p>
從文天祥的回信中我們可以看見他的糾結(jié),他對自己親人的愧疚,以及內(nèi)心的痛苦,但是在糾結(jié)了如此多之后,他仍然選擇了自己的大義。
一位自小生長富庶,過著衣食無憂,狀元及第,受人尊敬之人,一個文弱的書生,一個能放棄自己的富裕生活,而將自己的家財(cái)全部用來籌集抗元軍隊(duì)之人,如何不讓人敬仰?
文天祥在考慮了許久之后,仍然選擇了慨然赴死,只這點(diǎn)就強(qiáng)國汪精衛(wèi)和洪承疇許多。而在他被斬首之后,在他的衣帶中發(fā)現(xiàn)的遺言,更是讓后世人對這位舍生取義的英雄,刮目相看。他在自己的衣帶中留下筆墨:“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xué)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
他堅(jiān)持了自己的大義,所以問心無愧,所以慨然赴死。時人贊也!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