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楊嘉墀事跡

| 徐球

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楊嘉墀事跡是什么樣的?楊嘉墀事跡同學們想知道哪些?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4年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楊嘉墀事跡(必看5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楊嘉墀事跡

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楊嘉墀事跡(篇1)

楊嘉墀(1919年7月16日—2006年6月11日),江蘇吳江人。空間自動控制學家,航天技術和自動控制專家,儀器儀表與自動化專家,自動檢測學的奠基者。中國自動化學科、中國自動化學會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的創(chuàng)建人之一。

1941年(民國三十年)畢業(yè)于交通大學,1949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80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2006年6月11日,楊嘉墀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楊嘉墀長期致力于中國自動化技術和航天技術的研究發(fā)展。參與制定中國空間技術發(fā)展規(guī)劃。領導和參加包括第一顆衛(wèi)星在內的多種衛(wèi)星的總體及自動控制系統(tǒng)的研制,返回式衛(wèi)星和東方紅一號衛(wèi)星。30多年來,多次參與中國空間計劃方案論證工作。主持人造衛(wèi)星姿態(tài)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與發(fā)展。在三軸穩(wěn)定的返回式衛(wèi)星和科學探測衛(wèi)星的發(fā)展中作出重大貢獻。

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楊嘉墀事跡(篇2)

楊嘉墀,航天技術和自動控制專家,儀器儀表與自動化專家,自動檢測學的奠基者。我國自動化學科、中國自動化學會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的創(chuàng)建人之一,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1919年生于江蘇省吳江縣(今蘇州市吳江區(qū)),航天技術和自動控制專家,儀器儀表與自動化專家,自動檢測學的奠基者,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于2006年6月11日因病逝世。

當你抬頭望向星空的時候,可能會看到一顆名叫“楊嘉墀”的星星。這顆星星將為你講述一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的故事。 “出吳江,學哈佛,歸國效力,八十七,做人做事皆楷模;精儀表,掌自動,再領信息,八六三,兩彈一星建奇勛?!边@是楊嘉墀逝世時,時任嫦娥一號衛(wèi)星總指揮兼總設計師的葉培建送上的一副挽聯,它高度概括了楊嘉墀不凡的一生。

楊嘉墀出生在江蘇吳江縣。因為祖父楊曉帆思想開放,楊嘉墀的小學時代就在祖父興辦的“絲業(yè)公學”里度過。

楊嘉墀考進上海交通大學。這一年,日本軍國主義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日軍的累累暴行,堅定了他科技救國的志向。交大畢業(yè)后,楊嘉墀穿越封鎖線來到西南聯大任助教。

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楊嘉墀事跡(篇3)

1919年(民國八年)7月16日出生于江蘇省吳江縣。他的祖父曾任震澤絲業(yè)公會會長,他的堂伯父建立了震澤絲業(yè)小學。崇文厚德的人文環(huán)境和殷實的家境,使童年的楊嘉墀較早接受了良好的啟蒙教育。

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楊嘉墀隨父母遷居上海,以優(yōu)異成績考取上海中學。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9月,楊嘉墀又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交通大學電機系。

1941年(民國三十年)6月,畢業(yè)于交通大學電機系,楊嘉墀穿越日軍封鎖線抵達昆明,先后擔任西南聯合大學電機系助教和中央電工器材廠助理工程師。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1月,到美國哈佛大學工程科學系與應用物理系攻讀博士學位。

1949年,楊嘉墀以《傅立葉變換器及其應用》的博士論文,通過答辯,被授予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1950年至1955年期間,先后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員和美國洛克菲勒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1955年,美國過程儀器公司與楊嘉墀簽訂了生產合同,每生產一臺儀器,給楊嘉墀100美元發(fā)明金。

1956年回國后,歷任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室主任、副所長,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所長、所長。

1956年,中國留美學生終于爭取到回國的正當權利,楊嘉墀攜妻女回到了祖國。當時,由楊嘉墀發(fā)明的光譜儀仍在生產,他把這筆發(fā)明金委托給哈佛老同學、日后聞名全球的電腦大亨王安保管。

1957年,楊嘉墀參與中國自動化學會的籌建工作,并在同年9月與清華大學教授鐘士模一起參加了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IFAC)的成立大會。

1958年初,他參加了國內工業(yè)自動化和儀器儀表的調查研究,提出了開展自動化技術首先要抓儀器儀表(當時按蘇聯的叫法為自動化技術工具)和人才培養(yǎng)。

1958年,中國科學院創(chuàng)辦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楊嘉墀曾為該校自動化系的建設、授課和學生的畢業(yè)設計做了大量的工作。他當年在中國科技大學講授的專業(yè)課程“自動檢測”已于1978年由張是勉和楊樹智整理成書出版。

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楊嘉墀事跡(篇4)

新中國發(fā)出“向科學進軍”的號召,呼喚海外留學生歸國效力。祖國的召喚令楊嘉墀熱血沸騰。楊嘉墀申請回國,卻受到美方的無理阻撓。經過與美方曠日持久的不懈斗爭,1956年,楊嘉墀攜妻女轉道香港,終于回到了闊別已久的祖國?;貒埃x無反顧地變賣了在美國的所有家當,購買了示波器、振蕩器、真空管等祖國科技事業(yè)發(fā)展所需要的儀器。

上世紀50年代末,蘇聯成功發(fā)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作為具有深厚理論根基的自動控制專家,楊嘉墀參與籌建了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率先開展了火箭探空特殊儀表等項目的研究。 為將自身所學獻給祖國科技事業(yè),楊嘉墀滿懷強烈危機感和使命感,多次帶隊參與核潛艇、原子彈、導彈等秘密試驗任務。

楊嘉墀是我國自動化與控制技術、中國返回式衛(wèi)星研制的開拓者之一,為中國返回式衛(wèi)星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作出了重大貢獻。 衛(wèi)星發(fā)射入軌固然不簡單,衛(wèi)星返回地面更加難。衛(wèi)星入軌后,楊嘉墀和試驗隊的科研人員一起晝夜密切注視衛(wèi)星運行期間姿態(tài)控制系統(tǒng)的工作情況。他根據遙測數據進行了計算,果斷地判斷衛(wèi)星能按計劃運行三天,為決策提供了依據。中國第二顆返回式衛(wèi)星終于在11月29日11時06分在貴州省六枝特區(qū)六盤公社著陸,基本完成了“把衛(wèi)星收回來”的任務,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wèi)星返回技術的國家,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致電熱烈祝賀這一成就。錢學森對站在他身邊的楊嘉墀說:“控制有功”。

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楊嘉墀事跡(篇5)

1919年,楊嘉墀生于江蘇省吳江縣。在他5歲時,他的父親送給他一個小型的望遠鏡,他愛不釋手,經常用它夜觀星斗。此時,在他的心中,關于航天夢想的火花燃起來了。

中學時,楊嘉墀跟隨父母輾轉來到上海,就讀于上海中學。

這所學校的機械工科引起了他濃厚的興趣,新鮮的教材、多樣的設施設備,都讓他對這門學科充滿了熱情。他開始了如饑似渴地學習。

1937年,日本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蹂躪中國國土與人民。楊嘉墀對那段充滿國仇家恨的歷史刻骨銘心。

他多次提起:“一剎那爆炸聲起,百姓扶老攜幼,啼哭奔跑,悲痛的情形實在令人滿腔怒火,但國家積弱,無力抵抗,百姓受盡屈辱?!?/p>

18歲的楊嘉墀懷著強國愛國之心,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他下定決心要改變國家積貧積弱的現狀。

1947年,楊嘉墀來到美國哈佛大學學習深造,同時還在麻省理工學院選修了幾門課。

雖然課程繁重,但楊嘉墀仍然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并且僅用了2年的時間就順利獲得了哈佛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楊嘉墀憑借優(yōu)秀的科研實力,在美國科研界嶄露頭角。盡管擁有令人羨慕的職業(yè)、收入以及優(yōu)越的科研條件,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在他心中有一個堅定的聲音——“我要回中國工作,那里是我的家”。

256610