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理智與情感
通過寫讀書筆記,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記住和回憶所讀的內容。讀書筆記理智與情感怎樣寫才正確?接下來給大家整理讀書筆記理智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書筆記理智與情感篇1
我們常常會抱怨自己過于感性、又或者處理事情太理性,很多時候我們都在糾結到底是理性好還是感性好,這也是一直伴隨我的一個問題,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我在圖書館看到簡·奧斯汀寫的《理智與情感》這部小說,還未仔細閱讀書中的內容,我就被書名給吸引了,所以把書借回去后,我好好把書閱讀了一遍,書中新穎的觀點可以說是讓我醍醐灌頂,對感性與理性這個問題有了新的認識:
《理智與情感》是以英國當時的鄉(xiāng)間體面人家的婚姻大事為題材的。事實上,奧斯丁所有的六部長篇小說,以及她的早期習作,都沒有跳出這個范圍。她最關心的是女主人公——往往是體面人家的沒有豐裕陪嫁的淑女——的婚事。不錯,這是個相當狹小的天地,但是,因為這正是奧斯丁終身逗留其間的天地,她對之了解得最為透徹,因而有條件創(chuàng)作出公認的第一批英國現代小說。奧斯丁對當時的婦女問題進行了高度現實主義的探討。她把筆下的那些女主人公放在當時的父權制社會中來考察。在那個社會中,人的價值建立在財產所有權上。由于一代代的財產都為男繼承人所得,她們一開始就處于不利的地位,只能從屬于男人。因此,奧斯丁筆下一再出現下列這些類型的人物:“獨斷獨行的父親;念念不忘社會身分、千方百計想把閨女嫁出去的母親;條件齊備的青年男子,他們玩世不恭,正反映出他們的優(yōu)越的社會地位;以及待嫁的女兒,從優(yōu)雅的沒頭腦的姑娘到好事多磨的富有理智或情感的青年女子?!碧幧碓谶@樣一個嚴峻、要求苛刻而往往帶有敵意的世界上,女主人公該怎樣通過婚姻來獲得個人幸福呢?奧斯丁的告誡是應該用理智來控制情感。在交男友的過程中,應審慎從事,不能輕易動情,任性行事。她認為情感往往是女性行為的危險的向導。如果逢到一個條件優(yōu)越而用情不專的男子來追求就以身相許,其后果常常是災難性的。男方不是由于個人喜新厭舊,就是由于家長的反對而另擇條件更好的對象。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女方感情用事,就將受到極大的精神創(chuàng)傷,難以自拔。
奧斯丁的這些看法,最鮮明地表現在這第一部長篇小說中。英國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倫納德·伍爾夫在“簡·奧斯丁文中的經濟決定論”一文中說得好:“情節(jié)和人物在多大的程度上取決于金錢問題,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理智與情感》的整個開頭部分環(huán)繞著達什伍德遺囑中的財產問題以及年收入一萬鎊的約翰·達什伍德太太的貪心不足而展開。”就在分遺產的過程中,奧斯丁開門見山地交代了達什伍德家兩姐妹相反的性格特征:姐姐埃莉諾“非常有見識,遇事冷靜,雖然只有十九歲,卻能當好母親的顧問……她心地極好……富于情感,但是她懂得怎樣克制情感;這是她母親有待學習而她的一位妹妹執(zhí)意拒絕學習的一門學問”。妹妹瑪麗安的“才能在許多方面都不比姐姐差。……她傷心或者歡樂都毫無節(jié)制。……一切都好,就是不謹慎”。這就是說,瑪麗安放任情感去支配行為,而埃莉諾則不愿被這種沖動所擺布。由于兩姐妹的父親逝世后遺產歸他前妻所生的兒子約翰,她們和她們的母親不但經濟上拮據,還得擺脫寄人籬下的生活。她們終于在德文郡一座鄉(xiāng)間別墅內安了家。這一來,埃莉諾和她愛上的青年愛德華(她嫂嫂范妮的弟弟)分了手,而瑪麗安在鄉(xiāng)間邂逅并迷戀上的威洛比也突然有事去了倫敦。兩姐妹就這樣都和她們所愛的人分開了。
奧斯丁在本書中展示了主人公兩姐妹性格的對比,從姐姐的人生觀、倫理和社交觀念出發(fā),敘述大部分故事,從而塑造了一個“明事理的凡人”。這是她心目中的“理想女性”。等她們得悉威洛比充分利用他的優(yōu)越的社會地位,玩弄了瑪麗安真摯的愛情,遺棄了那苦命的姑娘埃莉莎,最后和有錢的格雷小姐成親,瑪麗安才徹底認識到自己的愚蠢,她母親也承認當初十分贊賞威洛比,未免做事冒失。這都反襯出埃莉諾一貫對事對人的態(tài)度是多么明智。瑪麗安清醒了過來,認為早該拿姐姐做榜樣,慎重處理戀愛和婚姻的問題,這時才考慮到早就愛上她的布蘭頓上校。上校和她們姐妹剛結識時,已過了三十五歲,在當時十七歲的瑪麗安眼里,“已是個地地道道的老單身漢”,“老得能夠做我的爸爸”,而且“三十五歲總是談不上結婚的了”。上校卻是一開始就愛上了她,由于知道威洛比誘奸并遺棄單憑熱情行事的小姑娘埃莉莎的全部經過,擔心這性格相同的瑪麗安也會遭到同樣的厄運。他始終關懷著瑪麗安的幸福。經過長期的接觸,埃莉諾和她母親都深深認識到上校心地善良、品格高尚。在瑪麗安病倒后,他去接達什伍德太太時,終于向她透露了對瑪麗安的愛意?,旣惏簿裆铣砷L了,吸取了教訓,只隔了兩年,就克服了十七歲時的天真的戀愛觀,情愿嫁給上校,開始擔負起做主婦的職責。
但是,對那個道德敗壞的花花公子威洛比,作者卻并沒有加以丑化。他第一次出場時,正當瑪麗安在別墅附近爬山不慎失足扭傷了腳,他打獵路過,便把她抱起送回別墅。他的容貌和風度立刻征服了她們母女。此后他每次出現,作者總是通過別人的眼光,對他贊美。奧斯丁沒有正面描寫他犯下的罪行的經過,而是通過上校首先講出來的,最后還讓他本人來表白一番,說他后悔莫及,對瑪麗安從未變過心。這一番話竟然博得了埃莉諾的同情,心想“這個人外表和才能樣樣出眾……卻因過早的獨立生活而養(yǎng)成懶散、放蕩和奢侈的習慣,他的心靈、品格和幸福都受到了無可挽救的傷害”。這樣看來,作者分明把威洛比也當作那個制度的受害者來看待,并把愛德華跟他作對比。兩人都依賴富孀過著游手好閑的生活,為了繼承財產不得不聽命于她們,但愛德華始終為人正直,富有原則性,在個人幸福問題上終于違反母命,而威洛比則屈服于環(huán)境所加的幾乎毀滅性的影響,為了金錢犧牲了對瑪麗安的愛情,和格雷小姐結婚,后來悔恨已來不及了。在本書中,奧斯丁強調了這一點:對當時的男男女女來說,制度比他們個人和別人是更大的敵人,人人都是這制度的犧牲品或潛在的犧牲品。
雖然經濟學都把我們每個人當成“理性的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無法保證自己時刻都能保持一個理性的態(tài)度,而且太過于理性也比較容易成為人際交往中的瓶頸,所以適當的感性也是不可或缺的,它可能是平淡生活的調味劑,也有可能是人際交往中的順滑劑,所以面對生活,我們需要理性,但同時也不能少了感性,所以讓感性與理性并存才能使我們更好的生活。
讀書筆記理智與情感篇2
《理智與情感》讀書筆記
今天終于把《理智與情感》看完了,怎么說呢,有一種空蕩蕩的感覺,有點失落。就像一個人一直在追趕某樣東西,而突然之間那件東西又不見了,此時的我就是這樣的感覺。
再來說說這部小說,它將愛情,親情,友情,人心丟棄在那個社會的大背景下。雖然是喜劇的結局,卻也給了人不少的壓力。小說圍繞埃莉諾與瑪麗安兩姐妹各自的“三角”愛情展開,埃莉諾愛慕愛德華,卻受到嫂子的阻撓,認為他的弟弟要娶一個有財產的貴族小姐,在聽到愛德華與地位甚至不及埃莉諾的露西訂婚時,氣的暈倒。這就是那個社會,人的價值就是用金錢衡量,愛情什么也不是。約翰夫人,明顯就是一個理智有余,感情不足的典型代表。而約翰先生,更是親情寡淡,答應亡父照顧寡母和兩個妹妹,最后卻為了省下金錢,將他們趕出去。張口閉口就是“錢”。愛德華明明已經與露西訂婚,卻又與埃莉諾曖昧,在后來給埃莉諾帶來極大痛苦。而露西卻又是一個狡詐的女人,在聽到埃莉諾愛慕愛德華的消息時,故意與她交好,又裝作對她的信任,告訴其與愛德華訂婚的事實,這無疑是在埃莉諾的傷口上撒鹽。露西打著友情的幌子,在埃莉諾的面前極度炫耀。而同時她也將自己的無知,勢力,巧言令色展露無遺。埃莉諾固然是一個理智凌駕于感情之上的的人,她將自己的情緒控制的很好,沒讓家里擔心,但是自己無疑是痛苦的。所以說太過理智的女孩子是很難讓人心愛的,因為她令人心疼。
相反,妹妹瑪麗安,一個對愛情充滿著浪漫的幻想,認為人生如果沒有一場浪漫的愛情是不圓滿的。在她與威洛比的愛情中,她把自己所有的感情都給了他,在得知自己被拋棄后,她陷入了難以自拔的境地中,整日避開人群,躲在角落里。對于一個浪漫的女孩來說,現實無疑能使她快速成長,只有經歷過痛苦,才能意識到這個世界不是她心中的象牙塔。威洛比這個人一直游手好閑,大手揮霍,最后迫于破產的壓力,娶了一個有財產的姑娘。他也只不過是有一副漂亮的外表,內心卻是空乏的。
故事里的所有人的人生,都是自己選擇的,而他們的價值觀卻是在這個社會大環(huán)境的熏陶中漸漸形成的,我們是該譴責他們的無情與虛偽還是該同情他們呢?理智與情感,到底該如何選擇的?
英者沃爾波爾有句,“這個世界,憑理智來領會是個喜劇,憑感情來領會是個悲劇。”單就這部小說而言,它無疑是切合主題的,但是現實生活中我卻是無法茍同的。如果生活只能靠理智的約束,缺乏一時沖動的激情,那么生活會失去很多樂趣。人的生命不在于長短,在于是否痛快活過。三毛也說過,“等我長大了,我要做個拾破爛的……拾荒人眼底下的垃圾場是世界上最撫媚的花園。因為這種職業(yè),不但可以呼吸新鮮的空氣,同時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戲,自由快樂得如同天上的飛鳥。更重要的是,人們常常不知不覺的將許多還可以利用的好東西當作垃圾丟掉,拾破爛的人最愉快的時刻就是將這些蒙塵的好東西再度發(fā)掘出來,這……”這樣灑脫的人生與心態(tài),是一個理智在先的人永遠無法體會的。
理智,一塊人們區(qū)別于其他生命的廣告牌
情感,這則廣告牌上唯一不摻假的信息
自從人成為了人,就毫不羞澀地給自己臉上貼了一張“思想”的標簽,以示高級,孰不知思想并不是一種健康的活動。進化的艱難讓人類原始情感的火苗忽而掩天蔽日,忽而奄奄一息;生存的無奈則使眾多源于人性劣根的顧慮,思量與心機有了一個美麗的名字——理智。
理智與情感,千萬年來,交鋒在千萬顆新的舞臺上演繹出種種陰請圓缺的悲喜劇,至今不曾謝幕。
理智與情感的交鋒不僅是在沙翁筆下人物的心中進行,同時也在創(chuàng)作者之間展開。這是一場沒有勝利者的戰(zhàn)斗,它不但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人性的健全,同時也給污濁的工業(yè)文明時代留下了無數靚麗的花邊。情感本身就是不理智的,它就像是人舉刀的左手和持劍的右手,它們的交鋒是一種無法回避的悲哀,這就叫無奈,一種自己對自己的扼殺。
就像這本書中所寫到的,情感與理智均有摸棱兩可的內容。情感包含愛,恨,親,惡等,發(fā)呼于心的所有東西;理智則有法理,公理,機智,詭詐等不同類別。不親涉其中是難以體會的。我們無法回到那個女士用快速扇扇子表示獨身,張開扇子表示愛的維多利亞時代。愛,就要說出口——雖然我做不到這一點。
主人公埃莉塔的理性和瑪麗安娜的感性都是被擠壓變形的東西,似乎代表著保守與開放。如今的人們誰還肯揪住諾言這種東西不放?守諾,也被別人守諾是一種心底的舒適。感情有理智所根本不能理解的理由。你實踐了你的承諾,這比什么都重要,情感早已不是“喜歡與不喜歡”這樣簡單。就像現在的我喜歡聽sigurros樂隊一樣,與現在年輕的搖滾樂隊相比,他們歌可能不夠勁。但他們的音樂依然動聽,最重要的是他們勾起了我曾經珍藏到快遺忘的一份美好回憶……
世界上的愛有兩種,一種使我們笑,一種使我們疼。兩者都能撕裂我們的心。愛是生活中惟一美好的東西,但卻往往因為我們對它提出過分要求而被破壞。若人們要求對方做什么來證明他們之間的愛就表示不信任對方,沒有信任的愛就靠不住?!鎼凼遣粫蔀樵购薜?。對此我深信不疑!我說過,自己對感情沒有特殊的情結,因為我還沒有那樣的閱歷。
每個人對于情感的理解純屬一種一廂情愿,你我都可保留自己的觀點。畢竟,理智是有限的問題,而情感卻是永恒的問題。
《理智與情感》是英國著名女作家奧斯汀的第一部出版作品,理智與情感的發(fā)表無疑為以后現實主義的重新崛起和發(fā)揚光大奠定了基礎。
這部小說主要描寫了埃麗諾與瑪麗安兩姐妹曲折復雜的婚事風波,并通過“理智與情感”的幽默對比,提出了道德與行為的規(guī)范問題。
小說最重要的意義就在于它對理智與情感、道德與規(guī)范的討論對于今天依然有指導意義。
這是部浪漫又現實的愛情。愛情沒有浪漫就失去其美好的色彩了。但是小說中種種關于門當戶對,以及財富對婚姻的考量卻充斥其中。伊麗莎白為自己家人的行為給自己帶來的影響萬分懊惱,達西也因此勸賓利先生離開簡,后來自己也是在理智與情感較量之后萬分矛盾地向伊麗莎白吐露心事。所以說什么是愛情?那種純粹的感情,愛的不顧一切,單純的潔白如雪的愛情是不是真如鏡中花水中月,是不是只不過是人們心中的美好幻想和追求罷了,而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尋找二者之間的最佳平衡點。伊麗莎白在知道威克姆的真實面目前對其充滿好感,她的姨媽卻說這樣的青年托付終身不會幸福,因為他沒有財產沒有穩(wěn)定收入,伊麗莎白接受這樣的看法,并且主動克制了自己的感情。
小說對理智與情感的討論,一方面通過兩姐妹性格的對比表現出來。姐姐埃麗諾代表理智,她選擇對象不是看中家庭地位和財產,而是從人品出發(fā)。上了雖不漂亮卻人品出眾面,這種對比還通過。德華與布蘭等上校的行為表現出來。德華雖然由于年輕時不夠冷靜而與庸俗的露西訂婚,并一直感到痛悔,但他能夠從理智出發(fā),從道義出發(fā),堅持這場錯誤的婚姻。這就是他的道德觀,即他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也是符合現實的道德觀。布蘭登上校對瑪麗安心生。慕卻一直得不到對方的好感,還看到自己最了解的花花公。威洛比和瑪麗安在一起,但是他并沒有沖動地向瑪麗安揭發(fā)為羅畢,而是默默地接受,默默地等待,暗中安排一切,直至瑪麗安從失戀的陰影中走出來。他這樣做是很理智的,因此他最終贏得了瑪麗安。
盡管小說對理智與情感的對比的描寫有時過于夸張,但這種描寫能夠帶給讀者深刻的啟迪,那就是:我們要理智地對待情感。其實不僅是情感,我們還可以把它推廣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去。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里,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不公平、不順心的事,有時還會很惱火。這時候我們如果想瑪麗安那樣不顧一切地去宣泄,那么不僅不會得到同情,還會更加不利于煩惱的消除;而我們如果的。德華。雖然后來聽說他已經訂婚,但埃麗諾能夠克制自己的情感,理智地接受這一事實。在。的滑翔機被母親和未婚妻拋棄后,她仍對他一往情深,最終她和。德華有情人終成眷屬。而妹妹瑪麗安代表情感,她一心想找一個“人品出眾,風度迷人”的如意郎君,。上了花花公。威洛比,而對35歲的布蘭登上校不屑一顧。當她被威洛比拋棄后,又自暴自棄,整日以淚洗面,宣泄情感,差點因此而喪命。最終,她聽從了姐姐的勸導,以理智克制情感,嫁給了布蘭登上校。
另一方面像埃麗諾那樣理智地克制自己,冷靜地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案那么即使這樣不會使事情變得很好,最起碼不會使事情變得更糟。在對待友情、上下級關系、宿舍關系、商業(yè)合作關系等各種復雜多變的關系時,我們可以多想想怎樣理智地處理這些關系,才能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選擇理智,我們會變得更加成熟。
讀書筆記理智與情感篇3
情感與理智在人的生活中到底哪個更重要一些?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有整整兩年的時間了。就我個人本身而言,我認為自己是個感性的人,有時候也用重感情或者多愁善感等字眼來在自己的世界里形容自己??晌以谶@二十幾年中卻傷心的發(fā)現,我在這方面卻幾乎從未遇到過知己,特別是在男性朋友當中,幾乎從未發(fā)現,所以有時候我便常常想,是不是自己在天性中被無形的注入了女兒家的一種東西。還是說“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根本就是一句空話,沒有現實的基礎。如果我想安慰自己一下那我想我就只能說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了。凡此總總吧,致使自己在心靈上陷入長久的孤獨無依。而且是那么的孤獨、敏感、脆弱。
大學生活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在無意當中順著自己的天性和意志去生活,雖然這個過程中也有不自我和責任形影相隨。其實那時的我也并不太快了。在這兩年多的大學生活中我漸漸發(fā)現如果僅僅憑著情感去生活,往往和學部領導甚至是班級同學不能融為一體,如果任憑下去,我會孤孤單單的勝下一個人,到最后。所以這時我想,我想問題或做事情要盡量理智一點,后來我發(fā)現這之于我很難、很難······所以直到現在我還在努力的做。
現在我常想,我如果變得很冷靜、理智、深沉。我會突然照著鏡子或捫心自問。我是誰,這個人是我嗎?我會失去自己,找到或變成另一個人的。所以理智與情感的沖突是我現在解決不了的問題,更不知今后會如何······
下面說說《理智與情感》這部書吧。
在《理智與情感》這部書中,作者用人物性格的塑造表現了自己對這一個問題的思考。
以瑪麗安為代表的人物是理智不足而情感有余;以約翰·達什伍德夫婦為代表的人物是理智有余而情感不足;而以威洛比為代表的人物在情感上又是十分虛偽的,表面上似乎很有情感,實際背后卻深埋著冷漠無情,自私透頂。我們可以看出盡管故事里對重視情感的人給予了最終贊揚,卻也不時對理智的欠缺加以諷刺、無疑這些全得由主人公瑪麗安來承擔。
然而對于情感不足而理智有余的約翰·達什伍德夫婦作者卻顯示出了鄙夷的態(tài)度。不時的用主人公埃莉諾口吻對他們加以諷刺。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最終贊揚的是主人公埃莉諾,因為她既重情感又有理智。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作者在這個問題上的思考是這樣的:人不能沒有感情,但感情應受理智的制約。
在我看來世間的很多人不是屬于情感型的就是屬于理智型的。而有一些人正處于兩者的中間,時而屬于前者,時而屬于后者。還有一些人正在努力使自己成為作者所說的人。即努力做到時時刻刻二者兼而有之。
寫到這里讓我想起了其他作品中對情與理問題的觸及和思考。如曹禺先生的《雷雨》中的周樸園以及蘩漪的形象,周樸園是理的代表,而蘩漪是情的代言人。以及希臘大悲劇家索??死账沟摹栋蔡岣昴蟆贰?/p>
我膚淺地認為《雷雨》和《安提戈捏》的不朽以及長期的膾炙人口一個主要原因是那種人性、人生中的情與理的張力。所以中國文學出現了蘩漪這個經典的女性形象。而安提戈捏的沖突是血親與國法的對立。在這兩部作品中,在我看來都彰顯了情的這一面??隙酥魅斯那楦?,這似乎能抓住每個人的心弦,逐漸的使作品趨于永恒。形象趨于永恒。當然我不否認情與理的張力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我強調的只是作者似乎都肯定了主人公的情的一面。即在情與理的對立中主人公都選擇了情感。
讀書筆記理智與情感篇4
《理智與情感》是英國女作家奧斯汀的第一部出版作品,理智與情感的發(fā)表無疑為以后現實主義的重新崛起和發(fā)揚光大奠定了基礎。
這部小說主要描寫了埃麗諾與瑪麗安兩姐妹曲折復雜的婚事風波,并通過“理智與情感”的幽默對比,提出了道德與行為的規(guī)范問題。小說最重要的意義就在于它對理智與情感、道德與規(guī)范的討論對于今天依然有指導意義。
這是部浪漫又現實的愛情。愛情沒有浪漫就失去其美好的色彩了。但是小說中種.種關于門當戶對,以及財富對婚姻的考量卻充斥其中。伊麗莎白為自己家人的行為給自己帶來的影響萬分懊惱,達西也因此勸賓利先生離開簡,后來自己也是在理智與情感較量之后萬分矛盾地向伊麗莎白吐露心事。所以說什么是愛情?那種純粹的感情,愛的不顧一切,單純的潔白如雪的愛情是不是真如鏡中花水中月,是不是只不過是人們心中的美好幻想和追求罷了,而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尋找二者之間的平衡點。伊麗莎白在知道威克姆的真實面目前對其充滿好感,她的姨媽卻說這樣的青年托付終身不會幸福,因為他沒有財產沒有穩(wěn)定收入,伊麗莎白接受這樣的看法,并且主動克制了自己的感情。
小說對理智與情感的討論,一方面通過兩姐妹性格的對比表現出來。姐姐埃麗諾代表理智,她選擇對象不是看中家庭地位和財產,而是從人品出發(fā)。上了雖不漂亮卻人品出眾面,這種對比還通過。德華與布蘭等上校的行為表現出來。德華雖然由于年輕時不夠冷靜而與庸俗的露西訂婚,并一直感到痛悔,但他能夠從理智出發(fā),從道義出發(fā),堅持這場錯誤的婚姻。這就是他的道德觀,即他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也是符合現實的道德觀。布蘭登上校對瑪麗安心生。慕卻一直得不到對方的好感,還看到自己最了解的花花公。威洛比和瑪麗安在一起,但是他并沒有沖動地向瑪麗安揭發(fā)為羅畢,而是默默地接受,默默地等待,暗中安排一切,直至瑪麗安從失戀的陰影中走出來。他這樣做是很理智的,因此他最終贏得了瑪麗安。
盡管小說對理智與情感的對比的描寫有時過于夸張,但這種描寫能夠帶給讀者深刻的啟迪,那就是:我們要理智地對待情感。其實不僅是情感,我們還可以把它推廣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去。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里,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不公平、不順心的事,有時還會很惱火。這時候我們如果想瑪麗安那樣不顧一切地去宣泄,那么不僅不會得到同情,還會更加不利于煩惱的消除;而我們如果的。德華。雖然后來聽說他已經訂婚,但埃麗諾能夠克制自己的情感,理智地接受這一事實。在。的滑翔機被母親和未婚妻拋棄后,她仍對他一往情深,最終她和。德華有情人終成眷屬。而妹妹瑪麗安代表情感,她一心想找一個“人品出眾,風度迷人”的如意郎君。上了花花公。威洛比,而對35歲的布蘭登上校不屑一顧。當她被威洛比拋棄后,又自暴自棄,整日以淚洗面,宣泄情感,差點因此而喪命。最終,她聽從了姐姐的勸導,以理智克制情感,嫁給了布蘭登上校。
另一方面像埃麗諾那樣理智地克制自己,冷靜地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案那么即使這樣不會使事情變得很好,最起碼不會使事情變得更糟。在對待友情、上下級關系、宿舍關系、商業(yè)合作關系等各種復雜多變的關系時,我們可以多想想怎樣理智地處理這些關系,才能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選擇理智,我們會變得更加成熟。
讀書筆記理智與情感篇5
同<傲慢與偏見>一樣,簡·奧斯丁以一貫的風格,用細膩純熟的描述在兩位女主人曲折的感情經歷中表現出“理智”與“情感”的矛盾沖突。
瑪麗安是一位極富才情的女子,她聰慧善感,在情感方面正像書里講的“悲哀也罷,高興也罷,都沒有個節(jié)制”;而他的姐姐埃莉諾則善于用理智來控制情感,她的“克制”也正是我所最為贊賞的。而這一切也決定了她們應對感情時的態(tài)度。
埃莉諾從來都是頭腦冷靜且溫柔的,當她們因無法忍受嫂子對于她們母女四人的奚落以及寄人籬下的痛苦,無奈搬到遠離故鄉(xiāng)的巴頓鄉(xiāng)舍時。埃莉諾非但從未流露過一絲一毫與戀人愛德華離別的痛楚,還試圖用她的細心與溫柔撫平著家人的痛苦。甚至之后,當她從露西那里得知她與愛德華已私下訂婚的消息時,她所做的卻是強忍淚水,細心照料安慰同樣遭受著失戀折磨的瑪麗安。但她的那內心深處熱烈的情感也因她的理智,常常無法得到宣泄,從而使她不得不一人獨自承受著痛苦。也因此使她身上那無私的善解人意的完美品質更加令人欽佩。
相對于姐姐的瑪麗安,她那常常會失控的崇尚完美浪漫感情卻亦脆弱的心靈,卻使她散發(fā)出一種別樣的迷人魅力。她對于嫂子一家的毫無掩飾的反感;對于布蘭登上校的敬重卻不失距離;對威洛比無比熱烈的愛戀;以及在得知姐姐在失戀時所為她作出巨大犧牲的愧疚……都生動詮釋著她的率性與善良,讓人不禁愛憐。
但同時不幸的是,瑪麗安對威洛比盲目的愛,使她在應對他的背叛時,幾欲崩潰,甚至病危。情感與理智的沖突在此凸顯出來,有時我想,如果當初她對于威洛比的感情沒有那么盲目而多幾分理智,也許此時的她就不用那么痛苦,也許她就能坦然應對這一切。但是,也許不會。當一向克制著自我情感的埃莉諾聽到自我深愛的愛德華沒有結婚,竟然也失去了自我一貫的從容理智,哭著跑出房間時,于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感情面前,情感永遠是超越理智的。即使成熟如布蘭登上校,在二十年后看到“與自我初戀情人容貌和性情都很相似”的瑪麗安時,任會有無法掩飾的掛念擔心與愛慕。
與所有簡·奧斯汀的小說一樣,這位有著無比細膩情感的女作家還是給予了它一個完美的結局,也許在她心中,如她的小說一樣,對感情始終懷抱著期望,憧憬著完美。
此外書中優(yōu)美的描述也為小說增色不少,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細致入微的觀察,展現了英國鄉(xiāng)紳的悠閑的生活和鄉(xiāng)村美麗的田園風光。為小說鋪置了閑適、恬靜的故事背景。人物的語言和心理描述恰到好處,個性鮮明。
掩卷而思,理智與情感這兩個詞,一向就如小說中一樣,深深的影響著我們,左右著我們,稍有偏差就會可能使我們痛苦、迷茫。但生活不是小說,上帝不會總仁慈地帶給我們一個完美的結局。我們只有走在這窄小的獨木橋上,搖搖晃晃,不讓自我受傷,想讓自我和埃莉諾一樣用理智控制著自我的情感。但是,有時想,像瑪麗安又何妨呢?大膽的付出真心的不顧一切的去愛人,也許會受傷,但施比受有福,當某天回首往事時,我們還能夠欣慰的告訴自我我們以前如此熱烈的愛過。相比另一些自私虛偽的威洛比日后的懊惱愧疚,如此的坦蕩不是幸福多了嗎?
讀書筆記理智與情感篇6
今天終于把《理智與情感》看完了,怎么說呢,有一種空蕩蕩的感覺,有點失落。就像一個人一直在追趕某樣東西,而突然之間那件東西又不見了,此時的我就是這樣的感覺。
再來說說這部小說,它將愛情,親情,友情,人心丟棄在那個社會的大背景下。雖然是喜劇的結局,卻也給了人不少的壓力。小說圍繞埃莉諾與瑪麗安兩姐妹各自的“三角”愛情展開,埃莉諾愛慕愛德華,卻受到嫂子的阻撓,認為他的弟弟要娶一個有財產的貴族小姐,在聽到愛德華與地位甚至不及埃莉諾的露西訂婚時,氣的暈倒。這就是那個社會,人的價值就是用金錢衡量,愛情什么也不是。約翰夫人,明顯就是一個理智有余,感情不足的典型代表。而約翰先生,更是親情寡淡,答應亡父照顧寡母和兩個妹妹,最后卻為了省下金錢,將他們趕出去。張口閉口就是“錢”。
愛德華明明已經與露西訂婚,卻又與埃莉諾曖昧,在后來給埃莉諾帶來極大痛苦。而露西卻又是一個狡詐的女人,在聽到埃莉諾愛慕愛德華的消息時,故意與她交好,又裝作對她的信任,告訴其與愛德華訂婚的事實,這無疑是在埃莉諾的傷口上撒鹽。露西打著友情的幌子,在埃莉諾的面前極度炫耀。而同時她也將自己的無知,勢力,巧言令色展露無遺。埃莉諾固然是一個理智凌駕于感情之上的的人,她將自己的情緒控制的很好,沒讓家里擔心,但是自己無疑是痛苦的。所以說太過理智的女孩子是很難讓人心愛的,因為她令人心疼。
相反,妹妹瑪麗安,一個對愛情充滿著浪漫的幻想,認為人生如果沒有一場浪漫的愛情是不圓滿的。在她與威洛比的愛情中,她把自己所有的感情都給了他,在得知自己被拋棄后,她陷入了難以自拔的境地中,整日避開人群,躲在角落里。對于一個浪漫的女孩來說,現實無疑能使她快速成長,只有經歷過痛苦,才能意識到這個世界不是她心中的象牙塔。威洛比這個人一直游手好閑,大手揮霍,最后迫于破產的壓力,娶了一個有財產的姑娘。他也只不過是有一副漂亮的外表,內心卻是空乏的`。
故事里的所有人的人生,都是自己選擇的,而他們的價值觀卻是在這個社會大環(huán)境的熏陶中漸漸形成的,我們是該譴責他們的無情與虛偽還是該同情他們呢?理智與情感,到底該如何選擇的?
英國學者沃爾波爾有句名言,“這個世界,憑理智來領會是個喜劇,憑感情來領會是個悲劇?!眴尉瓦@部小說而言,它無疑是切合主題的,但是現實生活中我卻是無法茍同的。如果生活只能靠理智的約束,缺乏一時沖動的激情,那么生活會失去很多樂趣。人的生命不在于長短,在于是否痛快活過。
三毛也說過,“等我長大了,我要做個拾破爛的……拾荒人眼底下的垃圾場是世界上最撫媚的花園。因為這種職業(yè),不但可以呼吸新鮮的空氣,同時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戲,自由快樂得如同天上的飛鳥。更重要的是,人們常常不知不覺的將許多還可以利用的好東西當作垃圾丟掉,拾破爛的人最愉快的時刻就是將這些蒙塵的好東西再度發(fā)掘出來,這……”這樣灑脫的人生與心態(tài),是一個理智在先的人永遠無法體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