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心得
在一篇篇辛辣的諷刺話語中,我仿佛看到了舊時被科舉毒害的懷才不遇的人們對封建頑固禮教的不滿、憤怒的吶喊。
《儒林外史》,中的周進令我印象很深。剛出場時,周進已經六十多歲的老童生。在汶上縣做了三年西席,學生顧小舍人都進學成了秀才,他再無資格繼續(xù)教下去,淪落到薛家集觀音庵私塾中來坐館糊口,飽受秀才梅玖和舉人王進的嘲弄和冷遇。不久,他被生活所迫替一群商人當賬房,路過貢院,觸景生情。大半生追求功名利祿卻求之不得與所受過的凌辱夾雜著悲憤的心情一下子全部發(fā)泄出來,化作一廂老淚縱橫,一頭撞在號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讀到這里,我不禁心感酸楚,周進只是一個代表,世上曾經有多少人被封建禮教毒害,又有多少人去鉆令人費解的深奧古經而耽誤青春,使得人性蕩然無存,尊富鄙貧,社會不得安寧!
周進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進變驢變馬也要報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幾個頭??梢娝焉钕菘婆e毒害中,不得自拔。這是一種社會“濃厚”的風氣。
自此,周進的人生陡然發(fā)生了喜劇性變化。如果說從前沉淪落魄受盡冷眼,此后可謂春風得意一帆風順。中舉人,中進士,做御史,做學道,一路升到國子監(jiān)司業(yè)。他節(jié)節(jié)高升的仕途更加顯現出世態(tài)丑陋,這是對整個士人階層和市民社會的批判。
周進用錢買來了監(jiān)生,讀一個叫范進的老童生的文章。因為無事可做,便多讀了幾遍,這才領悟到文章玄機多,變化妙,加上遭遇與自己甚是相似,馬上產生共鳴。從字里行間也體現出對考場監(jiān)生的諷刺:他們囫圇吞棗,漫不經心,不識人才。
其實,從辛辣的諷刺中,我還讀到了欣慰的一點,就是已經有人開始意識到危害,并且想要革命去改變現狀,這是思想的升華。
《儒林外史》心得篇2
儒林,指儒人、讀書人。而“儒林外史”也就描寫了清代讀書人那些荒誕不經的故事。在這個寒假,我讀完了手中這一本厚厚的古言白話書——《儒林外史》。這本書講述了一群熱衷科舉、追求“功名富貴”的讀書人的形象,諷刺了當時因殘酷的科舉制度而造成的極端虛偽的社會風習,在那個時代有著不同尋常的地位。
古人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對于我們學生來說,讀書能讓自己的知識拓展、思想開闊,更有“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樣的名言,但是在這本書中,我卻看到了一種極端的讀書方式。為了財富,金錢和權力,讀書人可以廢寢忘食的讀書,也可以從少年考到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在這其中,范進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他是一個明朝的老童生,直到五十四歲才考中秀才,中舉以后竟然歡喜的瘋了。在那之后,范進的官途順暢,家中金銀珠寶樣樣不缺。他的老母親見到范進的財產后,也歡喜的一口氣沒上來,一命嗚呼。正如這本書開篇所說:不過說人生富貴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見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以后,味同嚼蠟。
即使知道結局是怎樣,卻還要一意孤行,享受功名帶給他們的富貴。在殘酷的封建統(tǒng)治下,書中的人們?yōu)樽非蠊γ毁F拼命讀書、盡力讀書,他們做著自己不愿做的事來追求虛無的利益。這種規(guī)則卻很少有人打破。
當然,這個社會中也有堅守自己內心真正所想的人。王冕七歲喪父,在秦老家放牛為生。在如詩如畫的風景中,王冕慢慢長大,練就了好畫工。他厭惡官場之間的斗爭和權勢,最終選擇退隱山林。我也從中感悟到生活的道理。要堅持自己所珍愛的,不為了利益而輕觸底線,不為了權勢而失去尊嚴。
這本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王家三姑娘以身殉夫的故事。我驚訝于王玉輝那三聲“死得好”,可在看到之后的轉折后也感嘆世事難料。面對女兒和老友的離世,這位老人仿佛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打垮。有些人和事總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都說讀書可以明目,可書中的人物眼前仿佛蒙上了一層骯臟的薄膜,只看得到眼前的功名富貴和臉面,根本看不到那些值得堅守的名節(jié)與操守,我感覺那個社會是悲哀的。
每讀一遍《儒林外史》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要敢于打破普遍的規(guī)則,開創(chuàng)自己的路線;要堅持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不因外界干擾而放棄自己的內心;要珍惜當下、堅守當下,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儒林外史》心得篇3
《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貴為一篇之骨”貫穿全文,全書的思想內容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對科舉制度及儒林人士的嚴峻批判和辛辣諷刺;一是對理想社會和道德楷模的熱切渴求。就如書中寫道:蘧公孫由“名”的驅動來拜會馬二先生,馬二先生聽說蘧公孫不曾致力于舉業(yè),便把舉業(yè)與做官的緊密聯系不加掩飾地揭示出來,充滿諷刺之意。古人致力于舉業(yè)來取得功名富貴,今朝很多人不也是如此嗎?
很多人都認為搞科研十分辛苦,不僅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想出名也十分困難。就如《黃曉明的兩個億婚禮和屠呦呦的半個客廳》這篇文章所述一樣,科研人員所得收入還不如一個戲子收入高。屠呦呦畢生致力于科研,飽受艱苦,可所得獎金卻只夠在北京買半個客廳,于是就有些人本想從事科研行業(yè),但卻因為諸多困難而放棄了。可是,如果人人因此而放棄為國貢獻的機會,那我們的國家還有什么發(fā)展;如果人人都因為功名富貴才致力于舉業(yè),那我們的國家還有什么希望。
《儒林外史》的現實意義就在于反腐反俗,提倡理想社會,保持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我國近幾年的反腐活動提倡“老虎蒼蠅一起打”也是為了抵制某些人為了功名富貴而做出有損他人利益的行為。還有曾熱播的《人民的名義》中講到的一連串利益集團一網打盡的故事一樣,反腐反俗一直是國家工作的重點。的確,作為一名學生,我們不應該為了功名富貴才致力于學習當中,應保持自己高尚的情操和道德修養(yǎng),像屠呦呦一樣熱愛自己所從事的科研行業(yè),不應為外在的困難使得內心有所動搖。
現今眾多的“拜金族”都以“金錢至上”為原則,用物質享受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里。有的明星也是為了提高知名度,惡意炒作,在社會上造成不良風氣。這些人,他們在物質上是得到了滿足,可精神生活卻如此的迂腐,這些令人嘲諷的行為不應該早日杜絕嗎?
《儒林外史》心得篇4
讀了《儒林外史》的第四回,我又看見了一個腐敗的狗官——湯奉。 張師陸是南??h人,也是高要縣縣令湯奉的世侄,一次,他和湯奉的門生范進相約去高要看望湯奉,剛剛互相問候坐下,忽然有一個老人在門口求見,老人說:“當今天子不允許吃牛肉,但我們家剛好是以賣牛肉為生的,如果我家不能賣牛肉,那還怎么活啊?
我為此懇求知縣能夠網開一面,不追究我賣牛肉的事情,我愿意準備五十斤牛肉贈與大人?!睖钕霃垘熽懸郧白鲞^幾日小官,于是叫那個送牛肉的人先下去,然后對張師陸說:“,小侄,你以前曾經做過小官,你一定知道怎么處理這件事情?!薄耙佬∪擞抟?,應該這樣做……才能證明你的為官清廉?!睆垘熽懻f道。湯奉聽了,連聲贊道:“妙!實在是妙!”第二天上堂,那老人為了請求縣官老爺同意他上街賣牛肉,以維持生計,咬咬牙,提來了五十斤牛肉送與湯奉,沒想到湯奉不僅沒有接受,還大喊一聲:“大膽!竟敢賄賂于我們!”后又命令手下人把老人用大枷鎖住,將牛肉放在枷上,沿街示眾,因時值夏天,天氣特別悶熱,時間一長,牛肉開始變臭,到了第三天,那老人經不住這烈日暴曬,活活地被湯奉折磨而死。
湯奉為了在百姓面前假裝自己的清廉,竟然以老人的一條性命作為代價。想不到,后來這個偽君子居然落了一個為官清廉的好名聲,被提升為了知府,看了《儒林外史》第四回,我為這世道不公而深感憤憤然,更想在湯奉之類的偽君子身上吐他一臉的唾沫星子!
《儒林外史》心得篇5
李世民曾說過:“夫以銅為鏡,能夠正衣冠,以史為鏡,能夠知興替,以人為鏡,能夠知得失?!崩眉倨谖易x了《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小說家吳敬梓創(chuàng)作的章回體長篇小說。全書共五十六回,約四十萬字,描述了近兩百個人物。小說假托明代,實際反映的是康乾時期科舉制度下讀書人的功名和生活。
青年作家賈飛評價《儒林外史》: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升官發(fā)財的一本教科書。從中能夠看出在封建體制下,知識分子、鄉(xiāng)紳等扭曲的靈魂,同時也控訴科舉對人們的毒害。書中開頭出現王冕,有王冕勤奮自學畫荷花的故事,和不愿賣畫給官員的潔身自好。中間出現風四老爹,結尾出現四大奇人。他們全是沒有社會地位、游離于統(tǒng)治秩序之外的平民百姓。他們的冰清玉潔、古道熱腸、淡泊明志,都與丑態(tài)百出的儒林和官場構成鮮明對照?!棒斞笇Α度辶滞馐贰返娜宋锟坍嬘泻芨叩脑u價,他認為《儒林外史》做到了:“燭幽索隱,物無遁形,凡官師、儒者、名士、山人,間亦有市井細民,皆現身紙上,生態(tài)并作,使彼相,如目在前”。而我認為《儒林外史》給人一種意境美,對雨后荷花的描述深入人心,運用多種人物刻畫的方法,使人物的形象立體、生動、豐滿。隨著文化的高速發(fā)展,假論文、假作者和版權糾紛等等問題屢見弊端。此書中也透露出現代文化發(fā)展的雛形,二十一回中牛浦郎將自我的名字,加上別人的號出書。如今假廣告、假產品害人不淺。封建社會中一些江湖騙子,如何使用伎倆騙人?!度辶滞馐贰返谑幕刂杏兄实拿枋?,馬二先生在祠門口遇到了騙子。騙子一出場給人的印象就不一般,從外表打扮上就迷惑人,之后騙子又從一
些側面,假造自我不一般,讓人更加容易相信。對于理財嚴監(jiān)生與杜少卿也不一樣,嚴監(jiān)生擁有百萬資產卻分分計較,彌留之時還顧慮著兩莖燈草;杜少卿揮金如土,全然不在乎金錢上的分毫。
讀史能夠明鑒,能夠讓你了解歷史的興衰,能夠明白該怎樣做才能使自我立足于社會。以歷史來告誡自我、鞭策自我,使自我在成功的道路上少走彎路。同時這還能夠陶冶我們的情操,增長我們的見識,豐富我們的學識,讓我們成為一個更加完善的人。一齊來讀史吧!
《儒林外史》心得篇6
我讀了《儒林外史》這本書,我頗為喜歡?!度辶滞馐贰肥且槐竞脮?,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書,我不得不驚嘆作者的巧奪天工,作者的寫作手法,那些生動的人物,發(fā)人深省的故事,喜歡這本書的原因有很多!我來跟大家一一介紹一下我喜歡這本書的理由吧!
《儒林外史》是中國四大諷刺小說之一,我之所以喜歡這本書還是緣于它給了人一種真實的感覺,在《儒林外史》的眾多人物大都有真人真事的影子。但作者卻又巧妙的把故事推向了前朝,避開了統(tǒng)制者殘酷的文字獄,這是很有勇氣的。并且對于這本書的主題閑齋老人的《儒林外史序》又講的十分清楚:“其書以功名富貴為一篇之骨。有心艷功名富貴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貴而驕人鬧人者;有假托無意功名富貴自以為高被人看破恥笑者;乃終以辭卻功名富貴,品第最上一層為中流砥柱?!比珪且苑磳婆e和功名富貴為中心抨擊當時的官僚制度,人倫關系以及整個社會風尚的,這是它獨特的亮點。
還有這本書中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人物形象都是清晰的,作者贊揚什么反對什么都用作品中的人物語言一一道了出來,一點也不做作。因為作者不喜歡做官所以在第一回“楔子”里就寫了王冕母親臨死時勸說兒子的話:“做官怕不是榮宗耀祖的!我看見這些做官的都不得有什么好收場;況你的性情高傲倘若弄出禍來反為不美,我兒可聽我遺言,將來要娶妻生子,守著我的墳墓,不要出去做官我死了口眼也閉?!倍锍说母赣H臨死時也有類似的遺言:“功名到底是身外之物,德行是要緊的。”這些都體現出作者的坦蕩。
關于這本書的主旨是透過一個個的小故事講述出來的:比如王冕棄官隱居,匡超人的背棄遺訓混官場,周進對于仕途的情有獨鐘,范進中舉等等。我比較佩服王冕的身處誘惑時表現出來的堅定。唾棄匡超人、周進、范進等人的不知廉恥。
王冕是個農民出身的放牛娃,他憑借聰明好學,不僅僅精通經史子集,還自學得到了畫荷花的絕招,但從來沒有邁進科舉的軌道,從不被功名富貴所連累,憑借著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孝敬母親自食其力,當他得知朝廷要他出來做官時,他卻連夜逃到了會稽山隱居。因為他明白任何一個人,無論是什么出身,一旦身登官位就身不由己了。不能有自己的思想與活動,只能做一名沒有靈魂的奴才了。他最終成了一個磊落瀟灑的人。
匡超人是一個敦厚樸實的貧苦孩子出身,由于對于仕途的追求背棄了父親的遺訓,一心貪圖功名不顧德行變成一個毒辣涼薄趨炎附勢的統(tǒng)制者的打手,終生痛苦沒了人樣。六十多歲的周進,因為未曾進學不得不卑躬屈節(jié),忍著新進學的梅三相公的嘲笑,還替前朝新中的王舉人掃了一早晨的垃圾,到之后連教館的職位也給丟了,只得給商人記賬,還哭的死去活來最后商人給他捐了個監(jiān)生,他竟沒了尊嚴爬到地上給他們磕頭說他們是在生父母做牛做馬也要報答。要明白那時商人地位何等低下而周進不顧一切卻恭維他們是多么可笑。還有范進,他是連考二十多次都不中的老童生,之后最后上榜了,發(fā)榜的那天家里連米都沒了就抱著正下蛋的母雞到集上去賣了,當他的知中舉后拍手大笑歡喜的瘋了,直到挨了丈人胡屠戶的耳光才清醒過來,之后平步登天,還有許多人來奉承他,轉眼間房屋田產、奴仆丫鬟什么都有了。
那里的許多故事講述了清朝科舉制度腐敗、八股文考試弊端百出,能夠請人代考,能夠行賄,能夠冒名頂替,書中也有這樣的描述。當安東向升為安慶知府后,他到察院去考察童生時,看到那些童生有代筆的,有傳考卷的,有丟紙團、扔磚頭的,擠眉弄眼的,無所不為,甚至還有一個童生,借者出去方便的機會,走到土墻根前,竟把土墻挖了個洞,伸手要到外頭去接文章。這樣的環(huán)境能出什么樣的人才官吏,又怎樣能使清政府千秋萬代呢,那里體現出了清滅亡的實質漏洞。
在這本書中作者筆下的人物無論是孝子還是逆子,無論是升官者還是罷官者,無論是翰林學士還是侍讀,都寫得形象逼真,美丑可見。這本書的語言也是很有藝術的,經常三言兩語就使人物“窮形盡相”。沒有藝術的語言便不是文學,文學就應是語言藝術的寶塔。它的任何部位都應閃爍著語言藝術的光澤,《儒林外傳》全然到達了這一標準。這本書的藝術結構很獨創(chuàng),沒有貫穿始終的事件,沒有貫穿始終的人物,但卻有貫穿始終的思想。用功名富貴引出不同的各類人物,借以否定了那時的科舉社會制度,并且批判了政府。
《儒林外史》不僅僅有豐富的深刻的思想,還有卓越獨特的藝術風格,通篇貫穿了“諷刺”藝術的技巧,它的諷刺藝術幾乎到達了超及古人,后無來者的地步。所以我更加喜歡這本書,它的語言藝術、文學藝術都是堪稱一流的。相信這本文學經典會一向傳承下去!
《儒林外史》心得篇7
暑假里我看了一部精彩的中國古代長篇小說——《儒林外史》,這本書是清代吳敬梓所作,是中國古典諷刺小說的佳作,魯迅認為它思想內容“秉持公心,指摘時弊”。書中真實的.揭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對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刻畫了形形色色、各行各業(yè)的人,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兩個人——王冕、范進。
在元朝末年有一個叫王冕的人,他七歲時父親去世了,他用放牛賺的錢托人買畫畫用的工具和顏料,在荷花池邊自己學習畫荷花。漸漸地他的畫技越來越好,十二歲時王冕出名了,好多人來請他去做官,可他不求官也不求名,全都一一回絕了。在他母親去世后,他遵循母親的遺言,不肯出去當官,最終歸隱山林。
我最欣賞王冕不與貪官同流合污的氣節(jié),我喜歡正直的人,因為如果現在的律師、警察、法官不正直、顛倒黑白的話,那這個世界就會混亂。如果商人不正直,賣假貨、虛抬價……那我們就買不到貨真價實的物品了。
還有一個叫范進的讀書人,他從二十歲開始參加科舉考試,在三十多年里,他參加了二十次的科舉考試,終于考上了舉人,結果卻歡喜得瘋了。面對考試,考生應該盡最大的努力,但是要做最壞的打算,可是范進卻一心想當官,并且這種欲望持續(xù)了三十多年,所以一朝中舉,因為太興奮以至于瘋了。
我認為科舉考試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它給了平民一條升官發(fā)財的路,壞處是如果一輩子都沒考上的話,那就白白浪費了一生。古代的科舉考試就如同現在的高考,不同的是,在階級分明的古代社會里,科舉考試是寒門子弟的唯一出路;而在平等開放的現代社會里,高考并不是我們成功的唯一選擇,我們還可以經商、搞發(fā)明或者學習一些技藝,無論你從事怎樣的工作,只要堅持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王冕、范進所處的時代,社會制度很落后,人們的生活非常困難;現在社會制度在進步,人民的生活也很幸福,所以,珍惜現在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