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國演義》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國演義》讀后感1
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三國演義》的開篇詞。古往今來,《三國演義》一直是中國歷史文學(xué)系中的一部宏偉之作。人們總是說:“溫故而知新”?,F(xiàn)在重溫《三國演義》真是讓人回味無窮??!仔細讀完后才知道,原來這本書里真是有那么多“美味”的故事??!有令人感慨的,令人憤怒的,令人傷感的……
《三國演義》是明朝時期羅貫中寫的一部著作,主要內(nèi)容是魏、蜀、吳三國三分天下的故事。
這本書里,最令人崇拜的人是諸葛亮,他是足智多謀、顧全大局、忠心耿耿的一個人。從《火燒新野》、《草船借箭》、《空城計》中就可以看出諸葛亮的聰明才干?!镀咔芷呖v孟獲》充分展現(xiàn)了他寬宏的胸襟以及顧全大局;《白帝城托孤》可以看出他的忠心耿耿。但他也并非神仙,他也有失誤的時候。比如《街亭之戰(zhàn)》中,他不但沒能保住街亭還將街亭這一重要地點落入了敵人手中,最終導(dǎo)致蜀國滅亡。
周瑜是個心胸狹窄的大都督,他的職位雖然比諸葛亮高很多,但他并不滿足,總是嫉妒諸葛亮的才能,幾次想謀害諸葛亮,但每次都會被諸葛亮給識破。后來,因為諸葛亮立下了許多大功,最終居然被他給氣死了。我個人認為,如果遇上了不開心的事情,應(yīng)該要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要適當?shù)暮退朔窒?,不要總是憋在心里,然后再用樂觀的態(tài)度去戰(zhàn)勝它。
我覺得,《三國演義》是一本好書,他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并且給了我許多的啟示和啟發(fā),希望大家去細細品嘗。
《三國演義》讀后感2
很小的時候就看過繪畫版和現(xiàn)代文的三國演義,昨天一看到姐姐看過的文言文版的三國演義,我馬上坐在沙發(fā)上興奮地看了起來。
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草船借箭這個故事了。周瑜讓諸葛亮十天之內(nèi)造好十萬支箭,而諸葛亮卻說只用三天,并且還立下了軍令狀,周瑜高興極了。諸葛亮向魯肅求救借東西,魯肅給了他,并且沒有告訴周瑜。前兩天諸葛亮都沒有動靜,到了第三天,起了很大的霧,諸葛亮開著船沖向了曹營,還擂鼓吶喊,魯肅擔心極了。曹操聽到聲音,覺得有埋伏,于是讓弓箭手們用箭射,最后船上的草把子上插滿了箭,總數(shù)達十萬多支,這讓周瑜驚呆了。我在腦海里想象了一下那個場景,估計周瑜當時張大嘴巴、呆在原地半天都沒回過神吧!
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后,周瑜暗地里高興,說明他心胸狹窄,容不下比自己厲害的人,想趁機害死諸葛亮。而魯肅則非常重義氣,幫諸葛亮準備好了東西,而且沒有告訴周瑜。諸葛亮呢,他胸有成竹,因為他了解曹操生性多疑,知道曹操一定不敢貿(mào)然出擊,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來形容他毫不夸張。
現(xiàn)在,我們的身邊也會有心胸狹窄的人,看著成績好的,比自己厲害的,心生嫉妒,就想去動他們的東西或者打他們。就比如說我們班上,有一個同學(xué)成績很好,作文也寫得好,但是他的日記本竟被人偷偷地撕了。
我們一定不要做這樣心胸狹窄的人,而應(yīng)該記?。骸耙娰t思齊”,要努力學(xué)習(xí),爭取超過別人,才能展現(xiàn)出自己的水平。
《三國演義》讀后感3
他,是誰?年紀輕輕就身披帥印,曾在談笑間火燒曹營,殺得曹軍大敗而歸。他,是誰?想用無數(shù)次陰謀詭計殺死諸葛亮,但總是不能得逞。這個人不用我說你也知道,他就是——周瑜。他在死之前發(fā)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嘆,為什么他會發(fā)出這樣的感嘆呢?這是因為他自身有一個大毛病,那就是——嫉妒。
嫉妒是一個人最可怕的缺點,是人生之大敵。你想想看,一個善良的人有了嫉妒,再善良也會變得瘋狂;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正是因為有了嫉妒,所以才想三番五次,得不償失的去陷害諸葛亮;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心存嫉妒,為了自己的嫉妒心,他們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去陷害別人,最后被送進監(jiān)牢……嫉妒心是多么的可怕呀!
我曾在報紙上看過一篇文章:有一個人她因為嫉妒樓上的小孩比自己的小孩聰明,就乘樓上小孩的父母出去后把小孩推下樓,給摔死了。生活中的嫉妒隨時藏在我們的身邊,只要人有了這種邪念,它便如影隨形。人,有時聰明,有時愚鈍,聰明的人正是因為謙虛向上,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改善自己的缺點,做最好的自己。而愚笨的人恰恰相反,嫉妒心極強,最后還是痛苦不堪。
世界上只要沒有了嫉妒,才會變得美好。我們要奮發(fā)向上,不要只對別人的優(yōu)點去嫉妒,更多的是要自己努力,光說不做是不可取的,只有改善自己的缺點,取長補短,才是最棒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