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奮斗者個人主要事跡7篇
最美奮斗者個人主要事跡篇1
谷文昌同志是新中國成立后,涌現(xiàn)出來的一位優(yōu)秀領導干部的典型。_多次提起谷文昌,稱贊他“在老百姓心中樹立起一座不朽的豐碑”、是“四有干部”的典范、“縣委書記的好榜樣”。
谷文昌是河南林縣人,1950年5月12日隨軍解放東山島,到1964年4月調離東山,先后擔任區(qū)委書記、縣委組織部長、縣長、縣委書記,率領東山人民苦干14年,治服了“神仙都難治”的風沙。從“敵偽家屬”到“兵災家屬”,更是贏得了東山十萬民心。
五十年代的東山,在2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僅有林木147畝。東南部有綿亙30多公里、3萬多畝的沙灘,43個流動沙丘曾經埋沒了13座村莊,1000多座房屋,3萬多畝耕地。東山百姓紛紛逃離家園外出當乞丐。面對這種狀況,谷文昌發(fā)出了“不救民于苦難,要我們這些共產黨人來這里干啥”的吶喊,以“不治服風沙,就讓風沙把我埋掉”的信念,堅持與技術人員翻遍資料、大海尋針,終于找到了適合在當?shù)厣L的先鋒樹種——木麻黃,率領東山人民苦戰(zhàn)十幾載,遍植木麻黃,綠化了412座山頭、3萬多畝沙灘,形成177條林帶,總長達194公里,筑起綠色長城,硬是治服了“神仙都難治”的風沙,讓海島換了天地,讓百姓換了人間。
面對1950年5月12日國民黨軍隊潰退前,在東山抓走了4792名壯丁,留下的“敵偽家屬”問題,時任東山第一區(qū)區(qū)委書記的谷文昌,向縣委建議:把“敵偽家屬”改成“兵災家屬”,東山縣委采納了他的建議,并決定對這些家屬政治上不歧視、經濟上平等對待、生活困難給予救濟、孤寡老人由鄉(xiāng)村照顧。從“敵偽”家屬到“兵災”家屬,彰顯了超常的勇氣和智慧。
在東山期間,他還帶領群眾,興建了22座水庫,建成了全國最大的地下水工程和70處永久性水利工程;建筑避風港;建起了八尺門海堤,使東山與大陸連在一起,孤島變半島,圓了東山人千年天塹變通途的夢想。他還帶領群眾修路,到1963年底,東山縣在福建省實現(xiàn)第一個村村通公路的縣,從根本上改變了東山惡劣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同時“以海為田,向海域進軍”,發(fā)動群眾圍海造鹽田,改革漁船捕撈作業(yè),養(yǎng)海帶、紫菜,發(fā)展多種經營,不僅使全縣人民擺脫了世代逃荒要飯的苦日子,為經濟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大力發(fā)展經濟的同時,谷文昌非常重視教育文化事業(yè)。為辦好教育,他親自兼任東山初級中學校長,把初級中學擴建成“東山第一中學”。親自組建潮劇團,興建人民會堂、影劇場,實現(xiàn)每個鄉(xiāng)鎮(zhèn)有農村電影隊、衛(wèi)生院,建起了全縣有線廣播網,成為全省第一個村村通廣播的縣份。
在順境的時候,能干出一番事業(yè),就是身處逆境,谷文昌也從未動搖理想信念。1969年冬天,身為福建省林業(yè)廳副廳長谷文昌和他的愛人史英萍被下放到寧化縣。面對當?shù)馗鞣绞铰浜?,糧食產量低,老百姓吃不飽飯問題,他幫助改變灌溉方式,改造低產田,改良水稻品種,使當?shù)丶Z食產量首次跨千斤,被當?shù)乩习傩辗Q為“谷滿倉”,把功成不必在我的“潛績”,變成了澤被后人的福祉。
谷文昌一生奉行廉潔奉公、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時刻記得“當領導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干凈,把腰桿挺直”。在家庭生活中,嚴字當頭,言傳身教,養(yǎng)成了純正的家風。他的子女從沒有在這位“官”老爸身上享受到什么特權,都是靠自己的雙手、憑自己的本事生活。谷文昌沒有給家人留下什么物質財富,卻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的優(yōu)良品行,集中體現(xiàn)了共產黨員艱苦樸素、清白為官、為民奉獻的優(yōu)良作風。
1981年1月30日,谷文昌在漳州逝世。根據(jù)他的遺愿,1987年7月15日,東山群眾把他的骨灰安葬在他親手建立的赤山林場。每年清明節(jié),東山百姓都會自發(fā)地來到谷文昌陵園,一起祭奠這位為他們造福的共產黨人,“先祭谷公,后拜祖宗”已成為東山的一方民俗。谷文昌在東山老百姓心中已經成為一座不朽的豐碑。
2009年9月,谷文昌同志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如今,谷文昌已經成為“四有”干部的典范。在北京,中央黨校為他立起了塑像;在東山,谷文昌紀念園正在創(chuàng)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谷文昌干部學院也已建成。谷文昌精神,正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谷文昌精神轉化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不竭動力。
最美奮斗者個人主要事跡篇2
一、對黨忠誠、不忘初心——不論所處哪個時代、身在哪個崗位,始終保持崇高信仰。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張富清同志堅決做到“黨指到哪兒,就打到哪兒”;在祖國建設時期,堅決做到“黨讓我去哪就去哪兒,哪里最艱苦就去哪兒”,真正把對黨的絕對忠誠刻進心中、融入血脈,充分發(fā)揮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他經常告誡自己,要對黨絕對忠誠,如果沒有對黨的絕對忠誠,就會丟“魂”,在工作生活中就會栽跟頭。1983年,時任來鳳建行副行長的張富清分管貸款業(yè)務,在上報有關數(shù)據(jù)時個別人員夸張?zhí)搱?,張老對其進行嚴厲批評,說道,我們決不能欺騙組織,要對黨絕對忠誠,欺騙黨、欺騙組織就是犯罪!1978年,大兒子張建國中專畢業(yè)后,好心人出主意要張富清出面通過關系給兒子安排政府機關工作,張老一口拒絕,并嚴肅地說,兒子畢業(yè)要聽從組織安排,我是共產黨員,要保持共產黨員的本色,決不能搞特殊化,后來兒子由組織安排到最艱苦的邊遠鄉(xiāng)鎮(zhèn)工作。
二、胸懷大局、矢志奉獻——支援地方建設,他響應號召主動申請到條件最艱苦的來鳳工作;國家精簡人員,他率先動員妻子放棄“鐵飯碗”;堅守工作崗位,忠孝未兩全成為畢生遺憾。他像革命的一塊磚,數(shù)十年如一日,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主動作為,干一行愛一行,不務虛功、開拓奮進,體現(xiàn)了高度自覺的大局意識、矢志奉獻的優(yōu)良作風。20世紀60年代初,國家十分困難,開始精簡人員。當時,張富清正擔任三胡區(qū)領導,而妻子孫玉蘭也在三胡供銷社上班。張富清帶頭把妻子精簡了。1975年,張富清調到來鳳卯洞公社擔任革委會副主任。他搶著選了最偏遠的不通路、不通電的高洞片區(qū),在干部群眾中口碑極好。20世紀80年代初,張富清剛到建行時,只有5人,而且沒有獨立的辦公場所,只得借用其他單位的土瓦房,5人擠在一間辦公室,創(chuàng)下了當時良好的工作業(yè)績。1976年,卯洞公社有幾個調工資的指標,由于張老家庭經濟困難,組織上想照顧他一個指標,他堅決不肯,最后主動讓給了別人。1978年,縣里推薦他為省勞動模范,他毅然將榮譽讓給其他同志。
三、淡泊名利、廉潔齊家——張富清同志九死一生、功勛卓著,卻從不以此為資本要待遇、要名譽、要福利。他珍惜軍人榮譽,卻選擇深藏功名、回歸平凡,婉拒媒體采訪——“黨要我接受采訪,我就接受采訪”。他珍愛黨員身份,始終保持清廉本色,從不利用職務為親屬謀利,教育子女“自強不息、自己奮斗”。他始終堅定信仰、篤定信念,拿起的是責任,放下的是名利,向我們傳遞著時代的正能量。1985年從來鳳建行離休的張富清,現(xiàn)在仍舊和老伴孫玉蘭住在建行一棟20世紀80年代的十分簡陋房改房里。張富清對于兒女要求很嚴格。從小教育他們?yōu)槿苏?,不謀私利,一心為公。他從不為家里的任何事包括兒女事走過一次“后門”,謀過一次私利。女兒張建珍今年64歲,因年幼患病不能自食其力,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張老考慮自己有工資收入,一家3口基本上生活沒問題,就叫女兒不要找民政申請生活救助。多年來,妻子曉得他的性格,什么事都能理解,默默地支持他,兩個人相敬如賓。
四、艱苦奮斗、樂觀向上——張福清同志住著老房子,用著老家具,生活清貧卻時時想到的是響應黨的號召,處處想到的是減輕國家負擔。他熱愛學習,95歲高齡仍然堅持每天讀書看報、看電視新聞,“工作上離休了,思想政治上不離休”。他珍愛生命,88歲截肢,仍樂觀向上、堅持鍛煉,憑著頑強的軍人精神,靠著假肢和支架重新站了起來。他以奮進不息、積極向上的堅強意志,為“英雄”寫下了最好的注解。在他的書桌上,擺放著《_文選》、《_系列重要講話讀本》、《_談治國理政》、《_用典》、《_講故事》等書籍,堅持天天學習做筆記。2018年11月,來鳳縣建行干部李甘霖得知張富清要去武漢做白內障手術,需要植入人工晶體。按政策規(guī)定張富清是離休老干部,醫(yī)藥費全部報銷,可以選好7000——20000元的晶體。結果在報賬的時候,李甘霖發(fā)現(xiàn)張老只選了價值3000多元、最便宜的晶體。他的這種艱苦樸素,為國節(jié)約的精神深受廣大人民群眾敬佩。
最美奮斗者個人主要事跡篇3
與47團其他老戰(zhàn)士一樣,楊世福老人也是一位忠臣的兵團軍墾戰(zhàn)士。194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9年12月隨軍橫穿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進軍和田。
1950年1月,根據(jù)新疆軍區(qū)命令,不吃地方,一律參加生產。這一年秋天,楊世福被團里派到軍區(qū)的畜牧獸醫(yī)班學習,學習結束后,擔任了團生產辦公室畜牧組的組長。
1953年,楊世福和他的老十五團戰(zhàn)友集體脫下戎裝,成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軍墾戰(zhàn)士。在此后的幾十年里,扎根邊疆,建設邊疆,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屯墾戍邊事業(yè)。
在生產建設時期,他曾長期擔任團四十七團畜牧科股長、科長、畜牧連會計。由于工作突出,多次被評為二級先進工作者和民族團結先進個人。
楊世福同志思想覺悟高,政治立場堅定,具有較高的政治理論素養(yǎng)。幾十年來,面對艱苦的自然環(huán)境,艱巨的戍邊使命,無論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生產建設時期,還是改革開放時期,他都時刻以一名老兵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一生恪守軍人的信念,骨子里寫滿了忠誠,一生堅守在邊疆,扎根在邊疆,忠實履行著一名兵團人屯墾戍邊的歷史使命。
退休后,他積極相應上級號召,與其他老戰(zhàn)士和退休干部職工一道,不斷發(fā)揮老同志的余熱,多次在團場和疆內外黨政機關、軍隊、學校和企業(yè)等單位做民族團結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40余期,大力宣講革命傳統(tǒng)精神、兵團精神和老兵精神,宣講進疆老同志、老戰(zhàn)士吃苦耐勞,無私奉獻,團結奮進,開拓創(chuàng)新的事跡;宣傳老一輩兵團人敢于同惡劣的沙漠環(huán)境作斗爭,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社會良好新型團場的感人事跡。這些宣講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意義。
特別是2009年烏魯木齊“7.5”事件發(fā)生后,他及時向團黨委請示,主動要求為團場廣大執(zhí)勤訓練的民兵和各族干部職工做革命傳統(tǒng)教育報告,并應邀為巡邏執(zhí)勤的武警官兵做革命傳統(tǒng)教育報告,極大地穩(wěn)定了大家的情緒,鼓舞了工作和戰(zhàn)斗的積極性。
近幾年,楊世福與老戰(zhàn)士一道,更加積極主動承擔起宣講兵團精神、老兵精神的使命,對于轉變干部作風、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最美奮斗者個人主要事跡篇4
贠恩鳳同志退休前為陜西省廣播電視民族樂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陜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用歌聲唱響時代主旋律,傳遞社會正能量,贏得廣大群眾的喜愛和尊重,被譽為“敬業(yè)奉獻的楷?!薄叭嗣竦乃囆g家”“黃土高原上的銀鈴”。
牢記服務宗旨,做民族文化的傳承者
贠恩鳳同志11歲參加文藝工作,先后師從郭蘭英、王昆等著名歌唱家。68年以來,她始終堅持把歌唱黨、歌唱祖國、歌唱人民作為自己的終身追求,是延安文藝座談會精神在新時期忠實的實踐者和弘揚者。
贠恩鳳同志牢記社會主義文藝宗旨,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堅持“三貼近”,演唱和創(chuàng)作了許多謳歌時代、反映人民生活的經典歌曲。她始終堅守藝術理想、藝術良知和職業(yè)操守,牢記文化擔當、社會責任和價值追求,以最大的熱情和昂揚的激情創(chuàng)作,她的演唱真誠感人,催人向上。她始終堅持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民族文化,堅定走發(fā)展民族聲樂的道路,將自己的藝術生命根植于厚重的黃土地,經過多年的藝術實踐,她逐漸形成了 “音質飽滿清晰、質樸感人、聲情并茂”的獨具地域特色的演唱風格?!独C金匾》《南泥灣》《山丹丹開花紅艷艷》《藍花花》《三十里鋪》等代表曲目,更是膾炙人口,深受廣大聽眾喜愛。六十八年來,她共參加各類演出5000余場次,演唱近三萬首次歌曲;先后在國內外出版發(fā)行400余首,其中部分歌曲被收入“20世紀中華歌壇名人百集珍藏版”。她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位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辦獨唱音樂會的陜西民族歌唱家,受到周恩來和習仲勛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曾多次隨中國藝術團、友好代表團出訪歐洲、美國、日本、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qū),為陜西民歌走向中國和世界作出了貢獻。
堅持扎根一線,做心系群眾的放歌人
贠恩鳳同志始終堅持與一線基層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歡樂著群眾的歡樂,憂患著群眾的憂患。到一線慰問演出,是贠恩鳳同志幾十年來的一項經常性工作。一直以來,無論寒冬酷暑,哪里需要她就把歌聲送到哪里。自上個世紀90年代初開始,她連續(xù)20多個春節(jié)主動下基層義務演出,向人民群眾拜年,為堅守崗位的勞動者歌唱。1992年寒冬,贠恩鳳同志應邀到位于華山腳下的某機械廠演出,突然天降大雪,大家勸她改日再去,但是她堅持按計劃前往。今年暑期,得知省上組織藝術家赴社區(qū)惠民演出的消息,贠恩鳳同志不顧身體不適,冒著酷暑連續(xù)演出十多場次,贏得了社區(qū)群眾的高度贊揚。半個多世紀以來,她的足跡遍及三秦大地,工廠礦山、農村地頭、部隊軍營、孤兒院、醫(yī)院病房……有一年夏天,團里安排她去陜南山區(qū)慰問演出,當徒步3個多小時趕到一個偏遠小山村時,汗水已濕透了衣裳,她不顧路途勞累,當即就為農民朋友演唱。西康鐵路施工期間,當她得知筑路工人想聽她的歌時,她頭戴安全帽、腳踩泥漿,不顧隨時巖爆的危險,進入4000多米的隧道施工現(xiàn)場為工人演唱,一口氣唱了十多首歌。從藝幾十年來,她用心真情歌唱,無論面對的是工人、農民、學生、還是孤寡老人,甚至是服刑犯人,她的歌聲都如山間清泉、林海晨風,打動了無數(shù)人的心。有一次,陜西老齡委組織到老年公寓慰問演出,她又主動請纓,當聽到她飽含深情的歌聲時,老人們緊緊拉著她的手久久不愿松開。她還利用自己是陜西省女子監(jiān)獄的教育顧問的身份,每年春節(jié)堅持去女子監(jiān)獄慰問演唱,女囚們都感動得流淚,紛紛表示:“是她的歌聲給了我們好好改造、重新做人的信心和力量”。
真心回報社會,做不計名利的義務工
贠恩鳳常說,是黨和人民的培育,才有了我的今天,我今天所作的一切,就是為了回報社會和人民,我心甘情愿一輩子為人民歌唱。幾十年來,贠恩鳳同志堅持把為人民義務演出作為藝術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哪里需要就到哪里,不計名利,不計報酬。
1983年7月,安康地區(qū)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贠恩鳳同志不顧母親和丈夫有病住院,在西安舉辦六場個人演唱會,所得收入全部捐獻給災區(qū)。一次在西安孤兒院演唱后,她掏出了身上僅有的200元捐給院里,院長感動地說:“你演出就沒收費,還給我們捐錢?!庇幸荒甑慕處煿?jié),她在西安人民劇院演出,組織方按慣例付給她報酬,她推辭不掉,將錢款全部捐給了教育基金會。
只要人民群眾需要,哪里都可以當作義務演出的舞臺。有一次,到北京開會,她在列車上被乘客認出來,就在列車上唱了一路。今年國慶節(jié),贠恩鳳同志遇到了幾位果農,就在果園現(xiàn)場演唱歌曲,果農要以最好的果品相送,被她婉言相拒。
贠恩鳳同志盡管已經退休,但是心中依然裝著人民群眾,只要人民群眾有需求,她隨時歌唱。她以高尚的職業(yè)操守,良好的社會形象,文質兼美的優(yōu)秀作品,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贏得人民的喜愛和尊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最美奮斗者個人主要事跡篇5
陳嘉庚是愛國華僑領袖,是一位杰出的企業(yè)家、教育事業(yè)家、社會活動家。
1874年10月,陳嘉庚出生于福建省同安縣集美社。父親陳杞柏早年南渡經商。1890年,陳嘉庚應父召,前往新加坡學習經商,初步顯露出了他的經商才能。在經歷了父親實業(yè)由鼎盛到衰敗的歷程后,陳嘉庚決心從頭做起,獨立創(chuàng)辦實業(yè)。從黃梨罐頭加工業(yè)入手,賺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為了規(guī)避經營單一行業(yè)的奉獻,陳嘉庚進一步擴大經營范圍,試種橡膠,開拓米業(yè)。獨立創(chuàng)業(yè)的七年間,他兢兢業(yè)業(yè)的經營生意,膽大心思,不但償還了父親欠下的債務,還因其黃梨罐頭產量約占全新加坡產量的一半而贏得了“菠蘿蘇丹”的美稱,擁有4家菠蘿廠、2家米廠和2處橡膠園,初步探索出種植橡膠的經驗,已稱得上有一定實力的華僑實業(yè)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極大地影響了新加坡的出口業(yè)和制造業(yè)。陳嘉庚發(fā)現(xiàn)了新的商機,果斷決定經營航運業(yè),從租船起步,再調整經營模式,購買多艘輪船出租。戰(zhàn)爭過后,他意識到航運業(yè)的短暫性和危險性,繼續(xù)擴展自己的橡膠王國。1916年起,陳嘉庚逐漸將黃梨種植改為橡膠種植,將黃梨罐頭廠和熟米廠改為橡膠制造廠,并收購各地運往新加坡的生膠片,經軋制、煙熏等工序,加工成為熟膠片,外銷歐洲。1919年,陳嘉庚對原有企業(yè)進行整合,組建陳嘉庚公司,研發(fā)、生產質量過硬的橡膠成品,實現(xiàn)橡膠種植、生產、銷售一條龍,被稱為東南亞的“橡膠大王”,開創(chuàng)了新馬民族工業(yè)的新紀元。
陳嘉庚生逢國難深重的年代,熱切期盼祖國的富強。他親自調查比較東西方幾個國家的教育情況后發(fā)現(xiàn),中國的教育落后先進國家太多,懷抱著“教育為立國之本,興學乃國民天職”的信念,他義無反顧地開啟了興學育才的偉大事業(yè)。1894年,20歲的陳嘉庚出資2000銀元在家鄉(xiāng)集美創(chuàng)辦惕齋學塾。而后,創(chuàng)建了包括幼稚園、小學、中學、女子師范、幼稚師范、水產、商科、農林部、國學部等在內,擁有完整教育體系的集美學村。1930年代的集美學校,被譽為“閩南教育之中心”“東南文化之中樞”。1921年,陳嘉庚創(chuàng)辦的廈門大學,是當時全國院系最齊全的五所大學之一,被譽為“南方之強”。在世界經濟危機期間,陳嘉庚公司瀕臨絕境,面臨辦企業(yè)與辦學必須舍棄其一的兩難抉擇,陳嘉庚不惜放棄巨額資產,在荊棘載途的辦學之路上繼續(xù)前行。據(jù)統(tǒng)計,陳嘉庚一生在國內外創(chuàng)辦和資助的學校近120所,用于教育事業(yè)的費用難以計算。陳嘉庚辦學時間之長、創(chuàng)辦及資助學校之多、捐資之巨、成績之著,堪稱千古一人。
身處南洋,心系故土,陳嘉庚時刻關注祖國命運。1910年,陳嘉庚加入中國同盟會新加坡分會,擁護孫中山的革命運動。1911年,陳嘉庚當選新加坡福建保安捐款委員會主席,領導閩僑積極籌款支持福建革命政府,奠定了他在閩幫的領導地位。1923年,陳嘉庚創(chuàng)辦《南洋商報》號召抵制日貨,從此開始抗日救國活動。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后,南洋華僑群情激憤,成立了“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 陳嘉庚被推舉為主席,帶領1000萬南洋華僑,以巨大的財力、物力、人力支援祖國抗戰(zhàn),為抗日戰(zhàn)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立下卓著的功勛,被毛澤東贊譽為“華僑旗幟 民族光輝”。1940年,陳嘉庚組織南洋華僑回國慰勞團,慰勞前方抗日將士,考察國內抗戰(zhàn)形勢,并得出“抗戰(zhàn)必勝,建國必成”的結論,向世人傳遞“中國的希望在延安”的信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陳嘉庚應邀回國參政,他為國家的建設和發(fā)展建言獻策;參觀考察各地情況,為祖國的繁榮強盛而奔波;維護華僑合法權益,推動華僑愛國大團結;為家鄉(xiāng)的建設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遺余力?;貒ň拥?2年間,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2014年,_給集美校友總會的回信中評價陳嘉庚:“他愛國興學,投身救亡斗爭,推動華僑團結,爭取民族解放,是僑界的一代領袖和楷模。他艱苦創(chuàng)業(yè)、自強不息的精神,以國家為重、以民族為重的品格,關心祖國建設、傾心教育事業(yè)的誠心,永遠值得學習”。信中同時提到,“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也是陳嘉庚先生等前輩先人的畢生追求。希望廣大華僑華人弘揚“嘉庚精神”,深懷愛國之情,堅守報國之志,同祖國人民一道不懈奮斗,共圓民族復興之夢?!?/p>
陳嘉庚“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實現(xiàn)強國富民的理想,傾其所有,畢其一生以赴之。他的典范超越了國界,為人類文明增添了一份寶貴的財富。
最美奮斗者個人主要事跡篇6
他愛廠如家,艱苦創(chuàng)業(yè),在恢復和發(fā)展鞍鋼生產中做出了重大貢獻,8次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先后當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當選為中國工會第七、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執(zhí)行委員。是新中國第一代勞動模范。
他帶領鞍鋼廣大工人建成了著名的“孟泰倉庫”,成為新中國企業(yè)修舊利廢的起點??姑涝瘧?zhàn)爭期間,他把行李扛到高爐上,隨時準備用身體護衛(wèi)高爐。他大搞技術攻關,先后解決技術難題十幾項,并自制成功大型軋輥,填補了我國冶金史的空白,譜寫了一曲自力更生的凱歌。
一、他信念堅定,忠誠于黨
他一心跟黨走,在鞍鋼恢復生產過程中立下了卓越功勛。他經歷日本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勢力的雙重壓榨,對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新中國發(fā)自內心地擁護和熱愛。
1948年年底,遼沈戰(zhàn)役勝利結束后,他回到了鞍山。面對鞍鋼恢復建設既缺乏器材,也沒有資金的窘境,他冒著風雪,跑遍十里廠區(qū)尋找器材,和修理場的十幾名工友一道,在幾個月內,收集材料上千種、零件上萬個,建起了“孟泰倉庫”,在1949年煉鐵廠二號高爐修復過程中發(fā)揮了巨大作用,整座高爐300余件配管材料幾乎全出自這里。在他的帶動下,鞍鋼職工掀起了獻交器材的熱潮,為恢復生產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他先后被授予一等功臣、特等功臣。
二、他愛廠如家,無私奉獻
他全心為鞍鋼,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高爐上。為了修復高爐,他把工廠當成了自己的家,經常幾天幾夜不回家。一、二、三號高爐點火前后,他干脆住進了煉鐵廠。他提出了“寧叫人找事故,不叫事故找人”的口號,并根據(jù)自己維護高爐的經驗,總結出維護高爐的操作方法,至今仍在使用,為鞍鋼建設和生產做出了突出貢獻。
抗美援朝戰(zhàn)爭爆發(fā)后,面對美帝國主義飛機轟炸的危險境地,他不顧個人安危,把行李扛到高爐旁,日日夜夜待在高爐上,舍生忘死地守護高爐。四號高爐發(fā)生鐵水遇冷水爆炸事故,他不顧生命安危沖上爐臺,關閉了水管閥門,制止了爆炸的繼續(xù)發(fā)生,保護了高爐的安全。
他把多年摸索和積累的高爐維護經驗傳授給職工,組織職工圍繞生產開展技術革新和技術攻關,會同王崇倫等鞍鋼的全國勞動模范開展技術協(xié)作,推動了鞍鋼技術革新運動蓬勃發(fā)展,形成了“兩參一改三結合”的企業(yè)管理新模式,成為毛澤東主席批示的《鞍鋼憲法》的核心內容。
三、他作風優(yōu)良,率先垂范
他堅守初心,勇?lián)姑?,始終保持產業(yè)工人的優(yōu)良作風。在擔任煉鐵廠副廠長、鞍鋼工會副主席期間,他經常深入現(xiàn)場解決生產實際問題,時刻把職工群眾的冷暖掛在心上。
在三年嚴重自然災害時期,他把自己女兒靠挖野菜喂大的兩口豬送到廠里,為全廠職工改善伙食。在一批急待住院的職工因為沒有床位而不能住院治療的時候,他買來廢鋼管,組織青年突擊隊自制鐵床,既解了燃眉之急,還節(jié)省了費用。在“_”期間,他頂住各種壓力,使鞍鋼的生產秩序免于遭受沖擊。在擔任鞍鋼煉鐵廠副廠長的8年中,他是身不離勞動,心不離群眾的優(yōu)秀干部。
作為鞍鋼工人階級的優(yōu)秀代表,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秀黨員,孟泰的一生是為國為企無私奉獻的一生,是艱苦創(chuàng)業(yè)、拼搏奮斗的一生,他的高貴品質和優(yōu)良作風,給鞍鋼數(shù)十萬職工留下了一筆寶貴精神財富,以他為代表的鞍鋼英模人物鑄就了“創(chuàng)新求實拼爭奉獻”的鞍鋼核心價值觀。鞍鋼集團公司已連續(xù)60多年開展“學孟泰、愛鞍鋼、做主人”活動,孟泰精神正在鞍鋼接力傳承,不斷發(fā)揚光大。
最美奮斗者個人主要事跡篇7
馬永順,1914年12月8日出生于河北省寶坻縣溝頭莊,1948年參加工作,195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退休,2000年2月10日逝世,享年86歲。馬永順是新中國第一代伐木工人,全國著名勞動模范,是工人階級的楷模和杰出代表,全國林業(yè)戰(zhàn)線上的一面旗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英雄譜中,馬永順的名字格外響亮,被譽為“伐木能手”“林海紅旗”“森林巨子”“興安愚公” “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時代領跑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年最具影響的勞動模范”。
新中國成立后,作為林區(qū)第一代伐木工人的馬永順,帶著對黨和國家的感激之情,投身于祖國林區(qū)的開發(fā)建設中。建國初期,國家百廢待興,經濟建設急需大量木材。1949年9月15日,馬永順工組成立,為了國家的建設,馬永順在工作和生活條件極為惡劣、林區(qū)樹木采伐設備和技術落后的條件下,頂風雪,戰(zhàn)嚴寒,不畏寒風酷暑,不怕艱難險阻,為國家建設奉獻了大量木材。1959年9月,馬永順出席全國群英會,參加建國十周年國慶觀禮,有幸見到了毛澤東、周總理等老一輩革命家??偫碚f:“你們林業(yè)工人要多造林,造好林,實現(xiàn)青山常在,永續(xù)利用?!边@成為馬永順為之奮斗一生的目標。
在林區(qū)開發(fā)建設初期,伐木工人們面臨的困難重重,木材采伐尚沒有形成系統(tǒng)完備的科學方法,只能靠工人們一邊實踐,一邊摸索,一邊總結。生產中,馬永順帶頭跪著伐樹,創(chuàng)造了降低伐根法,伐根由原來50—60厘米降到15至10厘米,直至0厘米。他在自己創(chuàng)造的十多種伐樹法基礎上,總結出“安全伐木法”。他根據(jù)季節(jié)、木質硬度的變化創(chuàng)造了“四季銼鋸法”,提高工效35%。為了解決跑單幫,“個顧個”的落后生產方式,他首先在自己工組搞起了流水作業(yè)試點,創(chuàng)造了“流水作業(yè)法”。他還創(chuàng)造了“一次凈號作業(yè)法”“科學量材法”等等。馬永順帶頭刻苦專研,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極大的提高了林區(qū)工人生產效率,為祖國建設貢獻了大量的木材。
在祖國建設最需要木材的時候,他踏實苦干,馬永順“一把彎把鋸,威震興安嶺”, 1個人完成6個人的工作量,創(chuàng)造了一個冬季手工伐木1200立方米的全國手工伐木最高紀錄。伊春林區(qū)開放建設的年代,正是以馬永順為代表的老一輩林業(yè)工人以他們的青春和熱血,讓沉睡千年的林海蘇醒,讓人跡罕至的群山沸騰,從此開啟了伊春林區(qū)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歷程,奠定了共和國森林工業(yè)的根基。
退休后,馬永順說,只要我身子骨不散花,就要上山造林。他粗略計算過,自己砍伐過36000棵樹,一定要把這個“債”給大山還上。從此,從一個人植樹到全家20多口人一齊上陣,從還自己的“欠賬”到開始嘗試還一代林業(yè)工人的“欠賬”。1995年,馬永順在市政府和鐵力林業(yè)局的支持下,在山上建立了固定的“馬永順林”育林基地,全家人表示,要一代一代長期在基地上造林。馬永順勤勤懇懇,為國家義務植樹幾十年,沒有索取過任何報酬。
原國務院總理朱镕基接見馬永順時稱贊他:“你這一輩子干了兩件好事。當國家建設需要木材的時候,你是砍樹勞模;當國家需要生態(tài)保護的時候,你是栽樹英雄,我們都要向你學習。”
馬永順從50年代起,就先后獲得了黑龍江省和全國的勞動模范,事跡被選入中小學課本。退休后,又獲得全國十大綠化標兵、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頒發(fā)的“全球五百佳”榮譽稱號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_、李鵬、朱镕基、李瑞環(huán)、溫家寶等都親切接見過馬永順。馬永順逝世后,朱镕基、李瑞環(huán)、尉建行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分別以不同的方式表示了深切的哀悼。新華社、《人民日報》等50多家新聞媒體,對馬永順的先進事跡進行了集中宣傳報道。全國綠化委員會、人事部、國家林業(yè)局做出《關于追授馬永順為“林業(yè)英雄”稱號的決定》,并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了馬永順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yè)局做出了《關于開展向林業(yè)英雄馬永順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中共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做出了《關于向馬永順同志學習的決定》。2009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時,經中央批準,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等11個部門在全國組織開展評選“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活動,馬永順被評選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同年,又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時代領跑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年最具影響的勞動模范”榮譽稱號,黨和國家給予了馬永順最高榮譽。
馬永順精神不僅屬于歷史、更屬于現(xiàn)在和未來,是不斷發(fā)展的精神。其深刻意義就在于繼承和弘揚馬永順精神并賦予其嶄新的時代內涵,使馬永順精神煥發(fā)出新的勃勃生機和活力,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職工群眾積極投身林區(qū)綠色化轉型發(fā)展中,讓馬永順精神成為推動林區(qū)綠色化轉型發(fā)展的強大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