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英雄事跡五篇800字
今天艷陽正好,又恰巧是端午。雄黃抹額,虎符系臂,五彩的龍舟浩蕩在江上,軟白的粽子在別人口中,翠綠的艾葉如利劍戟立在廣袤的原野上,只為紀(jì)念戰(zhàn)國的一位故人——屈原。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屈原的英雄事跡,接下來隨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屈原的英雄事跡1
屈原,我要感激的人——是你。
不辱使命,終身奉行,為了這些人格的尊嚴(yán),你不惜縱然一躍,投身汨羅江,上天把富有詩性的河流給了你,也把楚國國民的眾人之心留給了你。是什么讓你不屈使節(jié)放棄生命,是什么?噢,我懂了,那是尊嚴(yán),生命的尊嚴(yán),對上官百姓的尊嚴(yán)。你將臣心喻為指南針,不知南邊不罷休,這是你終身奉行的吧!可這又是什么?是忠誠的心。啊,是的,因為你的尊嚴(yán)與忠臣的心。感動了上蒼,感動了楚國國民,也感動了我。雖被流放,依然執(zhí)著,那被石頭所壓的身軀啊,是一種精神,一種永垂不朽的精神!
很小的時候,我便知道了屈原,那時的我,僅僅只是惋惜于他的投江逝去;現(xiàn)在的我,理解了,生命的本質(zhì)——尊嚴(yán),為了尊嚴(yán)逝去,這是壯舉,在與敵人的抗戰(zhàn)中也有人為尊嚴(yán)逝去,屈原,他不愧為民族英雄,每一分尊嚴(yán)都因為他的逝去而增加了重量。在成長的過程中,我時常思考,當(dāng)時,是否有其他方法來保全性命與尊嚴(yán),但我沒有找到。是的,屈原是用生命詮釋了這尊嚴(yán)。他——是第一個讓我恍悟尊嚴(yán)是什么的人。
生活中,我可能為了個人的小尊嚴(yán)而不低頭,為了自己的尊嚴(yán),我也可能會與別人爭辯。尊嚴(yán),到底是什么?我的理解是:尊嚴(yán)是在正義面前的不低頭,在坎坷面前的坦然,在風(fēng)雨當(dāng)中的執(zhí)著。
屈原,你那深層的精神,不知是我還不夠成熟,還是沒有思考透徹,我還沒有完全懂得,或許當(dāng)我正確理解時,我會再次感嘆與你的那種精神。
你讓我明白了尊嚴(yán)是什么,怎么維護尊嚴(yán),我很感激你。不愧為中華英雄,你用生命詮釋了完美的尊嚴(yán),用執(zhí)著完成了艱苦的使命,用信念鑄造了美好的精神。
我很感激他——屈原。
屈原的英雄事跡2
屈原之死,本微不足道,但由于其深蘊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便成為說不盡的話題之一。在中國文人士大夫的心靈中,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情結(jié),它象蓮藕一樣悄悄種植、萌芽、生長,不被察覺,卻無聲無息地模塑著中國文人士大夫的標(biāo)準(zhǔn)形象,這就是屈原情結(jié)。
屈原情結(jié)鑄就愛國主義詩篇。一句“鳥飛反故鄉(xiāng)兮,狐死必守丘”,已流露出炎黃子孫的愛國主義情懷。一首“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已道出詩人對風(fēng)雨飄搖的祖國的深沉愛戀。國興我榮,國衰我恥。愛國,是我們炎黃子孫心中永遠的情結(jié),是我國五千年文明史中一個永恒的文學(xué)主題。自古以來,無數(shù)仁人志士為國家民族奔走呼號,甚至流血捐軀,留下了許多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事跡。他們留下來的無數(shù)愛國詩篇,正是他們碧血丹心的結(jié)晶,是我國悠悠文學(xué)長河中杰出的一支。千百年來,屈原情結(jié)觸動著多少愛國文人的心弦,讓他們寫出那許許多多不朽的愛國詩篇。
屈原情結(jié)提出叩問天地,窮究宇宙的探索精神?!奥仿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一種人類在前進道路上執(zhí)著的追求。馬克思說過,“在科學(xué)上面是沒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嶇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勞苦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馬克思的話道出在科學(xué)研究中只有不畏艱險、勇敢攀登、始終高揚科學(xué)探索精神的人,才能取得驕人的業(yè)績,鑄造出卓越的人生,從而到達光輝的頂點?!版隙鹨惶枴钡陌l(fā)射成功,中華民族的千年奔月夢變成現(xiàn)實。一項又一項驕人的科技成果的取得,與科技工作者內(nèi)心那執(zhí)著的探索精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梢哉f,三十年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的取得,不僅是華夏子孫努力拼搏的結(jié)果,更是屈原情結(jié)中執(zhí)著探索精神的真實再現(xiàn)。
屈原情結(jié)倡導(dǎo)修煉美德、追求完善的人格精神。那一句“舉世皆濁我獨清”,道出偉人的無奈,同時也成為正直的知識分子寧肯窮愁潦倒,也要卓葷不羈的人格品質(zhì)的象征。陶淵明那一句“不為五斗米折腰”,寫出他為堅持高遠的理想和志趣,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在陶淵明靈魂的深處,可以說他受到了屈原情結(jié)的影響。屈原情結(jié)不僅影響了文人陶淵明,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世文人。他們面對社會的黑暗無能為力時,不能選擇兼濟天下,卻能選擇獨善其身。
總之,屈原情結(jié)是中華民族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它不僅激勵一代又一代文人創(chuàng)作出一篇又一篇的不朽愛國詩篇,還提出執(zhí)著的探索精神和修煉美德、追求人格完善的精神。
屈原的英雄事跡3
戰(zhàn)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quán),詩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來,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他們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毀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郁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
公無前229年,秦國攻占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國。楚頃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襄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尸體,同時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尸體免遭傷害。
從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jì)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jié)的風(fēng)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jié)、浴蘭節(jié)、女兒節(jié),天中節(jié)、地臘、詩人節(jié)等等。端午節(jié)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jié)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jì)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于三代夏至節(jié)說;惡月惡日驅(qū)避說,等等。
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jì)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lǐng)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jié)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lián)系起來。俗說屈原投江以后,當(dāng)?shù)厝嗣駛渌溃泷{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fēng)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后來的粽子樣。
屈原的英雄事跡4
一生悲歡離合,醉生夢死,不知從何時開始,又會在何時結(jié)束。
佇立在江邊,望大江東去,我閉目思索:這滾滾波濤帶來了些什么?又帶去了些什么?這變化無常的人生,要怎樣去抉擇?
我回眸望去,望汨羅江畔,屈子面容雖飽經(jīng)風(fēng)霜,卻蓋不住那一身傲骨,一身高風(fēng)亮節(jié)的氣概。我勸導(dǎo)你:“何必呢,看開點吧,這世上人都醉了,多你一個又何妨?不過是共飲那一壺陳酒罷了?!?/p>
你卻長嘆:“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其實我知道你都明白,你人在江邊,心卻依舊向著郢都,你選擇離開,卻又不甘心如此!
你憎恨朝堂的“污垢”與“勾結(jié)”,遠離于此,可你畢生之夢只能在那兒實現(xiàn)。在矛盾中,你最終還是選擇了懷石赴水,一別紅塵,這是你的選擇。
易水急流,和著悲歌,帶著匕首,你漸行漸遠,此行,永不再返。
“不要啊!燕國大勢已去,秦并天下勢不可擋,你無須自行了斷!”我大叫。
我的呼喊讓你回過頭來,你微微一笑,這笑如此熟悉,就像在秦王殿前,你對武陽的笑,就像在倚柱箕踞之時,你對秦王的笑,這是你的選擇。
烏江岸邊,你傲然而立。聽了楚歌,別了虞姬,你站在那兒,遲遲不肯過江。漢軍又至,你只身持劍,殺了敵人后,又殺了自己。刺目的血凝在我的眼前,形成一片猩紅。我并不明白,霸王,你說你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但你選擇了成就霸業(yè),選擇了焚盡阿房宮,卻為何要放棄東山再起的機會,放棄自己呢?長眠于地下的你真的不悔嗎?你是否在九泉之下含笑呢?這是你的選擇,而留下的,只有那一片殷紅和百思不得其解的我。
江水滔滔,我睜開眼,向東望去,我看到了屈原緊鎖的眉,荊軻回眸的笑,項羽殷紅的血,在交錯的疊影中,漸漸,我仿佛明白了什么,這一個個忘不了的夢,必承載著那難以忘懷的抉擇,而我們,就在這抉擇中慢慢長大。
江水依舊,夢境繼續(xù),而我的心智卻在這一個個抉擇中變得成熟了。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一定有這些忘不了選擇,這些選擇也許讓你后悔萬分,也或許讓你慶幸不已,而我們的成長就是在這一個個選擇之中積累出來的。在選擇中變得成熟,在一個個選擇之中你就漸漸長大了。
屈原的英雄事跡5
尚記兩千年前,賈公過長沙,自慨命運之不濟,悒郁思索,而做斯賦。竟有同命相似之感嘆,其悲嘆人才之不為用,而忠言不被納之意,蓋與君之所行謬矣。命吾于考場之上,端午佳節(jié),重做斯賦,以吊先生之靈嗚呼,君雖為楚王之同姓,其血緣之親.可謂近矣,君累世為官,與楚王之忠心,可謂昭然也,然竟為世人所不容,被君王黜免,終于郁郁而沉于汩羅矣。雖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有日月齊輝之才,一旦被疏,不復(fù)被用,雖心系楚國,胸懷天下,豈不枉然。
余嘆其感情之無用焉,君臨天下,當(dāng)以理為重,奈何信奸讒之語,而疏遠信臣忠義之士也,懷王不用汝擊,終招患禍,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推,而竟以感情之草草行事也。
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而自制于情也,人情莫不好悅己者,而惡直言者也,故莊宗雖有天下而終自戳于伶人之手,其沉溺于私情使然也。夫奸讒當(dāng)?shù)?,以美色誘之,絲竹樂之,財物亂之,使其遠正直而近讒邪,雖已似日之昏昏,而不自知,至于禍已至矣,乃有悔色,豈不晚哉?
人情有遠近.而緣有親疏,而公理無遠近,正道無偏邪,君于九天之上,可憶及昔日否,子蘭之流,力勸懷王之秦求和,終使懷王之魂留他鄉(xiāng),子蘭豈不為楚王之親近哉,有骨肉之親,卻不能遠謀,有遠謀之臣,未有骨肉之親,情理相較,于情于理,競何如哉,懷王屈理從情,終至斯地,雖有天地為其悲惜,然留笑柄子青史矣。
君沉汩羅,去今兩干余載矣,夫兩千余載之中,屈理而從情者,不可盡數(shù),今日光華閃耀大地,然此事仍無有斷絕之時,余作此文,畢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才華,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從理,如此,則官不貪,如此,則民不奸,如此則百姓直田享用不盡矣。
懷王于冥冥之中,定當(dāng)后悔不迭,特以為情乃理之末,而理為情之始也,理從情而家不立,則國不治,則天下難平,情從理,則行路之人,可為骨肉之親,邂逅之人,可助成大事,豈不如此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