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彈一星”錢學森元勛事跡

| 徐球

2024中國“兩彈一星”錢學森元勛事跡是什么樣的呢?錢學森做出了什么樣的貢獻?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4中國“兩彈一星”錢學森元勛事跡【精選5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中國“兩彈一星”錢學森元勛事跡

中國“兩彈一星”錢學森元勛事跡【篇1】

當天錢學森一家早早來到港口,來送別的有好友弗蘭克·E·馬勃、加州理工學院同事等人。同時,碼頭上還有監(jiān)視錢學森離境的聯(lián)邦調查局人員羅杰·沃爾科特,以及一群記者。

一名記者問:“錢先生,你在美國取得很高的成就,是否還打算回來?”錢學森義正言辭地回答:

“我不會再回來,我沒有理由再回來,這是我想了很長時間的決定。我打算盡我最大的努力幫助中國人民建設自己的國家,以便使他們能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

下午3點20分,錢學森全家終于登上了郵輪。錢學森回國的消息,美國各大報紙以“世界最著名的火箭專家之一、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中心主任—錢學森博士將在驅逐令下返回中國”進行了廣泛報道。

“克利夫蘭總統(tǒng)號”郵輪的路線從美國舊金山起航,途徑夏威夷、日本、菲律賓,最終??奎c是香港。9月22日,郵輪停靠檀香山,錢學森給太老師、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叔通發(fā)了一封簡短電報:

想到回到祖國,很是高興??死蛱m總統(tǒng)號郵船十月八日到達香港。到現(xiàn)在為止,沒有什么阻礙。

中國“兩彈一星”錢學森元勛事跡【篇2】

大家知道:錢學森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是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他在導彈領域的貢獻極其卓越。

1935年9月起,錢學森先后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學習,留學期間勤奮刻苦,后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聘為終身教授。

新中國成立后,錢學森克服重重困難回國,投身于新中國的建設。他帶領中國科研團隊在導彈技術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為中國導彈事業(yè)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使中國的導彈技術在較短時間內取得了巨大成就,極大地增強了中國的國防實力和國際地位。

他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院——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擔任首任院長。

他主持建立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為中國導彈事業(yè)奠定了技術基礎。

他參與研制了近程導彈、中程導彈等。

他直接領導了中程導彈攜帶原子彈的“兩彈組合”試驗。

他參與制定了中國近程導彈攜帶原子彈的“兩彈組合”試驗以及第一個星際航空發(fā)展規(guī)劃,發(fā)展和建立了工程控制論和系統(tǒng)學,為中國導彈技術的發(fā)展提供了理論指導。

中國“兩彈一星”錢學森元勛事跡【篇3】

錢學森始終將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興衰,緊密相連!

他說:

“我的事業(yè)在中國,我的成就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這,不僅是對個人理想的堅守,更是對家國情懷的深情表白。

1955年10月8日,錢學森闊別祖國20年后,終于回到祖國。

陳賡大將曾問他:

“中國人自己搞導彈,行不行?”

錢學森霸氣回應:

“怎么不行?外國人能搞的,難道中國人不能搞?中國人比他們矮一截?”

1956年10月,錢學森受命組建我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

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55歲的他,作為試驗總技術負責人,親眼見證了兩彈結合試驗的成功。

從此,中國的核導彈,終于具備了威懾與實戰(zhàn)能力!

由于錢學森的毅然回國,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研發(fā),至少向前推進20年!

今天,“天宮”空間站成功建設,神舟十九號成功發(fā)射。

這是錢學森等老一輩航天人夢想的延續(xù)。

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

從嫦娥探月,到天問探火。

中國航天的每一步跨越,都凝聚著無數(shù)航天人的智慧和汗水。

而這一切的起點,可以追溯到錢學森那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

他不僅在技術上為中國航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在精神上為后來者樹立了不朽的豐碑!

回顧錢學森的一生,他不僅在科學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更在精神上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他留下了“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的高尚品質!

他留下了“外國人能搞的,中國人也能搞”的自信自強!

他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永不言棄的堅韌不拔,都是激勵后來者不斷前行的強大動力!

中國“兩彈一星”錢學森元勛事跡【篇4】

新中國建立是時代的大事件,給了那個時代的一大批在國外的留學青年才俊巨大吸引,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選擇回國效力,其中就包括錢學森,期間細節(jié)不再贅述,經(jīng)過五年終于回到中國,從這個時期開始他的積累開始發(fā)揮巨大的效用,主要科研項目情況簡要描述如下:

1、1960年至1964年,主持中國第一枚探空火箭的研制與發(fā)射,推進完成第一枚地對地彈道導彈發(fā)射實驗;

2、1966年做為技術總負責主持中國第一次兩彈結合實驗,使核力量具備真正的實戰(zhàn)威懾能力;3、1974年他牽頭組織了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發(fā)射任務,中國人開始了對外太空的真正探索;

4、1980年至1984年,他參與組織領導了中國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實驗,順利完成中國第一枚潛艇水下發(fā)射導彈實驗。這里面很多個中國第一,都是在一窮二白的條件搞出來的,很不容易 ,錢學森在里面發(fā)揮了巨大作用,為錢學森和那個時代的同行者們點贊,是你們的艱苦奮斗逐漸撐起來中國的脊梁。

晚年的錢學森在系統(tǒng)工程論、創(chuàng)新科技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繼續(xù)做了許多有意義的工作,其中他最關心的一個問題還是關于教育中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問題。他說,一個有創(chuàng)新發(fā)明能力(從0到1)的人不但要有科學知識,而且還要有文化藝術修養(yǎng),沒有這些是不行的。小時候我的父親就這樣對我進行教育和培養(yǎng)的,他讓我學習李理科,又送我去學習繪畫和音樂,就是要把科學和藝術要結合起來。

中國“兩彈一星”錢學森元勛事跡【篇5】

是中國航天科技事業(yè)的先驅和杰出代表,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在美學習研究期間,與他人合作完成的《遠程火箭的評論與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導彈和探空火箭的理論基礎;與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動理論,為空氣動力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1956年初,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yè)的意見書》。同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根據(jù)他的建議,成立了導彈、航空科學研究的領導機構——航空工業(yè)委員會,并被任命為委員。

1956年,受命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擔任首任院長。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guī)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研制,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fā)展規(guī)劃,發(fā)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論和系統(tǒng)學等。在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噴氣推進、工程控制論、物理力學等技術科學領域作出了開創(chuàng)性貢獻。是中國近代力學和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應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導人。

1957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1979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杰出校友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89年獲“小羅克韋爾獎章”、“世界級科技與工程名人”獎和國際理工研究所名譽成員稱號。1991年10月獲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的“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雄模范獎章。1995年1月獲“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優(yōu)秀獎”。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授予他“兩彈一星功勛獎章”。2006年10月獲“中國航天事業(yè)50年最高榮譽獎”。

26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