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主要事跡簡介11篇
這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有的深耕思政課堂、傳播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有的勇攀科研高峰、取得顯著成果,有的一輩子扎根基層、矢志奉獻山區(qū)教育,有的創(chuàng)新思路方法、為孩子傾注大愛深情…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022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主要事跡簡介(11篇),以供大家參考!
2022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主要事跡簡介篇1
康紹忠從教37年,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堅持踐行“四有”好老師的要求,在立德樹人、科技創(chuàng)新和學科建設方面成就突出,受到廣大師生和同行贊譽。
康紹忠長期堅守教書育人一線,放棄節(jié)假日休息,完成的年工作量是普通教授的3至4倍。先后主講11門本科和研究生課程,指導博士生78人、碩士生76人,獲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獎2人、提名獎1人。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優(yōu)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和研究生教育成果特等獎1項(當屆唯一的特等獎),并入選2018年度全國唯一的研究生教育質(zhì)量人物。長期擔任本科生班主任,在立德樹人方面的案例被收入教育部思政司組編的《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案例匯編》,并被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20余家媒體報道。
在教書育人的同時,面向國家需求和學術前沿,康紹忠創(chuàng)建甘肅武威綠洲農(nóng)業(yè)高效用水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促進了旱區(qū)水資源高效利用與農(nóng)業(yè)綠色發(fā)展。出版著作與教材12部,發(fā)表學術論文500余篇,論著被引用38000余次,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并獲2006年度ICID國際農(nóng)業(yè)節(jié)水技術創(chuàng)新杰出貢獻獎(該年度全球唯一獲獎者)。
康紹忠長期扎根西北旱區(qū)邊遠農(nóng)村,助力精準扶貧,服務鄉(xiāng)村振興。同時,牽線搭橋幫助在河西走廊貧困地區(qū)建設8所希望小學,助力邊遠農(nóng)村教育發(fā)展。曾獲全國教育系統(tǒng)勞動模范、全國模范教師、北京市優(yōu)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稱號。
2022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主要事跡簡介篇2
2000年8月,李粉霞走進了當時還是中專的山西省機械工業(yè)學校,成為了這里的一名新教師。剛進學校就被安排當上了班主任,當時職業(yè)教育正面臨招生困難期,來到學校上學的孩子基本上沒有分數(shù)要求,好幾個家長在她面前直言不諱自己的孩子無可救藥,還有幾個孩子嚷著想退學,沒有任何管理經(jīng)驗的她,面對一群不懂事的熊孩子,暗暗下定決心,絕不讓一個孩子離群,絕不讓這群孩子迷失,要讓他們重拾信心,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
于是,李粉霞把大量的時間都留給了她的學生,早上跑操,走在班級隊伍最前面的是她;晚上自習,坐在教室最后面的是她,她細心地觀察著學生的一舉一動,了解著他們的日常點滴,暗暗與學生斗智斗勇。
學生劉斌連續(xù)幾天裝病不想上課,李粉霞沒有直接戳破他的謊言,而是回到自己的單身宿舍為學生親手做了一頓病號飯,親自送到了學生宿舍。劉斌頓時淚流滿面,長期以來飽受老師、家長否定的那顆幼小心靈受到深深的震撼,從此他再也沒有曠過課,如今已成為了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業(yè)務骨干。
2003年,突如其來的“非典”阻擋了學生下廠實習的路,學生都心煩氣躁,沒有心情學習。李粉霞不想讓學生荒廢時間,于是主動向?qū)W校申請,由她帶著學生在數(shù)控實訓中心完成實習項目。她帶著學生找資料、設計項目,把實訓中心的所有設備讓學生熟練操作,高水平、高效率地完成了畢業(yè)設計任務。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12年守在班主任的崗位,李粉霞送走了一屆屆的學生,也送上了一片片的愛心。2012年,作為剛上任的數(shù)控工程系黨總支書記,李粉霞在早晨查宿舍時,發(fā)現(xiàn)一名學生不愿意起床,從輔導員口中得知該學生不服從管理,家里也無能為力。李粉霞主動把學生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經(jīng)過推心置腹地聊天,學生向她敞開心扉——父親在他上高中時車禍身亡,他無法接受這突如其來的打擊,變得心灰意冷,行為不受控制。李粉霞沒有責備這名學生,而是將他安排到自己辦公室做助理,負責打水、掃地、文件整理,只為給他多一份約束。在辦公桌左側抽屜里有一個“談心本”,是師生之間吐露真情的地方。直到如今,那個“談心本”還靜靜地躺在李粉霞的抽屜里,閑暇時她還會拿出來,靜靜地享受著一個孩子蛻變的過程。
不知什么時候,“霞姐”這個充滿親情的稱呼被一屆屆的學生傳了下來。學生心中這位年輕的姐姐,用一個女老師特有的細心和自己特別的方式在關愛著每一個孩子。李粉霞所帶班級多次被評為學院優(yōu)秀班集體,個人2次被評為省級優(yōu)秀班主任,3次被評為省級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
2022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主要事跡簡介篇3
孫正聿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苦讀”和“笨想”中,在特殊環(huán)境和獨特體驗的“生活積累”中,升華創(chuàng)生著他的“文獻積累”和“思想積累”,讓現(xiàn)實活化了理論,用理論照亮了現(xiàn)實。
由于理論成就斐然,2015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第20次集體學習,孫正聿走進中南海,就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進行講解。
很多人驚嘆于他的妙語連珠、妙筆生花、出口成章,曾試圖探尋他超強記憶的大腦溝回。他笑言秘訣便是讀書:求多、求好、求獨。多讀書,讀出別人的好處,悟出自己的道理,變成獨到的思想。
有人曾把孫正聿公開場合“背過”的名人格言、名家語錄對照原著比較,竟一字不差;他自己總結出來的“正聿金句”也是獨家秘制,別人也無法模仿。
雖然年逾古稀,但每天早晨7點半孫正聿都會準時來到辦公室,心無旁騖,埋頭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的研究和寫作,有時一上午連口水都忘了喝??纯磿憣懜?、想想問題,這是他一天中最充實、最幸福的時光。
吉大青年教師高超在說起自己的導師孫正聿時,滿是崇拜和愛戴。剛開始,他是畏懼與老師之間巨大的學術差距,“不敢”走進老師的辦公室,現(xiàn)在,他是心疼,怕打擾老師的寶貴時間,因為舍不得而“不敢”推開辦公室的門。
吉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盾和孫正聿是亦師亦友亦同事的關系。他對孫正聿的印象是“特別全面”“才智過人”“超常勤奮”。
孫正聿也承認,是某種“天分”和持久的“勤奮”成就了自已。
說不清為什么,孫正聿從小就喜歡看書,哥哥的課本,特別是語文、歷史、地理一類的課本,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兒時的最大樂趣,就是讀“小人書”。厚一些的2分錢看一本,其余的1分錢看一本。他說,許多知識都是從“小人書”中看來的。
上中學時,每周兩元錢的伙食費,常常是母親在周日向鄰居借來的。在那么艱難的日子里,他居然訂閱了兩本雜志——《世界知識》和《文學評論》。
__時學可上,無工可做。孫正聿每天上午去南湖游泳之后便去還沒關閉的圖書館讀書。在當裝運工、放映員時,他對當時小青年趨之若鶩的所謂時髦事都毫無興趣,每天就是讀書。
工作以后,填寫的各種個人材料中,常常有“愛好”或“特長”一欄。孫正聿想來想去,惟一可以填寫的,就只有“讀書”這一項了。
就是現(xiàn)在,孫正聿也是只要一看到文字就激動、興奮,這種高峰體驗,被他認為是也許僅次于毒品的刺激。
“愛讀書”,這就是孫正聿說的“天分”吧。他自詡沒有浪費上帝給予他的這種才能。
在文字的海洋中遨游,他的頭腦中常常浮現(xiàn)出三句“格言”:
“偉人的生平昭示我們,我們也能夠生活得高尚。”
“跟隨偉大人物的思想,是一門最引人入勝的科學?!?/p>
“人應當尊敬他自己,并應自視能配得上最高尚的東西?!?/p>
這三句話影響了孫正聿一生。
哲學,它所要給予人的,正是引導人們 “尊重自己”,“能配得上最高尚的東西”。
孫正聿在《崇高的位置》一書中說,崇高和渺小就是人類精神座標上的兩極。在求索的路上,他何嘗不是以人類精神座標上最渺小的一點,執(zhí)著地追尋著那份“尊重自己”的崇高呢。
2022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主要事跡簡介篇4
特殊教育學?!皳癫睢笔刈o——這就是特殊教育的特殊之處。選擇了“守護”特殊兒童的使命,周美琴一做就是35年。
“我弟弟也曾是特殊兒童,弟弟的成長,母親的不易,家庭的艱難,我從小看在眼里。因此,1987年我從上海浦明師范學校畢業(yè),聾啞輔讀學校希望我加盟時,我心動了。我母親也告訴我:這個工作你一定要接受。好好培養(yǎng)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去減輕這些家長的壓力,為這些家庭和孩子造?!闭沁@份初心,讓她無論走多遠,碰到多少挫折與困難,都始終甘之如飴。
走進輔讀學校的那一刻,周美琴開始每天面對神色呆板、行動笨拙,反應遲鈍、生活自理困難、大小便失禁甚至行為失控的孩子。一名患自閉癥并伴有精神障礙的學生,時不時怪叫、四處藏匿、趁人不備逃出校門,還會把大便抹在手上吃進嘴里。周美琴時刻注意著他、陪伴著他,實行一對一的幫教。為了拉近距離,周美琴讓他坐在自己的腿上給他講故事,可冷不防孩子卻一記重重耳光打在她臉上。
生平第一次被人扇耳光,年輕的周美琴頓時眼眶模糊。但一想到這是自己的學生、是一種非常態(tài)反應時,她強忍著痛和淚、壓下委屈,繼續(xù)與孩子溝通。此后,周老師對他的關心更多,不僅變換著方法與他交流,還時常用他感興趣的游戲活動幫助他成長。漸漸地,孩子與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樂于聽她的話、有了可喜的進步。當孩子因哮喘發(fā)作送進醫(yī)院搶救,在昏迷中還呼喚著“周媽媽,快來看我”……
曾被智障孩子推倒甚至動手打過、曾為了幫聾啞孩子排節(jié)目累倒過、曾因細致關愛孩子而被稱為“周媽媽”過……作為一名特教老師,她在孩子們身上付出太多太多;但作為一個母親,她欠女兒的太多太多。那時,時常半夜一身疲憊才回到家,望著年幼的女兒在睡夢中還緊緊抱著她的衣服時,她不禁熱淚盈眶。她欣慰的是,女兒慢慢長大懂事、理解了媽媽的使命,也成為特教志愿者,助她守護。2018年9月,周美琴獲得了“上海市教育功臣”稱號后,為了她終身的教育追求,為了幫扶和獎勵更多的特殊兒童,全家支持她個人出資10萬元發(fā)起設立了特殊教育關愛基金,為特殊兒童實現(xiàn)夢想而助力。
2022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主要事跡簡介篇5
楊瑞清,男,漢族,1963年6月生,中共黨員,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qū)行知教育集團總校長、教師。 1981年,為實踐陶行知教育思想,楊瑞清從南京曉莊師范學校畢業(yè)后,到南京市江浦縣五里村小學工作。他41年堅持扎根鄉(xiāng)村辦教育,始終踐行陶行知教育思想,走出了一條現(xiàn)代鄉(xiāng)村學校獨具特色的時代新人培育之路。他兩次拒絕進城,創(chuàng)辦的行知小學從一所簡陋破舊的鄉(xiāng)村小學發(fā)展成為集幼、小、中和教育實踐基地為一體的集團化現(xiàn)代學校。他創(chuàng)建教育基地,把鄉(xiāng)土生活作為教學資源,積極探索學生校外活動、勞動實踐、生態(tài)教育模式。他堅守鄉(xiāng)村教育一線,只因放不下村里的孩子和自己的教育理想。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師德標兵等榮譽。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yè)需要榜樣引領。讓我們以楊瑞清校友為榜樣,愛崗敬業(yè),甘于奉獻,將行知教育思想播撒到更加廣闊的天地。
2022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主要事跡簡介篇6
楊明生,男,漢族,1963年6月生,中共黨員,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第一中學校長、教師。
他從教38年來,以校為家,愛生如子,無私奉獻,雖身患多種疾病,仍堅守在教學一線,踐行著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擔當。他堅持“五育并舉、德育為先”的辦學方針和育人導向,提出“以文化人、以文育德”的校園文化建設方案,探索多種育人實踐,強化德育實踐效果。
他堅持教育科研、改革興校,大力推進以備課改革為核心的課堂教學改革,讓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曾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安徽省先進工作者等榮譽。
據(jù)悉,自2020年以來,中宣部每年都會同教育部組織開展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學習宣傳活動。今年5月開始,各省區(qū)市和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積極行動,按照人選要求,共推薦了64位候選人。中宣部、教育部邀請教育專家、一線教師、中央主要新聞單位等代表,組成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推選委員會,嚴格審核推薦人選。
8月2日至8月16日,在人民日報、學習強國及教育部官方微信等媒體公布了候選人簡要事跡,請社會各界進行評議和監(jiān)督。之后推選委員會組織召開推選會議,結合公示反饋情況,經(jīng)過民主投票,大會評選出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2022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主要事跡簡介篇7
馬丹,女,漢族,1975年4月出生。1993年參加工作的馬丹,是武漢市旅游學校的一名優(yōu)秀的藝體教師,也是一名優(yōu)秀的中共黨員。2016年8月,她主動申請加入湖北省“組團式”教育援藏隊,來到西藏支教。三年期滿后,她為了履行對藏族學生的承諾,申請留藏,繼續(xù)工作。二度援藏,她將一腔熱血撒播在雅礱大地,教書育人、奉獻青春,她是邊疆教育的守望者,在美麗的雪山高原上留下了串串堅實而又幸福的腳印。2021年3月,馬丹入選“中國好人榜”。
明亮的深眸,清瘦身材,有些黝黑的皮膚上一抹亮麗的高原紅,人們眼中的馬丹,活脫脫一個藏族姑娘。
2016年,馬丹主動報名參加湖北省第一批組團式教育援藏,來到山南市第一高級中學擔任音樂教師;2019年,她再次主動報名參加湖北省第二批組團式教育援藏,到山南市東輝中學擔任音樂教師。
是什么樣的情懷讓馬丹連續(xù)兩次參加組團式教育援藏?馬丹說:“想到西藏缺人才、缺教師,我就選擇主動報名了?!?/p>
來藏之前,馬丹是武漢市旅游學校的一名教師,多年的教學生涯,讓她對教育事業(yè)、對與學生相處,產(chǎn)生了濃厚的熱情。“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就是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馬丹說,“特別是看到孩子們想唱歌、想表演的表情時,我的教學熱情就更高了?!?/p>
2022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主要事跡簡介篇8
“三年來,50多堂大課,我們邀請了袁隆平等國家功勛,載人航天總設計師周建平、北斗導航總設計師楊長風等科學家,神十三、神十四等航天員,13位院士、50余位專家給孩子們上課。《追夢》《志在九天》《夜空中最亮的星》,這一堂堂大課之后,科學家成為了孩子們最想追的星?!惫鶗苑颊f,從面對面教學到屏幕前交流,從“1+3”網(wǎng)絡聯(lián)校課堂,到“城鄉(xiāng)同步,全省同上一堂課”,“我是接班人”網(wǎng)絡大課堂就像是一束光,照亮三湘四水每個角落,照亮千家萬戶每個孩子的心房。
作為湖南省“我是接班人”網(wǎng)絡大課堂總班主任,郭曉芳講授新時代“云端”思政課,從人物主題、內(nèi)容形式、傳播渠道多維度創(chuàng)新,將思政教育“養(yǎng)分”融入學生喜愛的時、事、人、物等“活教材”中,打造出50余個大課專題、600余個配套課程,課程覆蓋全省2.8萬余所學校并輻射全國,單節(jié)課學習人次突破3000萬,單個平臺學習人次突破1億,形成在全國頗具影響力的“我是接班人”網(wǎng)絡思政品牌。
2022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主要事跡簡介篇9
從小立志服務社會的張先庚對貧困地區(qū)有著特有的情懷與牽掛。她牽頭培養(yǎng)民族地區(qū)基層衛(wèi)生人才6 .8萬人,在阿壩州首創(chuàng)的民族地區(qū)基層衛(wèi)生人才“1134”培養(yǎng)模式獲評四川省教學成果特等獎。如今,該成果已在100多所高校和地區(qū)推廣,惠及學生8 .9萬人,培養(yǎng)“雙師型”師資2 .1萬人,扎根基層畢業(yè)生3 .6萬人。
聚焦農(nóng)牧民健康問題,張先庚創(chuàng)新構建“政—?!小蟆彼奈灰惑w聯(lián)動健康扶貧模式和鄉(xiāng)村振興幫扶模式,將每月15日確定為衛(wèi)生科普志愿活動日,多年來走村入戶對農(nóng)牧民開展健康宣教、地方病和慢性病防治、中醫(yī)保健技術等服務,惠及壤塘縣4 .7萬人。她帶領團隊每年多次到藏區(qū)現(xiàn)場指導健康服務,線上線下齊上陣,全面提升民族地區(qū)醫(yī)務人員業(yè)務能力。
在張先庚的影響和帶領下,衛(wèi)生志愿者們扎根高原,堅守健康扶貧攻堅與鄉(xiāng)村振興一線,得到當?shù)厣鐣?、政府、農(nóng)牧民廣泛贊譽,成為基層衛(wèi)生健康服務人才培養(yǎng)與健康扶貧、鄉(xiāng)村振興典范,并多次獲國家衛(wèi)健委、全國志愿服務金獎、銀獎。如今,她正帶領團隊將基層衛(wèi)生人才培養(yǎng)模式在全國推廣,全面助推鄉(xiāng)村健康振興戰(zhàn)略。
2020年,在疫情最嚴峻時刻,張先庚作為隊長立即組建了以學院教師為主的130人“四川護理職業(yè)學院抗擊新冠病毒肺炎愛心志愿服務隊”,創(chuàng)建“政、行、校、社、醫(yī)”五位一體聯(lián)防聯(lián)控,帶領團隊在3天內(nèi)熬夜編寫出社區(qū)居家防護手冊6本。她帶領隊員深入社區(qū)開展入戶排查、疑似病人轉(zhuǎn)診、隔離監(jiān)測和心理疏導。
在社區(qū)工作中,遇到一位拒絕配合防疫工作的疑似病人,張先庚同隊員守在病人門口,一邊開展環(huán)境消殺,一邊向病人贈送口罩、體溫計等防疫物資,并耐心溝通勸說?;苏?天時間,對方終于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也被志愿隊的的暖心舉動與責任心感動,同意帶著愛人去隔離點觀察。類似的不理解、拒絕甚至謾罵常常都會遇到,但張先庚與她的志愿隊總是用過硬的職業(yè)操守,化解每一次挑戰(zhàn)。
張先庚帶領團隊在社區(qū)抗疫中募集40萬元中藥香囊,完成重點疫區(qū)返蓉人員入戶醫(yī)學觀察2332人、體檢服務6279人次,守護了24萬社區(qū)居民生命健康安全。大家不忍她整日勞累,勸她多休息。她堅定地說:“我是教授、隊長,也是專家,現(xiàn)在是最需要我的時候,我必須盡全力去服務。”
2022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主要事跡簡介篇10
安文軍,男,裕固族,1969年9月生,中共黨員,甘肅省張掖市肅南縣明花學校教師。他扎根牧區(qū)教育30年,堅守教育初心,用愛心、耐心和智慧教學生學習知識、學會做人。他以學生為本,從學情出發(fā)制定學習策略,大力倡導情景化教學模式,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促進知行合一。他愛生如子,在班主任工作中細致入微,關心學生心理健康,在管理中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他注重培養(yǎng)學生興趣愛好,倡導快樂教育,推進少年宮活動,開設書畫、手工制作、花樣跳繩、足球等社團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曾獲全國優(yōu)秀教師、甘肅省鄉(xiāng)鎮(zhèn)骨干教師、甘肅省優(yōu)秀輔導員等榮譽。
2022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主要事跡簡介篇11
孫怡,女,漢族,1980年10月生,中共黨員,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二師鐵門關市第一幼兒園副園長、教師。22年的從教生涯中,她扎根學前教育事業(yè),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職責,堅持不斷學習、探索提升,用愛心、科學的教育理念和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培養(yǎng)每名幼兒。掛職支教期間,她盡職盡責、任勞任怨,將一所新建幼兒園辦成了教學設施完備、教學理念先進、辦園規(guī)模較大的幼兒園。
她大力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進學校、進課堂,為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貢獻教育力量。曾獲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先進工作者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